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沒主見?背後原因跟父母3個行為有關,培養孩子有主見這樣做

2020-12-28 涵妮媽媽育兒經1

有個媽媽留言說,自己家孩子貝貝是個特別聽話的孩子,別人讓幹什麼就幹什麼,從不調皮搗蛋。有一次,在畫畫時,貝貝選擇顏色也要問媽媽,媽媽告訴他自己想用什麼顏色可以自己選擇。但是貝貝卻說:「你說用什麼顏色我就用什麼顏色。」這種缺乏主見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很多,而且做任何事都是優柔寡斷,沒有自己的想法。

這位媽媽說:「我寧願兒子調皮、靈活一些,這麼聽話,別人說什麼是什麼,不總吃虧嗎?」

似乎聽話成為衡量孩子好壞的一個重要的標準。父母往往忽略了一個重要的事情,如果孩子事事都順從家長,沒有自己的主見那麼未來會難成大事。

導致孩子沒有主見的原因有哪些?

孩子在3歲左右開始有「自我」的意識,當他第一次嘗試表達出想要某物、想做某事、拒絕和抗議時,而後被父母無情的駁回或嚴厲呵斥,那麼孩子第二次會變得怯懦的表達,第三次根本不敢表達。

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他們的自主意識也在漸漸的提高。即使有的時候,他們的想法不夠全面,父母應該多聽取孩子的意見是對孩子自主意識的尊重,這樣會有利於孩子重視自己的想法、表達自己的想法、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

導致孩子沒有主見的原因有哪些呢?

1、父母包辦孩子的一切生活

有很多的父母對於孩子過度疼愛,認為孩子年齡還小,很多事情孩子自己做不好。所以,在生活中,父母就會一味包辦、代替或過多地幹涉孩子的事情。

可是,這樣就會導致孩子沒有機會去選擇。在以後的生活中,遇到任何事情,做任何的選擇,孩子都會不知所措,無從下手。

2、不捨得放手

很多父母覺得不管孩子長到多大,都認為孩子應該聽自己的。所以給予孩子的關愛與幫助也不會減少,會不斷地去幹涉孩子的生活。

這樣久而久之,孩子不僅容易失去主見,同時還可能成為社會上的「巨嬰」

3、父母喜歡否定孩子

父母如果經常否定孩子,會容易造成孩子沒主見。以下場景我們都很熟悉吧:

去商場試衣服,孩子看好一條裙子:「這裙子不好看,換這條吧。」

孩子喜歡跳舞:「跳舞有什麼用,還耽誤學習。」

孩子發表自己的看法:「你還小,懂什麼啊。」

以上這類話都會造成孩子自我設限,父母否定了孩子的感受和想法,打擊他們思考和選擇的積極性。時間久了,孩子再也沒有信心發表自己的想法,甚至會覺得自己說什麼都是錯誤的,也就變得越來越沒有主見。

孩子沒有主見容易隨波逐流

孩子缺乏自己的主見,做事時猶豫不決,這些問題會讓孩子在今後決定事情不夠果斷,欠缺獨立思考的能力。

聽話教育培養出來的孩子,不能獨立表達自己的情緒,會沒有主見,容易隨波逐流。而且很容易受他人的影響,做事情不敢作出決定,總是期望他人為自己做出決定,而且容易對其他人的建議和看法盲目的順從,不經過認真的思考判斷。

記得帶女兒上數學課時,老師為了檢驗孩子上課聽講的程度,經常會讓孩子起來回答一些問題。有一次,老師出了一道應用題,想了解一下孩子們解題的情況,於是就把正確答案放入四個選項中,讓孩子們選擇。

老師叫了女兒旁邊正在低著頭的婭婭,婭婭看了白板上的題,有些猶豫。然後輕聲說到選B,結果就看到坐在婭婭前後的孩子都在輕聲的跟她說應該選A、選C,婭婭立馬也跟著更改了答案,最後老師準備跟婭婭確認是否選B,她後面的孩子說選D,婭婭就跟著說:「老師,答案是D。」

婭婭就這樣把四個選項都說了一遍,其實正確答案就是她第一次自己說的,但是因為孩子沒有自己的主見,盲目的聽從其他孩子的建議,跟著其他孩子的思維走,失去了自我判斷力,這樣就被旁邊人的說法影響到了。

這樣的孩子就是缺乏主見,自己不會去深入的思考,而是直接就採納別人的意見,聽之任之。

培養有主見的孩子這樣做

有個好朋友從小她的父母給她的教育方式就是忍讓與分享,小時候每次和弟弟吵架,她父母總是說:「你是老大,你要讓著弟弟,即使弟弟錯了,你也不能生氣,因為你比他大!」而這種方式讓她用在了教育自己孩子身上,好朋友發現自己家孩子經常被人搶走玩具和故事書,而且孩子完全不知道拒絕和爭奪,只是一味的忍耐,掉眼淚,性格變得越來越懦弱。她這才意識到自己錯了,原生家庭的教育方式深深的影響了她。

她也曾經對自己教育出一個聽話的孩子而自豪,可是後來才發現,正是她的聽話教育,害了孩子,讓孩子也越來越懦弱、自卑。

孩子是完全不同於他人的獨立個體,孩子屬於他自己,也要成為他自己。父母要培養孩子有主見,成為真正的自己。如何培養一個有主見的孩子呢?

1、讓孩子自我做主

我們可以從小給孩子製造一些親自做事的機會。

我在女兒4歲的時候,帶她去超市買東西,會給她2-5元錢的零錢,讓她自己選擇想買的東西。

在家務活中,會讓她學著幫助我們做飯。在做之前,我給女兒講大體操作的方法、選擇的範圍,至於具體怎麼做就讓她自己把握。不管她做的結果怎麼樣,我都會肯定她去做事的行為,如果結果不是很好,會讓她看我是怎麼做的。

2、讓孩子參與到家庭決策中,允許孩子有不同的想法

有的父母認為孩子還小懂得太少,只要專注於學習就可以了,沒必要參與更多的事情中。

其實父母有這樣的想法是不對的,讓孩子參與到家庭的決策中,能提高孩子的參與度,讓孩子知道自己也是家裡重要的一員,能夠讓孩子對家庭更有責任感

在參與決策的過程中,孩子會動腦思考,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決定,這會讓孩子更有主見。

同時,當孩子說出不同的想法時,我們應該試著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的思維方式。

3、允許孩子適度「不聽話」

有主見的孩子在生活中往往有一個特別之處,就是凡事不中規中矩。這就是在父母眼裡的「不聽話」。

如果孩子是在思維上有自己的想法,行動上較為活躍、另類,父母不妨對孩子寬鬆一點兒,讓孩子思維的種子生長出智慧的花朵。如果孩子是在思想品德方面「不聽話」,比如,經常打架、罵人等,那麼就要嚴格管教了。

寄語:

孩子是有獨立生命的個體,不是父母的附屬品,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可愛純真的個性這些都是孩子身上極其美好獨特的存在,父母要允許他有自己的思想和話語權。要好好守護孩子身上這些美好的特質,讓孩子的未來更加豐富多彩。

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多多關注百家號【涵妮媽媽育兒經1】,在這裡獲得更多的育兒知識,幫你解決育兒難題,如果你有好的育兒心得和體會,歡迎一起分享,讓我們科學育兒,努力做不吼不叫育兒有道的好媽媽。

相關焦點

  • 唐嫣首談女兒「小小糖」,贊女兒有主見,怎樣培養有主見的孩子?
    她表示自己會把喜歡的東西給女兒玩,但女兒很有主見,會堅持自己的喜好,比如唐嫣喜歡Hello Kitty,但小小糖卻喜歡Minnie Mouse,此外,唐嫣說羅晉是至親的家人,還透露之前羅晉為她拍攝寫真只用了幾個小時,還大讚老公很有靈感,真是神仙愛情,羨慕不來啊。
  • 如何培養「有主見」的孩子?學會拒絕,是孩子走向成長的第一步
    父母總想操控孩子的行為如果孩子從一出生到長大以後都是父母在幫助自己做決定的話,自然會逐漸失去自己獨立思考,獨立選擇的能力,這時其實是父母操縱意識太強,讓孩子丟失了獨立自主表達自己想法的能力。2.父母總愛幹涉孩子的決定當孩子自己做事,自己做決定時,父母總喜歡在一邊指指點點,這做的不對那做的不好,久而久之,孩子就失去了自己做決定的信心,認為自己做的決定都是錯的,只有旁人給出的意見才是真正有幫助的。3. 總對孩子持否定態度「媽媽,看我畫的這幅畫怎麼樣啊?」「醜死了,真是浪費顏料。」
  • 10個孩子8個沒有主見,父母焦慮異常?知道真正原因後懺悔不已
    這孩子以後可怎麼辦呢?」 謝謝這位媽媽的信任,其實如果你是幫主粉絲的話,應該讀了之前的父母成長系列專欄,裡面有過詳細的闡述,如果沒有讀過,可參見文後附的專欄連結和圈子連結。在這裡我說一些建議供您參考。 孩子缺少主見並不是偶然現象,有許多父母都有這個擔憂,男孩女孩都有,但許多父母光擔憂孩子,卻從未想過孩子為什麼會這樣。
  • 怎樣培養個既有主見還聽話的孩子
    我從小的標誌就是個聽話的孩子,父母讓我做什麼就做什麼,一直到小學畢業都是這樣子,長期這樣聽父母的讓我缺乏主見,遇見事情不知道該怎麼處理,有時還會害怕,直到高中以後才漸漸好起來,所以作為父母,不僅要孩子聽話,更要有主見。聽話的孩子固然是好孩子,但是,一味的聽話而沒有了自己的主見,這同樣會成為孩子的「短板」,從而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不良的影響。
  • 拒絕「媽寶娃」,學會「放風箏」式教育,三步培養出有主見的孩子
    1、孩子缺少自信,隨波逐流有一位心理工作者做了一項數據調查,去一所學校調查小學生的自主狀況,在被調查的100名學生當中當被問到今後準備從事什麼樣的職業是什麼的時候,70%的同學說要等回家問過父母后才能回答,剩下的同學一開始沒說話,聽到大多數人的說法後也跟著附和。
  • 怎樣保護孩子的個性和主見?做對這3點,才能讓孩子發揮出潛能
    歸根究底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原因第一,社會上的主流觀念影響了父母的思想,對於別人家的孩子,大家都在誇獎孩子聰明,說話輪到自己的孩子時,得到的卻是一片唏噓聲,這讓家長很沒有面子,久而久之家長就會對孩子產生懷疑,不用去考慮什麼主見和個性了第二,父母整天都忙著工作,沒有足夠的耐心和時間去掉了孩子,所以他們往往會選擇簡單粗暴的方式
  • 要想孩子獨立有主見,父母別萬事「包辦」,不妨多參考這幾個方法
    其實,孩子出現這種現象,大部分都是家長慣出來的。現在的家庭,大多是幾個大人圍著一個孩子轉,他們的衣食住行被照顧得面面俱到。家務沒做過,甚至洗臉都得家長幫他們洗。有很多自己能做的事情都被父母安排好,不需要自己做決定,久而久之,就養成了凡事依賴、沒有主見的壞習慣。
  • 想要培養獨立有主見的孩子?會「傾聽」很重要,家長早知道早培養
    時間長了,曉萍媽媽總覺得曉萍的這種表現有些不對勁,卻找不到原因在哪裡。其實,曉萍就是對媽媽的依賴性太強,遇事無論大小,都沒有主見,自己不敢、也不會決定和自己有關的事情。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就會存在這樣一種矛盾的情況,家長既希望孩子能夠乖巧懂事,不去外面惹是生非,對自己的話是言聽計從,同時,家長又希望孩子成長為一個凡事有主見,能夠早日獨立自主的成年人。
  • 《朋友請聽好》何炅感嘆:沒主見的孩子都是這麼養成的
    孩子的「沒主見」,源於父母的「太有主見」 德國著名心理學家海查曾做過一個實驗原因就在父母身上: 要求孩子聽話我們的社會喜歡聽話的孩子,大多數的父母都把「聽話」掛在嘴邊,一個聽話的孩子,多半是父母眼裡的好孩子。父母說什麼,孩子就做什麼,父母不讓做的,孩子就不做,這樣多省心啊。如果孩子頂嘴了、有意見了,還需要處理,那太麻煩了,乖乖聽話多好。
  • 名人家庭教育故事:讓你的孩子也做個有主見不一般的人
    柴契爾夫人絕非政治天才,她的性格、氣質、興趣等都深受父親的影響,她的人生之路的成就都源於父親有意識培養起來的獨立自主的意識!在瑪格麗特很小的時候,父親就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意識。在家裡,父親要求瑪格麗特必須獨立做家務,10歲時就在雜貨店站櫃檯。
  • 家長越「沒主見」,孩子越有解決能力,這些問題上你要會「裝傻」你...
    為什麼家長的適度沒主見會對孩子有很大的幫助呢?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一、為什麼家長的適當「沒主見」,會對孩子來講很有必要呢? 1.這樣會逼迫著孩子做出自己的選擇 要知道,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就像一個彈簧,你松他就緊,你緊他就松。
  • 孩子聽話但做事沒主見?這問題不容忽視,6步讓孩子學會自己做主
    因為缺乏主見,所以哪怕機會就在孩子面前,他們也不懂得如何去爭取,總是喜歡被動的接受他人的指令。如果孩子在年幼的時候有這樣的習慣,也許父母不會覺得有什麼大的問題,但是如果孩子在上學之後依然如此,想必父母就會有所擔憂。
  • 4歲女孩天安門前踢正步,驚豔了網友:有主見的孩子未來可期
    小小年紀就有如此主見,知道自己以後想幹什麼,且在為此努力著,不得不說家長把小女孩教育的很好。02 有主見對孩子的影響很多家長在養育孩子時,會把自己的想法和目標加在孩子身上,剝奪了孩子自己做主的權利,這樣養育出來的孩子沒有自我,不會為自己負責。
  • 孩子沒主見,總是被別人欺負怎麼辦?3個方法,讓孩子不再吃暗虧
    也正因為深受其苦,她才擔心女兒也會成為這樣的孩子。可實際上,孩子的行為是很單純的。我們看到孩子聽別人指揮,就認為他缺乏主見,認為他委屈了自己,可是孩子卻認為,這是他的一種社交策略。這樣的孩子會覺得,動腦子太麻煩了,你們做哪種決定都無所謂,只要不問我就行,所以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二是因為總是被打擊,不敢開口。
  • ​【清遠盛興中英文學校】「四步」讓你的孩子既聽話又有主見
    只聽話,而沒有主見,很容易讓孩子形成「奴僕型」的性格,事事都是隨風倒,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永遠都是以一名追隨者的角色出現。  有主見,而不聽話,很容讓孩子形成「偏執型」的性格,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是自己拿主意,不善於聽取別人的合理化建議,自我為中心,不會變通。
  • 女大學生輕生:沒主見的孩子不會處理與權威的關係,低自尊是根源
    我說:沒主見的孩子,處理不好自己和權威之間的關係。對於孩子來說,「老師」就意味著權威,而人對於權威具有天然的服從性。你恐怕也無法想像,人的服從性到底有多「可怕」。第二,當男友和她一起找到肖某,並說明婷婷已經因此有了輕生念頭和行為,肖某為何還不同意?第三,直到反映到上一級領導,才同意婷婷「卸任」,也就是說:校方領導已經知曉此事,為何沒有及時做心理疏導?第四,為何在婷婷辭職後,還要抹黑她說是「落選的」?
  • 向來很有主見的三個星座,凡是自己認定的事情就不會輕易妥協
    導讀:向來很有主見的三個星座,凡是自己認定的事情就不會輕易妥協往往人們背叛婚姻之後首先想到的都是自己的得失,都是自己是否還能夠得到幸福和愛人回到從前的狀態。可實際上人們更需要關注的是自己的孩子。在你和愛人離婚的時候你們的孩子怎麼可能不受傷呢?
  • 沒主見的好男人,才是婚姻最狠的殺手
    一來二去姐姐不高興了,開始向姐夫抱怨。姐夫深知姐姐的性情,自然深信她的善良純潔,但又礙於父母顏面,不敢出言制止,只能是暗地裡更加溫柔纏綿的勸慰姐姐。而姐姐也便不好再追究了。 可有時生活是個無底洞,怨念如決堤,一旦開了口,便再難以收拾。那對老人見姐姐並沒有絲毫收斂,便更加變本加厲的試探、監視,漸漸的將姐姐的婚姻逼入了狹窄不堪的絕路。
  • 孩子有這4種表現,說明父母教子有方,孩子將來會有大出息
    【非常有主見】一部分家長總是很溺愛孩子,限制孩子的行為,不許他做這個,不許他做那個。時間一長,本是獨立個體的孩子們,開始變得猶豫不決,沒有主見。所以當家長看到孩子做了一些有主見的事情時,一定要及時的鼓勵孩子。世界各個領域的人才,沒有任何一位,連做決定都需要他人的幫忙,主見才是一個人有出息的基石。而有主見的孩子會比同齡人更加容易成功。
  • 為什麼孩子愛撒謊?孩子謊言背後的3個原因,值得父母深思
    父母教育孩子要有一個良好的品德,而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則就是做人要誠實守信,不說謊。相信每一位家長也給孩子講過《匹諾曹》的童話故事——小匹諾曹只要一說謊鼻子就會變長。通過這個童話故事來告訴小朋友們做個不說謊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