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波」演出現場擺起「七月花攤」,白蘭花香浸潤劇場,傳遞城市溫度

2020-12-28 話匣子

由上海歌舞團創排的「爆款」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昨天在上海國際舞蹈中心迎來第150場演出。

「梔子花,白蘭花,五分洋鈿買一朵。」這句吳儂軟語的叫賣,是多少老上海人的回憶。之前,上海歌舞團在劇場擺出「七月花攤」,將獨具海派特色的白蘭花傳遞給觀眾,這也是他們為上海賣花阿婆發起的一項特別公益行動。

為何將花攤起名「七月」?源自《永不消逝的電波》中一個名為「七月」的角色。上海歌舞團團長陳飛華介紹,這個年輕的姑娘出現在老上海的街頭巷尾,在清晨的弄堂叫賣,她目睹了共產黨人的犧牲,也見證了上海解放後光明的未來。

不久前,一篇關於上海賣花阿婆的文章,引起了舞者們的關注:73歲的徐阿婆在淮海中路賣白蘭花,老伴罹患食管癌,家裡背負幾十萬的醫療費用。

「七月」的扮演者王丹,特意在演出間隙去阿婆的攤位拜訪,那天天很熱,阿婆赤腳坐在臺階上。她回憶道:「晚上11點30分左右會空運一批白蘭花過來,但都是散裝的,她半夜就要開始做,做到兩點半。她說一天基本要賺到800塊錢能維持自己的生計,交房租包括老伴的醫藥費。」

深受觸動的王丹邀請阿婆晚上來看「電波」的演出,她告訴阿婆,劇中也有一個賣花姑娘。但阿婆婉拒了,原因是去看演出,便少了半天賣花時間,收入會受影響。

和阿婆的交流,讓王丹汲取了更多表演的體驗。她和歌舞團同事們向阿婆買來300朵白蘭花帶到劇場,把花的芬芳和上海這座城市的溫度,傳遞給觀劇的人們。

陳飛華說,在劇中無論是梔子花、白蘭花,還是弄堂裡旗袍女人的團扇舞,都凝聚著濃厚的海派情懷。而這座城市的紅色基因,讓今天的人們一次次走進劇場,與那段時空的人們產生精神對話。

「全國各地來的觀眾是打著『飛的』坐著高鐵過來的,真是要花大價錢。但是觀劇以後的那份感動和激動,我們也很欣慰,能把上海紅色選題的作品播撒到全國,激活他們的紅色基因。」陳飛華說。

如今,《永不消逝的電波》在首演一年半後演滿150場,接下來的演出檔期已排至明年。陳飛華說,演員們也在邊演邊感受,帶著從生活中汲取的養分和文藝工作者的責任擔當,把「電波」的精神傳遞下去。「哪怕100場也好,200場也好,300場也好,我們的要求永遠是第一場,永遠是以200%的努力和付出來回報給觀眾。」

圖片來源:文匯報,葉辰亮 攝影

-本文完-

版權聲明:轉載前請聯繫後臺授權

相關焦點

  • 閩南大戲院精彩劇目重啟鷺島藝術生活 《永不消逝的電波》等連臺...
    作為疫情復工後劇院的首次公開亮相,閩南大戲院先是以一場「夜空中最亮的心」建設愛心廈門劇院公益開放日活動,文化惠民,引領鷺島城市藝術生活復甦;隨後,傾力引進的國內首部諜戰題材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驚豔鷺島,連演四場強勢助力廈門演藝市場回暖,頗受好評。
  • 杭州這些愛心涼茶攤 傳遞著城市的善意和溫情
    浙江在線7月28日訊 每年夏天的杭州,偶然拐進一條街巷,你可能就會偶遇一個愛心涼茶攤。  酷暑裡的涼茶能解暑,更撫人心。這可能也是這個城市的善意一種。  在杭大路邊的西湖消防救援站門口的消防體驗館門邊,支起了一個小小的涼茶攤。一張桌子,一個茶桶,一袋塑料杯……每天早上8點半,這個涼茶攤準時供應免費茶水。  「我們是根據氣溫供應茶水的,35℃以下供應菊花茶,35℃以上供應伏茶。」
  • 和白蘭花香一起漸漸隱沒的還有
    還有多少人會唱起?曹雷在「克勒門」八周年現場十九世紀末,石庫門開始在上海出現,弄堂裡便有了小販們或高亢或低沉的叫賣聲。曹雷老師告訴我們,當年她從上海戲劇學院畢業時要公演話劇《上海屋簷下》,當時的導演朱端鈞先生提出用上海弄堂的叫賣聲來表現整個一天的時間。
  • 成都市中心出現「深夜食堂」 老字號擺起了夜宵攤
    市中心出現「深夜食堂」  老字號擺起了夜宵攤  總府路的「深夜食堂」,主要位於過街天橋下的人行道,每晚10點,這裡就會擺起桌椅板凳,迎接食客的到來。這時,廚師們也忙碌起來,小龍蝦、爆炒鱔魚……各種「重口味」是成都人的最愛,讓人酣暢淋漓、欲罷不能。
  • 這是一場無需介紹的演出,現象級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即將開票
    上海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無數革命先烈曾在這裡英勇就義,這座城市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傳承著紅色基因,承擔著重要使命。上海歌舞團響應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同志「全面打響上海紅色文化品牌、海派文化品牌、江南文化品牌」的要求,以解放前夕英勇犧牲的我黨情報人員李白等烈士們為創作原型,創作演出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向英雄致敬!向革命先烈致敬!傳承和弘揚上海紅色文化!
  • 電波不絕,信念永存 | 絲綢之路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即將上演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
    電波不絕,信念永存。由上海歌舞團出品製作的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以 「100位為新中國成立做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之一——李白烈士的真實故事為素材,在尊重歷史的基礎上進行大膽原創,融入青春色彩、紅色記憶、浪漫情懷、諜戰氛圍等元素。
  • 聚焦城市守護者丨滬劇微劇場《城市的溫度》即將上線
    疫情期間,在上海這座城市,有這麼一群人,不辭辛勞,不求回報,奮戰在抗疫一線。他們是警察、社區工作者、志願者、快遞小哥、環衛工人……他們是靜寂城市中流動的紐帶,是迎難而上、勇於擔當的「城市守護人」。滬劇微劇場《城市的溫度》由蔣東敏編劇、俞鰻文執導、洪立勇任唱腔作曲、宋文杰任音樂配器。
  • 招募丨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主演見面會,領銜主演與你分享電波的點點滴滴
    解放前夕 上海的夜空之中無聲的電波傳遞著希望的訊號潛藏的革命志士隱秘而偉大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為你重現 上海歌舞團首席演員 國家一級演員 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舞蹈學院主要作品 :舞劇《朱䴉》《天上的風》《野斑馬》《霸王別姬》《花木蘭》《天邊的紅雲》等;舞蹈《無極》《衝》《早春二月》《高原春風》《弄清影》《舞者別戀
  • 劇場見|永不消逝的電波
    2020/12/06 《永不消逝的電波》14:00  廣州沒有臺詞的舞劇敘事,眼睛裡都是戲。語言文字在此無力且單薄,唯有肢體的舒展才能表達噴湧而出的情感。說實話電波我寫不出來什麼。因為太美了,也因為每一分鐘舞臺元素的信息量都是巨大的,每一刻都在震撼,震撼得感受不到劇場裡流逝的時間,沉浸在舞臺的極致美學裡,忘記了劇作以外甚至劇作本身。諜戰戲最講敘事。敘事一個很重要的,就是環境的交代。用舞蹈交代環境,就是電波最絕的地方。對,我說的就是旗袍舞和漁光曲。
  • 尚嘉中心攜手經典947 奏響新年音樂會傳遞節日溫暖
    全球第一位莫扎特馬拉松項目創始人、上海交響樂團首席大提琴、國際鋼琴大賽評委等著名演奏家聯袂演出,讓樂迷蕩漾在美妙的樂符中,感受新年假期的節日儀式感。      近年來,尚嘉中心聯合上海人民廣播電臺呈現「廣播現場秀」、「上海廣播全明星主持人秀」等年度大秀。與電臺的各頻率碰撞出多樣的電波火花。
  • 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迎來第200場:以愛與先烈對視用心讓觀眾來電
    據悉,有舞蹈愛好者驅車300公裡趕到佛山為「電波」慶祝生日;無法抵達現場的觀眾還以「電波迷」的身份自拍視頻表達心願,為劇組打氣加油。劇組則發出「二百場如一,我們為愛全力以赴」的回應。從2018年12月該劇試演以來,近百名演職人員,在700多個日日夜夜,奔赴各地30多座城市,全力以赴,上演「紅色旅程」。
  • 電波傳遞|永不消逝的英雄「再現」西安
    日前,獲第十六屆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文華大獎」,來自上海歌舞團的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亮相西安,讓陝西觀眾大飽眼福。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和1958年出品的火遍大江南北的同名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一樣,以李白烈士事跡為原型創排,反映了解放前我黨隱秘戰線的真實故事。
  • 遇見 · 寧波有戲|王強:一部有溫度的作品——評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
    上海歌舞團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做到了,以致走出劇場後還能沉浸其中,惶惶之感縈繞不散。雨夜中的上海,一把把黑傘在穿梭在大街小巷,步履匆匆,傘下的面孔不得而知,氣氛逼仄。李俠和蘭芬便在這種充滿危機的環境之下,假扮夫妻,開始了上級交代的潛伏任務。舞劇的上半場,將主要精力用以鋪陳劇情,表明環境,推出人物。編導的敘事能力較為強大,用精小的篇幅便推開了層層漣漪,將矛盾揭露了出來。
  • 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是如何誕生的?
    那段時間,韓真和周莉亞剛剛排完舞劇《杜甫》,即將公演,另一部舞劇《花木蘭》又將啟動開排。她們覺得身心俱疲,但是陳飛華非常有誠意,他說,「我不催你們,你們什麼時候休息好了,我們什麼時候開始排,上海歌舞團等著你們。」一年之後,《花木蘭》在國家大劇院的首次公演結束,韓真和周莉亞休息了一陣,開始了《蘆花女》的前期創作。韓真在舞劇《花木蘭》排練現場。
  • 《電波》文藝黨課銘記「四史」:英雄從未離我們遠去
    演出以「人民文藝為人民、紅色文化述初心」為主題,通過朗誦、現場宣講、舞臺藝術片段展演等形式,讓百姓真切感受「四史」蘊含的信仰力量。 從今年六月起,上海出品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已在國內巡演了五六十場。今晚,主演王佳俊、朱潔靜特意從哈爾濱巡演舞臺趕到上海的文藝黨課現場,第二天還要前往延安繼續演出。
  • 「微光」這隻「手」,傳遞著城市的力量與溫度
    這隻「手」,傳遞著城市的力量與溫度——記楊浦區市場監管局執法大隊楊浦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大隊集體簡介:上海市楊浦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大隊,現有隊員56人,曾榮獲「上海市模範集體」、「上海市工人先鋒號」、「上海市文明單位」、「上海市打擊傳銷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 上海:用「繡花」般精細治理傳遞城市「溫度」-繡花 溫度 城市治理...
    原標題:上海:用「繡花」般精細治理傳遞城市「溫度」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重溫囑託看變化)  上海:用「繡花」般精細治理傳遞城市「溫度」  擁有600多平方公裡中心城區、2400多萬常住人口,上海這座超大城市近年來面臨交通擁堵、人口增多且老化
  • 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值得!
    「長河無聲奔去,唯愛與信念永存」8月6-8日,上海歌舞團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終於在觀眾們的千呼萬喚之下登上了閩南大戲院的舞臺先來康康大家在演出前都是如何表達對「電波」的期待的吧!8月7日下午,由閩南大戲院主辦的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主演見面會在閩南大戲院小劇場舉行,王佳俊、朱潔靜、侯騰飛、王景四位主演蒞臨現場,北京四海一家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於婷婷女士、廈門閩南大戲院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媛女士、廈門閩南大戲院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楊睿潔女士、廈門閩南大戲院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嶽俊峰先生出席
  • 穿旗袍看「電波」再舞起 ,最高票價1280元觀眾仍喊「值」
    昨晚,現象級「爆款出圈」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在天橋藝術中心拉開本輪演出的帷幕。為了給觀眾觀演創造沉浸體驗,天橋藝術中心特意策劃推出了「電波旗袍之夜」,很多女觀眾特意穿上了美麗的旗袍盛裝而來,為火爆的演出和熱鬧的劇場又增添不少靚麗的風景。
  • 粽香飄萬裡,電波傳遞愛
    現場,來自急診科、ICU病房、中藥房、呼吸內科等不同科室的醫護人員卸下高強度工作中的壓力,暢談「機智的醫生生活」,在歡快愉悅氣氛中,一起動手,親手學做香囊、製作綠豆糕、品味端午美食。柯橋區中醫醫院手術室護士長董玉燕告訴記者,平均每天她都有二三臺手術需要協助,多的時候甚至四五臺,這樣有趣的端午活動讓他們從緊繃的工作狀態中抽離出來,感受到了不一樣的端午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