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韻味嶺南,好戲連臺續登場!大型古裝粵劇《梨花情》《柳毅傳書》

2021-02-08 佛山市演藝中心

這是一個講述古代,

少男少女人生選擇的傳奇故事。

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

細膩的情感表達,

古裝粵劇《梨花情》

將女主角梨花一波三折的愛情故事動人呈現


富春秀才孟雲天,生於富豪卻厭惡金錢,一心追求純結美好的愛情生活。與花鄉繡女梨花,雙飛天涯,效古之範蠡西施,梁鴻孟光,高山流水,浪漫一生。


但世無淨土,有愛而無錢,難御饑寒,遂頓悟金錢比愛情更重要。落魄途中,陰差陽錯,誤入豪門,他終於又得到了曾經失去的金錢,也失去了曾經得到的愛情。從此,孟秀才過上了有錢而無愛的日子,心似荒漠,痛感失落。又覺得為人在世,畢竟還是情比錢更重要,於是決心去贖回那曾經擁有的珍貴愛情。

他們,一個是進京赴試的秀才

一個是嫁夫不良被困的龍女三娘

一次仗義傳書

成就了他們的緣分


三娘獲救後,錢塘君欲為侄女招贅柳毅為婿,柳毅堅拒。洞庭惜別,柳毅與三娘黯然而別。錢塘君後命三娘扮作漁家之女,並託人上柳家提親。洞房花燭夜,三娘幾番逗弄,柳毅始明真相,有情人終諧美眷。


曾小敏

國家一級演員,文華表演獎、中國戲劇梅花獎、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主角獎」獲得者,現任廣東粵劇院黨委書記、院長。師承粵劇表演藝術家丁凡,她醉心粵劇表演藝術,專工閨門旦、刀馬旦、花旦行當,文武兼長,扮相俊麗端莊,唱腔圓潤委婉,表演細膩。曾主演《青春作伴》《花蕊夫人》《白蛇傳•情》《夢•紅船》等多部大型創作劇目及粵劇電影《柳毅奇緣》《白蛇傳•情》。榮獲第七屆「廣東省十大傑出青年」、第三屆「世界廣府人十大傑出青年」、第二屆廣東省中青年「德藝雙馨藝術家」、「廣東特支計劃」宣傳思想文化領軍人才,廣東省「名家名人代言優秀傳統文化」代言人,中宣部2019年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2020年「廣東省勞動模範」等稱號。


文汝清

     國家一級演員,畢業於廣東粵劇學校,工小生、小武行當。師從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丁凡。曾主演《狸貓換太子》《範蠡獻西施》《魂牽珠璣巷》《紅梅記》《三帥困崤山》《青春作伴》《夢·紅船》《白蛇傳·情》《還金記》等劇目以及粵劇電影《白蛇傳·情》,其演出受到專家及觀眾的好評。

     榮獲廣東省第三屆戲劇演藝大賽銀獎及廣東省第四、五、六屆戲劇演藝大賽金獎,第四屆「中國戲曲紅梅金花獎」,2011年獲「第十一屆廣東省藝術節」新秀獎,2017年獲「第十三屆廣東省藝術節優秀表演獎」;2014年被評選為「廣東特支計劃」青年文化英才,2016年被文化部評選為「青年拔尖人才」,2017年榮獲第十屆廣東省「新世紀之星」等稱號。


演出團體

廣東粵劇院二團

演出時間

大型古裝粵劇《梨花情》

2020年12月6日19:45

大型古裝粵劇《柳毅傳書》

2020年12月7日19:45

演出地點

佛山市演藝中心(瓊花大劇院)

演出時長

約165分鐘

(中場休息10分鐘)

演出票價

200/150/100/80

購票相關優惠福利:


福利1

2020年10月16日至22日 (7天)購買100元及以上票價即享受早鳥9折優惠(會員享受折上折優惠)



福利2

①可享受劇院會員優惠及參與會員生日優惠;不享受白金卡買一送一

②可使用劇院充值卡消費

③不參與代金券優惠


福利3

同時購買粵劇《梨花情》及《柳毅傳書》同等價位的演出票各一張可享受85折優惠。

註:此優惠僅限線下瓊花大劇院及佛山大劇院售票前臺購票方可享受  不參與劇院會員優惠,不可使用劇院充值卡消費,不參與代金券優惠。


優惠福利相關方式解釋權歸佛山市演藝中心(瓊花大劇院)所有


售票熱線

82247300


溫馨提示:觀眾需提前一小時進場取票檢測。進場觀演時必須佩戴口罩,測量體溫,出示健康碼、掃碼檢測無異常後方可入場,觀眾如拒絕佩戴口罩,體溫檢測異常(≥37.3℃)、健康碼為紅碼、黃碼,則拒絕進入劇場,並建議儘快就醫。


相關焦點

  • 今日開票 | 仗義傳書結良緣,粵劇《柳毅傳書》
    粵劇《柳毅傳書》由著名已故的著名粵劇編劇家譚青霜、陳冠卿根據我國民間傳奇故事《柳毅傳》改編,故事描述正直的柳毅與善良的龍女之間的一段奇緣。該劇自1954年由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羅家寶、林小群首演以來,60多年曆演不衰,是具有極強生命力、深入人心的經典劇目。
  • 今晚繼續,好戲連臺 | 仗義傳書結良緣,粵劇《柳毅傳書》
    粵劇《柳毅傳書》由著名已故的著名粵劇編劇家譚青霜、陳冠卿根據我國民間傳奇故事《柳毅傳》改編,故事描述正直的柳毅與善良的龍女之間的一段奇緣。該劇自1954年由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羅家寶、林小群首演以來,60多年曆演不衰,是具有極強生命力、深入人心的經典劇目。
  • 又一部粵劇電影《柳毅傳書》開機
    《柳毅傳書》主演丁凡、曾小敏  昨天下午,粵劇電影《柳毅傳書》在海珠區銀都攝影基地舉行開機儀式。粵劇電影《柳毅傳書》由廣東粵劇院院長、廣東省戲劇家協會主席、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丁凡擔任藝術總監,由著名影視導演、國家一級編劇鄧原和青年導演潘鈞聯合執導,丁凡與國家一級演員曾小敏領銜主演,彭慶華、冼鑑棠、李虹陶、黃偉香等著名粵劇演員聯合主演。
  • 越劇《桃花扇》《柳毅傳書》《烏衣巷》即將開票
    本周四(1月9日)上午10點18分,越劇《桃花扇》、越劇《柳毅傳書》、越劇《烏衣巷》三場正式開票。秀才柳毅進京赴試,途經涇河岸邊,見一牧羊女掩面痛哭,詢其故,方知其為洞庭龍女三娘,受夫婿涇河惡龍所辱,被貶於此。柳毅聞言不平,乃仗義傳書洞庭,三娘因而得救。
  • 大小「梅花」共賞粵劇電影《柳毅奇緣》
    金羊網訊記者黃宙輝、通訊員梁彥蘭攝影報導:5月5日下午,300多名小學生和家長齊聚廣州北京路的青宮電影城,觀看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丁凡、曾小敏主演的神話粵劇電影《柳毅奇緣》。觀影活動後,茘灣區青少年宮粵劇舞蹈中心的小學員們還與主演曾小敏互動。
  • 眾名家同臺獻唱,紀念粵劇宗師羅家寶
    這次,該選段由羅家寶的弟子、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梁耀安飾演何奉,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崔玉梅飾演劉琴,再加上羅家寶的弟子、國家一級演員郭建華飾演黑牛,著名粵劇花旦、南方電視臺《好戲連臺》節目主持李池湘飾演春花,使這一名劇再發光彩。
  • 南京越劇團為新編《柳毅傳書》申請作品保護
    東方網3月30日消息:由南京市越劇團重新編排的大型神話越劇《柳毅傳書》,日前在江蘇省版權局申辦了著作權登記,並領取了《作品登記證》。一部舞臺劇申請作品保護,這在江蘇藝術團體中還不多見。《柳毅傳書》是南京市越劇團的優秀保留劇目,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演出時曾紅遍大江南北,還被拍攝成彩色戲曲片向海內外發行。
  • 說妖錄│ 起源:「柳毅傳書」的由來——《柳毅傳》
    「柳毅傳書」是中國古代的傳奇愛情故事之一,出自[唐]李朝威《柳毅傳》,原作名《柳毅》並無「傳」字,後於建國初年被「竺派」越劇改編為戲劇傳播而被世人所熟知,關於「柳毅傳書」的各個大同小異的版本也接連流傳出來。
  • 羅家寶 - 粵劇「蝦腔」創始人
    代表作品:粵劇《柳毅傳書》、《袁崇煥》、《夢斷香銷四十年》、《牡丹亭》、和現代戲《山鄉風雲》、《爭兒記》、《亂世姻緣》等。藝術成就評價:首創粵劇「蝦腔」,成為當今粵劇主要唱腔流派之一。12歲開始投身粵劇戲班上臺演出,入行足足60年。1954年,憑演《柳毅傳書》贏得了觀眾的讚賞,因而他獨特的唱腔—————蝦腔不脛而走。其代表作有:《柳毅傳書》、《鴛鴦玫瑰》、《血濺烏紗》、《袁崇煥》、《夢斷香銷四十年》等。曾獲廣東省授予的粵劇「突出成就獎」。2002年為紀念羅家寶先生對粵劇事業作出的重要貢獻,國家郵政局為其發行了「羅家寶從藝60年紀念」的個性化郵票。
  • 百戲盛典 直播預告|粵劇《胡不歸》
    歷演不衰的古裝粵劇《胡不歸》誕生於1939年,出自粵劇編劇名家馮志芬之手,由粵劇一代宗師薛覺先及著名花旦上海妹首演,距今已超過80年,早已膾炙人口,部分唱段如「慰妻」、「哭墳」等更是成為了粵劇的流行曲。
  • 紀念粵劇大師羅家寶專場晚會舉行
    晚會由廣東粵劇蝦腔藝術研究會、胡智榮文化基金、廣東八和會館聯合演出,以紀念粵劇一代宗師羅家寶誕辰九十周年做主題,知名粵劇表演藝術家爭相登臺,走進經典,傳唱蝦腔。羅家寶創立的蝦腔,是當今最流行的粵劇唱腔流派之一,亦是非遺物質文化的瑰寶。
  • 「潘金蓮」「刁蠻公主」……粵劇名家崔玉梅把這些角色演活了!
    「潘金蓮」「刁蠻公主」……粵劇名家崔玉梅把這些角色演活了!金羊網  作者:黃宙輝 穗文廣旅宣 文瑤  2020-10-10 「粵韻廣州塔---名家周末大舞臺」是國家非遺點亮夜間經濟的成功嘗試,也是向世界宣傳嶺南文化的重要窗口。
  • 葉紹德與粵劇
    1981年,龍劍笙與梅雪詩合作灌錄了第一張唱片《柳毅傳書之洞庭十送》,撰曲:葉紹德。這幾十年來,她曾演出電影《帝女花》、《三笑姻緣》、《紫釵記》、並將《李後主之私會》、《柳毅傳書之洞庭十送》和《俏潘安之店遇洞房》錄成唱片,銷量達到金唱片的佳績。 龍劍笙繼承了她老師任劍輝的衣缽,在演出中主要是飾演生角,扮相俊秀瀟灑,做工細膩,深受戲迷歡迎。龍劍笙明白,劇本是戲班的命脈,沒有好的劇本,任憑演員多麼有號召力,最終還是經不起時間的考驗。
  • 湘劇高腔《柳毅傳書》(餘福星、賓蘭芳)
    她的經典名作是與餘福星合演的《柳毅傳書》曾轟動一時,所幸現留下1956年的錄音帶,以至能留傳下來被後人學唱。賓蘭芳的唱腔處理得體,回味無窮,將龍女的哀怨展現得淋漓至盡,受到時人的追捧。賓蘭芳(偷詩中飾陳妙常)
  • 粵劇《鸞鳳分飛》
    粵劇《鸞鳳分飛》除此之外粵劇著名曲目有任白戲寶《帝女花》《紫釵記》《牡丹亭驚夢》《雙仙拜月亭》《再世紅梅記》《蝶影紅梨記》《花田八喜》《香羅冢》
  • 乘風破浪的新一代粵劇傳承者!第二季《粵劇有我地》周日晚揚帆起航!
    嶺南戲曲頻道《粵劇有我地》於2012年開始製作,第一季製作播出節目177期,宣傳推介廣東粵劇界170多位優秀青年演員,節目當時得到全省各專業團體以及廣大觀眾的高度關注,認為這個欄目對宣傳推廣、培養粵劇新秀有積極意義。
  • 《搜神傳》:柳毅的cp到底該是與石敢言呢,還是龍女三娘?
    《搜神傳》這部古裝神話劇的出現,讓我知道了原來神話中的人物還有這樣貼近生活的。原來床頭婆婆是負責接住從床上不小心滾下來的小嬰兒好心婆婆;日遊神夜遊神,是經常鬧彆扭,卻彼此掛念的兩夫妻;仙草什麼的和二郎神梁子不小,還和陸判關係斐然,這樣的設定真的是很有意思了!
  • 越南仔撰寫和演唱粵曲粵劇?!
    關翔天       瑰麗優雅的嶺南戲曲令他痴迷,但他也越覺自身不足,關翔天萌發到中國廣州學習的想法。2007年,做好攻略的關翔天不辭千裡,長途跋涉來到廣州,首先到人民南街頭天橋腳下「瘸手仔」賣粵曲粵劇碟那裡「大掃貨」,接著到公園前那裡交了10元唱了一曲《狄青闖三關》,然後先後到「大同「和「愛群」的曲藝茶座去聽粵曲。
  • 一大波粵劇電影在路上
    在剛剛閉幕的第八屆羊城粵劇節上,粵劇電影展映是一大亮點,粵劇節期間共有20部粵劇電影輪番展映。粵劇電影既優化了粵劇藝術的產品供給,也對粵劇傳播有著重要意義。據悉,接下來,廣州粵劇院還有多部經典粵劇被陸續搬上大銀幕,將進一步激發粵劇的傳統活力,拓展粵劇藝術的發展空間。
  • 粵劇
    移植改編的劇目所佔比重最大,其中較好的有《柳毅傳書》、《寶蓮燈》。粵劇 - 歷史沿革粵劇的發源與發展 粵劇,又稱「廣府大戲」,發源於佛山,其源流可溯道明嘉靖年間。舊時,佛山的粵劇戲班有一個慣例:每年六、七月份,在外演出的各個戲班都會返回佛山,解散舊班底,重組新班。而新班的首場戲定要在祖廟萬福臺上演,審閱通過之後,新班才可以乘著紅船下到廣東四鄉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