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部粵劇電影《柳毅傳書》開機

2021-02-08 華夏經緯網

  《柳毅傳書》主演丁凡、曾小敏

  昨天下午,粵劇電影《柳毅傳書》在海珠區銀都攝影基地舉行開機儀式。粵劇電影《柳毅傳書》由廣東粵劇院院長、廣東省戲劇家協會主席、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丁凡擔任藝術總監,由著名影視導演、國家一級編劇鄧原和青年導演潘鈞聯合執導,丁凡與國家一級演員曾小敏領銜主演,彭慶華、冼鑑棠、李虹陶、黃偉香等著名粵劇演員聯合主演。

  文/廣州日報記者 張素芹、通訊員 梁彥蘭

  圖/廣州日報記者 高鶴濤

  電影帶給粵劇更大傳播空間

  粵劇《柳毅傳書》由著名粵劇編劇家譚青霜、陳冠卿根據民間傳奇故事《柳毅傳》改編,描述正直的柳毅與善良的龍女之間的一段奇緣。該劇自1954年由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羅家寶、林小群首演以來,60多年曆演不衰,是廣東粵劇院及各粵劇表演團體的保留劇目。 

  粵劇電影《柳毅傳書》是廣東粵劇院與中投公司合作的第二部粵劇電影,去年,他們成功合作出品的粵劇電影《傳奇狀元倫文敘》在北京、上海、廣州、海南、廣西、香港以及澳門等地公映,獲得了2015廣東省廣播影視獎三等獎、被列入廣東省文藝精品扶持項目、入圍了澳門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有了成功的合作經驗,今年啟動的電影《柳毅傳書》力求再創輝煌。

  珠玉在前,丁凡信心滿滿地表示:「這部粵劇電影會很精彩!這個故事家喻戶曉,全世界有人唱粵劇的地方,就有《柳毅傳書》。」第二次拍攝粵劇電影的丁凡,表示很享受拍攝的過程。

  「電影的傳播優勢可以為粵劇藝術提供更廣的傳播推廣空間。」本片男主角「柳毅」的飾演者丁凡表示:「粵劇如何更好地傳承發展、傳播推廣,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課題。我們相信,把經典粵劇搬上銀幕,讓粵劇藝術與電影藝術形成優勢互補,是一種有益嘗試,也是傳播、弘揚粵劇的有效手段。我們希望把粵劇《柳毅傳書》拍成一部既傳統又時尚的、老百姓喜聞樂見的電影,頌揚真善美,傳達正能量。」

  飾演女主角「龍女」的曾小敏說:「作為這部電影的主演,我感到很榮幸。前輩已經為我們留下了經典的作品,傳承好前輩的精湛藝術,是我們的責任。」  

  棚內搭景,更加電影化

  鄧原和潘鈞的「雙導演」搭配是《柳毅傳書》的一大亮點。此前的《傳奇狀元倫文敘》在拍攝手法上已有創新:既有實景、動態的展示,保留了舞臺效果,還做了一些搭景的處理,LED屏動態布景的使用更是中國戲劇電影的首次嘗試。這次的《柳毅傳書》會繼續謀求突破和提升。例如選擇在棚內搭景,使其更具電影化。由於《柳毅傳書》是一部神話劇,龍宮、海底的場景佔有很大比重,因此LED屏的規模比上次大了很多,設置也更加全面,甚至在地板上也使用了屏幕效果,使其更具動態化。在《柳毅傳書》的後期特效中,運用更加電影化的拍攝手法,增添了豐富多樣的元素,如三維動畫等,使其在視覺上更具吸引力。

  鄧原還強調,做戲劇電影的初衷並不是用電影藝術代替舞臺藝術,而是採取電影的形式,更好地提升與烘託原有舞臺藝術,從而達到傳播傳統文化的效果。

  鄧原認為,拍攝戲劇電影最大的困難就是把握好一個「度」,既要有電影的特色也要保留舞臺的精彩。舞臺的表演有它的寫意和身段,有很多是虛擬的,電影則更偏向寫實,二者如何平衡還需要通過實踐不斷地探索。而青年導演潘鈞就表示:「想用新的電影的手法烘託戲曲之美,讓更多的年輕人愛上粵劇。」

來源:廣州日報

 

相關焦點

  • 今日開票 | 仗義傳書結良緣,粵劇《柳毅傳書》
    粵劇《柳毅傳書》由著名已故的著名粵劇編劇家譚青霜、陳冠卿根據我國民間傳奇故事《柳毅傳》改編,故事描述正直的柳毅與善良的龍女之間的一段奇緣。該劇自1954年由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羅家寶、林小群首演以來,60多年曆演不衰,是具有極強生命力、深入人心的經典劇目。
  • 今晚繼續,好戲連臺 | 仗義傳書結良緣,粵劇《柳毅傳書》
    粵劇《柳毅傳書》由著名已故的著名粵劇編劇家譚青霜、陳冠卿根據我國民間傳奇故事《柳毅傳》改編,故事描述正直的柳毅與善良的龍女之間的一段奇緣。該劇自1954年由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羅家寶、林小群首演以來,60多年曆演不衰,是具有極強生命力、深入人心的經典劇目。
  • 大型古裝粵劇《梨花情》《柳毅傳書》
    他們,一個是進京赴試的秀才一個是嫁夫不良被困的龍女三娘一次仗義傳書成就了他們的緣分三娘獲救後,錢塘君欲為侄女招贅柳毅為婿,柳毅堅拒。洞庭惜別,柳毅與三娘黯然而別。曾主演《青春作伴》《花蕊夫人》《白蛇傳•情》《夢•紅船》等多部大型創作劇目及粵劇電影《柳毅奇緣》《白蛇傳•情》。榮獲第七屆「廣東省十大傑出青年」、第三屆「世界廣府人十大傑出青年」、第二屆廣東省中青年「德藝雙馨藝術家」、「廣東特支計劃」宣傳思想文化領軍人才,廣東省「名家名人代言優秀傳統文化」代言人,中宣部2019年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2020年「廣東省勞動模範」等稱號。
  • 大小「梅花」共賞粵劇電影《柳毅奇緣》
    金羊網訊記者黃宙輝、通訊員梁彥蘭攝影報導:5月5日下午,300多名小學生和家長齊聚廣州北京路的青宮電影城,觀看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丁凡、曾小敏主演的神話粵劇電影《柳毅奇緣》。觀影活動後,茘灣區青少年宮粵劇舞蹈中心的小學員們還與主演曾小敏互動。
  • 南京越劇團為新編《柳毅傳書》申請作品保護
    東方網3月30日消息:由南京市越劇團重新編排的大型神話越劇《柳毅傳書》,日前在江蘇省版權局申辦了著作權登記,並領取了《作品登記證》。一部舞臺劇申請作品保護,這在江蘇藝術團體中還不多見。《柳毅傳書》是南京市越劇團的優秀保留劇目,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演出時曾紅遍大江南北,還被拍攝成彩色戲曲片向海內外發行。
  • 說妖錄│ 起源:「柳毅傳書」的由來——《柳毅傳》
    「柳毅傳書」是中國古代的傳奇愛情故事之一,出自[唐]李朝威《柳毅傳》,原作名《柳毅》並無「傳」字,後於建國初年被「竺派」越劇改編為戲劇傳播而被世人所熟知,關於「柳毅傳書」的各個大同小異的版本也接連流傳出來。
  • 葉紹德與粵劇
    1981年,龍劍笙與梅雪詩合作灌錄了第一張唱片《柳毅傳書之洞庭十送》,撰曲:葉紹德。這幾十年來,她曾演出電影《帝女花》、《三笑姻緣》、《紫釵記》、並將《李後主之私會》、《柳毅傳書之洞庭十送》和《俏潘安之店遇洞房》錄成唱片,銷量達到金唱片的佳績。 龍劍笙繼承了她老師任劍輝的衣缽,在演出中主要是飾演生角,扮相俊秀瀟灑,做工細膩,深受戲迷歡迎。龍劍笙明白,劇本是戲班的命脈,沒有好的劇本,任憑演員多麼有號召力,最終還是經不起時間的考驗。
  • 越劇《桃花扇》《柳毅傳書》《烏衣巷》即將開票
    本周四(1月9日)上午10點18分,越劇《桃花扇》、越劇《柳毅傳書》、越劇《烏衣巷》三場正式開票。秀才柳毅進京赴試,途經涇河岸邊,見一牧羊女掩面痛哭,詢其故,方知其為洞庭龍女三娘,受夫婿涇河惡龍所辱,被貶於此。柳毅聞言不平,乃仗義傳書洞庭,三娘因而得救。
  • 羅家寶 - 粵劇「蝦腔」創始人
    代表作品:粵劇《柳毅傳書》、《袁崇煥》、《夢斷香銷四十年》、《牡丹亭》、和現代戲《山鄉風雲》、《爭兒記》、《亂世姻緣》等。藝術成就評價:首創粵劇「蝦腔」,成為當今粵劇主要唱腔流派之一。12歲開始投身粵劇戲班上臺演出,入行足足60年。1954年,憑演《柳毅傳書》贏得了觀眾的讚賞,因而他獨特的唱腔—————蝦腔不脛而走。其代表作有:《柳毅傳書》、《鴛鴦玫瑰》、《血濺烏紗》、《袁崇煥》、《夢斷香銷四十年》等。曾獲廣東省授予的粵劇「突出成就獎」。2002年為紀念羅家寶先生對粵劇事業作出的重要貢獻,國家郵政局為其發行了「羅家寶從藝60年紀念」的個性化郵票。
  • 湘劇高腔《柳毅傳書》(餘福星、賓蘭芳)
    她的經典名作是與餘福星合演的《柳毅傳書》曾轟動一時,所幸現留下1956年的錄音帶,以至能留傳下來被後人學唱。賓蘭芳的唱腔處理得體,回味無窮,將龍女的哀怨展現得淋漓至盡,受到時人的追捧。賓蘭芳(偷詩中飾陳妙常)
  • 紀錄片《百年大戲傳天下》開機,鏡頭對準桂城粵劇!
    紀錄片《百年大戲傳天下》開機,鏡頭對準桂城粵劇!《百年大戲傳天下》已開機!近年來,桂城積極響應國家增強文化自信的號召,通過鏡頭講述「粵劇之鄉」桂城的故事。製作單位早年通過策劃、統籌,組織本地名伶、專家學者出謀獻策,幾經波折才最終敲定紀錄片《百年大戲傳天下》(暫名)的拍攝。該片力求彰顯粵劇的魅力和為中華文化所作的貢獻,讓觀眾感受粵劇文化對現代生活的深刻影響。
  • 一大波粵劇電影在路上
    在剛剛閉幕的第八屆羊城粵劇節上,粵劇電影展映是一大亮點,粵劇節期間共有20部粵劇電影輪番展映。粵劇電影既優化了粵劇藝術的產品供給,也對粵劇傳播有著重要意義。據悉,接下來,廣州粵劇院還有多部經典粵劇被陸續搬上大銀幕,將進一步激發粵劇的傳統活力,拓展粵劇藝術的發展空間。
  • 粵劇電影《範蠡獻西施》在穗開機
    11月22日,粵劇電影《範蠡獻西施》在廣州正式開機,這也是繼《刑場上的婚禮》、《南越宮詞》、《睿王與莊妃》之後,由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聯合攝製,廣州市廣播電視臺與廣州粵劇院有限公司共同出品的第四部粵劇電影。
  • 羅家寶和羅家英,一對分居粵港兩地的堂兄弟,都是粵劇文化傳承者
    粵劇作為粵語地區的傳統戲劇,它不但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更是廣東粵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小編並不是粵劇愛好者,然而卻十分欣賞那些為傳承和發揚粵劇文化作出努力和貢獻的人。並被譽為 「 小生王 」 ,他的首本名劇《柳毅傳書》更是在粵劇界歷演不衰。蝦哥可謂是粵劇文化的瑰寶,曾被評為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榮獲粵劇「 突出成就獎 」的他在其70多年的表演生涯中經典作品無數。無論是《柳毅傳書》、《袁崇煥》、《夢斷香銷四十年》、《牡丹亭》、和現代戲《山鄉風雲》、《爭兒記》、《亂世姻緣》等都被廣大粵劇發燒友視為至寶。
  • 「潘金蓮」「刁蠻公主」……粵劇名家崔玉梅把這些角色演活了!
    「潘金蓮」「刁蠻公主」……粵劇名家崔玉梅把這些角色演活了!本期的主打名家為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崔玉梅,青年文武生陳振江、梁文超,青年花旦柯超杏、陳美娟,資深粵劇演員梁玉城等眾多演員參與演出。「粵韻廣州塔---名家周末大舞臺」是國家非遺點亮夜間經濟的成功嘗試,也是向世界宣傳嶺南文化的重要窗口,更是實現現代文化與傳統文化完美融合的文化旅遊品牌。
  • 中國戲曲電影迎來復甦?
    在今年的香港國際影視展上,廣東省新聞出版廣電局組織的「廣東館」第三次亮相香港,第一個推介的作品就是粵劇電影《柳毅傳書》(又名《柳毅奇緣》),現場武打表演、電影片花、領銜主演丁凡和曾小敏的即興演唱等更是贏得了觀眾的熱烈掌聲。  其實,早在1913年,香港便製作了第一部改編自同名粵劇的故事片《莊子試妻》,它也揭開了粵劇電影史的首頁。
  • 紀念粵劇大師羅家寶專場晚會舉行
    晚會由廣東粵劇蝦腔藝術研究會、胡智榮文化基金、廣東八和會館聯合演出,以紀念粵劇一代宗師羅家寶誕辰九十周年做主題,知名粵劇表演藝術家爭相登臺,走進經典,傳唱蝦腔。羅家寶創立的蝦腔,是當今最流行的粵劇唱腔流派之一,亦是非遺物質文化的瑰寶。
  • 9歲娃娃展風採 夏令營裡唱粵劇
    獨具魅力的粵劇妝容、靈活有力的身段、或婉轉或高亢的念唱……8月20日下午,一場別開生面的折子戲專場演出在廣東香山粵劇團劇場上演,來自「2020年粵港澳青少年粵劇藝術交流夏令營」的粵澳兩地青少年逐一登臺亮相,為觀眾帶來《牡丹亭之遊園
  • 粵劇| 粵劇經典劇目
    戲曲簡介粵劇《帝女花》為戲曲大師唐滌生50年代末所撰,唐用詞優雅感人,加上他大量採用古典,重視樂曲的配合,令到他的劇本更覺典雅。1957年首演,是香港著名粵劇編劇家唐滌生在1957年6月的作品,非常著名,也是任劍輝和白雪仙的粵劇戲寶,更是仙鳳鳴粵劇團最為人傳頌的粵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