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道明寺真的很忙。
先是2000年臺版的《流星花園》修復版登陸視頻網站,讓人們懷念起當初言承旭演繹的中二又暴躁的道明寺,又是新版《流星花園》殺青,新F4帶著新杉菜在海邊拍起了寫真照。而海的那邊,講述F4離開英德學院十年之後的故事,《花樣男子》續集《花過天晴》(花のち晴れ~花男 Next Season~)也開播了。
不管是中國新版《流星花園》還是日本《花樣男子》續集,也都請來了從前的主題曲演唱者出山,日本邀請宇多田光在《Flavor of Love》後再次為花男系列演唱主題歌《Play a Love Song》,而中國則更加乾脆,直接讓庾澄慶再唱一遍《情非得已》。
在引發集體回憶方面,不得不說還是日版跑在了我們前面——《花過天晴》的第一集便丟出重磅炸彈:松本潤出演的道明寺再次登場,在平野紫耀扮演的男主角神樂木晴的回憶中,松本潤三兩下就打敗了幾個小混混,並拍了拍他的肩膀:你要變得更強,英德學院就交給你了!這段回憶發生在幾年之前,時間線正是《花樣男子》故事剛剛結束的時候,不得不說日本男偶像的保養讓松本潤再度以道明寺的姿態登場,也顯得毫無違和感。
道明寺司的出場也引爆了日本的twitter,前10名熱搜幾乎全被承包,道明寺、松本潤、花樣男子、花過天晴紛紛登上話題榜,網站一度癱瘓,被調侃為「帥到伺服器爆炸」。看來F4不管在中國還是日本,都是幾代觀眾共同的集體回憶。
然而,該劇開播後第一集7.4%的收視率很難讓人滿意,且道明寺帶動的這波流量極有可能在第二集跳水。《花過天晴》原版漫畫作為《花樣男子》的續集,諸多設定都和後者非常相似。
相比於原主角牧野杉菜窮人家孩子硬撐著上貴族學校的人物設定,續集的女主角江戶川音的富賈家庭出身合理了一些,但後來女主的家族破產,未婚夫的母親在遺囑中說女主只要在英德學院畢業就可以繼續婚約,又顯得過於少女漫畫了。
《花樣男子》的漫畫中,杉菜「開後宮」的主角光環讓前後共有8個男人喜歡上她,當然這一點在電視劇裡有所改動,變成了道明寺和花澤類的雙雄角逐。而《花過天晴》自然也不服輸,電視劇版的第一集,未婚夫馳天馬和男主角神樂木晴對女主角的拉鋸戰便初現端倪。而馳天馬和神樂木晴,也分別是桃乃圓學院和英德學院兩大貴族學校的領軍人物,一個正在發展壯大,而另一個誓死捍衛貴族學校的榮光。
同樣,神樂木晴作為道明寺司的迷弟,也保留了道明寺中二病霸道總裁的特點,家裡是和道明寺家族齊名的財閥、每當遇到挫折便會投放道明寺全息影像的他,卻沒有道明寺的打架本領,只能買網上的小物件「火星之石」塞在肚臍內,希冀給自己和英德學院帶來好運。
《花樣男子》中「花一般的四個男子」Flower 4,在《花過天晴》中變成了Collect 5,所謂「Collect」,是和曾經的紈絝子弟F4做同樣的事情,在劇中叫作「庶民狩獵」:他們會調查英德學院裡家庭財力不足,無法給學校捐款甚至支付學費的學生,逼他們退學——默默吐槽一句,這種捍衛學校榮光的方式,還真是夠無聊的……而最大的區別,大概就是C5中除了四位大少爺,還加入了飯豐萬理江扮演的西留惠。
剛剛提到的火星之石,不幸被在便利店打工的江戶川音發現了,而同時神樂木晴也發現了江戶川音的貧窮身份,於是互相握有對方把柄的男女主便開始了類似道明寺和杉菜的歡喜冤家的互懟。
這部劇不管是哪個方面來看都無限接近曾經的《花樣男子》,就連男主角也是偶像帝國傑尼斯新推出組合Mr. King中的平野紫耀,道明寺的扮演者松本潤所在的組合嵐(Arashi),也是憑藉《花樣男子的主題曲《One Love》打了個翻身仗,不難看出,《花過天晴》承載著製作組和經紀公司複製《花樣男子》的期望。
然而這部瑪麗蘇的劇集,放在十幾年前或許很有市場,但在當下,真的有點逆勢而為的意思。
1991年,《東京愛情故事》裡莉香對完治喊出的那句「我們做愛吧!」,震驚了昭和年間的70後日本人——原來,女性也可以這麼主動表達自己的欲望。
《東京愛情故事》的編劇坂元裕二,在日後把這種意識發揚光大,2015年的《問題餐廳》裡,他乾脆把被男權社會逼到死角的女性們聚集起來,創業復仇。
連木村拓哉這樣強勢的男主一番,在新劇《BG:身邊警護人》裡身邊也有一位菜菜緒扮演的優秀保鏢同事。即便是灰姑娘與王子的愛情故事,灰姑娘往往也都有獨立的意識和事業,即便是相對瑪麗蘇一些的《朝五晚九:俊俏和尚愛上我》和《貧窮女與富貴男》裡,女性主角都是名校畢業,為了自己的前途在都市中苦苦打拼。
而新開播的日劇《花過天晴》中,你雖然看到女主角打工、自強、維護尊嚴,但一切的前提都是基於在貴族學校上學,才能和有錢的未婚夫結婚。
日劇中的女權覺醒了二十幾年,日本女性的地位仍然未見好轉,即便是最想號召女權的編劇野木亞紀子,在《Unnatural》中也不得不寫到女性只能遵循男權社會的規則,最多只是迂迴前進而已。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2017年全球性別差距報告》顯示,2017年男女的社會地位差距在近年首次出現倒退,而在女性地位整體被削弱的全球環境中,日本從2016年的第111位掉到了2017的114位。
這裡當然無意道德綁架遠在海對岸的製作組,只是,《花過天晴》的出現,的確反映了女性獨立意識在某種程度上的倒退。
而同樣的事也發生在了中國文化市場,大女主的戲還停留在架空歷史的古裝影視劇中,都市劇諸如《我的前半生》和《戀愛先生》,女性獨立的外衣之下也埋藏著依靠男性才能成功的內核。而更何況,我們的新版《流星花園》也要開拍了。
《花樣男子》的時代早已過去,但等到天晴可能還有很遠的距離。我很喜歡道明寺這個人物,然而這一次,我不希望他能挽救讓女性獨立意識倒退的瑪麗蘇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