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胡椒」五十知天命:從傳奇射手到青訓尋夢人

2021-01-07 大洋網

胡志軍今天滿五十歲了。

1970年7月24日,胡志軍降臨在廣州海珠一個運動員家庭。其父是前廣東省跳水隊隊員,祖父則是一名出色的排球運動員。可能是遺傳了家族的體育基因,胡志軍兩三歲剛接觸皮球時就能夠自己調整腳步把球踢出,到四歲就學會了用頭頂球。


1992年奧運預選賽他在對科威特一戰上演的一記凌空抽射令球迷至今記憶猶新。1994年他以17球榮膺甲A元年的金靴。他以47個進球保持至今廣州本土球員在頂級聯賽的進球紀錄、他以48歲高齡復出成為中冠聯賽最大年齡進球者紀錄創造者、他是8屆甲A明星聯賽的總射手......任歲月流逝,「胡椒」始終保持著自己不變的射手本色。

   

胡志軍人生的上半場在2003年退役之後就結束了。他經歷了退役後兩年無所事事的日子,每天睡到自然醒,然後跟朋友到處踢野球。偶爾打開電視看看已經改制為「中超」的聯賽,胡志軍突然發現,這個江湖已經徹底變了,國內的球員已經很少有人可以打「前鋒」,大部分進攻端的位置都被外援把持。更令人失望的是,當時中超的比賽水平低下,很多比賽一看就可知道充滿了「玄機」。

如今回頭看,那個時代正是中國職業足球最混亂、最低迷的時代。而這種無奈的迷亂,卻重新激發了「胡椒」心中的那份糾結:我還是要為足球做點事情......

一個偶然的機會,胡志軍重歸足球的工作。2004年,當時廣州職業足球正處於日之泉掌舵的時代,球隊在中甲苦苦打拼。廣州日之泉的主教練麥超有天找到胡志軍,希望他出來協助一下俱樂部二隊去參加香港聯賽。胡志軍沒有推辭,就此進入了「教練」的新角色。
兩年之後,胡志軍又輔助昔日廣州太陽神隊的老隊友彭錦波,帶領廣州市足協1991年齡段的梯隊,參加2007年的武漢城運會決賽。不過,由於該隊球員水平參差,最後的成績並不理想。看到昔日很多比廣州足球基礎差的球隊在城運會上表現優異,而且湧現了一些潛質不錯的球員,胡志軍開始反思:為什麼廣州足球不行了呢?
2007年下半年,另一名昔日太陽神隊的老隊友彭昌穎擔任東莞聯華足球俱樂部的總經理,他邀請胡志軍過來幫忙擔任助教出戰香港甲組聯賽。胡志軍答應了,這是他第一次與東莞足球結緣。東莞當地最受歡迎的項目是籃球,這裡也是CBA霸主廣東宏遠的大本營,對於足球,這裡基礎和氛圍都不太成熟。

胡志軍與東莞聯華俱樂部一起徵戰了2007-2008賽季的香港聯賽,其中2008年還是以主教練的身份出徵。儘管球隊最後在香港聯賽保級了,但次年因為俱樂部老闆要把殼轉讓給成都謝菲聯,因此胡志軍就此結束了短暫的主帥生涯。胡志軍認為自己並不適合當職業隊的主教練,「職業足球太殘酷,我怕自己會看錯眼,埋沒了一些人才,就像自己當年在上海遭遇的悲劇一樣。」從那一刻開始,胡志軍開始考慮自己轉型向青訓方面發展。

2009年開始,東莞聯華俱樂部決定投入青訓。2010年,聯華俱樂部在東莞一個小鎮望牛墩弄了一塊球場搞定點培訓,胡志軍開始正式從事足球青少年培訓的工作。「那個時候在望牛墩的工作還不能算是青訓,如果是專業青訓一周至少要4次訓練,但那時候家長和老師都不太願意放孩子過來訓練,一周最多訓練兩次,所以充其量只是一個啟蒙的興趣班。」胡志軍說。
但在東莞這塊足球沙漠,要想起步足球的培訓相當困難。「那時候剛開始做,我們就算免費去學校想給學生做培訓,學校也不太支持,生源成了一個大問題。」胡志軍回憶說。
更無奈的是,青訓是一個完全靠「慢工出細火」的行業,利潤低、耗時長,成材率還不高。胡志軍在東莞摸索青訓的最初幾年,也有不少老闆慕名前來,希望和胡志軍合作搞青訓,但卻提出了很高的回報要求,「有個老闆和我說,給我300萬搞培訓,但希望能帶來3000萬的回報,我只好拒絕了他。」胡志軍說。
為了更接近自己的「青訓夢」,胡志軍於2015年決定離開望牛墩,回到東莞的市區和人合辦了一家青訓俱樂部。「從望牛墩去到東莞市區,我們的生源問題得到了很好的解決,來參加培訓的人多了,規模大了,慢慢可以開展比較正軌的培訓了。但另一個問題又困擾了我。」胡志軍口中的這個問題就是「場地」。
東莞市區搞的這個俱樂部使租用當地一個體育公園的場地,當時只剩下2年的租用時間,時間到了業主就要收回球場的使用權。在場地使用限期到來之前,胡志軍帶領團隊幾乎走遍了整個東莞,到處尋找合適的新「落腳點」。

經過努力,胡志軍終於把俱樂部移到了東莞市區另一塊更大的場地,運營得有聲有色。但過不了2年,胡志軍和合伙人發生了一些理念上的衝突。胡志軍當時搞青訓的模板是他的恩師徐根寶,「足球的東西急不了,像徐根寶那樣在崇明島埋頭搞10年、20年,不是人人都肯做。」胡志軍希望的是真真正正做青訓,以培養出競技人才為終極追求的目標。

2018年,胡志軍退出了原來的那家青訓俱樂部,自己和幾個朋友一起出資,真正建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胡志軍足球俱樂部」。 新的俱樂部選址在東莞市的寮步鎮,土地原來是一片花木場,胡志軍在這裡搞起了兩片11人制真草足球場,算是真正擁有了自己的青訓根據地。

憑藉此前自己在東莞積累的人脈和名聲,胡志軍足球俱樂部用了一年時間搭建了雛形。俱樂部兼顧普及和提高兩條路,和當地的文體教育部門合作、走進學校招收學員、舉辦各種興趣班和冬夏令營,舉辦自己的比賽,更精心組織了幾個年齡段的梯隊,胡志軍自己擔任總教練,邀請了昔日太陽神隊的師弟馬卓鈞做教練。

對於自己俱樂部的從0到1,從俱樂部的規劃到梯隊的訓練,胡志軍無不親力親為。「資金籌集、場地挑選、球員招收和選拔、教練的選用和管理、家長的說服工作,所有青訓領域需要經歷的難題,我都重新面對了一次。現在搞了一年多,困難還是有不少,但自己現在處理起來比以前的經驗更豐富了一些。我希望先通過這個俱樂部,2到3年內把寮步當地的足球氛圍再搞好一點,慢慢再擴大選材面。」胡志軍說。

這些年,胡志軍以前在太陽神隊的師兄弟們大多數都在搞青訓,其實大家碰到的難點都差不多。胡志軍說:「青訓註定不是一個來快錢的輕鬆工作,沒有熱情和專注根本幹不下去。我的恩師徐根寶、周穗安這兩年都關注過我的俱樂部,私下也給了我很多專業的建議,他們還是鼓勵我要堅持把精英青訓這條路子走下去!」

看到優秀的國產前鋒越來越少,胡志軍認為自己有一個執念就是要培養出幾個像樣的射手。「現在的國內前鋒確實少了一點靈氣,也沒有很鮮明的個人特點。這和我們很多教練從小在選材上存在偏差有關,過於看重身高和力量。其實一個小朋友有自己生長發育規律,到了14、5歲,他自己就有力量。」

「廣東本土球員要像2、30年前那樣出一整批人已經很難了,能出幾個已經很不錯!我們俱樂部才剛剛起步,希望能真正得到社會的支持,大家必須要有耐心!」進入「知天命」之年的胡志軍呼籲。

深耕東莞青訓10年,「胡椒」已經定好了自己人生下半場的角色。他相信,廣東本土足壇總有一天能出現下一個「射手」!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張喆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廖藝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杜娟


相關焦點

  • 五十而知天命指的是什麼天命
    孔子說,人生五十而知天命,那知道的是什麼天命?這種理解和答案因人而異,而且見解多且不同。有人說是知道了自己以後的人生該怎麼過?也就是說知道了上天給自己是怎樣安排了?有人說50歲的人對事情不再有追求,對榮辱不再關心;但事實上這個所謂的知天命,應該是兩層意思,一層是人到了50歲,已經快從中年步入老年,應該徹底知道自己了,知道自己在這個時代和社會的位置,(不是地位)十歲以前可以混沌無知;二十歲可以懵懂輕狂;三十歲可以對自己非凡幻想;四十歲可以對自己抱有半醉半醒;但到了五十歲,那就該徹底知道自己是一塊什麼料,有多大的能量。
  • 五十知天命,什麼是天命?
    五十知天命,那些使你欲罷不能的事就是你的天命。是老天安排你這輩子要幹的事,也知道這輩子的局限了。 一 五十歲做事就需要濃縮了。到這個年齡知道世道的艱難,沒有這麼多不切實際的想法了,不再追逐過多的外部世界了,從而轉向內部世界的營造,將內部世界小花園建設好,收穫的要遠遠好於亂七八糟的外部世界。 五十歲不再有所謂的社交了。見了很多人,見了很多事,回頭想想,不過是過眼煙雲,沉澱下來的才是最好的,最真實的還是親人、家人。 五十歲可以好好的總結經驗和教訓了。
  • 孔子說「五十知天命」,忙碌半生的你,知天命嗎?
    「五十知天命」出自孔子的《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一段話是孔子的人生感悟。從生理角度講,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人體盛衰的總規律。
  • 五十知天命
    可孔子不應該是這樣的人,他能說出五十知天命,一定有我們沒有讀出來的話外之音。費了好大勁,累得腦仁子疼,得出一個大概的結論:所謂知天命,就是你看到了結局,仍為之。倘若是艱難不確定的結局,過程有危險,結果有風險,你還要豁出去堅持幹到盡頭,冥冥之中感受到神性的指引,不拿下對不起列宗列祖,那知天命解釋成知道自己擔負的上天的使命,也挺順溜的。可要是辦這麼大的事,就不是說說就行了的。既需要克服自己、又得克服自然和社會,有實力糾正大錯誤,撥亂反正,力挽狂瀾。整成了名垂千古,搞砸了則遺臭萬年,或後人在這兩者之間來回搬弄著,一會兒香,一會兒臭。
  • 孔子的五十知天命:應領略時代的使命
    原標題:孔子的五十知天命:應領略時代的使命  「天命」是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用得最多的語彙之一。孔子說 「五十知天命」。對於天命一詞,多數人認為是上天賦予人的使命。但孔子的天命觀蘊含著更豐富的內涵。   《詩經》曰:「維天之命,於穆不已。」即歌頌天命深遠不息,文王也勤於天命不息。
  • 孔子說「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是什麼?看完你才懂得其中的意思!
    而對於50歲,孔子也有他的見解,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那麼,其中的「知天命」究竟指的是什麼呢?接下來小編就給你解惑,相信看完以下的內容你才懂得其中的意思!首先,「五十而知天命」,不是聽天由命、無所作為,而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努力作為但不企求結果。
  • 「五十而知天命」,這個「知天命」是什麼意思?
    繼續努力,在五十歲就達到了「知天命」。知天命就是開悟了,所以孔子是在五十歲開悟的。但是開悟之後還要繼續修啊,所以到六十歲就「耳順」了,無論你說他好還是壞,他都不在意,他安住在自己內在無比愉悅寧靜的心靈世界裡,不受外界的幹擾和影響。所以孔聖人也是修了幾十年,道業才穩定的。造化給了你健康的身體、聰明的頭腦,你就應該用它來為眾生服務。
  • 孔子說「五十而知天命」,有什麼含義
    所以需要窺得天命。而對於儒家來說,天命主要體現在社會學的價值取向上。一、知天命需要時間上的悟一個人從孩童到青年,再到中年老年,從家庭到社會,從工作到生活,方方面面的磨練經歷,不到一定的年齡階段是參悟不透的,孔子以人生經驗定在了50,也只是個虛數而已,古語有「老者如僧」,也是這個道理。
  • 五十知天命,知道的是自己的難堪
    這幾年先先後後的,身邊曾經的髮小、同學、朋友、同事,越來越多的都堆在了五十歲的門檻裡外。沒喝過一杯誰的五十歲生日酒,沒聽過一句誰的五十歲的感慨。到了這個年紀,都閉了嘴。孔子說五十知天命,實實在在的就是一句安慰人的話,五十歲了,知道了理想實現的艱難,那就不要頑固的奢求什麼結果了,一切順著走就是了。智者如孔子,也不過是把人生最尷尬的年紀一語帶過。沒方法,沒借鑑,全看自己是不是看得開。鬼扯啊,哪個五十歲的人沒在一些睡不著的夜裡輾轉反側。
  • 五十知天命,何為知天命?
    人到中年,已過半百,有了相當豐富的人生經歷,對人生也有了相對透徹的了解。「天命」,其實就是一個人的人生使命。這個使命,因人而異,每個人都需要盡心盡力達成自己的人生使命。常言道,「盡人事,聽天命」。真正懂得「盡人事」,也就會「知天命」。或者,一個真正「知天命」的人,一定會「盡人事」。所以,「知天命」是一種非常積極的人生觀。一個「知天命」的人,有使命感,會竭盡全力做好分內之事。
  • 孔子說「五十而知天命」,知天命到底是什麼意思?看完增智慧了!
    人們無論幹什麼事情都會事先和家裡人商量一下,聽聽他們的意見,這是因為隨著人們年齡的增長,這個人的人生閱歷也會逐步增加,當人們到了一定年齡段,就會知道自己應該幹什麼事,孔子說五十知天命,這個知天命是什麼意思?
  • 五十知天命,都知道了些啥?
    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人到五十,人生也過半了,真正開始下半場了。「吃一塹,長一智」,酸甜苦辣都嘗過,就漸漸看透了人生,也看淡了人生。1、忙來忙去,忙啥?人生一輩子,幾十年,從跨出學校大門的那一天開始,忙著找工作,忙著結婚生孩子,後來,忙著房貸車貸,供養孩子讀書。
  • 佛說:人過五十,一定要知天命,天命就是這2個字
    孔子當年求道於老子,不禁心曠神達,說了一句話:「吾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今五十一方知造化為何物矣。」人過五十,一定要知天命。天命就是上天運行的規律,天命主宰眾生的命運,一個人只有知天命,才能趨吉避兇,遇事化險為夷。到底什麼是天命?
  • 五十知天命,知的「天命」究竟是什麼?這點你也應該知道
    五十歲,已年過半百,這個歲數,在民間有種說法叫知天命。知的是自己的人生軌跡,早已不怨天不尤人。五十歲,也是上有父母要贍養,下有子女要照顧的關鍵年齡,不敢有絲毫鬆懈。五十歲,還未退休,該盡的社會責任還要堅持下去,甚至更加的有建樹。
  • 四十而不惑 五十知天命:那些走心的期貨感悟
    孔子言: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所以說三十而立也只是說你只不過是剛剛入門罷了四十而不惑所謂四十不惑,就是指從「知道」到「做到」的提升。三十而立的時候你應該明白舍與得,只有明白了舍與得你才能不再受到市場的誘惑。
  • 劉成庚解讀《論語》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
    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順,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劉成庚解讀:孔子說:在我十五歲的時候就要立志於學習,三十歲能自立,四十歲撐握的知識與經歷可以做到不被外界事物迷惑,五十歲明白什麼是天命,六十歲能聽得進去不同的意見,七十歲能隨著心裡的想法去隨意去做事,不會不合理。
  • 「人到五十而知天命」:餘生,我只想和這四個人在一起,如此可好
    當我們人到五十的時候,我們就進入了「知天命之年」。在古代,人到五十的人,就已經是一個進入人生暮年的人了,即使到了現在,人到五十的人,也是一個開始慢慢變老的年齡,我們的餘生,開始了。都說「人到五十而知天命」,一個人到五十的人,一定要懂得對身邊的人進行取捨了,也許,好好地愛著身邊的這四個人,餘生,就足矣了。
  • 五十知天命,我們都知道了些什麼?
    古人云: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人到五十,人生過半,往昔經歷,歷歷在目,猶如昨日。人到五十,身體在轉折,可是人生路卻一直要往前走,不可以隨便停止或者轉向,因為上有責任,下有義務,左右都是生活,不可以懈怠,不可以放棄,而是需要一直向前。人到五十,心累,但是心裡卻要明白人生的真諦,這就是生活,多帶幾分從容和淡然,也就感覺不會那麼累了。
  • 五十知天命,這3大生肖餘生幸福指數怎麼樣
    那麼這些生肖在五十知天命的年齡過後,生活是否會幸福呢?這裡就為各位做一個簡單介紹。1970年出生的生肖狗,在2020年剛剛進入五十知天命的年齡,對於自己接下來的生活,相信大多數屬狗人都比較迷茫。特別是1971年出生的生肖豬,今年已經是49歲,明年就進入到知天命的年齡,所以在未來生活中生肖豬的生活將會越過越好。
  • 人到五十知天命,首先要明白的幾個道理!(深度好文)
    原創 ┃ 萬紅雲不論你年輕時候的人生願望是否達到,歲月一晃就是過得快,眨眼之間已是五十知天命的年齡。歲月匆匆啊,從來就是這麼不停留,而我們的人生卻要放緩了腳步,細細明白下面的幾個道理。一、少年夫妻進入老來伴,老兩口子再不要為錢多錢少而爭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