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利:總臺《武漢:我的戰「疫」日記》直擊一線抗疫情真實「武漢...

2020-11-20 中國日報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著全體國人的心,作為疫情中心的武漢,更是成了關注的焦點。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紀錄頻道 2月3日起全天滾動播出融媒體短視頻《武漢:我的戰「疫」日記》,為觀眾呈現危難中的守護相望,真實的「武漢時刻」。該系列報導九集,以全新的報導方式、新的傳播方式,真實的內容,聚焦重大疫情中個體人物的命運,暖心呈現普通人的微視頻(Vlog),成為聯結疫情防控前方工作者和人民群眾的情感紐帶,也讓全世界看到了武漢人民團結一心、同舟共濟、共克時艱的精神風貌。

一、以日記的形式,彰顯臨危受命迎難而上的高尚人格和大愛精神。

面對未知病毒,害怕是本能,但是害怕卻不退縮,迎難而上,這才是勇敢。不論是奮戰在一線的醫護工作者,還是及時報導一線狀況的媒體人,此時此刻,勇敢都是一種非常可貴的品質。第一集女護士戰「疫」日記,就先聲奪人,深深吸引了觀眾。武漢市肺科醫院是最早一批的疫情定點收治醫院,護士胡雪珺所在的呼吸與急危重症醫學科一病區臨危受命,在48小時內被臨時改造成隔離病房,開始接收第一例不明原因的肺炎患者。護士胡雪珺和她的同事,穿上厚厚的防護服走進戰「疫」最前線。第四集萬家團圓的除夕之夜,為了支援武漢人民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有一群人民子弟兵接到緊急任務——赴武漢支援防疫工作。本集從身在家老家武漢休假探親的海軍融媒體記者王震宇接到緊急任務的事件切入,講述海軍醫療隊接崗武漢市漢口醫院為民服務的工作狀態,醫院護工對他們的感激之情以以及醫療隊員李晨臨危不懼的心裡狀態和家人對她參加任務支持的故事。疫情就是命令,疫區就是戰場。援助武漢的解放軍醫療隊員自己拿起相機拍攝下了他們進入戰場的全過程,讓大家看到那一枚枚紅手印背後的那一顆顆滾燙的心。此系列融媒體短視頻,將鏡頭聚焦在我們身邊的普通人,他們有奮鬥在救治一線的醫生、護士、軍人,以及普通市民、快車司機、外地人、外國人等,用影像記錄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大家溫暖的堅守與默默的努力,多角度展現在危難時刻,眾志成城防控疫情的決心。

二、以飽滿的人文情懷,真實呈現抗疫普通人的情感和暖心故事。

節目中所表現的他們都是普通人,也是這個特殊時刻下最偉大的存在。危難中的守護相望。該片回答了觀眾最關切的問題,如一線醫護人員是如何工作的?特殊時期,患者和醫護人員的心態是怎樣的?老百姓是怎樣過日子的?武漢市肺科醫院的一名抗疫一線小護士,她用手機記錄下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前線中最真實的一幕。武漢的曾宇辰一家人在家隔離期間,不能出門,卻努力營造著輕鬆和幽默的家庭氛圍,想讓生活與往常一樣。今年與往年不同,年夜飯前所未有的簡單,親友間只能通過電話拜年。新年鐘聲敲響之後,曾宇辰回到自己的房間面對鏡頭說出了她的新年願望:一個大大的擁抱,迎接武漢嶄新的春天!而《四川援助醫療隊》這一集,大年初一,四川援助湖北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醫療救援隊結出發馳援武漢,全力支援武漢開展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醫療救治工作。本集以一名男護士的視角,帶領大家看到醫療救援隊進入戰場的全過程,讓大家看到醫護人員滾燙而堅定的決心。另一集《李小雷堅守崗位日記》講述了李小雷是楚天音樂廣播的主持人,他記錄了武漢封城後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當「武漢物資短缺」的謠言滿天飛時,他和同事去超市買菜,證實了物資的充足;當出境遊的朋友輾轉回到武漢時,他去接他們回家,揭示了當時滯留海外的武漢人的心態;當輪到自己值班時,他工作之餘揭秘了電臺主持人的工作環境,並致敬所有在特殊時期堅守崗位的人。

三、創新電視表達,精良製作,打造匠心感人力作

該系列作品,不落窠臼,綜合運用了最前沿的電視科技和表現手段。如第三集:《「雲監工」下誕生的武漢醫院》,則用AI機器人的仿真聲音,用雲攝像頭作為主人公,從攝像機自述的視角,別開生面地表現了,在數千萬位「雲監工」下,全程見證了武漢市火神山醫院的建設過程。掛在高處的固定鏡頭默默對準醫院繁忙的建設工地。鏡頭中,機械轟鳴聲不絕於耳,這些工程機械車輛和它們背後的建築工作者成為了網絡話題焦點和流量擔當。這所特殊的醫院也在網友的注視下拔地而起,創造了神奇的「中國速度」。在每個短視頻中,還特別製作了多首獨創的公益歌曲如《若你也曾見過他們》MV,表現了醫務人員捨生忘死在一線奮戰抗擊疫情的場景,也表現了患者互相鼓勵相信明天更好的場景。鏡頭飽滿,構圖工整精緻,音樂感人,製作精良。不同於以往的紀錄片創作,該節目與總臺新聞中心、湖北廣播電視臺等傳統媒體,以及快手、二更、VUE等短視頻平臺開啟了深度合作,共同徵集作品,並向有潛力的視頻作者定向邀約,專門定製。大屏小屏聯動,央視頻和紀錄頻道改版後新推出的微9時段在晚上七點54分同步推出"武漢:我的戰"疫"日記",此外微9時段不斷進行滾動播出,網絡端充分運用融媒體平臺,全網互動、全媒調度、全網傳輸、全域覆蓋,實現融媒體傳播。第一集的兩分鐘預告片在快手、抖音、芒果TV、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微視、趣頭條、嗶哩嗶哩、好看視頻、微博、梨視頻、PP視頻、搜狐視頻等共14家主要平臺反饋,第一天的總點半擊量就超過4000萬了。截至2月6日晚9點半,1、在央視頻平臺,《武漢,我的戰「疫」日記》前三集累計播放量48.1萬次。2、在第三方平臺,《武漢,我的戰「疫」日記》前三集累計播放量233萬次,頭條號推薦量超2億。3、在快手平臺,前三集累計有347萬人觀看了直播。

央視紀錄頻道《武漢:我的戰「疫」日記》,是與抗疫情同步的紀實作品,時效性強,深入疫情中心地區,透過醫護人員、普通市民、外地援助者等武漢疫情親歷者的視角,講述著整個武漢在抗擊疫情過程中的暖心故事。深受廣大觀眾和網友稱讚的是,該片不僅僅是迅速及時地反應疫情,還有深度和人文關懷,有著紀錄片人獨特的思考,每位觀眾都能透過戰「疫」親歷者,見證每一份執著的信念與希望,從而營造了萬眾一心戰疫情、眾志成城抓防控的輿論氛圍,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強大的輿論支撐。

 

相關焦點

  • 央視短視頻《武漢:我的戰「疫」日記》:記錄著真實的「武漢時刻」
    2月22日,融媒體短視頻《武漢:我的戰「疫」日記》第二季在央視紀錄頻道(CCTV-9)開播,並在央視頻等新媒體平臺同步播出,再次引發人們的關注和點讚。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紀錄頻道推出的融媒體系列短視頻《武漢:我的戰「疫」日記》,自2月3日在央視紀錄頻道播出以來,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 《武漢:我的戰「疫」日記》:記錄疫情親歷者的真實故事
    處於疫情的中心,也是疫情的防控形勢最為嚴峻的武漢,牽動著全國乃至世界人民的關注。2月3日起,央視紀錄頻道迅速製作播出了融媒體短視頻《武漢:我的戰「疫」日記》,為觀眾呈現真實的「武漢時刻」,展現了醫護人員、普通市民、外地援助者等武漢疫情的親歷者們的真實故事,體現了武漢人民、中國人民危難時刻不屈不撓、眾志成城、守望相助的力量,展現了世界人民在這個特殊時期的團結友愛、相互支持的溫暖。
  • 《武漢:我的戰「疫」日記》:從親歷者視角記錄最真實的戰「疫」
    2月3日起,中央電視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紀錄頻道推出融媒體系列短視頻《武漢:我的戰「疫」日記》。這個系列短視頻的拍攝者分別是醫護人員、普通市民、外地援助者等人,這些疫情親歷者從不同側面、通過第一視角向觀眾講述了整個武漢抗擊疫情的真實情況。短視頻採用Vlog(視頻日記)方式製作,每集5分鐘。
  • 《武漢:我的戰「疫」日記》2月3日起央視播出
    央視紀錄頻道(CCTV9)2月3日起全天滾動播出融媒體短視頻《武漢:我的戰「疫」日記》,為觀眾呈現危難中的守護相望,真實的「武漢時刻」。《武漢:我的戰「疫」日記》截圖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紀錄頻道推出的融媒體系列短視頻《武漢:我的戰「疫」日記》,每集5分鐘,由醫護人員、普通市民、外地援助者等不同側面的武漢疫情親歷者們,採用Vlog(視頻日記)的主觀視角講述整個武漢在抗擊疫情過程中的溫暖故事。
  • 王永利:微紀錄片·小中見大,快速反應,直擊一線戰疫故事
    「眾志成城 共同戰疫」,總臺電視紀錄人,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有責任,有擔當,也是最可愛的「逆行者」,深入一線,用鏡頭聚焦重大疫情中個體人物的命運,暖心呈現中國人的抗疫故事,其中,微紀錄片,小中見大,快速反映,既有思想性,也有藝術性,直擊抗疫一線團結一心、同舟共濟、共克時艱的精神風貌,成為深受廣大幹部群眾歡迎的一種報導形態
  • 王永利:紀錄片用國際化語言真實記錄中國戰疫情實況有力引導輿論
    重大疫情發生了,讓世界了解中國真相,非常重要。我們先看看身處疫情中心的湖北廣電人是如何記錄這一歷史事件的。位於戰「疫」中心的湖北,湖北廣播電視臺從1月20日在全臺範圍集合精兵強將組建戰「疫」紀錄片攝製團隊,約20名編導、攝像兵分6路,深入醫院、街道、社區、部隊進行跟蹤拍攝,力圖用鮮活的鏡頭,全景觀地記錄戰疫中醫護人員、市民、志願者、軍人以及患者抗擊疫情的真實故事和動人場景。
  • 《武漢:我的戰疫日記》書寫感天動地捍衛生命之歌
    2月22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紀錄頻道持續推出的融媒體系列短視頻《武漢:我的戰「疫」日記》第二季在央視紀錄頻道(CCTV-9)播出和央視頻等新媒體平臺同步播出,再次引發全社會的關注和點讚。   一、彰顯對生命的關照,讓普通人的生命抗爭成為高尚主題   嚴格來說《武漢:我的戰「疫」日記》是一個連續的系列,第一季播出了9集5分鐘的微紀錄片,醫護人員、普通市民、外地援助者、留守武漢的外國人等親歷者,用視頻記錄下疫情發生初期的工作和生活景象。
  • 《戰「疫」日記》:記錄一線最真實、生動、溫暖、感人的戰「疫」故事
    為了更好地展現出此次新冠肺炎阻擊戰中英雄的中國人民所做出的巨大犧牲與奉獻,致敬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的廣大醫務工作者、人民解放軍指戰員、各條戰線的同志們,《戰「疫」日記》一書,近日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本書由光明日報社武漢一線報導組編寫,直擊一線,深度挖掘、全面闡述,用一篇篇生動、溫暖、感人的文字報導,跟進式展現中國人民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堅決打贏新冠肺炎疫情的真實場景,展現出此次新冠肺炎阻擊戰中英雄的中國人民所做出的巨大犧牲與奉獻,勾勒出各行各業湧現在城市抗疫一線的英雄群像。為解讀各行各業打好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提供重要參考。
  • 《武漢:我的戰「疫」日記》:看到了,就不孤單
    來源:傳媒內參文/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聞中心 陰麗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著全體國人的心,作為疫情中心的武漢,更是成了關注的焦點。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紀錄頻道推出了融媒體系列短視頻《武漢:我的戰「疫」日記》,從 2月3日起全天滾動播出。這個系列短視頻的拍攝者分別是醫護人員、普通市民、外地援助者、留守武漢的外國人等。
  • 《武漢:我的戰「疫」日記》:讓人從憂心到安心-光明日報-光明網
    在這個被新冠肺炎疫情打亂正常生活節奏的庚子新年,融媒體短視頻《武漢:我的戰「疫」日記》猶如一劑強心針,給處於擔憂焦慮中的人們帶來了信心和安心,更重振了舉國上下眾志成城防控疫情的勇氣和決心。
  • 《武漢:我的戰「疫」日記》:大小屏同步播出的紀錄片
    2月3日起,央視紀錄片頻道全天滾動播出的《武漢:我的戰「疫」日記》引發不少網友的關注。紀錄片中,不僅有馳援武漢的醫生護士,還有為戰「疫」出力的民眾。因處於疫情特殊時期,所有紀錄片素材均為「主角」們自行拍攝提供,其中有不少來自快手用戶上傳的視頻。在昨天的紀錄片中,展示的就是「憨豆先生」唯一欽定模仿者「Mr.Pea逗逗先生」(快手ID:1102285661)的戰「疫」日記。
  • 紀錄片《武漢:我的戰「疫」日記》持續熱播
    原標題:普通人記錄下的高光時刻   每集5分鐘,共計9集,從醫護人員、普通市民、外地援助者等不同側面的武漢疫情親歷者,採用「視頻日記」的主觀視角,講述武漢在抗擊疫情過程中的溫暖故事。這就是由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推出的融媒體系列短視頻《武漢:我的戰「疫」日記》。   該系列第一季首播於2月3日,第一季播出9集後就創造了視頻觀看量1.57億的成績。2月22日,第二季再次開播。
  • 「央視紀錄」聯合快手推出Vlog《武漢:我的戰「疫」日記》
    2 月 3 日起,央視紀錄片頻道全天滾動播出的《武漢:我的戰「疫」日記》引發不少網友的關注。紀錄片中,不僅有馳援武漢的醫生護士,還有為戰「疫」出力的民眾。因處於疫情特殊時期,所有紀錄片素材均為「主角」們自行拍攝提供,其中有不少來自快手用戶上傳的視頻。
  • 直擊隔離病房丨天目新聞紀實片《王叔在武漢:與抗疫戰士同行》在...
    為了更好地展示廣大醫務人員勇於擔當、不辱使命、敢打必勝的使命擔當,以及新聞工作者不畏艱險、鐵肩擔道義的職業信仰,天目新聞與紅旗出版社聯合出品了新聞紀錄片《直擊隔離病房——王叔在武漢:與抗疫戰士同行》。紀錄片已於3月4日在咪咕視頻APP、今日頭條、騰訊視頻上線。
  • 奧山「抗疫一線關愛包」風雨無阻馳援武漢
    奧山「抗疫一線關愛包」風雨無阻馳援武漢3月8日,奧山集團第八批抗疫捐贈物資從恩施出發抵達武漢,分別送往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湖北省人民醫院、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等多個醫療機構及其他多個抗疫一線單位。奧山「抗疫一線關愛包」風雨無阻馳援武漢2020-03-09 20:40:31來源: 新華網
  • 寧陽首批援助武漢醫療人員陳琳琳戰「疫」日記!
    我縣華豐礦醫院急診科護士陳琳琳正是其中一位「逆行者」,作為寧陽援助武漢第一批醫務人員,她已經在一線奮戰了十四天,她們的情況也牽動著我們的心!今天小編就帶來了陳琳琳在一線寫下的手記!以下為醫療人員陳琳琳戰「疫」日記武漢,我們都在,環繞在城市上空的終會是陽光與愛,攜起手來,如約而至的不只有春天,還會有疫情過後平安的所有人!
  • 詩援武漢 共抗疫情(32)英雄武漢 英雄人民
    為此,中華詩詞學會名譽會長,95歲高齡的著名詩人劉徵先生攜詩友為抗疫的英雄武漢城點讚(上篇);為援鄂抗疫人員勝利撤離點讚(下篇)。經全民抗疫,武漢即將解封之時,鍾南山院士笑了……  欣然一笑,庚子笑、真真刻在心間。生死枕邊,居家夢裡,黃童白鬢青鬟。叩梅關,可相憶、淚下潸潸。問三鎮、命懸如線,怎過舊新年。  曾以柳葉撫晨,湯頭煮曉,克時艱。國士一腔肝膽,籤了萬家安。且予我、淨雲消霧,霽月大如盤。照東風滿,樽花捧到君前。
  • 10件新媒體戰「疫」精品的創作秘笈
    報導採用日記體例,融合圖片、人物特寫、現場直播等表現形式,記錄了幾十個鮮活的人物故事,為戰「疫」報導提供了微觀視角,也是一次兼顧傳播效果和社會效益的全媒體報導生動實踐。創作感言人民網記者王欲然:真實反映武漢戰「疫」狀態是「武漢日記」這部作品的初衷。
  • 《我的白大褂·抗疫日記》深圳衛視開播
    作為深圳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定點醫院,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科研中心,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也集結了這樣一批勇士,他們奮戰在一線,時刻與這場艱苦的戰「疫」面對面,真實的他們是什麼樣?快來!深圳衛視特別策劃全國首檔醫務人員親身視角直擊抗「疫」一線VLOG《我的白大褂·抗疫日記》。
  • 對話人民網武漢戰"疫"人:「我的城就是我的家」
    *第一期:對話人民網戰「疫」人:「戰地情緣」讓我們勇往直前 *第三期:對話人民網戰"疫"人:我們在全國各地戰「疫」守家  編者按:在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中,湖北(武漢)是主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