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響新時代「最炫民族風」——湖南少數民族文化藝術發展成就綜述

2020-12-22 湖南在線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蘇莉 通訊員 劉昆

12月16日、17日,兩場等待了5年的少數民族文化盛會,在長沙梅溪湖國際文化藝術中心大劇院驚豔上演,絢爛多彩的民族文化,讓觀眾陶醉其中,目眩神迷,流連忘返。

作為全省規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少數民族藝術盛會,湖南省少數民族文藝調演已經成為一個展示我省少數民族文化風採的品牌活動,也是我省少數民族文化藝術成就的集中展示。

湖南擁有55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佔據全省人口總數的十分之一,少數民族文化資源豐富。近年來,我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大力傳承、保護和創新發展少數民族文化藝術,唱響了一曲新時代的「最炫民族風」。

搭建民族團結大舞臺,保護傳承三湘大地絢爛多彩的民族文化

苗族聲樂《尖朵朵》、維吾爾族歌舞《萬裡共茶香》、土家族舞蹈《纖魂》、白族舞蹈《山茶花兒開》……本屆少數民族文藝調演,一個個具有濃鬱民族風情的節目同臺競豔,五年一次的集中亮相精彩紛呈。

「我省始終把舉辦全省少數民族文藝調演作為繁榮少數民族文化,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重要抓手。」省民宗委黨組書記、主任向恩明介紹,定期舉辦全省少數民族文藝調演已經寫入《湖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若干規定》,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自2001年啟動以來,已經成功舉辦了五屆。

為全面推進民族文藝繁榮發展,省民宗委還積極引導和支持民族地區利用基層豐富的平臺和靈活多樣的形式,開展各具特色的節慶文化活動。先後支持民族地區舉辦了張家界國際山歌節、吉首鼓文化節、鳳凰苗族銀飾節、桑植民歌節、城步「六月六」歌會、通道大戊梁歌會等節慶文化活動,打造了一批獨具特色的節慶活動品牌,極大地豐富了各族人民的文藝生活。

近年來,我省大力實施民族文藝精品工程,精心創作的一批少數民族文藝精品力作在全國脫穎而出。由省民族歌舞團創作的大型民族歌舞《五彩湘韻》榮獲第四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最高獎項劇目金獎,大型民族舞劇《鳳凰》榮獲第五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匯演「十大最受觀眾歡迎劇目」獎,城步苗族自治縣編排的傳統文藝表演項目《苗族吊龍》榮獲全國民族運動會表演項目金獎,隆回縣藝術團創作的《魅力花瑤》晉京參加了六十周年國慶期間演出。

「搭建民族團結的大舞臺,為保護傳承三湘大地絢麗多彩的民族文化提供了陣地和載體。」向恩明介紹,近年來,我省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少數民族文化發展的政策措施,同時加強民族圖書古籍和非遺保護工作,民族文化藝術傳承和保護工作卓有成效。

在非遺保護方面,各市州加大政策支持和經費投入,有效搶救和保護了一大批具有重要價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城步、隆回等縣鼓勵非遺保護名錄項目傳承人通過自己的作坊和創建的傳習所帶徒傳藝。江華瑤族自治縣拿出10餘萬元專項資金,重獎18名在傳承瑤文化方面有突出貢獻的人員。隨著一系列強有力政策的實施,全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得到了有力的保護和推介,土家族打溜子、桑植民歌、江永女書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引起了世人的高度關注,有力地提升了我省民族文化的影響力,促進了民族大團結。

唱響民族進步主旋律,推動少數民族文化藝術創新發展

在本屆少數民族文藝調演的舞臺上,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苗族舞蹈《快樂苗繡婆》的演出團隊,是一群平均年齡55歲的苗家阿婆。楊勝珠是主演之一,來自精準扶貧重要論述首倡地十八洞村。楊勝珠介紹,近年來,精準扶貧不僅改變了村民的生活條件,也改變了村民的生活方式。熱愛生活的阿公阿婆們,也學年輕人追趕潮流,組建了一支文藝隊,學會了玩抖音。通過抖音直播,她們的繡品受到網友的喜愛,還在網上出售。繡出脫貧攻堅的累累碩果,也繡出紅紅火火的苗家小康生活。《快樂苗繡婆》完美呈現了苗繡阿婆們的幸福新生活。

在這次文藝調演中,像這樣展示時代主題的節目還有很多。瑤族舞蹈《甘甘了》通過豐富的舞臺表現形式,將炎陵黃桃改良品種、打開銷路的故事娓娓道來,以小見大演繹出產業扶貧的動人故事;湘西州土家族器樂《鑼樂土家》描繪了土家兒女喜慶豐收,山寨舊貌換新顏的幸福場景;懷化苗族聲樂《今日苗鄉多韻味》盡情謳歌苗寨新貌……

一個個精彩的文藝節目,正是我省少數民族對新時代美好生活的幸福表達。省民宗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通過這些精彩的節目折射近5年來我省少數民族經濟文化事業全面發展的進程,唱響各民族發展進步的主旋律。

隨著時代的奔騰向前,少數民族文化藝術僅僅有傳承和保護還不夠,還要有創新和發展。為此,省民宗委大力支持民族文藝院團和民族文藝人才隊伍建設,為民族文化藝術的創新發展提供力量源泉。針對民族文藝專業人緊缺的問題,累計安排300多萬元文化專項資金,支持省文化館、民族民間文藝院團、民族職業院校等機構開展少數民族非遺傳承人才、民族文藝表演人才、文藝創作人才、文化產業人才等學習培訓,並建立了「特邀專家」機制,民族文化人才隊伍建設進一步加強。

同時,大力推動少數民族文化「走出去」,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省民宗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依託湖南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我省先後在北京舉辦了「瀟湘風情——湖南專場」匯報演出,創作原生態文化劇目《楚風湘韻》赴臺灣進行了一個月的巡迴展演,成功接待了澳大利亞多元文化代表團和臺灣少數民族訪問團,組織省民族歌舞團到香港、澳門開展了多次交流和商演。「在走出去的過程中展示少數民族文化的鮮明特色,也在走出去中豐富少數民族文化的內涵。」

相關焦點

  • 湖南少數民族文化藝術發展成就綜述 - 視點頭條 - 湖南日報網...
    唱響新時代「最炫民族風」 ——湖南少數民族文化藝術發展成就綜述 湖南日報記者 蘇莉 通訊員 劉昆 12月16日、17日,兩場等待了5年的少數民族文化盛會,在長沙梅溪湖國際文化藝術中心大劇院驚豔上演,絢爛多彩的民族文化,讓觀眾陶醉其中,目眩神迷,
  • 麗江古城吹起最炫民族風
    麗江古城吹起最炫民族風 2020-10-17 16: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用音樂展現地域特色,用故事講述時代發展|《2020唱響新時代》國慶特別節目
    作為國慶節期間的特別節目,《2020唱響新時代》走出演播室,走進祖國大好河山,精心挑選南北多個城市或地區,將地域特色融入會場布置中,通過節目更深度挖掘這些地域背後的深厚內蘊,為各地高速發展追本溯源。 將當地獨具特色的人文地理與精彩動聽的音樂相結合,賦予音樂演出濃厚的地域文化屬性的同時,各地發展成就也在歌聲中被細細講述。
  • 颳起「最炫民族風」
    颳起「最炫民族風」 2020/11/29 06:17 來源:溫州日報甌網 編輯:遊歷 瀏覽:2366
  • 最炫民族風還能這樣玩?
    最!炫!民!族!風!錯了!芋頭說的最in最夯的「最炫民族風」是這個先上一段我們可甜可鹽「香芋一哥」的換裝視頻!不驚豔到你,算我輸!苗族人民將古老故事、先民歷史等融進服飾文化當中,世代「穿」承。「咱們服裝組在赴湘西採風的過程中,被原生態的民族風情深深打動,看到苗寨的市集裡穿著民族服飾的苗人,會覺得這種傳承至今的服飾文化很美好。」王琛感慨地說。
  • 掀起「炫酷民族風」!看內蒙古大學、雲南大學、廣西民族師範學院...
    「青春,為祖國歌唱」第三階段「奮進篇」精彩紛呈今天內蒙古大學雲南大學廣西民族師範學院三所高校演繹「炫酷民族風」唱出豪情萬丈的奮進宣言一起來聽↓↓↓內蒙古大學朗誦加唱歌,草原學子長袖飛揚當蒙古族的學子們揮舞長袖
  • 雲南:時尚T臺掀起「最炫民族風」
    新華社昆明12月19日電(記者陳倩慈)當傳統民族服飾遇見時尚潮流,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12月18日,伴隨著悠揚的音樂聲,身著各式雲南少數民族服飾的模特款款走來,在昆明T臺掀起「最炫民族風」。
  • 凝聚同心共築中國夢的更大力量——2019年民族工作發展綜述
    新華社北京1月8日電 題:凝聚同心共築中國夢的更大力量——2019年民族工作發展綜述  新華社記者王琦  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
  • 《最炫民族風》馬德明的不忘初心
    今天,甘肅農村廣播《最炫民族風》節目給大家介紹一位堅持夢想的作曲老師馬德明,和我們一起聊聊他堅持夢想的故事。天祝縣音樂家協會秘書長,天祝縣民族歌舞劇團專職作曲、編曲、錄音。2009年整理製作由賈卓瑪演唱的原生態歌曲『讚歌』獲甘肅省少數民族文藝匯演二等獎。2012年創作的歌舞情景劇《富民讚歌》參加甘肅農民春節晚會。
  • 最新館訊 | 最炫民族風!38個民族的服飾都在這裡
    最炫民族風38個民族的服飾都在這裡「傳統@現代:民族服飾之舊裳新尚 — 杭州站·美美與共」即將開展與前四站的巡展不同,「杭州站」將突顯江浙特色,借用了費孝通先生在1990年提出的處理不同文化、民族關係的「箴言」「美美與共」,特別從工藝與審美的對比視角,選取了60多件具有江浙特色的漢族服飾、配飾展示,讓觀眾在同一空間裡,更直觀地感受不同民族的審美,品味不同的民族文化。
  • "唱響中國"走進雲南 少數民族地區真情傳唱紅歌
    據新華社昆明電「唱響中國——群眾最喜愛的新創作歌曲」10首獲獎作品全國巡演的第二站演出日前在雲南紅河州的彌勒縣上演。  繼首站巡演於7月9日在中國農村改革發源地安徽滁州成功舉辦以後,為了在全國少數民族地區推廣傳唱獲獎優秀歌曲,第二場重要巡演活動選定在有「歌舞之鄉」美譽的雲南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最炫民族風》日語版出爐
    《最炫民族風》是鳳凰傳奇演唱的一首流行歌曲,由張超作詞和譜曲,發行於2009年5月27日,
  • 雲南:時尚T臺掀起「最炫民族風」_資訊_中國西藏網
    當傳統民族服飾遇見時尚潮流,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12月18日,伴隨著悠揚的音樂聲,身著各式雲南少數民族服飾的模特款款走來,在昆明T臺掀起「最炫民族風」。
  • 今天,央視2020年《唱響新時代》在清水縣錄製
    中央電視總臺2020年《唱響新時代》主題節目走進清水縣現場錄製,明星大腕和本土演員同臺演出,全方位展示清水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近年來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央電視臺的節目組之所以選擇咱們清水這個山清水秀、秀美靚麗的地方,和清水這些年來的發展變化是離不開的。作為土生土長的清水人,我今天無比激動和自豪,祝願自己的家鄉建設得更快更好!
  • 百餘名民族男高音歌唱家放歌新時代
    新華社北京11月19日電(記者任沁沁、白瀛)百餘名青年民族男高音歌唱家11月19日至21日會聚北京音樂廳,獻唱「第三屆民族男高音經典音樂會」,謳歌新時代,唱響主旋律。本屆音樂會由中國·東協藝術學院主辦,旨在為年輕的民族男高音優秀歌手提供一個才華展現平臺。來自全國各地的「70後」「80後」「90後」民族聲樂歌唱家參與了此次活動。
  • 《最炫民族風》歷史悠久、古風猶存的東鄉族刺繡
    《最炫民族風》歷史悠久、古風猶存的東鄉族刺繡 2020-03-22 15: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東營市海河小學的「最炫民族風」
    融入日常教學,民族團結教育有了源頭活水2016年12月,東營市海河小學被確定為創建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單位,經過周密的討論和設計,將活動主題確定為「傳承民族文化經典,浸潤多彩幸福童年」,並以「各族人民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為宣傳標語,積極營造創建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學校的氛圍。建設民族團結示範學校,完全是摸著石頭過河。
  • 吉首大學音舞學院:本土民族藝術進校園 民族文化傳承促成長
    藝術課堂、收穫豐滿支教組成員以湘西本土民族特色藝術為主線,實施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承工程,真正做到了本土民族藝術進校園、進課堂、進大腦。課堂上,志願者朱俐華向同學們介紹了桑植民歌的創作元素來源與發展歷程,並通過欣賞從古丈縣籍著名歌唱家宋祖英的演唱視頻,仔細教唱了特點鮮明的湘西本土民族音樂作品《馬桑樹兒搭燈臺》與《四季花兒開》。志願者朱俐華上課。
  • 【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水晶鄉舉辦民族團結文藝聯歡晚會,獻禮國慶...
    【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水晶鄉舉辦民族團結文藝聯歡晚會,獻禮國慶71周年!」為主題的文藝聯歡晚會,廣大群眾齊聚一堂,演員們載歌載舞,以傳統的民族文化促進民族團結,以優美的歌聲、歡快的舞步慶祝新中國成立71周年。
  • 斯拉夫舞蹈:最炫民族風
    儘管我參加的這些民間舞蹈與音樂表演藝術節,屬於全球範圍內的「國際民俗節慶與民俗藝術理事會」(CIOFF)名下,但東歐國家的組織熱情卻相當高漲。過去千年來,斯拉夫民族在歐洲範圍內都沒有自己獨立的民族國家,一直被視為被統治的民族。後殖民理論,在某種程度上對斯拉夫和東歐國家也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