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陽縣多舉措促民族事業繁榮發展

2020-12-24 天眼新聞

「豐富城鄉居民生活,讓優秀的少數民族傳統手工藝得以弘揚與傳承,把民族元素融入時代,達到豐富開陽精準扶貧感恩黨,唱響周末大舞臺內容的目的。目前全鄉85%的刺繡產品全部定單外銷。」開陽縣高寨鄉黨委書記黃健說。近日,在開陽縣蔣家寨易地扶貧搬遷點廣場上,來自該縣南江鄉、高寨鄉等少數民族鄉鎮的苗族同胞民族刺繡比賽,吸引了1000餘人的市民前來圍觀。

開陽縣少數民族傳統刺繡大賽

近年來,開陽縣採取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其他領導配合抓、重點鄉鎮全面抓,民族工作社會化延伸到基層、到社會各領域的方式,倒排時間進度,推進落細、落深、落實、落地、落好細化措施,制定出臺《開陽縣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範縣測評指標責任分解表》,保障創建責任人人擔,人人肩上有目標,高標準、高質量開展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鞏固提升創建工作,確保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繁榮發展。

開陽縣少數民族傳統刺繡大賽

鞏固提升創建成果過程中,該縣由黨政主要負責同志任領導小組組長的「一把手」工作機制,由統一戰線領導小組統籌,宣傳、統戰、民族工作部門共同負責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同時圍繞國家觀、民族觀、宗教觀等愛國教育主線,引導各族群眾增強對祖國、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認同,把黨的民族理論政策、民族法律法規列入黨委(黨組)中心組學習、幹部教育培訓,切實提高黨員幹部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的能力和水平,嚴格執行國民教育民漢合校、混班教學、混合住宿,引導各族學生互助共學,以推進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常態化。並推動民族團結創建進機關、企業、社區、鄉鎮、學校、街道等9進活動深入開展。全縣投入各級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經費103萬元,打造1個縣級、3個鄉級民族團結教育示範基地。

苗族蠟染刺繡展示

與此同時,該縣還深化各民族交流交融,開展各民族嵌入式社區社會服務管理。深化少數民族流動人口和易地扶貧搬遷少數民族群眾的服務管理,設置「一站式」綜合服務平臺,解決少數民族流動人口的特殊困難和問題;實行無差別的民族就業創業扶持制度。

2020年以來,該縣城鎮新增就業6812人,其中新增少數民族就業798人,佔比11.7%。失業人員再就業1634人,其中失業人員再就業少數民族23人,佔比1.4%。發放自主創業補貼130人、資金65萬元,其中少數民族16人,佔比12.3%。全縣貧困勞動力5060人,其中少數民族536人,佔比10.6%,就業4909人,就業率97%,其中少數民族516人,就業率96.27%。發放創業擔保貸款8064.16萬元,扶持655人,其中少數民族22人,佔比1.5%,帶動就業1470人;開展職業技能培訓5055人,其中少數民族224人,職業技能鑑定1527人,其中少數民族72人。尊重和保障少數民族使用和發展本民族語言文字的自由,針對高寨鄉部分少數民族同胞存在漢語言障礙問題,成年開設雙語教學班。2020年爭取市級專項資金27.4萬元,在高寨鄉苗族同胞中開展了苗漢雙語培訓,目前共開展培訓13期,共培訓548人。

開陽縣少數民族運動會

截至目前,開陽民族鄉村道路和30戶以上自然村道路暢通率達100%。居民生活用電、廣播電視、4G網絡實現全覆蓋;義務教育鞏固率、城鄉居民參保率、社保應保盡保情況、農村危房改造率、水量水質和使用方便程度保證率均已達到國家相關要求。民族鄉全部納入城鄉建設發展規劃,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投入逐年提高。   開陽縣還常態化開展以舉辦一次民族知識競賽及演講比賽、民族民間手工藝設計大賽、一場民族團結進步籃球賽、拍攝一個民族團結進步宣傳片、創作一首反映民族團結的歌曲、打造一條民族進步街區、建設一個少數民族展示中心等「八個一」工程為載體,推動優秀民族文化融入生活,融入學校教育、村規民約及家風建設等,促進交流,共同發展。

開陽縣少數民族運動會

近五年來,該縣投入南江布依族苗族鄉專項扶貧資金1245萬元,發展枇杷、蜂糖李、食用菌等優勢產業,全鄉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6年的11080元預計增至2020年的17183元。投入禾豐布依族苗族鄉專項扶貧資金2156.66萬元,用於基礎設施改善和水果、茶葉等優勢產業,全鄉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5年的9231元預計增至2020年的17685元,年均增速達13.89%。通訊員 李培遠 李東華

編輯 羅昌

編審 孫曉蓉 田菊

相關焦點

  • 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清晰表達了新時代中華民族的文化雄心,就「十四五」時期「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作出了系統闡述,提出要在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由強調「建設文化強國」,到明確提出「建成文化強國」,一字之別,文化自信的充沛底氣、再創輝煌的從容自覺,盈注其間。
  • 縉雲縣新碧初級中學攜手新和縣第一中學共促民族團結事業新發展
    結對籤約儀式活動合影縉雲縣新碧初級中學與新和縣第一中學結對籤約儀式「我們是真正的『民族團結一家親』了!」在縉雲縣新碧初級中學與新和縣第一中學結對籤約儀式後,新和一中書記許炎平這樣說。2020年12月5日,在麗水市援疆指揮部的協調安排下,新碧初中與新和一中簽署《麗新同步課堂結對幫扶意向書》,以同步課堂結對形式,結成教育教學幫扶兄弟學校,共同促進民族團結教育事業。
  • 巴特爾:走向共同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重讀習近平同志《擺脫貧困...
    新華社記者蘭紅光攝  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是我們黨的基本立場。新中國成立初期,黨中央就把幫助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加快發展,作為一項基本政策,通過發放救濟糧、救濟款和生產工具,開展民族貿易,誠心誠意幫助解決生產生活上的困難。改革開放後,國家開展大規模扶貧開發,也是從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等區域開始的。福建寧德赤溪村,就被稱作「中國扶貧第一村」。
  • 李錦斌:促進全省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 匯聚起建設新...
    原標題:促進全省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 匯聚起建設新階段現代化美好安徽強大力量 本報訊(通訊員 宗禾 記者 吳林紅)12月14日上午,安徽省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在合肥隆重舉行。省委書記李錦斌出席大會並講話。
  • 田東縣祥周鎮多舉措促黨員幹部主動擔當作為
    幹在實處 闖出新路   ——田東縣祥周鎮多舉措促黨員幹部主動擔當作為      春和景明,走進田東縣祥周鎮政府大院,但見車子少,許多辦公室緊閉著   這一喜人局面的背後是該鎮黨委在抓基層黨建下苦工夫、花大力氣,提升黨的建設質量,激發黨員幹部幹事創業動力,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該鎮貧困發生率從2015年底的8.2%降至2018年底的0.73%。2018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4566元,同比增長10.6%;獲評為「廣西首批商貿物流特色小鎮」「廣西旅遊特色小鎮」。
  • 開陽縣連續兩年被評為全國優秀健走示範區
    第五屆「萬步有約」健走激勵大賽活動圖近日,開陽縣被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控制中心評為全國優秀健走示範區、省內優秀健走示範區,這是開陽縣連續兩年榮獲該獎項。為全面落實大衛生、大健康理念,增強全縣群眾身體素質,彰顯群眾在健康開陽建設中的主力軍作用,開陽縣分別在2019、2020年組織全縣廣大職工群眾參加全國第四、五屆「萬步有約」健走激勵大賽活動。該賽事得到了廣大群眾的熱情參與與認可。
  • 貴陽市衛生健康局到開陽縣調研婦幼健康工作
    12月7日,貴陽市衛生健康局一行到開陽縣調研指導2020年婦幼健康重點工作暨「十四五」衛生健康發展規劃編制工作,並召開座談會。會上,開陽縣衛健局相關負責人分別就醫院婦女保健,兒童保健,兒童疫苗接種,出生缺陷防治及科研建設,婦女產前篩查、婦幼信息系統推進等方面做了詳細匯報。調研組一行對開陽縣婦幼健康工作取得的成績給予高度肯定。
  • 「王前明老校長下鄉」幫扶團隊在開陽縣開展五地七校青年教師教學...
    日前,教育部關工委「王前明老校長下鄉」幫扶團隊在開陽縣民族學校舉行五地七校青年教學展示活動。幫扶團隊、貴州省吳紅名校長工作室、威寧迤那二中、貴陽十八中學、貴陽十七中學、南實一中、新九學校、楠木渡鎮中心學校及開陽縣片區初中學校教師共計50餘人參加。
  • 開陽縣:「直播帶貨」助脫貧
    「來來來,朋友們,56.8元買10斤,開陽縣花梨鎮清江村的大紅桃,一個山青水秀的地方,產的桃子鮮紅透亮,又甜又脆,真正的綠色無公害富硒產品,大家拼網絡拼手速的時候到了!」日前,在開陽縣花梨鎮清江村的大紅桃基地上,抖音「網紅」——「費爺」公益扶貧助農團隊正在通過抖音、快手等新興自媒體對清江村的大紅桃、枇杷等進行現場「直播帶貨」。桃花四散飛,桃子壓枝垂;寂寂青陰裡,幽人舉步遲。近日,隨著溫潤適宜的初夏時節逐漸到來,清江村5430畝的大紅桃和翁昭村近6000畝的五星枇杷迎來了採摘季。
  • 朱虹:藝術家企業家要精誠合作共促發展
    朱虹:藝術家企業家要精誠合作共促發展 2020-12-26 19: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民族團結是各民族全面發展的根本基礎
    列寧指出:「所有民族的工人要是不在一切工人組織中實行最緊密徹底的聯合,無產階級就無法進行爭取社會主義的鬥爭和捍衛自己日常的經濟利益。」這一論述深刻指出了各民族工人階級緊密聯合的重要作用,各民族的工人階級緊密團結是無產階級的階級利益得到保證的基本前提,是無產階級進行鬥爭或者說取得鬥爭勝利的基本條件。
  • 江城縣:興邊富民促發展 守土固邊創和諧
    20年興邊富民行動,江城縣各族幹部群眾紮根邊疆心向黨,突出「共促民族團結進步、同護邊疆繁榮發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一主線,手挽手、肩並肩、心連心,在黨的領導下,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興邊富民工程已成為江城縣樹立大國形象的國門工程、守土強基的固邊工程、深受擁戴的民心工程、改善民生的惠民工程和精準扶貧的示範工程。
  • 破壞新疆民族團結與繁榮穩定,我們決不答應!
    涉疆問題根本不是人權、民族、宗教問題,而是反暴恐和反分裂問題。新疆曾經深受極端主義、暴恐活動之害。面對嚴峻形勢,新疆依法打擊暴恐活動,同時重視源頭治理,包括積極推進去極端化工作,不斷促進經濟發展、民族團結和社會和諧穩定。新疆已連續3年未發生暴力恐怖案(事)件,受到2500萬新疆各族人民的普遍支持,也為全球反恐事業作出了積極貢獻。
  • 開陽縣人民法院:趙剛、李劍案一審宣判
    近日,開陽縣人民法院對開陽縣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紫雲自治縣公安局原黨委副書記、政委趙剛包庇、縱容黑社會性質組織罪、徇私枉法罪、受賄罪案一審宣判,以趙剛犯包庇、縱容黑社會性質組織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年;犯徇私枉法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犯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十萬元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鄉鎮成就巡禮】哈拉新村:民族旅遊促發展...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鄉鎮成就巡禮】哈拉新村:民族旅遊促發展 脫貧攻堅鬥志燃 2020-07-30 12: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馬關縣小馬固新寨「強基健體」促民族團結與群眾發展雙贏
    時移世易,在幾千年農耕文明的滋養下,小馬固新寨村的傣家人身上仍保留著勤勞勇敢、團結奮進的美好品質,小馬固新寨通過「強基健體」,促民族團結與群眾發展雙贏。 通過實施民族特色村建設,創建基礎不斷夯實。通過實施「改路、改房、改水、改電、改圈、改廁、改灶」「清潔水源、清潔田園、清潔家園」的「七改三清」項目建設,全村基礎設施得到全面提升,人居環境大幅改善,民族團結、共謀發展的基礎得到不斷夯實,為進一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創建工作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 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凝聚民族團結創建強大合力。
  • 福建省紅十字會「五抓五促」 規範推動人體器官捐獻事業高質量發展
    福建省紅十字會「五抓五促」 規範推動人體器官捐獻事業高質量發展 2020-12-16 16: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回眸「十三五」 奮進新昆明】文化大繁榮大發展
    1月11日,昆明市舉辦「 回眸『十三五』 奮進新昆明」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八場文化繁榮發展專題發布會。昆明市文化和旅遊局局長戴彬介紹,「十三五」以來,昆明堅持文化引領發展戰略,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文化遺產保護,對外文化交流,文藝創作,旅遊市場整治,文旅融合等方面全面完成「十三五」目標,繞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建設,推進文化大繁榮大發展。
  • 唱響新時代「最炫民族風」——湖南少數民族文化藝術發展成就綜述
    作為全省規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少數民族藝術盛會,湖南省少數民族文藝調演已經成為一個展示我省少數民族文化風採的品牌活動,也是我省少數民族文化藝術成就的集中展示。 湖南擁有55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佔據全省人口總數的十分之一,少數民族文化資源豐富。近年來,我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大力傳承、保護和創新發展少數民族文化藝術,唱響了一曲新時代的「最炫民族風」。
  • 開陽縣做好「三篇文章」助推鄉村振興
    為全面發揮為農服務職能,踐行「為農、富農、興農」服務理念,開陽縣發揮自身優勢,全力做好「農村電子商務、項目建設、社會化服務」三篇文章,積極構建便捷高效的農業社會化服務和農村公共服務體系,為助推全縣鄉村振興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