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一代戰神,漠北戰功赫赫,為何成為剝皮充草的實例?
崇禎十七年,張獻忠打下了成都城,踏進了蜀王府,蜀王帶著幾個妃嬪跳井而亡,自從朱元璋的第一代兒子蜀王朱椿開始的明朝蜀藩宣布終結。張獻忠把蜀王府搜刮一空,隨後在成都城門樓上發現了個奇怪之物。樓上有一座孤零零的小廟,中央端坐一人像,頂盔摜甲。生平出生入死的張獻忠一時之間看見這麼個物件也感覺甚是好奇,於是他找來了蜀王府的官員滿足一下好奇寶寶的心思一問之下才知道那是明朝初年戰神藍玉的人皮。
那麼作為常遇春的親屬和明朝開國之初和徐達並列作為明軍中的戰神級別的人物,藍玉為什麼遭到了如此的待遇。藍玉是朱元璋親自下令殺的,「(洪武)二十六年二月,錦衣衛指揮蔣瓛告玉謀反,下吏鞫訊,」史稱「藍玉案」。朱元璋毫不留情,前前後後殺了一萬五千多人。要說明朝的劊子手刀功也是了得,竟將藍玉的皮從頭剝到腳,而且是完完整整的一張人皮,剝下來的整張人皮,被朱元璋下令拿到全國各地做巡迴展示,震懾百官,於是藍雨案和空印案等案件一樣成為了明朝朱元璋對付掃清不聽自己號令的一個樣板。
作為明朝初年的將領,藍玉能在徐達,常遇春等人的光環之下脫穎而出是十分不容易的。一直到了徵伐北元的捕魚兒海之戰,才使得藍玉在一戰成名。作為這場著名的戰役,天氣給藍玉的軍事行動形成了一個很好的掩護和屏障了,和之前的唐朝名將李愬在鵝毛大雪中不顧風寒率領騎兵單刀奇襲吳元濟的蔡州一樣,藍玉也合理地使用了大雪天這個因素。在如此天氣惡劣的情況下,哪怕來自大草原,和大雪經常有著親密接觸的蒙古人也一時之間受不了,只能盤縮在自己搭建的羊皮帳篷裡面躲避嚴寒。於是一身白袍的藍玉騎兵行進在路上。
毫無防備的蒙古人做夢也不會想到這種天氣還有瘋子一般的明軍展開軍事行動,於是在捕魚兒海上面,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元軍的崩潰也就意味著明軍的大勝。但是班師回朝之後的藍玉卻犯了一系列錯誤比如侮辱北元王妃,致其自盡;這在當時是嚴重違反朱元璋的民族政策。還有比如趁夜攻破大明喜峰關門,強行入關等等,朱元璋甚至特意下詔,把藍玉的「梁國公」改封為「涼國公」,心涼的涼,而且還將他的過錯鐫刻於鐵券之上,以示告誡!但藍玉並沒有放在心上,更加囂張跋扈。由於此時開國名將們已經死的死,老的老,藍玉已經是大明的頂梁柱,朱元璋對他仍然重用。
但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的是,藍玉的後台老板,他的親家太子爺朱標因為和父親的一次爭論之後產生過於重大的心理壓力而去世,皇太孫朱允炆也就合理成為了皇位的繼承人。那麼藍玉的位置就顯得十分的尷尬了,他有戰功,有人望,有能力,這種人假如有不臣之心的話分分鐘可以扯大旗當虎皮造反。再說藍玉在朱元璋的眼裡也不是一個良善之人。作為武將的藍玉在政治嗅覺上面表現真的是讓人汗顏,樹大招風的大不想著怎麼明哲保身,反而做出強佔民間田地,對抗朝廷命官的事情。老朱考慮到自己在的時候藍玉就這麼囂張,走了朱允炆怎麼駕馭,於是藍玉被殺。作為自己的丈人,蜀王就上書朱元璋,將藍玉的人皮留在了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