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新年曆時3天。頭夜叫「覺羅基」,過年的第一天叫「庫斯」,即為新年的意思。這一天的主要內容是祭祖。早晨雞叫之後,全村要宰殺年豬。第二天叫「朵博」,第三天叫「阿普機」。
2011年5月23日,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申報的「彝族年」入選國務院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草堂農夫原創攝影】過年
團友楊老師(草堂農夫)編輯製作
2019年11月隨著團友楊老師精心編輯,精良製作的圖片影集「【草堂農夫原創攝影】過年」拉開了我們此次的彝族年攝影帷幕!
我們此次一行8人,秉持著精品小團的出行原則,繼往開來,在大涼山這片沃土上,盡情的抒發著我們心中的那份愛!愛源自於內心深處的純真,源自於對事物的熱愛,源自於對大涼山的尊敬....
彝族年是彝族最隆重的節日,就如同漢族的春節,是彝族民間最為重要的傳統節日,也是家人團聚走親訪友的時機。一般在每年的11月中旬舉行,具體時間由當地通曉天文曆法而德高望眾的德古推算決定,除豬、龍、牛、雞、蛇日不宜定為年節外,其餘日子均可。如果過年之時有人去世,以後也應避免擇定此日。
第一篇章:
庫什
第一天是「庫什」,這天天還未亮各家各戶就起來,男的在家清掃祖宗靈位,洗涮敬奉祖靈的餐具,磨刀,宰殺過年雞,婦女們爭相汲水,做蕎餅。蕎餅和雞肉煮熟後,用木碗裝好雞頭和兩塊腿肉、三個蕎餅再敬祖靈。殺豬,豬殺死後,男主人便拿出煙和酒招待前來幫忙的人,女人和小孩就開始用蕨草燒烤褪毛。男人們到其他人家幫忙殺豬。
11月21日我們在昭覺境內,途逕往金陽縣岔路口,這天清晨,太陽還未從地平線升起,家家戶戶在家門口挖灶燒水,等待殺年豬。用蕨葉燒豬毛是彝族人的傳統,這樣處理的豬肉,比開水燙的要好吃得多。
用蕨葉火燒豬毛的奇特場面引發眾多路過的路人、遊客、攝影友友的圍觀。
彝族殺年豬十分講究,年豬一般是餵養了一年的黑豬,而且越肥越好。早晨雞叫後,全村就要宰殺年豬。年豬要從同村同寨年長或德高望重的人家開始,依次序宰殺。
彝族人把宰殺的豬以臥姿放在地上,在它身上燃起蕨葉來燒淨豬毛。
經過近一個小時的煙燻火燎後,人們用刀刮去豬身上的黑灰。
把內臟取出來,由畢摩或者長輩來觀察豬的胰腺是否平整光滑,以此來判斷來年的運勢。
按照傳統,年豬肉一半留給自己吃,另一半要送給嶽父嶽母。
豬被殺後,頭總是要朝著祖先的方向擺放,彝族人殺豬,祭祀活動往往都貫穿著始終。
現場的殺豬氣氛迎來了一波又一波的攝影友友駐足拍攝,大家從前拍到後,從左拍到右,從上拍到下,拍的那是不亦樂乎....
曲終人未散,直到....
下圖是在美姑攝影家協會主席「阿牛史日」家裡觀摩拍攝的,場面很壯觀,大家相互都是暢快淋漓,好不愜意和舒心。
阿弟阿妹,阿普等大家開始燒水,給豬褪毛。
經過了一上午的忙碌,不知不覺到了中午,在阿牛老師的強烈邀請下,我們在老師家享用了一頓豐盛的午餐——坨坨肉!大家紛紛拍照留念,記錄下這難忘的時刻,和這難忘的心情!
我們和彝族兄弟姐們在一起,入鄉隨俗,大口的吃肉,大口的吃飯,大口的喝湯.........
過年啦!彝家過年啦!... ..
在熱熱鬧鬧的氣氛中,大家度過了「庫斯」這天,祝福大涼山美滿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好!
大涼山彝族年的第二天:2019年大涼山彝族年—朵博(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