票房破十二億,豆瓣評分7.8,上映以來《八佰》好評如潮。管虎執導,歐豪、王千源、姜武、張譯等實力派演員雲集,規模宏大堪稱史詩級戰爭片。
《八佰》以發生於上海的四行倉庫保衛戰為原型,講述四行倉庫戰士們堅守陣地,與日軍鏖戰的故事。實際人數為四百餘人,為了壯大聲勢,對外稱有八百人,史稱「八百壯士」。
民族的慘痛歷史被搬上銀幕,以此致敬英雄,警醒後人。不同於以往對人物「偉光正」的刻畫,影片圍繞一群逃兵展開敘述,通過刻畫小人物的膽怯與孤勇,突出時代背景下一個民族的風雲變幻。
三度重啟,歷時二百三十天拍攝,劇組所有人隨時整發待命,為拍攝做好了充足的準備。電影開拍前導演就表示,希望不計代價拍好這個故事,最終影片的呈現效果也是超乎想像的。
從前期籌備到最終定檔,《八佰》的上映歷經重重坎坷。為了還原真實戰況,劇組還仿真造出了一座城。關於《八佰》的幕後冷知識,你知道哪些呢?
一、《八佰》片名由來
早在1975年,就上映了一部以四行倉庫保衛戰為原型的影片《八百壯士》,林青霞擔任主演,還與角色原型楊惠敏合影。當時四行倉庫戰役實際只有四百多人,對外宣稱有八百人,後世稱其為「八百壯士」。這些士兵有血有肉,在民族危亡時刻挺身而出,因此影片稱作「八佰」,而非「八百」。
二、艱難拍攝過程
歷時二百三十天拍攝,《八佰》劇組終於順利殺青。為了打造出真實場景,劇組斥資建立佔地200畝的實景建築,此外還人工開鑿了一條新蘇州河。為了呈現出最佳照明效果,僅照明彈就消耗300顆,還有300多公斤煙油和近5噸的舊報紙,僅僅是場景設置便足以震撼,光看數字便不難想像電影的鴻篇巨製。
三、演員豪華陣容
王千源、姜武、張譯這樣的戲骨已不必多說,小生如歐豪、魏晨也給觀眾帶來了難得的驚喜。羊拐倔強執著,老鐵貪生怕死,老算盤就更不必說,精明且懦弱。沒有主角光環,沒有完美人設,每一個人物都缺點分明,也足夠真實。甚至像端午這樣不懼死亡的戰士,剛進軍營也會膽怯,害怕迎戰。電影也給予了這些人物足夠的包容性,不去批判人物的正確與否,而是通過展現人物前後性格對比,從而反映出人物的成長變化。
四、全程使用IMAX攝影機拍攝
劇情足夠炸裂,技術支持也相當在線。作為首部全篇採用IMAX攝影機拍攝的華語電影,《八佰》營造了足夠真實的視覺衝擊。所使用的ALEXA IMAX 65毫米數字攝影機號稱行業內最頂尖,可應用於夜景、戰場等多種場景,可視效果極佳。另外,這樣精密的拍攝儀器全球限量60臺,亞洲僅有的兩臺也是只能租,不對外出售。
五、梁靜擔任出品人
職員表名單裡,管虎妻子梁靜赫然在列,和華誼兄弟王中軍、王中磊一同擔任出品人及製作人。她見證了丈夫管虎為這部電影耗費的所有心力,也見證了《八佰》從立項到拍攝、上映的曲折歷程。她視《八佰》為自己的孩子,為了這部電影,她馬不停蹄奔赴商學院進修,同時還打理著劇組內外的各項事務。片中梁靜飾演的角色是「教授太太」,片中演繹結束,片外還有整個劇組等待她去調度。轉換過程雖然艱難,但梁靜覺得「什麼都值得,沒有過不去的坎兒」。
六、阮經天被「一剪沒」
最初電影立項之時,阮經天是片方公布的首位主演。片中阮經天飾演的是一位日本記者,被日軍的殘暴行為而激怒,痛罵日本軍隊,選擇與民眾一起遊行。然而他被誤以為是日軍的一名間諜,最終死於憤怒群眾之手。或許可能是因為這個角色太「危險」,阮經天的戲份一減再減,最終直接「一剪沒」,電影裡只留下一閃而過的模糊身影,可以說相當戲劇化了。
姍姍來遲的《八佰》為暑期檔電影注入了不少看點,從場景設置、演員陣容到劇情演變,電影的每一處細節都給予觀眾意料之外的驚喜。沒有誰是絕對的主角,這場戰役中也沒有絕對的贏家。《八佰》裡的每一個人物足夠真實,足夠有血性,足夠引起民族共振。
前車之師,後車之鑑。如此震撼的《八佰》,還原最真實的戰況,致敬最無畏的英雄。作為旁觀者的我們,更應銘記戰爭中的血與淚,緬懷已長眠的英雄魂靈。文/Sis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