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長梅雨季,8個細節體驗上海城市管理的「繡花功夫」

2020-12-27 澎湃新聞

從今天起,新民晚報夏令熱線推出「夏令最行動」系列報導。第一篇關注「最長梅雨季」的8個城市管理細節。海岸君還將兵分多路,在「最深」的夜,記錄徹夜不眠的城市守護者;在「最靜」的晨,隨水務工作者登船打撈垃圾、治理河道;在「最熱」午後,聚焦烈日炙烤下的堅守崗位者;在「最暖」傍晚的乘風涼時間,走進逼仄弄堂,聆聽居民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反映舊區改造的可喜變化;還將記錄「最全」進博會籌備,實地採訪、用腳丈量,全方位梳理第三屆進口博覽會的籌備衝刺細節……用每一次出發、每一筆記錄、每一項「最行動」,我們努力描摹「人民城市」的魅力,講述人民群眾如何最大限度地享受城市發展成果。

漫長而惱人的梅雨仍在繼續。新民晚報夏令熱線開線幾天以來,不少來電都與連日陰雨相關。比如,房屋漏水、外牆脫落、人行道破損、路面坑窪積水、供電不穩等,對居民生活和出行帶來了一定影響。海岸君走訪房管、電力、水務、道路等多個職能部門,關注精細化應對舉措和服務細節。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應對「最長梅雨季」,如何提高市民群眾的獲得感?我們嘗試從城市管理的8個溫馨細節中去尋找答案。

1透水磚塊「澆不溼」

徐匯區虹漕南路欽州南路附近的人行道,最近正陸續換上全新的大塊透水磚——都是40釐米見方、6釐米厚的陶瓷環保材料,一次性壓制而成,耐磨和防滑功較強,可減少城市的熱島效應。顧名思義,「透水」是最大特色。一桶水澆上路面,十幾秒後只剩水痕;不到一分鐘,幾乎全乾了。

而在改造前,路面多處破損,最怕遇到連綿陰雨,一些積水路段讓過往行人猝不及防、避之不及。上海近幾年探索應用透水磚來改造人行道,採用「透水基層+透水磚」的結構,構建透水生態路面系統,做到「大雨不積水,小雨不溼鞋」。

虹漕南路欽州南路附近的人行道,最近正陸續換上全新的大塊透水磚

透水磚的材質不只是陶瓷,長寧區虹橋路、普陀區丹巴路,用的就是「鋼渣透水基層+鋼渣透水磚」——以廢鋼渣為原料,成本較低;具有強透水性,遇大雨也不積水;磚塊表面的凹凸顆粒,還可增大摩擦係數,防止路面反光,吸收部分噪音。

人行道巡查、養護和改造,從未間斷。市道運局設施養護監督處高級工程師呂豔萍介紹,僅7月14日一天,全市就巡查處置384處人行道病害,養護維修人行道4787平米,這僅僅是道路養護工作者日常工作的一小部分。

2「道路醫生」很聰明

在青浦、嘉定、松江、金山、奉賢、浦東等區,你可能會在路邊偶遇一輛不起眼的橙色麵包車,車頂裝了一高一低兩個探頭,車身寫有「道路醫生」的中英文字樣。

車如其名,這是一輛專為路面尋找病害的智能巡查檢測車。車頂的兩臺高清攝像機搭配輔助定位系統,為道路養護提供精準數據,消除安全隱患,延長道路使用壽命。去年底引入青浦,今年推廣到多個區。

智能巡查檢測車擅長圖像智能識別,可自動發現裂縫、坑槽、沉陷等道路病害

 

智能巡檢車頂部裝有兩臺高清攝像機

這位「道路醫生」,擅長圖像智能識別,結合雲計算和大數據技術,可自動發現裂縫、坑槽、沉陷等黃梅天最讓人頭痛的道路病害,還能通過圖像校正,計算病害面積;即便高速行駛時,仍可對路面連續拍攝,高效獲得原始數據;還能在手機或網頁端生成可視化報告,幫助管理人員直觀、便捷、準確地使用病害數據,提高養護效率。

有了它的幫助,發現和修復病害更及時,動態病害資料庫建了起來,有助於預防性養護和精細化管理;數據比對和分析方便多了,能客觀反映道路健康狀況;後續處置也快多了,養護維修人員可直接獲取精準定位,快速到達病害位置。

3「見縫插針」換新衣

梅雨天走在人行道上,最怕踩到積水「中彩」。最近經過金山區龍翔路的行人,不必再擔心——市政部門已「見縫插針」地為人行道「穿」上了「新衣」。

7月13日,趁著難得的晴好天氣,一批市政養護人員驅車來到龍翔路。一下車便開動機器,掀開人行道上的破損道磚;隨後,一輛輛滿載新道磚、黃沙、水泥的車輛,陸續駛來。平土、拉張、拌料……一時間,人行道上仿佛沙場點兵,一個個施工人員各司其職,伴隨著「叮叮噹噹」的施工聲此起彼伏,一塊塊新道磚便鋪了上去。

市政養護人員7月13日「見縫插針」為龍翔路人行道「換妝」

「現在平整多了,再也不怕『中招』。」市民張女士經過施工現場時脫口而出。她介紹,以前部分道磚表面嚴重老舊壞損,有的鬆動不平,一腳不慎,就會踩出「噴泉」,濺到身上特別尷尬。

市政部門介紹,近來雨水偏多,給道路養護維修帶來了較大難度。養護人員加強了路況巡查頻次,發現龍翔路部分人行道破損老化日益嚴重,特別是遭遇超長梅雨季,有加快壞損的趨勢。7月13日不下雨,道路養護單位趕緊「見縫插針」,加速改造。

4不再冒雨交電費

在連綿不絕的梅雨中,國網上海市南供電公司給浦江鎮革新村的村民送去了電子帳單;還計劃將革新村打造成為全市第一個全電子帳單支付村。

「來來來,有了它,付電費不用跑出門,帳單想看就看。」幾天前,市南供電公司幾名身著紅馬甲的志願者一開嗓,就吸引了村民注意。大家紛紛在「國網上海電力」的微信平臺上申請電子帳單,並下載「網上國網」APP,完成註冊登錄後,嘗試電子交費。

供電公司冒雨送電子帳單進革新村,教村民電子支付

不少中老年村民的子女在市區發展,他們留守村莊,仍習慣每月拿著紙質帳單,去郵局交電費。繳費時間相對集中,在郵局門口經常排長隊;遇到「最長梅雨季」,路上來回更覺不便。

於是,國網上海市南供電公司冒雨把電子帳單送進了革新村,還手把手地指導電子支付。

「神奇!」趙女士看到其他村民通過手機很快交完了電費,馬上也把手機遞給了志願者。「以後交電費,我再也不用擔心下雨天排長隊了。」看著志願者的手指飛快操作,她笑得很開心。

5「安全錦囊」保供電

「暴力梅」頻頻來襲,如何確保用電安全?國網上海市區供電公司給出「安全錦囊」,昨天冒雨送到大名路300號的虹口港泵閘。

虹口港水系河道貫穿8個街道,堪稱虹口的「母親河」。虹口港泵閘承擔著擋潮、防汛排澇、雙向灌流、淨化水質、改善周邊水環境等功能。當虹口港水位可能影響防汛牆安全時,泵閘會立刻開啟,將水排入黃浦江,保障沿線居民安全。

供電公司頂著梅雨送來「安全錦囊」

為確保相關設備在「暴力梅」中正常運轉,市區公司客戶經理顧思園、鬱悅昨天來到虹口港泵閘。詢問了水位高低、泵機開閘排水等情況後,顧思園主動將手機號碼報給了泵閘工作人員。「我24小時開機,有任何問題都可以隨時聯繫。」

顧思園介紹,國網市區供電公司正全力打造「不停電」配電網示範標杆,全力確保中心城區供電可靠率在99.999%以上;接下來,將繼續加大與重要客戶的溝通與聯繫,增加上門走訪和巡查次數,協助客戶修訂應急預案,24小時待命,確保上海中心城區在「暴力梅」面前毫無懼色。

6小區改造積水點

積水點改造,連續多年被列入市政府實事項目,今年涉及11個路段。其實,各區還有一些積水點改造項目,有的已從道路延伸到了小區,並且經受住了超長「暴力梅」的考驗。

前不久,松江區九亭鎮的易富路(盛龍路-北泖涇)剛改造完畢。此前,瀝青面層破損嚴重、窨井損壞,建於上世紀90年代的雨水管接口錯位、脫節,每逢暴雨,道路成「河」,路人需淌水而過。

雖然這個路段不屬於市政府實事項目,但路面積水同樣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重視,及時對雨水總管損壞、錯位、脫節位置維修,對損壞嚴重的路面中修,並更換雨水連管。煥然一新的易富路,在今年的超長梅雨季中沒有積水,贏得周邊居民交口稱讚。

除了改造易富路外,松江區水務局還將積水點改造工程延伸到了兆達路、西張涇路等12條道路,以及新上海弄裡人家、興日家園等10個小區,相關工程計劃在7月全面完工。

7「橙色軍團」快響應

在普陀區,多支「橙色軍團」活躍在各小區,將應急搶修到場時間從2小時壓縮至20分鐘左右。

「我們小區住宅樓有水泥塊墜落,非常危險,請『橙色軍團』快來現場。」昨天一早,上海發布藍色暴雨預警,北石路105號居民打電話求助。普陀區房屋維修分中心楊華峰根據手機提示,點擊進入報修頁面,看到高空墜物險情,立即拿起一捆警戒線,和同事結伴出發。

連降暴雨造成北石路105號住宅樓外牆塗料、水泥脫落

 

物業維修人員迅速趕到北石路105號,拉起安全警戒線

楊華峰在現場發現,剝落的水泥塊多為小塊,是建築外牆粉刷層材料,立即拉起警戒線,提醒居民繞道。由於暴雨天不能修外牆,他便繫上安全繩,將六層、七層外牆剝落區域剷平,消除水泥塊再次墜落的危險。

被居民們稱為「橙色軍團」,楊華峰很自豪。以前上門查看、排險,約需2小時。如今,住宅小區險情被列為第一重要任務,大多在20分鐘內趕到現場。

今年汛期來臨前,普陀區設立宜川、曹楊、長風、桃浦、真如房屋維修分中心,配足維修人員和防汛物資。一旦接到報修電話,就近的分中心人員馬上出動,大幅提升響應時間和維修效率。

8治漏水「疑難雜症」

最近一個月,長寧區房屋應急維修中心每天接到居民報修電話約70個,涉及房屋漏水佔比16%,比前一個月的10%略高。得益於老舊房屋成套改造、美麗家園建設等城市更新,和往年梅雨季相比,維修人員今年不再忙著四處搶修,而是變身「房屋醫生」,重點「診斷」漏水「疑難雜症」。

昨天下午,長寧區房屋應急維修中心杜辰華提著工具箱,來到天山河畔花園一戶4樓居民家中,查看地板滲水問題。他發現,客廳地板多處腐爛,踩起來像是彈簧地墊。

杜辰華關閉屋內所有水龍頭,發現水錶沒走,排除了進水管破裂問題;居民稱地板滲水一般發生在洗澡後,他又走進衛生間,用螺絲刀撬開門縫,發現接縫處有積水,迅速找到癥結——衛生間排水管道老舊破裂,建議局部維修。

「每次維修後,我們都會出具一份書面『診斷』單,並和現場圖片整理歸檔。」長寧區房屋應急維修中心副主任陳易新介紹,大家經常討論漏水「疑難雜症」,總結、分享能複製推廣的經驗。

(原題為《超長梅雨季,8個細節體驗上海城市管理的「繡花功夫」》)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上海:用「繡花」般精細治理傳遞城市「溫度」-繡花 溫度 城市治理...
    原標題:上海:用「繡花」般精細治理傳遞城市「溫度」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重溫囑託看變化)  上海:用「繡花」般精細治理傳遞城市「溫度」  擁有600多平方公裡中心城區、2400多萬常住人口,上海這座超大城市近年來面臨交通擁堵、人口增多且老化
  • 247米長營苑支路從髒亂差到美如畫 從小街巷看出「繡花」功夫
    2020-07-23 07:09圖文來源: 南京日報 位於玄武區紅山街道營苑北路與營苑南路之間的營苑支路,往年逢雨必淹,但在今年超長梅雨季裡
  • 海東下足「繡花」功夫打造精緻城市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隆冬時節,雖然少了花團錦簇,但漫步在海東的街頭巷尾,清新亮麗的城市新貌更具冬日韻味。「十三五」期間,我市把「城市管理要像繡花一樣精細」的理念貫穿於全過程,下足「繡花功夫」,「繡」出美好新生活。
  • 服務外包,城市管理下足「繡花功」
    日前,正在網格內巡查的工作人員柳宗翔通過隨身佩戴的記錄儀,與青島市城陽區上馬街道城市管理品質提升指揮中心取得了聯繫。指揮中心工作人員在電腦前一鍵操作,大屏幕便切換到現場實時畫面。城陽區綜合行政執法局上馬街道中隊長冷繼升確認現場情況後,立即安排處理。  柳宗翔並不是冷繼升中隊的隊員,卻承擔著城市管理日常巡查的職責。
  • 武漢結束超長梅雨季 高水位下防汛形勢依然嚴峻
    武漢結束超長梅雨季 高水位下防汛形勢依然嚴峻發布時間:2020年07月21日 15:11 來源:中國新聞網 7月21日武漢出梅,當日上午部分區域仍有零星降雨 張芹 攝  中新網武漢7月21日電 (記者 張芹)經歷了43天超長梅雨季
  • 記者手記:「繡花」般精細治理需練好「走針」功夫
    新華社上海9月9日電(記者申鋮、何欣榮)漸入佳境的垃圾分類、老有所樂的養老社區、智能高效的「城市大腦」……每次記者來到上海,都能從街巷樓宇間感受到溫馨的變化,體驗到走心的服務,發現不一樣的申城。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
  • 使出「繡花」功夫 織密城市管理細網
    圍繞「美」「序」「感」「亮」「智」 推動「香城細管」落地見效 新都區以「香城細管」促進城市功能品質全面提升。細管就是從精細處入手,把城市發展建設中的小事、雜事、煩心事管好,體現細微之處的高標準、細節之中的人性化、細密之下的無死角。
  • 裝上「智慧大腦」 下足「繡花」功夫
    原標題:裝上「智慧大腦」 下足「繡花」功夫 高齡獨居老人24小時未出門,「智能門磁」第一時間提醒網格員注意;在社區停車找不到車位,抬頭看看引導牌就能找到附近商場的「共享車位」……近段時間,越來越豐富的「社區智治」應用場景給杭州市下城區居民帶來驚喜。 社區是城市治理的「最後一公裡」。
  • 深化文明城市創建 鹹寧以「繡花功夫」推進城區管理
    12月11日,鹹寧市城市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通報城市管理工作11月綜合評價情況, 崇陽縣綜合評價排名第一。這是該縣在深化文明城市創建的路上,狠抓內涵創建、全域創建、常態創建所取得的成效。那麼,崇陽創文有哪些「秘笈」值得學習借鑑?
  • 上海以繡花般功夫將「長護險」推進社區 將進一步提高服務供給能力
    近日舉行的上海市長期護理保險試點工作現場推進會傳出消息:上海以繡花般功夫推進長護險精細化管理,將進一步明確長護險功能定位,進一步完善需求評估機制,進一步提高服務供給能力,抓好「一網通辦」「一網統管」賦能長護險工作,讓符合條件的失能老人從中受益,切實提高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據悉,本市現有長護險定點評估機構34家,有評估人員9000人。
  • 能源金貿區丨城市精細化管理,彰顯園區新形象
    2020年,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努力踐行和探索新型執法模式,不斷提升綜合執法和城市管理水平,紮實開展城市管理集中整治提升專項行動,為園區開發建設作出重要貢獻。  全面提升城市環境  制定《能源金貿區2020年城市管理提升年暨迎全運城市環境提升工作實施方案》和《能源金貿區城市管理集中整治提升專項行動方案》,修訂印刷《能源金貿區2020版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指導手冊》。下足「繡花」功夫,著力解決一批群眾最關心、社會最關注、發展最需要的城市管理熱點、難點、重點問題。
  • 禹城下足「繡花功夫」抓實餐廚油煙治理
    禹城市綜合行政執法局下足「繡花功夫」,從細微處入手做好餐飲服務業油煙汙染治理,提升城市品質。對城區餐飲業單位進行「地毯式」摸排,建立臺帳。強化宣傳引導,各執法中隊實行網格化管理,通過向餐飲業戶發放一封信,宣講相關政策法規,敦促餐飲飯店進行油汙排放設施改造。目前,全市餐飲單位建檔414戶,全部安裝了油煙淨化設備。
  • 寧波超長梅雨季 皮膚病患者激增 有人把「纏身龍」當成腰椎病
    中國寧波網記者陳敏 通訊員徐晨燕潮溼、悶熱,自5月29日入梅以來,寧波就陷入了超長梅雨季。梅雨天也給健康帶來了影響,記者今天從寧波市醫療中心李惠利醫院皮膚科了解到,這段時間皮膚病患者激增,每天接診患者20餘人。
  • 念茲在茲 下足脫貧攻堅的「繡花」功夫
    唐義:這六大關係抓住了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省脫貧攻堅需要科學處理好的幾個關鍵性重點問題,實質上要求我們必須增強系統思維、辯證思維,堅持內外兼顧、標本兼治,下足「繡花」功夫,傾注工匠精神,深入推進脫貧攻堅提質增效。
  • 【潮湧長三角】銅陵「城市超腦」:「繡」好精細化城市管理範圖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崔舒飛】高空拋物、老人獨居、市容整治、防疫安全……在城市治理中,這些都是既細節又不容忽視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城市管理應該像「繡花」一樣精細。管理者需要堅持從需求出發、突出問題導向,以「繡花」的精細態度來面對城市治理,建設新型智慧城市。在這方面,銅陵「城市超腦」走在了前列。10月16日上午,記者隨「潮湧長三角·共建進行時」主題網絡傳播活動採訪團來到銅陵市智慧城市體驗中心,了解銅陵市「城市超腦」的建設情況。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永昌縣城關鎮:以繡花功夫提品質 以提升...
    堅持把文明城市創建與居民文明素質提升緊密融合,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和乾淨簡潔的圖畫,宣傳「創城」知識,吸引居民駐足閱讀,不斷提升居民文明素養。在小區樓棟單元門口創新設置文明創城宣傳牌100餘個,開闢便民小廣告張貼專欄,給城市小廣告「安家落戶」,有效破解牛皮癬頑疾,並將宣傳牌管理納入樓口長責任落實範圍,由樓口長定期過濾、及時更新信息。
  • 給城市「繡花」!平潭加強市容市貌整治
    連日來,實驗區各部門、各單位持續以「繡花功夫」實施城市精細化管理,重拳整治各類不文明現象,通過落實垃圾分類、整治市容市貌及保障市民舌尖上的安全等行動,不斷提升城市的「顏值和氣質」。「餐廚垃圾與其他生活垃圾混投,違反了《福建省城鄉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相關規定,屬違法行為。」實驗區城市管理執法支隊法規科科長高宇說,接下來還會深入各企事業單位、餐飲單位檢查,督促做好餐廚垃圾分類工作,確保實驗區生活垃圾分類落到實處。
  • 【新春走基層】紅燈籠點亮年味 照出成都的「繡花」功夫
    在春節前高高掛起17.2萬個紅燈籠,這是成都提前5個月就開始準備,要送給千萬市民的新春禮物。藏在這一盞盞紅燈籠裡的,是城市管理者用「繡花」功夫治理城市的細心、耐心、巧心,是成都連續11年位居「全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的秘訣之一。 精細化 燈籠白天放路邊無人問 「掛燈人」在「等」什麼?
  • 聚焦城市管理精細化,致力建設美好生活!2020上海-東京城市管理精細...
    今天(12月25日)下午,「2020上海-東京城市管理精細化研討會」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順利召開。研討會由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主辦,這是繼2018年研討「公共空間治理、工地管理、市政設施維護」、2019年「城市更新、街面治理」等議題後,中日專家學者第三次聚首上海,深入研討城市管理精細化工作。
  • 「我的扶貧故事」下好「繡花功夫」 做好精準扶貧丨天柱縣白市鎮...
    北嶺村距白市鎮政府所在地11公裡,平均海拔500米,轄15個自然寨,12個村民組,總人口908戶3891人,一些自然寨無自來水、無通組路、有的用電不正常,作為第一書記,我深感責任重大。怎麼辦?我支招「繡花」功夫。深入各家各戶調查研究,積極摸索經驗,集思廣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