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六歲時,家道中落,全家從南京遷到北京,過上了顛沛流離的生活!從此,他家被視為「奸黨」,一輩子也抬不起頭來。
他二十歲時,終於被朝廷赦罪,而他家也迎來了短暫的「中興」。但好運不長,朝廷內的鬥爭還在繼續,而他家也最終成為了鬥爭中的「犧牲品」。
而這一次,他家再也沒有興旺起來……
他是誰?此人我們每個人都認識,他便是文學巨著《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
曹雪芹的家世與清朝皇室可以說有著非常特殊的關係。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璽之妻孫氏是順治皇帝第三子玄燁(即後來的康熙皇帝)的乳娘,其祖父曹寅也曾當過康熙皇帝身邊的「伴讀」。
康熙繼位之後,原本只是作為包衣奴才的曹家便發跡起來,康熙將曹璽封為江寧織造監督。而也正是因為這樣,使得曹家在這個富庶的江南之地,過了長達六十多年之久的「富豪」式生活。而曹雪芹就是出生在這樣富庶家庭裡的一個孩子。
但曹家的生活,雖然看上去十分的富貴顯赫,但實際上卻隱藏了巨大的危機。等到康熙去世,雍正繼位之後,雍正帝便以造成國庫「虧空」為名,將曹家抄家,而此時的曹雪芹年僅六歲!
曹家被抄家後,便搬到了北京。雍正十三年,雍正帝病逝,繼位之初的乾隆皇帝為了能夠收買人心,獲得更多人的擁戴,於是便赦免了曹家的罪。因為在此前,雍正還將其作為「奸黨」。
被赦罪後的曹家,迎來了短暫的「中興」,生活狀況大有轉變。不過這樣的日子並不長,由於皇室鬥爭越演越烈,曹家也未能倖免於難,最後還是遭到了株連。曹家終於被甩到了閒散無位的旗人行列中,地位之低,待遇之差,已經是不能同日而語了。
原本生在富貴之家,吃穿不愁的曹雪芹,在長大之後也只能去當專供清朝皇家子弟讀書的宗學府的差役。
當然了,雖然曹雪芹經歷的生活非常之艱難,但這也讓他逐漸體會到了封建社會下的種種無奈,深切感受到那個時代「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真實情況。從而也使得曹雪芹對當時那個社會產生了無比憎惡之感。
後來,為了擺脫這封建社會下的汙濁與黑暗,曹雪芹放棄了宗學府的差事,舉家搬到了香山!
沒了經濟來源的曹雪芹,生活過得十分艱苦,但他卻不以為然,相反,來到香山的曹雪芹,其生活變得更加自由自在,無拘無束,時而遊山玩水,時而採草藥送給窮人服用,時而又去到小店中與友人喝酒聊天。
而也正是在也一時期,讓他遇見了擅長畫畫的旗人鄂比,兩人志趣相投,關係十分要好!而曹雪芹勸鄂比利用畫畫噁心財主的故事,時至今日還在香山流傳!
文人會用什麼來記錄自己的一生?答案當然是「文字」!
曹雪芹豐富的經歷,使得他想創作出一本跟自己身世相似的書籍,以傳後世,即後來我們熟悉的《紅樓夢》(又名《石頭記》)。
這部巨作,耗盡了曹雪芹大半生的精力。為了避開當時盛行的「文字獄」,曹雪芹大膽巧用在書中的賈寶玉、林黛玉的愛情故事為線索,生動形象地描繪出了賈、王、史、薛四個封建大家族的種種黑幕。
而關於這四大家族的狀況,用一則諺語就能很好地說明清楚,即:
賈不假,白玉為堂金作馬。阿房宮,三百裡,住不下金陵一個史。東海缺少白玉床,龍王來請金陵王。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
然而,這樣的豪華景象是短暫而悲慘的,由於自身的腐敗,最終致使這四大家族走向了覆滅的道路。
「滴淚成墨,研血成字」,可以說是對曹雪芹為了完成這部巨作的最好說明。據說曹雪芹在開始寫作的時候,就用到了一個十分奇怪的辦法,那就是:將銅製的筆帽裡放進幾塊小碎墨,然後用水泡開,最後再將毛筆安插在筆帽裡。
隨後,曹雪芹又將宣紙裝訂成一本小本子,跟筆裹在一起,接著再用一塊布給包起來,將其別在腰上。無論是出門訪友還是宅在家中,他都將其帶著,只等到靈感來臨時,便在紙上書寫。
等到後來,曹雪芹家已經揭不開鍋了,除了一張桌子,一把椅、一支筆和幾張紙之外,已經沒有其他的物品了,可以說是真正的家徒四壁。沒有衣食保障,曹雪芹是無法繼續創作的,因此他只能厚著臉皮去親友家寄食,但只要一有時間,他就開始進行創作。
就這樣,曹雪芹耗費了十餘年的時間,終於將這本傳世巨作給完成了。而在這期間,他也付出了很大的代價!
由於他忙於寫作,致使他無法顧及到飽受饑寒之苦的妻兒,最終妻子不幸離世。雖然他重新娶了一房妻子,但不久之後,他唯一的兒子也不幸病逝。
此時的曹雪芹,已然陷入到了無限的悲憤與絕望中,最終傷感成疾,又無錢醫治。終於,在乾隆二十八年的除夕之夜(公元1763年2月12日),曹雪芹在書還未寫完之際,便悽涼地離開了,而終年不過48歲的年紀。
曹雪芹雖然去世了,但是他留下的這部巨作也使得他成為了一位名副其實的文學巨匠,影響了數代人!
好書推薦
最近有很多讀者在後臺私信我,要我推薦一套適合青少年閱讀的歷史書籍,除了能幫助孩子拓寬眼見外,最重要的是還能學以致用。
今天,筆者就給各位讀者推薦一套書——《一口氣讀懂中國史》;這本書吸引筆者的,主要是它裡面豐富有趣的內容,用比較官方一點的話來說就是:
「本套書風格新穎,內容豐富有趣,兼具《史記》和《資治通鑑》之美,既有斷代史之人物生動、故事飽滿,又有通史之脈絡清晰高屋建瓴。」
這樣的描述確實太過官方了,在我看來,這套書主要就是生動有趣,對於相對死板的歷史事件來說,這套書的受眾面更廣一些。簡言之就是任何人都能讀得懂,理解成本很低。特別是對於我們的青少年來說,這套書是學習中國歷史的入門書籍。
這套書一共有十冊,分別記錄了從春秋到清末,三千年的歷史大事、名人風採、典故制度等。其分別為:春秋故事、戰國故事、西漢故事、東漢故事、魏晉南北朝故事、唐朝故事、北宋故事、南宋故事、明朝故事和清朝故事。
在筆者看來,讀書,首先來說就是要讀得懂,讀得進去;其次就是要讀完了要記得住;最後便是讀完了要有所收穫,幫助自己提升眼界和閱歷,從而樹立正確的觀念。而這套書就很好地解決了這三大訴求。
這套書原價268元,現在僅售128元(還可領券),喜歡的讀者可以點擊下面連結進行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