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戰神藍玉,被朱元璋剝皮填草的背後,有哪些歷史必然原因?

2020-12-24 酋長夫人2012

明朝建國之後,元朝的殘餘勢力逃到了漠北草原,歷史上稱為北元。朱元璋料到這些殘渣餘孽會對大明政權構成威脅,於是多次派兵徵伐,圍剿元軍殘部。

經過朱元璋不斷地屠殺,當年跟著他出生入死的老將們早已所剩無幾,這時候有一位年輕的軍官脫穎而出,他就是常遇春的小舅子藍玉。藍玉參與過多次圍剿元軍殘部的戰爭,逐漸顯示出優秀的作戰才能。

1388年,朱元璋決定徹底消滅元軍殘部,他任命藍玉為主帥,率領十五萬精兵,最後一次出徵漠北。

在一個黃沙漫天的日子裡,藍玉率領明軍神兵突降。那些蒙古貴族們正在飲酒作樂,完全想不到明朝的軍隊能夠孤軍深入到這個地方,北元領導連玉璽都沒來得及拿,就倉皇地逃走了。他的兒女和妻妾們,還有部眾七萬多人都當了俘虜。

藍玉繳獲了北元的玉璽,還有十幾萬頭牲畜,押送著浩浩蕩蕩的俘虜,高唱凱歌回家了。

朱元璋接到喜報,心裡十分高興,他把藍玉比為漢朝的衛青和唐朝的李靖,藍玉一下紅透了大江南北。

但藍玉卻不是一個聰明人,他似乎剛從火星移民回來,對朱元璋屠殺功臣的事跡沒有一點印象。功臣與罪臣,就像朱元璋的手心和手背,隨時可以翻轉。

藍玉被朱元璋誇獎了幾句,就得意忘形,差點連自己姓啥都不知道了。

俘虜中有不少美女,在回師的路上,藍玉就挑了一個模樣出眾的帶到自己房間享用。美女不堪其辱,一激動自殺了,而且這美女俘虜身份高貴,是北元首領的妃子,這在俘虜之中造成很不好的影響。

部隊走到喜峰關的時候,正當深夜,藍玉急著要進城休息,於是派人去叫門。梆!梆!梆!來人哪!快開門!藍大將軍要進城!

守城軍士在城樓上探頭瞧了瞧,光看見烏泱泱一片到處都是人,是什麼人卻看不清,這黑燈瞎火的,誰知你是藍將軍還是綠將軍?等咱跟上級報告一下,開個會,研究研究!

藍玉可等不及,本將軍到了,還開個屁會!難道你們沒聽說過,咱可是平定北元的頭號大功臣——藍玉!快開門!

不開?不開咱可要撞門了!兵丁們一擁而上,拿出攻城的十八般武器,叮叮噹噹,轟轟隆隆,不一會兒就把門打破了。城裡的守軍還以為是外敵入侵,差點就爆發了內戰。

藍玉的所作所為,都瞞不過朱元璋的特工,一舉一動隨時都有人匯報。朱元璋對藍玉的表現很不滿,本來打算封他為梁國公,因為這兩件事,改封他為涼國公,想讓他狂熱的腦門清涼清涼。

但是沒多久,朱元璋又把藍玉提升到太子太傅(從一品),相當於副部長了。藍玉不知是喝高了還是怎的,竟然說:「以我的功勞,當個太師(正一品)才合適。」

看來藍玉真的是忘記了胡惟庸老前輩的下場,胡天胡地折騰了六年,朱元璋開始對他下手了。

1392年,辛辛苦苦培育了多年的接班人太子朱標病逝。朱元璋不得不把皇孫朱允炆當作繼承人重點扶持培養。藍玉作為太子妃的舅舅,一直以來都是全力支持朱標,是堅定的太子黨。

可現在朱標一死,藍玉等太子黨會不會全力輔佐朱允炆?藍玉在朱元璋時代尚且居功自傲,飛揚跋扈,柔弱的朱允炆必定不能鎮住他。

為了朱允炆,為了大明江山穩固,朱元璋必須心狠手辣。所以,不管你們這些太子黨有沒有謀反之心,都必須死,而且越快越好。

朱標死後第二年,朱元璋的特工部隊——錦衣衛指控藍玉謀反。

「謀反」二字,歷來是最鋒利的屠刀,沒有人能在這把刀下倖存。藍玉這貨慫得很,為了少受點活罪,他直接招認了。他一認罪不要緊,謀反不會是一個人單挑啊,肯定有同謀,於是沾邊帶故地就牽扯了一大堆。

三年前才告結束的胡惟庸謀反案,朱元璋殺了三萬多人。這回藍玉謀反案,朱元璋又殺了一萬五千多人,有資歷的,有能力的,幾乎都殺絕了。藍玉被殺頭斃命,剝皮填草後,送到他女兒蜀王妃處「留念」,以此來威震那些圖謀不軌的人。

這回朱元璋可以稍微睡得安穩了,可是卻給後來的靖難之役,孫子建文帝無將可用埋下了禍根。

藍玉並無謀反之心,卻成為朱元璋手下下場最為悲慘的武將。說到底,藍玉只是一介武夫,政治鬥爭的經驗太貧乏了,遇到朱元璋這樣狠辣的君主,慘死是必然的結局。

相關焦點

  • 大明朝一代戰神,漠北戰功赫赫,為何成為剝皮充草的實例?
    大明朝一代戰神,漠北戰功赫赫,為何成為剝皮充草的實例?崇禎十七年,張獻忠打下了成都城,踏進了蜀王府,蜀王帶著幾個妃嬪跳井而亡,自從朱元璋的第一代兒子蜀王朱椿開始的明朝蜀藩宣布終結。張獻忠把蜀王府搜刮一空,隨後在成都城門樓上發現了個奇怪之物。
  • 藍玉被剝皮實草是否還留於人世? 朱元璋為何對藍玉處以如此極刑?
    若藍玉這般朱元璋還未有絲毫忌憚,那顯然有些不符合他的性格了。但頗為讓人意外的是,朱元璋並未因這兩件事怎麼著藍玉,僅僅是把他的爵位從「梁國公」改成了「涼國公」。朱元璋此舉很明顯是在試探,他想看看藍玉此後會怎樣表現。通常,若臣子在帝王稍加懲戒後立馬知錯並大改,那多是不會有大礙的。可這藍玉見朱元璋對自己只是形式上處罰了一下,竟越發「嘚瑟」了。
  • 朱元璋為何寧肯被罵,也要將藍玉剝皮實草?
    藍玉被朱元璋剝皮實草,他作惡多端只是一個方面,也不足以要了他的命,謀反更是沒影的事,其真實原因不過是朱元璋要為皇太孫朱允炆掃清前行道路上可能出現的障礙
  • 明朝的開國大將藍玉真的被「剝皮實草」了
    大明開國,葉子奇於明洪武八年(1375)任嶽州巴陵縣(今湖南岳陽市)主簿。但洪武十年(1377)春,有司祭城隍神,葉子奇和群吏在祭前竊飲豬腦酒,被縣學生員揭發,因此丟了官職,憤而在獄中著述《草木子》。這種情況下寫的作品,是很容易走偏激路線的。
  • 藍玉被朱元璋「剝皮實草」傳示天下,最後藍玉人皮到哪裡去了
    部分文章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後臺留言),立即刪除。本公眾號的原創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公眾號無關。圖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藍玉最終所受的刑罰是「剝皮實草」。所謂「剝皮實草」也就是將人皮剝下,填充以草物,製成稻草人,懸掛於市井或衙門口,以儆效尤。
  • 朱元璋不計名聲,將藍玉剝皮,歷史證明他並不明智
    而對謀反者更不手軟,除殺頭、滅族外還發明了諸多酷刑,而最讓人毛骨悚然的莫過於「剝皮實草」。如何操作?就是將受刑者肉皮用利器與骨肉分離開來,然後將空皮囊塞入稻草,懸於高曠之處,令見者喪膽,時刻謹記安分守己。而大將藍玉就受次「禮遇」,塞滿稻草的皮囊還被在全國「巡迴演出。」據說遊到蜀地時,藍玉女兒於心不忍,遂託夫君蜀王朱椿向朱元璋求情,才得將父親皮囊留下。
  • 藍玉被朱元璋剝皮實草傳示天下,最後藍玉人皮到哪裡去了?
    就連「封狼居胥,勒石燕然」大破北元於捕魚兒海的名將藍玉,也是被冠以謀反之名,被剝皮實草,族滅三族,並株連蔓引,被殺者約一萬五千人之眾。那麼,朱元璋為何如此痛恨愛將藍玉的呢?非要對藍玉剝皮實草傳示天下?最後藍玉人皮又到哪裡去了?《明史·藍玉傳》記載:「藍玉,定遠人。開平王常遇春婦弟也。初隸遇春帳下,臨敵勇敢,所向皆捷。
  • 藍玉作為開國功臣,為什麼朱元璋會殺了他,還要將其剝皮實草?
    那麼朱元璋為什麼會對藍玉下手這麼重,殺了他還要將其剝皮實草?藍玉遭到如此下場,完全是咎由自取,但朱元璋下手這麼重,也確實是有原因的。(藍玉劇照)在藍玉出事前,洪武年間已經發生了三起大案,分別是空印案、胡惟庸案和郭桓案,三起大案幾乎將明初功臣消滅過半,眾多有能力有才幹的文臣武將遭到無情殺戮,到朱元璋晚年,藍玉成了他最為倚重的大將。
  • 明朝開國大將有多慘?朱元璋特賜「全屍」,結果只留下一張人皮?
    特別是到了明朝時期,朱元璋殺起功臣來,那是真不手軟。不管你功勞有多大,只要老朱感覺你的實力和地位影響到了皇權,那就一個字」殺「,絲毫不講情面。大將軍藍玉,一生戎馬、戰功顯赫,也落得了個被剝皮實草的下場,真是慘得不能再慘了。藍玉原本是常遇春的手下,因作戰勇敢、有膽有謀,深受常遇春和朱元璋的賞識。藍玉西徵四川、北戰沙漠、討西番、克雲南,幾乎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 戰功赫赫的藍玉為什麼最後被朱元璋滅族?只因藍玉的這8個字
    戰功赫赫的藍玉為什麼最後被朱元璋滅族?只因藍玉的這8個字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有不少的開國猛將,他們在戰場上勇猛無敵,為王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戰功。大明王朝開國名將很多,像徐達,常遇春,李文忠等,這些開國猛將中不得不提大將軍藍玉。
  • 朱元璋殺藍玉的原因到底是什麼?真是謀反嗎?其實朱元璋另有目的
    胡惟庸與藍玉案件習稱「胡藍之獄」,是朱元璋誅殺開國功臣的政治事件,而「空印案」與「郭桓案」則是對涉嫌貪墨的官吏進行大規模的鎮壓。可以說,這「明初四大案」中,藍玉案的疑團是最多的。在這起政治事件中,超過一萬五千人牽涉其中,其中,更有幾十位地位顯赫的貴族被殺。雖然,藍玉案的死亡人數是最少的,但是,案件中存在的疑團卻是最多的。時至今日,史學界仍未停止對此案的討論。
  • 藍玉為明朝創建立下汗馬功勞,為何最後還落了個被剝皮的下場?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朱元璋以涼國公藍玉欲圖謀反為由發動臭名昭著的「藍玉案」,命人將藍玉的整張人皮活剝下來,死狀不可謂不恐怖,受到牽連被殺者高達一萬五千多人,實乃「流血千裡」。那麼問題來了——藍玉為明朝立下汗馬功勞,朱元璋明知誅殺這樣的功臣會落得千古罵名,可他為何仍是將藍玉剝皮了呢?
  • 藍玉,一個讓朱元璋害怕的男人
    其中在明洪武二十六年也就是1393年,朱元璋找了一個謀反的藉口,把涼國公藍玉,以及傅友德,馮勝殺害。史稱「藍玉案」,牽連人數達到數萬人,時間持續十一年。那麼這個藍玉究竟是誰呢?為什麼讓一生戎馬的朱元璋如此害怕?大家應該都看過,倚天屠龍記,在劇中,有一個捨命救張無忌的常遇春,實際在歷史上常遇春也是赫赫有名。
  • 藍玉,一個讓朱元璋害怕的人
    其中在明洪武二十六年也就是1393年,朱元璋找了一個謀反的藉口,把涼國公藍玉,以及傅友德,馮勝殺害。史稱「藍玉案」,牽連人數達到數萬人,時間持續十一年。那麼這個藍玉究竟是誰呢?為什麼讓一生戎馬的朱元璋如此害怕?大家應該都看過,倚天屠龍記,在劇中,有一個捨命救張無忌的常遇春,實際在歷史上常遇春也是赫赫有名。
  • 明朝"藍玉案"中,藍玉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藍玉案,在歷史上被稱為「明初洪武四大案」之一,單單僅這一個案子,牽連人數高達一萬五千不止,說是血流成河也毫不為過。
  • 朱元璋清除元朝勢力時,大明如何將元逼向覆滅?有下面3點原因
    導語1367年10月,居於江南的朱元璋進行了古代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北伐,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民軍佔領大都城之後,之後朱元璋將大都更名為北平,昭告天下大明王朝的建立。統治華夏高達98年的元就此消亡。而後來北元的結局歷史上卻沒有過多提及,但是北元的消亡卻值得細細品鑑。第一:遭遇強敵,北元有了敗績為什麼徐達和常遇春在將大都佔領之後,沒有將逃離的元勢力一鍋端掉呢?這是因為徐達和常玉崔覺得自己已經有了足夠的功勞,所以這些事情就沒必要再費心了嗎?
  • 到底是什麼特質使得朱元璋從一個放牛娃成長為大明王朝的開國帝王
    這些東西對他成年之後起義反元,並最終創建了大明王朝到底有什麼樣的影響? 與當時環境下的農家孩子一樣,砍柴、放牛、幫助父母種地,以及饑寒交迫是朱元璋童年與少年時的全部。 即便如此,我們依然還是能從朱元璋遊戲童年中發現一些蛛絲馬跡。 兒時的朱元璋雖然饑寒交迫,但是最喜歡玩的遊戲竟然是「當皇帝」。
  • 明初四大案「藍玉案」,究竟是冤案,還是罪有應得?
    但是,他的眼中也是不容沙子的,大明律中明確表示只要有官員貪汙十六兩以上就要被剝皮實草,可見當時法律的嚴苛。作為明初四將之一的藍玉,追隨朱元璋長達三十餘年,屢立戰功,因公封爵,最後卻為何身死?甚至因藍玉一人而牽連上萬人,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這場長達數年的「藍玉案」呢?
  • 朱元璋為何要發動「胡藍之獄」將胡惟庸、藍玉處死?
    25歲的朱元璋加入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起義反抗元朝。1368年初,朱元璋在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朱元璋能從一個放牛娃開始逐步崛起,最後推翻蒙元登上皇位,很大程度上得力於和他出生入死、患難與共的開國功臣。  不料,朱元璋當上皇帝後,就向這些握有大權的開國功臣們舉起了屠刀。  1380年,明太祖以謀逆罪處死宰相胡惟庸,屠滅其三族,連坐其黨羽,殺了一萬五千多人。
  • 藍玉是被冤殺,還是自己作死?看他做的這4件事就明白了
    由明太祖朱元璋親自坐鎮,熬時數月徹查此案,先後共有上萬人被殺,其中以大將藍玉的官職最高,下場也最慘,所受的刑罰是剝皮,將其皮囊填充上乾草,又傳到各地官府,以儆效尤。《明史·藍玉傳》記載:「錦衣衛指揮蔣珊告玉謀反,下吏鞫訊。獄具,族誅之。」藍玉出生時間不詳,因姐姐嫁給常遇春,所以他成了常遇春的小舅子,從常遇春的年齡來看,藍玉被處死時大約五十多歲,甚至還要小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