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西虹市首富》自上映以來票房持續走高,票房破20億,而同日上映的《狄仁傑之四大天王》目前還不到6億。
兩者的市場表現或許正是應了那句話,特效片不如「特笑」片。
不過,和《我不是藥神》相比較,《西虹市首富》在情節設置和表達手法上更偏向於誇張的手法。它描述的是一個雖然潦倒困頓、看似低俗卻仍保留最後底線的底層粗人突然被告知有一個有錢的親戚,並且自己成了唯一的繼承人。作為考驗,他需要在一個月內花光10億元,當然這個10億的花費也是有條件約束的。具體約束條件如下:1 、一個月必須花完不能留下任何屬於自己的有價值的東西。2 、必須在西虹市內花完,不能給別人,不能扔掉,不能賭博,不能捐慈善,不能告訴任何人。3、只能僱傭不超過100個人,僱傭的錢和開銷的錢不能離譜必須符合常理,買的任何東西必須是市場價。4、不能故意損壞任何價值的東西,(比如買個古董把它毀了)。
看到以上情節的大家,應該絕大多數立馬開始計算如果自己是王多魚,會如何來完成這項「美麗的」考驗吧,想想心裡都有些激動呢。也有很多較真的小夥伴們從這幾個約束條件中找出了很多BUG。不過不管如何,隨著劇情發展,王多魚肆意地揮霍著這些巨額的財富,想著花完這筆錢好繼承更多財產的他不想卻錯打錯著地反而掙了好多財富。這看似荒誕不已的情節設置卻讓人感到暗暗心驚,細思極恐,似乎現實中也差不了多少。
誠然,作為影視作品,《西虹市首富》進行了很多的藝術加工,但似乎身邊這些情況又有跡可循。擁有大量財富和權利的部分人群很大程度上決定或者極大地影響著一切,有句話叫做錢生錢,也有一種說法叫做馬太效應。確確實實地,至少有錢人比底層人擁有更大的成事的機會,於是這種現象也催生了一種「仇富」人群,和「諂媚」人群。
有些人看似清高的臉皮下隱藏著的只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人,一旦給予他這種機會,恐怕表現的會比暴發戶還暴發戶,他們抨擊社會不公、貧富差異的原因僅僅是因為自己沒有得到過。而另一部分人則千方百計地在有錢人身邊刷存在感,卑躬屈膝,以此來獲得他們的「施捨」,可能心裡暗自還在罵著這個人,卻嬉笑著恭維著為了那實實在在的好處。貧富差異大的現象,確實讓有很多「窮人」感到憤慨,但在抱怨的人中卻確確實實也存在只是因為好吃懶做而導致貧窮的人。所以說,貧富差異大的現象本身不值得抨擊,該抨擊地是機會不對等。很多人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勤勤懇懇地奮鬥了一輩子,卻無法積累財富,甚至生不起病、吃不起藥,有些人肆意揮霍、任性妄為,卻能輕易地實現1個億的小目標。如果有一天,對等的付出能夠得到對等的回報,那將會是多麼美好的社會啊,雖然這個社會就是水中花、鏡中月,恐怕終究無法實現,畢竟很多人是以「躺著都能賺取」為目的來奮鬥的。
雖然社會不公,但更可惡的是把社會不公當做藉口來做那些明知給人帶來傷害事的人。在現在這個社會,如果能做到落魄時的王多魚那樣,在最基本的問題上守住底線,就已經是非常非常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
俗話說,人紅是非多,《西虹市首富》還未上映時就有網友質疑該片涉嫌抄襲。
事實上,《西虹市首富》確實是對1985年一部老電影的翻拍,且已獲得原版權方環球影業的授權。
這部被翻拍的老電影曾一度被錯誤的翻譯為《釀酒師的百萬橫財》,但它和釀酒師其實沒有半毛錢關係,其準確的譯名應該叫——
《布魯斯特的百萬橫財》
Brewster's Millions
主人公布魯斯特是個二流棒球手。
他們的球隊位於非中心城市哈肯薩克,賽場環境相當簡陋,比賽進行途中不時還有火車經過,球員們只能等火車開過去後再繼續比賽。
布魯斯特有著遠大的職業目標,希望能打進大聯盟,與頂級球隊一決高下。
然而現實與目標還相差甚遠,他只能在酒吧撩妹時用理想吹吹牛皮。
這天,布魯斯特和自己的隊員兼好基友肥仔正在酒吧與兩位女士搭訕,他們胡扯了一堆關於神秘的東方按摩的事情,邀請兩位女士與他們一起嘗試一番。
不料,就在他們準備起身轉移陣地時,兩位女士的男友趕來了。
雙方一言不合就掄起了拳頭。
因聚眾鬧事,布魯斯特和肥仔被抓進了警局。
好不容易等到了球隊教練查理來警局,查理卻告訴他們,俱樂部老闆不願意為他倆出保釋金。
並且,要藉此炒了他們的魷魚。
法官認為在場人證確鑿,當庭做出判決,就在布魯斯特和肥仔落魄至極時,一個自稱唐納德的人請求保釋他們。
布魯斯特曾在球場的觀眾席上見到過唐納德,他堅定地認為唐納德的身份是球探,此次保釋,一定是有俱樂部看中了他。
然而,等他們隨唐納德來到紐約後,發現事情完全不是想像的那樣。
唐納德只是被人僱傭來的一個手下,他的任務就是把布魯斯特帶到紐約。
布魯斯特被帶進一間大會議室,並被告知了一個驚人的消息。
霍恩是布魯斯的舅公,因年少時與家人不和,獨自去西部闖蕩,成了一位富豪。
他在離世前立下遺囑,考慮把財產留給唯一在世的親人,布魯斯特。
但霍恩在遺囑中制定了一個規則:
如果普魯斯特能在30天之內花光3000萬美元,就能繼承他的3億元財產,否則將一無所獲。
霍恩對花錢方式做了些補充說明,比如,「可以僱傭你想要的人,但必須物有所值」、「5%可以做慈善,5%可以賭掉,但不能直接送出這些錢」……
此外,布魯斯特還不能把這件事告訴任何人,否則將被取消資格。
如果布魯斯特不願意接受這個挑戰,舅公霍恩還給他準備了另一個「懦夫」選項,就是直接獲得100萬美元,而放棄挑戰。
布魯斯特最終決定挑戰「花錢遊戲」。
為了幫助普魯斯特記清每一筆開銷,負責管理財產繼承事務的人為他特別安排了一名隨身會計——德雷克,她也不知道實情。
隨後,布魯斯特就開始了他的30天「揮霍之旅」。
他先僱了唐納德做自己的專職攝影師,周薪開出一萬美金。
當銀行客戶經理向他介紹高利息的存款收益業務時,布魯斯特表示自己不需要任何利息,反而要給銀行資金管理費。
這種邏輯讓會計德雷克感到十分詫異,因為不要利息意味著白白丟棄了大筆收益。
布魯斯特接著打算取出300萬現金直接帶走,考慮到安全問題,他直接用高薪把銀行的安保隊長給挖了過來。
帶著浩浩蕩蕩的安保隊伍走出銀行後,布魯斯特趕忙給自己原先的棒球隊教練查理打了個電話。
他決定臨時買下自己的球隊,並將安排一次與頂級球隊洋基隊的比賽。
布魯斯特免費請圍觀的路人到高檔餐廳海吃海喝,包下高級酒店的兩層房間免費給大家住。
但他總覺得自己與真正的富人還是有差距,就像會計德雷克看他的眼光。
於是,精心打造一番自己的形象,很有必要。
很快,布魯斯特成為富豪的消息通過媒體傳遍大街小巷,各行各業的人員前來尋求投資機會。
有人說了個想法,要從北極圈運冰塊去阿拉伯,布魯斯特給他投資100萬。
出門開車時,被別人追尾,布魯斯特反而給了對方30萬賠償。
當然,偶爾也要過過驕奢淫逸的生活。
總之,他的目的就是要想盡辦法把錢花光,但花光錢也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布魯斯特投資的冰山項目竟然被大公司收購,自己買的股票也漲價了,這一切看起來賺錢的好事都讓他感到十分焦慮。
由於種種原因,錢生錢比花錢要容易很多。
布魯斯特無意間看到了競選市長的新聞,他決定斥巨資參加競選,以儘快花掉手上的財富。而他的競選宣言就是「不要投我」,因為他並不想真的去競選市長。
然而,當這種戲謔式的競選演說傳播開來後,大眾們慢慢喜歡上了他,布魯斯特不得已在比賽場上公開宣布,自己退出競選。
而這場實力相差懸殊的比賽,結果自然是輸給了洋基隊。
布魯斯特還宣布,他要用剩下的3萬8美金辦一場聚會,邀請大家都來參加。
聚會第二天,當布魯斯特從夢中醒來時,所有用錢買來的服務都要離他而去了,酒店要退房、服裝也要退還。
因為,布魯斯特真的花光了3000萬。
雖然中途遭到小人算計,讓布魯斯特險些被坑,但最終,他還是獲得了舅公3億美金的財產。
相比《西虹市首富》,美版電影顯然更敢「黑」一些。
首先,主角由黑人演員出演,其中的一些搞笑橋段不時透露出種族問題的傾向。
舅公在遺言中略帶調侃意味地說,「你不知道自己的曾祖父是個白人嗎?」
其次,美版電影中主人公最終大肆揮霍金錢的方式是競選,其中不乏大量對「金錢政治」問題的批判。當然,這些內容在翻拍時也只好迴避。
1985年的電影《布魯斯特的百萬橫財》是根據同名小說改編而來,據美國影評人諾阿·基特爾介紹,在電影史上,被翻拍次數最多的一本小說就是它。
▲1902年版小說《布魯斯特的百萬橫財》
這本於1902年出版的小說,光是在好萊塢,就先後在1914年、1921年、1926年、1945年以及1985年,五次搬上大銀幕。英國電影人也分別在1935年和1961年兩次將它改編成電影。印度寶萊塢於1954年、1985年(這兩次為泰盧固語)、1988年(這次為印地語)以及1997年(這次為泰米爾語),四度拍成電影。此外,2016年,巴西電影人也基於這本小說改編了一部電影。
▲1988年印度電影《財源滾滾來》也是翻拍版本之一
有趣的是,在100多年的改編進程中,布魯斯特的「橫財」金額也在不斷攀升,他需要花光的鈔票也越來越多。到《西虹市首富》時,主角需要一個月內花光10億人民幣。
這是一個無比諷刺的「一夜暴富」夢,如果你仍沉浸其中,還在歡呼尖叫……
拜託,該醒醒了~
莎士比亞說「一千個人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是的,對於這部電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來說說我的感受,就像我的標題所說的,我看到了金錢、夢想、人性以及教育幾個方面。
首先說金錢,故事的開始就是主人公王多魚的二爺由於是彎的,因此王多魚成為了二爺唯一的法定繼承人,擁有300億的財產,按照馬雲1500億身價(保守估計)來說,300億已經可以算得上頂級富豪行列了。但是這位二爺並沒有直接將財產給予給王多魚,而是給出了選擇, 1個月花光10億的賭約(附帶各種條件,必須在西虹市內、不能做慈善、贈送他人、一個月之後不能剩下任何資產、所有錢只能花在自己身上、不可進行黃賭毒之類的不合法交易、只能僱傭不超過一百名員工、必須付給僱傭人員與勞動等同的相應報酬、不許毀壞任何有價值的東西、不準哄抬物價、超過市場價格的最高標準且必須保密……)以及可以隨手可得的1000萬。
站在二爺的角度來說,如果主人公選擇了後者,那麼可以認定為這位孫子是一位謹小慎微、野心不大的人,那麼留給他的1000萬也足夠他折騰的了。而剩餘的錢將會存到基金裡。而選擇前者,可以看看這些條件限制,只能花在自己身上且一個月之後不能留下任何固定資產,小編是個粗俗人,第一件事想到的就是買大別墅、勞斯萊斯、各種奢侈品,但是一個月之後這些資產不會消失啊!再說吃,最貴的一個月也吃不完10億啊!買紅酒,可是最貴的紅酒也只有40多萬美元……於是花錢成了一種煩惱,只能打起了租賃的主意,租下了西虹市最奢華的別墅酒店,租下丙級球隊,胡吃海喝,包括進行了各種自殺式的投資,例如投資馬桶遊泳裝備、買夕陽產業的股票,請拉斐特吃飯、從北極運冰山到阿拉善、買爛尾樓……然而事與願違,馬桶遊泳裝備在城市得到了普及,5000萬請拉斐特吃飯結果提振了股票市場使得股價大漲從而淨賺1億,冰山到了一半被俄羅斯發現並擁有了北極熊的商標且獲得了所有的成本補貼,爛尾樓成了學區房賺了10億等等,錢不僅沒有減少反而不斷增多。
再說夢想,王多魚(多餘)這個名字也成為了主人公前半生的寫照,球場咬人,踢女足、人體壽司、人體模特等等,被20萬收買踢假球,作為一個社會小角色的他其實也活成了生活裡多餘的角色,以致於在見到10億現金之後腿軟到爬不起來(估計小編跟各位看到這麼多現金之後也會做出這樣的反應)。在開會中出現一個精神病患者用2分鐘的時間闡述了自己的馬桶遊泳裝備的夢想之後,本是抱著投資賠錢的初衷的王多魚,靈機一動想為身邊的人的夢想買單,這個時候出現的幾幕場景感動了小編,
廚師、服務員、保安這類平凡人都喊出了「我也有夢想,I have a dream,too」。在這裡小編深受感動,可以說王多魚在眾多的生活磨礪中,逐漸喪失了夢想,後來在故事的結尾與女主完成了環遊世界的舉動後,小編發現其實王多魚的夢想是環遊世界。也可以說,這是我們所有人的夢想。與此同時,夢想是每個人都會有的東西,包括那個剛從精神病院裡跑出來的精神病患者,而當王多魚實現了他們的夢想的時候,一群人站在桌子上手舞足蹈的狂歡,這是我們夢想應該有的樣子。然而大部分的人為了生存而不得不從事一些與夢想不同的工作,這也是生活的無奈,長期處於夢想被壓抑的狀態。
接下來我們說說人性,故事裡柳建南(賤男)的角色是一個口是心非的「偽君子」形象,十大傑出青年,教育家、授課「看淡金錢」的人生導師,然而卻為了金錢而從育人的園丁轉變成了種樹的園丁,在女友生日當天到來其實是為了希望女友能夠在王多魚那裡為他爭取活動經費,收取2000塊錢回扣等等,教育別人要看淡金錢,自己卻反而成為了金錢的奴隸,這也藉此諷刺了現實中的那些道貌岸然的「師者」、「磚家」形象。
遺囑考驗直到女主「被綁架」才真正迎來了高潮,如果王多魚報警,害怕綁匪撕票,如果支付1000萬贖金,就違背了遺囑的規則而無法繼承300億,在經歷了「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痛苦的心裡掙扎之後,王多魚想用1個億買通遺囑見證人老金終止考驗,既可以救女主,又可以合法的繼承遺產,然而此時老金卻沒有因為金錢而喪失原則,包括在最後等待的時候他也說出了那句「一個人如果因為金錢而喪失原則,那麼他將會愧疚一輩子」,這是在金錢和人性方面選擇了堅持原則。而男主也在最終時刻選擇了營救愛人,從而感動愛人,並通過了二爺所提前設計好的意料之外的「終極考驗」。此時,魚和熊掌兼得了,環遊世界之後二人決定將遺產全部捐獻出去。本以為故事到此結束,然而此時又迎來了一個新的轉折,他們要為未來出生的孩子留下一筆財產,從出生到成家立業,甚至考慮到二胎,算無止境……這也是我們國人的真實寫照,要為後代全面的考慮,並且成為了一種有別於歐美國家的民族特徵。
最後我們說教育,在小編看來,二爺在臨終前對巨額財產的處理方式做出了周全的考慮,可以繼承、可以交給基金打理,包括王多魚能否通過考驗都做了周全的考慮。其實,二爺是希望並樂意看到王多魚能夠順利通過考驗,並藉此來教育他在這個世界上有比金錢更重要的事物,那就是愛,也是情義所在。而經歷此事,王多魚這個曾經在生活中處處多餘的小角色也完成了蛻變了,真正看淡了金錢,選擇了小富即安的生活。故事不僅教育了王多魚,也給了在做每一個人深刻的教育。
囉嗦一句,假如你是王多魚,你怎樣上述的所有規則裡,1個月花掉10億呢?歡迎留言!!!
END
∞
掃描二維碼,我就是你的人了
∞
聽說長的好看的人都點讚、分享、置頂了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