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2021-03-05 雄哥說易

「未竟之業」,竟就是完成,未竟就是未完成的意思。未竟之業就是還沒有完成的事業。它出自清朝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十五回:「今日之下,退守山林,卻深望這個兒子,完我未竟之志。」

向上追溯,這個成語與《周易》的「未濟」卦關係密切。「未濟」就是功業沒有完成之意。從卦象上看,本卦為異卦相疊(坎下離上)。上卦為離,離為火;下卦為坎,坎為水。火的運動規律是向上的,水的運動規律是向下的,上卦向上發展,下卦向下運動,正是陰陽不合、上下不通之象。

從爻象上看,本卦六爻三個陰爻,三個陽爻,陰陽比例雖然平衡,但全部處於不正的位置,六爻中的三個陽爻都居於陰位,而三個陰爻都居於陽位,正是陰差陽錯之象。「未濟」卦卦辭曰:「亨,小狐汔濟,濡其尾,無攸利。」

翻譯過來就是:亨通,小狐狸在渡河過程中,弄溼了尾巴,(未能成功)沒有什麼利益。這個卦的主爻是六五爻,柔有餘而剛不足,所以用小狐狸取象,上卦為小狐狸的頭部和身體,下卦為小狐狸的尾巴,下卦為水,正是小狐狸的尾巴浸入水中之象。小狐狸力量不足以涉越大江大河,提醒我們做事應該有自知之明。孔子對此進一步補充說:「火在水上,未濟。君子以慎辨物居方。」就是告誡我們應謹慎觀察辨別之後再採取行動。

相關焦點

  • 20201228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你好,我是心想,歡迎來到「心想背句詩」,今天的一句詩為: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 蜀相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譯文】何處去尋找武侯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樹茂密的地方。碧草照映臺階自當顯露春色,樹上的黃鸝隔枝空對婉轉鳴唱。定奪天下先主曾三顧茅廬拜訪,輔佐兩朝開國與繼業忠誠滿腔。可惜出師伐魏未捷而病亡軍中,常使歷代英雄們對此涕淚滿裳!
  • 《蜀相》杜甫 | 出師未捷身先死, 長使英雄淚滿襟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三國英雄有人尊曹,有人尊劉,有人愛周郎,有人敬關公,但是杜甫是獨尊諸葛亮的,為諸葛亮寫過將近二十首詩,特別是「安史之亂」中,杜甫流寓成都,踏入蜀漢故地,親瞻諸葛武侯的遺幘,親睹諸葛武侯的廟貌,對諸葛亮的敬仰之情,更如滔滔江水,一發不收,這首《蜀相》正是杜甫初入成都時期的作品。
  •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杜甫《蜀相》賞析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譯文:    去哪裡尋找武侯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樹茂密的地方。碧草照映臺階自當顯露春色,樹上的黃鸝隔枝空對婉轉鳴唱。三顧茅廬頻繁的商論天下大計,輔佐兩代君主的老臣忠心耿耿。可惜出師伐魏未捷而病亡軍中,常使歷代英雄感慨淚溼衣襟!
  •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蜀相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出師」句指的是諸葛亮為了伐魏,曾經六出祁山的事。蜀漢後主建興十二年(234年),他統率大軍,後出斜谷,佔據了五丈原,與司馬懿隔著渭水相持了一百多天。八月,病死在軍中。「英雄」,這裡泛指,包括詩人自己在內的追懷諸葛亮的有志之士。這尾聯兩句承接著五、六句,表現出詩人對諸葛亮獻身精神的崇高景仰和對他事業未竟的痛惜心情。
  • 杜甫一首描寫諸葛亮的詩作,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我們都知道諸葛亮可以說是全天下讀書人的楷模,也可以說是讀書人的驕傲,令劉備當年三顧茅廬,才請得他出山,最後幫助劉備,成就了霸業,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局面。所以人們只要一提起諸葛亮,那是必然會挑起大拇指來,認為他就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事實上也的確是這樣,諸葛亮無論是他的功與名,以及他的人生經歷,那就是傳奇,令無數的後人,為之敬仰。
  • 杜甫最著名的一首七律,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三國時期是一位人才輩出的時代,而且那段歷史,也是中國人最熟悉的一段歷史,其中諸葛亮更是成為了忠貞的代名詞,現在人們一提起諸葛亮,那都是會豎起大拇指,認為他是三國時期為人的典範,作為一代文臣能夠受到如此的推崇,諸葛亮可謂是千古以來第一人。
  • 又有兩名年輕警察離去: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在9月30日這個國家烈士紀念日當天,又傳來兩名年輕的人民警察因病離世的消息,讓人萬分惋惜!兩個85後、正值英年的年輕的人民警察,永遠的離我們遠去。
  • 出師未捷身先死, 長使英雄淚滿襟
    是曾經「一寸河山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兵」的慷慨悲壯,最終變為「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愧怍悲涼!他們身體還掙扎著想要回返,而無名的野花已在頭上開滿。當赳赳國卒,共赴國難,那個壯懷慘烈的時代,一些無名的英雄,雖未在各自的戰場上轟轟烈烈地死去,但絕對比廟堂之上的機關算盡,更加寫意風流!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作不朽。
  •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譯文】去哪裡尋找武侯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樹茂密的地方。碧草照映臺階自當顯露春色,樹上的黃鸝隔枝空對婉轉鳴唱。劉備為統一天下而三顧茅廬,問計於諸葛亮,輔佐兩代君主的老臣忠心耿耿。可惜出師伐魏還沒有取得最後的勝利就先去世了,常使後代英雄感慨淚溼衣襟!
  • 諸葛亮《出師表》: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宋代詩人陸遊曾寫下「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的名句。在古代,蜀相諸葛亮一直是「忠」的代名詞,多少文人以他為榜樣,渴望輔佐君王,報效國家。評價諸葛亮,最貼切的一句話,莫過於「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 出師未捷身先死 長使英雄淚滿襟 杜甫《蜀相》妙在這一個字
    前言老街碰到了這個問題:「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如何理解杜甫《蜀相》?蜀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 出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三國演義中,處處都是謀略,尤其是諸葛亮,料事如神,智謀過人,成了智慧的化身。
  • 山中一曲《臥龍吟》,長使英雄淚滿襟!
    再也找不出其他更好的詞語可以代替其中的句子~「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為一句「半生遇知己」 先生付出的是整個餘下的半生,,, 年華如水,隨江東去不復還 耗盡大半生 最終夙願——歸去,餘年還做壠畝民,伴清風明月,重奏當年音 偏偏事與願違——出師未捷身先死, 如何不使得——英雄淚滿襟 詞曲都堪稱經典,詞很好的寫出了英雄的一生,惆悵地令人心痛.曲子婉轉令人聞之動容.
  • 臺媒:「獨派」鬧分手 民進黨出師未捷淚滿襟
    臺媒:「獨派」鬧分手 民進黨出師未捷淚滿襟   中新網2月23日電 臺灣《中央日報
  • 出師未捷心先死
    杜甫《蜀相》詩中云: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而今讀來心情與之產生共鳴。
  • 書評《WHEN BREATH BECOMES AIR》 出師未捷身先死 長使英雄淚滿襟
    歡迎給我們投稿,一經採發必有稿酬。欲了解更多海外華人精彩資訊,請點擊文章上方藍字關注我們或者長按下方的二維碼即可。
  • 八首詩詞詠「三國」,長使英雄淚滿襟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辛棄疾《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全詞寫景、抒情、議論密切結合;融化古人語言入詞,活用典故成語;通篇三問三答,層次分明,互相呼應;即景抒情,借古諷今;風格明快,氣魄闊大,情調樂觀昂揚。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 專欄|長使英雄淚滿襟
    回顧起來,似乎我真正和孫院走近的時間並不算長,就在這並不算長的時間裡,我還是可以清楚記得每次遇到孫院,未及我向他問好,他的一句「潘老師好」就搶在我前面,常常讓我汗顏。實事求是的講,在孫院面前,我是個不折不扣的晚輩學生,何德何能敢被喚作「老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