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院聯動」打造無訟社區,鬧騰半年的鄰裡糾紛解開了

2020-12-23 中國長安網

寫下這條微博的,是來自於海澱區某社區的居民孟先生。今年6月至今,因為水房權屬及使用問題,他和鄰居之間一直無法達成共識,矛盾久拖不決。

沒想到,法官和民警共同出手,結合情、理、法一番調解,曾經鬧得面紅耳赤的鄰裡竟能握手言和,困擾兩家人許久的矛盾,也以雙方都滿意、都服氣的方式解決了。

「我們握手言和,把以前的不愉快都放下,新的一年,新的開始!」

高效聯動研究方案

自今年6月起,海澱區某社區的兩戶居民就因水房權屬及使用問題產生衝突,雙方各執一詞不肯退讓。期間甚至發生砸壞門鎖、踹門等激烈行為,社區民警多次出警併入戶調解。

為促進糾紛更快、更好解決,11月底,海澱派出所依託「所院聯動」機制向海澱法院發出「聯合調解」的訴源治理需求,向海澱法院反映了糾紛的情況。

接到消息的當天,海澱法院立即與海澱派出所溝通糾紛詳情,分析糾紛性質後將任務指派給民事審判一庭。同日,民事審判一庭王喜法官被選派支援解決這場糾紛。

王喜法官從事民事審判28年,對民事糾紛有著豐富的處理經驗。他快速與海澱派出所相關人員完成對接,聯合研判糾紛情況並制定針對性聯調方案。在社區民警李亞鑫的多次溝通、組織下,糾紛雙方同意前往警務站接受調解。

警法協作、雙管齊下

調解過程中,法官和民警「各司其職」、密切合作:社區民警李亞鑫熟悉社區情況,對雙方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王喜法官則從糾紛的法律屬性入手辨法析理、分析利弊。

警法兩家通力協作、雙管齊下,靈活採用「背對背」「面對面」等多元調解方式,共同引導糾紛雙方客觀陳述事實、充分羅列證據、合理提出訴求。

王喜法官先後3次下沉社區,警法兩家歷時10小時多次堅持不懈的聯調工作,最終取得了成功。雙方最終互諒互讓、達成和解,在法官和民警的共同主持和見證下簽訂水房歸屬及補償協議,實現雙贏。孟先生還專門發了文章開頭提到的微博稱讚這次調解:「我家裡有個鄰裡糾紛,沒想到社區民警來了,法官也來了,事情圓滿解決了!感謝海澱派出所,感謝海澱法院!」

今年以來,海澱法院構建了雙主動、多聯動「2+N」聯動聯治訴源治理工作機制。全院上下廣泛開展「一支部一社區」訴源治理共建工作,以「訴源治理」為主線,構建多元解糾、互訪培訓、精準普法、資源共享、協同送達等合作機制。

(圖為今年9月海澱法院赴海澱派出所就合作開展訴源治理工作進行交流座談。)

「所院聯動」是「2+N」聯動聯治訴源治理工作機制中的重要內容,也是海澱法院訴源治理工作與黨建引領「吹哨報到」「接訴即辦」機制的深入融合。

今年9月,海澱法院與全國首批「楓橋式公安派出所」海澱派出所達成訴源治理共建合意,構建起涵蓋多元解紛、聯防預警、互學互訪、「無訟社區」建設等重點內容的「所院聯動」機制。

一是構建多元解糾體系。法院幹警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協同民警調處糾紛、提供專業諮詢;依託社區警務隊打造聯調公益團隊;針對易發、多發及群體性糾紛做好聯合研判、提示預警等防控工作。

二是建立互學互訪機制。派出所邀請法院相關專業人員為民警開展依法行政執法、專業調處解紛等專題授課;法院邀請經驗豐富的社區民警向幹警傳授基層群眾工作經驗。

三是聯合打造「無訟社區」。聯合發放「訴源治理」倡議書、防電信詐騙宣傳冊等普法材料,針對社區實際及民眾需求開展「送法進社區」活動,精準投放「司法宣傳服務包」,提升居民法治意識,指導民眾依法維權。

「所院聯動」機制建立以來,雙方圍繞溝通聯絡、聯學聯研、應急處突、資源共享等內容積極探索,不斷豐富合作內容、細化合作細節,推進機制落細落實。

民、法、警將手緊緊握在一起

讓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社區

這次糾紛的高效化解

是警法聯調工作的成功實踐

海澱法院將總結有益經驗

在未來形成更多的

「所院聯動」標準化合作機制及典型案例

做好轄區訴源治理共建工作的典範

相關焦點

  • 「和欣社區環境美,鄰裡和睦,治安也好」 創新「雙中心」推動社區...
    「崇德善行」氛圍所包圍,居民對《居民公約》更是隨口就可來上幾句。工作人員介紹,社區居民只需下載一個APP,遇上問題後,不需跑路,通過這個系統就可進行網上反映,管理中心收到信息後,會及時安排人員跟進處理。汪坤福稱,「雙中心」採用「一套人馬、集中辦公、資源交互、辦事聯動」的方式,把綜治中心與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建設相結合,實現「綜治資源下沉,基層力量整合」。
  • 社區民警龐國棟:積極化解鄰裡糾紛獲好評
    矛盾糾紛排查化解作為社區民警職責之一。石龍中山東社區竹園街兩戶居民之間發生糾紛,12月1日,石龍分局中山東社區警務室社區民警進行調解。社區民警龐國棟經排查了解到,兩戶居民因鄰裡生活瑣事產生矛盾。社區民警主動承擔起解決居民矛盾糾紛的責任,將矛盾消滅在了萌芽狀態,得到了轄區居民的一致好評。
  • 「楓橋經驗」的生動實踐 中新天津生態城打造社區治理和民生服務新...
    經過半年的探索創新,生態城社會黨委指導海博社區建立起了「黨建引領、警社聯動、共同締造」的新時代基層社會治理工作新機制。居委會與警務室「分工不分家」,民警天天在社區,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將和諧穩定創建在基層,打造了生態城基層社會治理新亮點,也讓「社區民警」真正成了居民的身邊人。
  • 積極學習「楓橋經驗」 打造矛盾糾紛化解「平度樣板」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土地權屬、家庭鄰裡、贍養撫養、物業房產、醫療衛生等矛盾糾紛也日益增加。為此平度市積極學習「楓橋經驗」,結合市情,開創了「四四聯動」+「智慧調解」的大調解體系,努力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搭建「四級平臺」,做好矛盾糾紛的「傾聽者」
  • 鄱陽縣饒州街道:社區事物「管的寬」鄰裡糾紛「擱得平」
    垃圾亂倒,他們耐心勸說,與物業溝通監督;鄰裡不睦,他們及時調解,充當和事佬......在鄱陽縣饒州街道山水天下社區,活躍著這樣一個特殊的群體,它的名字叫做「管得寬」志願監督管理服務隊,他們盡己所能,不計報酬,
  • 屋頂加蓋隔熱層引糾紛 社區五輪耐心調解化心結
    鹹寧網訊(香城都市報記者 葛利利 通訊員 鄧婷)「要不是社區的耐心調解,我們這麼多年的老鄰居就有隔閡了,真是太感謝你們了。」昨日,家住鹹安永安辦事處鳳凰社區的居民嚴女士感動地跟社區工作人員說。嚴女士家住鳳凰社區橋頭路。
  • 馬大姐調解工作室化解鄰裡糾紛553起 鄰裡糾紛少了 日子更舒心了
    馬翠紅立刻將老人的信息發到社區「熱心居民群」,又領著老人去找家人,一個多小時後,老人的家人趕來,接走了老人。為化解家庭和鄰裡之間的矛盾,促進小區和諧,2015年康南社區成立馬大姐調解工作室,熱衷社區建設,深受鄰裡信任,熱心調解工作的馬翠紅,有了更大的舞臺。
  • 巧用「金點子」打造和諧新社區!蘇州相城經開區泰元社區創新「一網...
    今年10月,泰元社區的「一網五聯」工作法獲評首屆相城區優秀社區工作法,通過一張網格引導五步聯動,全面提升社區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提升社區居民的幸福感。一網推進特色黨建泰元社區創新的「一網五聯」工作法,以打造特色黨建網格為核心,通過黨建聯建、難題聯解、活動聯辦、組織聯合、和諧聯創五步聯動機制實現社區的共建、共治、共享。
  • 「鄰裡花園」讓社區煥然一新!
    2020年初,荔灣區啟動「百日攻堅」行動,嶺南街實施暖心惠民「黨旗紅」攻堅行動,打造具有嶺南風味的社區鄰裡花園,為轄內居民帶來了面貌一新的社區環境以及居住體驗。目前,已經有好幾處鄰裡花園已經竣工啦!走在嶺南街的大街小巷子裡,竣工的鄰裡花園顯示格外漂亮,花園與附近的建築煥然一體。小e了解到,鄰裡花園設計不拘泥於花草的點綴,各社區根據實際情況,打造了各具特色的景致來為街坊的生活增色。
  • 後疫情社區·討論|如何打開自家「門」,促成鄰裡交往與互助
    所以,每天我都坐在農園裡寫東西、做記錄,有人來農園,我就跟他們聊天,聊社區花園的理念,聊他對社區的需求,聊可以一起共創的契合點。三個月,我聊了70多個社區家庭,他們都來自以創智農園為核心向外輻射三公裡的居民。這些人願意一起來共創,是社區共創種子,也是未來百人社區志願者團的種子。百人志願者團是在這半年內成立的,除此之外還有15個社團。
  • 新勝社區:「五心」融合 推進社區治理向深向實
    「貼心服務做得再多些」 大力推進三個轉變,實現「開放式辦公、一社工受理、全科式服務」新模式;譜寫康養示範片區與社區的「雙區聯動」新篇章,建設「健康驛站」,打造健康教育「流動學堂」,舉辦各類健康講座、健康查體、健身活動,打響「健康新勝」品牌;為望海御園、錦尚天華小區申請安裝滅蚊燈64套,為千餘名居民辦理醫療保險,為230名居民辦理養老保險
  • 「老潘」+「小潘」一起解糾紛,寧波這個街道成立社會治理研究院
    「凡是能解開的結,就不要用刀割斷」成立社會治理研究院,實際上是寧波市基層社會治理工作的深化。以寧波市鄞州區東柳街道為例,全年矛盾糾紛調解總量達5000起以上。當地建立起了綜合領域、專業領域和社會組織三大平臺,分類調解各類矛盾糾紛。
  • 點燃紅色引擎,金家嶺街道打造「金質社區」(十一):海青路社區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強調要把街道社區等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鬥堡壘。誰是嶗山區的基層黨建示範點?推動黨建創新,打造精彩樣本。金家嶺街道按照區委要求,對標先進地區經驗做法,高起點打造了石嶺路社區、東城國際社區、康城社區等城市基層黨建示範點。「金質社區」成效如何?
  • 3309個社區共敘鄰裡情
    本報訊(記者    蔣若靜  李澤偉)金秋十月,丹桂飄香,火熱的舞蹈、可口的美食、趣味遊戲……伴著濃濃鄰裡情,昨天上午,由市委社會工委市民政局負責組織統籌的北京市第二屆「社區鄰裡節」正式啟動。除了主會場之外,全市15個區和亦莊經濟開發區的分會場也同時進行,全市3309個社區各自組織居民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本次活動將持續至10月25日。    據了解,這是本市連續兩年在全市所有城市社區普遍開展鄰裡節活動。本次活動採取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活動主題是「鄰裡守望相助 共建美好家園」。在市級主會場,除了豐富多彩的歌舞表演,社區鄰裡節吉祥物「和和」「美美」正式發布。
  • 成都溫江清泉社區:連接左鄰右裡,打造全功能鄰裡生活圈
    活動現場設置了多個板塊,尋根●溫江記憶的作品展、鄰市、文藝演出、志願者表彰、蜀繡、插花、茶藝等等,豐富了居民的生活氛圍,社區婦女同胞們紛紛表示,這是一份不錯的三八節禮物。據悉:清泉社區在面臨隨著轄區商住樓盤新居民日益增多,社區紅線內外發展治理的難題日益凸顯的情況下,把住得好、生活得舒適,作為居民安居置業的新考量。社區通過持續發力銜接轄區各類商戶、生活服務資源,共設置了逾20個公益愛心集市攤位,而愛心商戶通過義賣將部分收入注入社區微基金,以拓寬社區發展治理「微資金」來源。
  • 榮縣法院:「三三法」化解家事糾紛
    出現由家庭矛盾引發的糾紛,簡單地就案審案、一審了之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那麼該如何處置和化解?榮縣法院給出了他們的答案。三個整合 建立專項審判模式為推進家事審判工作,榮縣法院在2019年5月就成立了「未成年人與家事案件審判庭」,構建起家事與涉未成年人案件專業化審理機構。
  • 力高優居美家首屆鄰裡生活節,構建溫暖社區
    「我是第一次參加優居美家物業舉辦的鄰裡生活節,這種活動形式非常好。有籃球賽、足球賽足球賽和親子互動等形式,我特意帶著孩子來參與,既鍛鍊了他的體力也增進了親子關係,希望優居美家每年都能舉辦此類活動拉近鄰裡友情,增強家庭感情。」
  • 昆明六甲街道海華社區:暖心志願服務 打造幸福社區
    昆明海華社區堅持發揮黨組織示範引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帶頭作用,聯動駐區單位,引導「紅色少年」,帶動社會組織,輻射社區居民,建設團結向上、充滿活力的社區志願服務隊伍,用暖心志願服務打造守望互助、鄰裡和睦幸福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