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 | 編劇幫
文 | 居澄妙書
「從上次拿獎到現在,過去一年了。回首這一年,要說自己的成長,就工作上的狀態挺不一樣的。」在談及自己近一年的最大變化時,靈河文心編劇張鳶盎這樣告訴記者。
就在一周前(11月13日),第二屆「初心榜」頒獎典禮上,張鳶盎憑藉探險鑑寶劇《黃金瞳》獲得了「2019年度影響力青年編劇」的榮譽。要知道,去年差不多也是這個時候,張鳶盎還是首屆「初心榜」頒獎典禮「中國十大青年電視劇編劇」獲獎者之一。
在這次的獲獎感言上,張鳶盎表示「感謝青工委,感謝初心榜,去年差不多也是在這個時候,特別有幸獲得了『中國十大青年編劇』的榮譽,沒想到今年還能有這個榮幸,再次拿到這個沉甸甸的獎項還是很有壓力的。」作為一名年輕編劇,張鳶盎從業以來,參與創作的IP劇或原創劇本不在少數,始終抱有敬畏之心的她,也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喜歡。
「去年,我第一次參加『初心榜』頒獎典禮,當時是和其他九位優秀青年編劇一起拿了獎。這個獎項給了我很大程度的鼓勵,讓我更加努力的去創作優質的內容。」關於自己的首屆「初心榜」頒獎典禮之旅,張鳶盎饒有趣味地跟記者聊到。
過去這一年多來,業內相關人士議論最多的,就是當前國產電視劇市場正處在一個重新洗牌的低潮時期。「一地雞毛」、「哀鴻遍野」、「鳳凰涅槃」等各類說法,比比皆是。對做幕後工作的編劇們來說,挑戰可不小。一旦接活少了,編劇稿酬被壓低的風險就將增大。
張鳶盎面對記者的發問,以當前的行業現狀為支點,結合自己一年內的工作經歷,進行了一次深度的自我剖析:「這一年的整個影視行業,多在動蕩比較多的狀態下運行。在此種大環境的影響下,自己多少也受到了些許啟發。今年是又拿獎了,但與過去相比,會選擇讓自己沉下心來去認真回顧或復盤自己之前的種種表現。換句話說,就是學會站在更加客觀冷靜的角度,對自己完成的每一個項目的所得,在反思中積澱,在梳理後提升。對於今後的劇本創作工作,會時刻保持一種謹慎的敬畏心態。總之,一切穩字為先。」
現如今,國內影視市場的「淡季」,對於很多編劇的自身發展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不過,我們需要認清一點的是,電視劇市場有淡季、旺季之分,電視劇劇本創作幾乎是沒有的。蕭條也好,繁榮也罷,可以預見的是,對於當前國劇市場來說,在劇本創作方面,歷經行業「洗牌」,回歸理性之後的第一顯性特徵就是擇優而為。
懂得敬畏劇本創作,這是一種對藝術追求的嚴肅態度。編劇們的創作一旦向文學本體的回歸多做功課,並堅持藝術理念不動搖,電視劇文本創作的「春天」,遲早會到來。
近年來,隨著我國電視劇市場的迅速發展,逐漸形成了以「IP熱」為主要表徵的影視文化現象。這其中,網絡文學作為IP劇的核心來源和主要基地,從市場大局上看,整體一直保持著高速增長的態勢。當下,通過網絡小說改編的多部爆款劇更是以不可阻擋之姿,佔據了國內影視劇的鰲頭。
縱觀現今國內影視劇市場的發展格局,儘管「IP已死」、「IP+流量演員」過時等各種不同的聲音開始出現,就整個行業內來說,在進一步挖掘影視產業價值深度的過程中,依舊可以明顯感覺到IP的地位凸顯。在對影視產品影響力的提升和總體收益的提高方面,IP還是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其實,我一直覺得這是沒辦法細分的,而且,這應該是主要針對依託於熱門IP而生發出來的劇本原創過程。對於很多IP劇來說,編劇們在劇本創作過程中,有一種做法是在原IP基礎上,會根據具體情況做適當增刪,這就是一個半原創的狀態。」提到熱門IP與原創劇本的關係,張鳶盎跟記者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至於大熱IP跟原創劇本比,創作者在改編過程中,需要多加留意的是IP自帶的讀者群體,就拿漫改來說,原著漫畫就有它原本相對固定的觀眾群體。一定要留意粉絲這個點,他們喜歡或重視的東西最好事先做好調研。原創的話,掣肘的東西比較少,但它的弱勢在於沒有一個先天存在的支持團體,需要『自來水』的自發安利,所以說兩方各有優劣吧。」關於IP與純原創,張鳶盎又多說了幾句。
在採訪過程中,張鳶盎重點強調,IP與原創是可以平衡的。「在我看來,之前之所以會出現『IP已死』的言論,從小說層面上說,可能是這幾年國內熱門小說改編量超出了大家的預期,進而造成一種能改的東西越來越少的假象。當然,肯定是死不掉的,畢竟優質小說還在層出不窮的往外冒。從IP劇層面來說,有種恨鐵不成鋼的感覺,是想鼓勵創作者們多做原創,提醒大家不要過度依賴一個有一定粉絲基礎的IP。總結來說,即便有了一個熱門IP的保駕護航,改不好的話,觀眾一樣會挑刺兒,我是覺得IP跟原創是可以平衡的。」
對張鳶盎而言,經手懸疑刑偵的《暗黑者》系列、民國懸疑的《老九門》、現代探險的《沙海》、探險鑑寶的《黃金瞳》等重量級網劇作品的創作之後,她和自己的編劇團隊在IP劇或原創劇本的寫作上,已然找到了劇本創作的「不二法門」。
「不管是哪種題材或類型的項目,到我們編劇手裡的第一步,肯定是要找準整部作品的畫風定位,其次是從整體上客觀分析一下故事的潛在目標群眾。通俗來說,以我過往參與創作的作品舉例,我和自己的編劇團隊會把接觸到的劇集分成是男性向還是女性向的,像《暗黑者》系列,更偏重於懸疑、推理和燒腦,這就是我們需要重點關注的風格上的東西。像民國懸疑劇《老九門》、現代探險劇《沙海》等,這些都是熱門IP改編劇,劇本寫作開動前,《盜墓筆記》小說系統裡的原著粉就成了我們必須要去關注的對象,這些人心中的名場面有哪些、他們的粉絲點有什麼,甚至作者南派三叔最重視的人物關係是什麼,我們都不能忽視。」IP劇的編劇在動筆前的準備事項,張鳶盎通過採訪走心分享給了大家。
如果不考慮題材或受眾這兩大因素,單從戲劇創作本身出發,張鳶盎提到個人的創作底線或原則時表示:「從大方向上說,故事的整體框架和邏輯關係上的自洽是我首先考慮的因素。細化下來的話,就是單場戲和人物對白的精彩程度。簡單說,我最看重的一個是大框架的情節走向,另一個是角色人設的出彩程度。這裡我必須要反覆強調人設的重要性,對很多小說、電視劇和電影來說,經常是哪怕故事情節弱了,作品中的人物只要立住了,主人公之間的關係發展足夠吸引人的話,也是可以支撐一個人追下去的。」
當記者問到接下來的作品,會更傾向於哪一種類型時,張鳶盎滿懷期許地說:「就我個人和整個編劇團隊而言,會想嘗試一些更具真實感和社會性的現實題材作品吧。我們之前寫的故事,有年代戲,也有古裝戲。即便是現代戲,也是懸疑燒腦這種比較特別的,所以想做一部具備真實生活質感的現實題材劇集。」
第二屆「初心榜」頒獎典禮上,張鳶盎在現場這樣調侃過自己:「未來爭取能做到順風不浪,逆風不慫,希望能讓自己對得起這個榮譽。」願未來經由她筆下的每一個人物,每一段故事,都靈活生動,又引人共鳴。
責編 | 居澄妙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