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包公身邊的王朝馬漢

2021-02-06 雞鳴書屋

原標題:《贊王朝、馬漢》


            作者 :於天松


      

  響應中央打贏抗擊疫情阻擊戰的號召,自覺宅在家裡。這些天,我又藉機看了一些包青天的戲。


 多年來,人們一提起「清官」,就自然想起包公。他明鏡高懸,廉潔公正,為民作主,是人們盼望的國家公務員的楷模。


除了喜歡包公,我還很喜歡他身邊的王朝、馬漢。你看每當包公一聲喊,他兩個立馬得令,勁頭十足,動作幹練,辦事利索,不畏困難,辦完又及時匯報。包公的指示靠他倆去抓落實。鬥國舅,彈王逵,打鑾駕,鍘趙玉、陳世美,都有他倆的功勞。那一件件冤假錯案都是他倆具體調查處理的。試想如果只有包公的懲邪惡的決心,在落實的時候,王朝、馬漢耍起滑頭來,也許把急案辦成積案,或辦成錯案。所以說,在贊包公的同時,別忘了也贊一贊王朝、馬漢。


王岐山在反腐中,衝破種種阻力,率先拿下一批貪腐高官,堪稱「包公」,人民不會忘記他。但細想想,拿下七個國級貪官,拿下廳級以上五百多貪官,這大量具體工作不都是「王朝、馬漢」做的嗎?


在當下戰病毒中,中央下達了防病毒指令,全國二百六十萬村莊的喇叭立刻就響了,村封路截。城市三十多萬個居委會馬上行動,街巷樓道都有人站崗。這大「動脈」的貫通不是「王朝、馬漢」的功勞嗎?再好的指示,能落到實處才有效。


進入新時代,需要新時代的王朝、馬漢。當好「王朝、馬漢」需要具備什麼素質,應該有很多條。我覺得起碼要有這四條:一是精準理解領導的指示精神,二是服從命令聽指揮,三是精通機關的「機關」,有完成任務的真本事,四是大公無私。有了大公無私的素質,「包公」的指令才能精準落實。過去聽到過一件事:某黨委要提拔一個幹部到重要崗位,派人作進一步考查。考查的人去了,又吃又喝又拿,還捎帶把自己小姨子的私事也辦了。試想這樣的「王朝、馬漢」回來匯報的情況能可信嗎?


雞鳴書屋聲明:本平臺只提供分享和交流不作商業用途,如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刪除!


微信掃一掃

關注這個公眾號

相關焦點

  • 「包公」入額後,「王朝馬漢」怎麼辦?
    「包公」入額後,「王朝馬漢」怎麼辦?
  • 包拯死後, 張龍、趙虎、王朝、馬漢和展昭去哪兒了 結局令人痛心
    包拯死後王朝馬漢張龍趙虎下落不明大家都知道,在包拯身旁有四大侍衛王朝馬漢張龍趙虎,還有南俠展昭,這四位行俠仗義,懲惡揚善,加之武功高強,忠肝義膽,可謂正道人士代表人物。王朝、馬漢是清代石玉昆所著的古典長篇俠義公案小說《三俠五義》中的虛構人物。
  • 王德生 || 王朝馬漢之蛇緣
    一個叫王朝勇,人們簡稱王朝。另一位叫馬漢傑,人們簡稱馬漢。王朝雅稱王膽大。馬漢外號馬大膽。王馬二人同村、同組、同庚、同學不同姓!上村小四年級時,王朝扶木梯,馬漢爬上村前那棵歪脖老偷樹上的枯洞掏鳥蛋。馬漢踮足、瞪眼、張口望洞裡瞧。這時,洞中有條小花蛇受驚往外猛躥,恰巧鑽進馬漢口中。馬漢一激靈,差奌從梯上摔下來。他本能地伸右手將蛇身後半截揑住,死勁往外拽。
  • 王朝、馬漢、張龍、趙虎,這四人是何來歷,又如何投奔了包拯
    「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辯忠奸,江湖豪傑來相助,王朝和馬漢在身邊……」,這是一首大家耳熟能詳的影視金曲,在這幾句歌詞中,「包青天」這個名字自不必說
  • 包拯去世後,王朝馬漢張龍趙虎,御貓展昭都去哪裡了?結局怎樣?
    標題:包拯去世後,王朝馬漢張龍趙虎,御貓展昭都去哪裡了?結局又怎樣?文/阿聞包公也叫包青天,在中國的北宋時期擔任開封府尹的職位。之後人送外號「包青天」,了解包公的朋友們都知道他主要的特點就是頭上有一個月牙的,長相比較的黑兇神惡煞。但他本人的內心卻和表面完全不同,後人的評書藝人就把包公斷案的事跡進行了加工誇大化。在這之間寫出了許多有關包公故事,將官僚貴族置之死地。通過編劇的篡改包公也成為了一個家喻戶曉的人物,人們更加崇拜這個正義之士。
  • [扯談]王朝馬漢是怎麼混成京城著名警察的
    又因為方言的緣故,我還常常把這句話聽成——「王朝馬漢,把狗日的抬上來。」不管抬上來的是狗頭鍘還是狗日的,反正總要有一個倒黴鬼,又將成為王朝和馬漢的鍘下鬼?管他是哪個倒黴鬼,對我這樣不算太良的少年來說,有那個想當然的血糊刺啦的場面就行。
  • 真實的包拯:善於彈劾,身邊沒有王朝馬漢
    沒有王朝與馬漢1056年,包拯被調回京城開封,掌管開封府,終於,與傳說「對上號」——開封有個包青天開封有個包青天。。然而,包拯坐鎮開封府總共一年多的時間,他的身邊,既沒有張龍趙虎、王朝馬漢,也沒有龍頭鍘、虎頭鍘、狗頭鍘,而砍國舅腦袋、殺負心駙馬、鍘親侄子包勉、打皇后鑾駕等出神入化的故事情節,就更是沒影兒的事了。
  • 包公的大鍘刀
    郭建「三口銅鍘神鬼寒」 在包公戲裡,最重要的道具就是包公那三口大鍘刀。這是包公戲的符號,如京劇《花蝴蝶》(《盜御馬》)一開場,包公上場自表:「銅鑼開道人吶喊,誰人不知包青天。我身邊隨帶著張龍、趙虎、王朝和馬漢,三口銅鍘神鬼寒。」 包公戲總是以「開鍘」這一聲怒吼而進入劇情高潮,於是很多戲曲直接將包公戲目總結為「大鍘」。
  • 話題 臺灣檢察官的「王朝馬漢」
    圖為2009 年2 月10日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陳水扁妻子吳淑珍就陳水扁系列弊案前往臺北地方法院受審。文|萬毅「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辨忠奸;江湖豪傑來相助,王朝和馬漢在身邊……」這是當年臺灣華視拍攝的電視連續劇《包青天》的主題歌。
  • 一代清官包拯去世後,手下4大侍衛張龍趙虎王朝馬漢,結局如何?
    影視劇作品裡面的包青天鐵面無私,無論是誰,只要犯了錯,他都敢於制裁,在包青天的身邊有王朝,馬漢,張龍,趙虎四大侍衛,還有公孫策這個智囊,以及武藝高強的展昭,他們都是包拯的團隊,也是靠著大家群策群力,才幫助百姓解決了這麼多的煩憂之事。
  • 包拯去世後,跟隨他的張龍、趙虎、王朝、馬漢結局如何?
    在很多劇中,我們也經常能看到他身邊的四個幫手,他們分別是王朝、馬漢、張龍、趙虎四大侍衛,那包拯死後,他們幾個人結局如何呢?實際上,真實歷史上並沒有這四個人。王朝、馬漢、張龍、趙虎是清代小說《三俠五義》中被虛構出來的人物。只是因為大量的影視劇中,都有出現這幾個人,所以極其容易讓人相信這幾個人真實存在過。
  • 【經典賞析】《七俠五義》之一「包公鍘國舅」(第六集)大結局
    (107)那人恰巧落在趙虎身邊,趙虎一翻身將他按住。眾人趕來,用繩子捆了,推推擁擁地帶他來見包公。(109)王朝見項福腿上釘著一枝袖箭,拔去一看,悄悄對包公說:「是南俠展昭的。」包公才知道是南俠在暗中幫忙,心中十分感激。
  • 三俠五義18:包公不畏權勢,鍘了國舅龐昱,從此聞名天下
    張龍、趙虎捉住龐昱,來見包公。包公和顏悅色地對龐昱說:「我與太師有師生之誼,只因有人告狀。不得不請你來對質一下。你務必要說實話,以便我見機行事。」說著,包公將一路上查防到的龐昱的罪行一一問他。龐昱見包公對他和顏悅色,又因剛才打了招呼,以為他必然袒護自己,於是都承認了。
  • 包拯逝世後,王朝馬漢張龍趙虎,展昭都去哪了?結果讓人哭笑不得
    但大家有所不知的是,包拯擔當開封府尹也僅僅只有一年的時間,那麼在包拯離世後,包拯手下王朝馬漢張龍趙虎都去哪裡了?還有一直陪伴著包拯的南俠展昭又去往何處呢?在電視連續劇中,為了更好地配合包拯處理各種案件,他也在身邊聚集了很多人才。例如,王朝、馬漢、張龍、趙虎,御貓展昭是包拯順利完成任務的標準配置。此外,好友公孫策還協助包拯調查了北宋公主的案件。歷史上的包拯包拯字希仁,是廬洲合肥人。歷史上的包拯形象和小說中十分相似,都是剛正不阿,嫉惡如仇之人。
  • 【曬曬你的寶貝】 得而復失滴寶貝,夢中的南俠展昭耍刺客、包公鍘龐昱
    往事隨風而去,唯有這件事總是被想起,卻從來也不曾忘記。應該是40年前滴事兒了,那個年代住宅沒有什麼樓房,大多數都是帶個院子滴平房。連環畫對連友的啟蒙開智基本都是緣起某冊連環畫,尤其是所謂傳媒的東西停留在少數收音機的六、七十年代,小人書就像一部電影一樣吸引眼球。我所說滴這本沒有實體書滴寶貝小人書,得到它時比較偶然,應該叫「撿到滴」。
  • 甘穀神話傳說之民間包公
    甘穀神話傳說之民間包公文/李鵬我第一次聽連生兒的故事,是一個比我大七八歲的堂兄講的。說從前有個叫連生兒的人,有天坐在路邊吸菸,見旋風兒轉到跟前,趕忙用草帽扣住;旋風兒不見了,底下放著一封信,上面沒有字,裡面裝著一張黃紙,也沒有字。連生兒納悶,拿回家慢慢看,看著看著不知不覺沉沉睡去,三天三夜後才悠悠甦醒過來。
  • 包拯死後,張龍、趙虎、王朝、馬漢和展昭去哪兒了?結局令人痛心
    包拯死後,張龍、趙虎、王朝、馬漢和展昭去哪兒了?結局令人痛心!王朝馬漢張龍趙虎是包青天手下四大侍衛,與南俠展昭、師爺公孫策一起構成開封府破案天團,這四位行俠仗義,懲惡揚善,加之武功高強,忠肝義膽,可謂正道人士代表人物。
  • 30年前的《包青天》:金超群散盡家財只拍包公,何家勁成最大贏家
    尤其是那一首主題曲,更是唱紅了大江南北:"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辨忠奸,江湖豪傑來相助,王朝和馬漢在身邊......"金超群老師扮演的鐵面無私的清官包大人,何家勁飾演的帥氣展昭等人,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金超群演《包青天》獲視帝,拿所有積蓄開影視城,只為拍「包公」
    1993年,隨著一首: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辨忠奸江湖豪傑來相助,王朝和馬漢在身邊《包青天》在內地再次走紅,並成功捧紅了包拯金超群,展昭何家勁,公孫策範鴻軒等三位主演。在和劇中金超群所塑造的包公,除了繼承以往作品中包公那種莊重威嚴的形象,同時又加入獨具特色的鏗鏘道白,使得角色更具權威性,讓觀眾感受到新的體驗。在93年播出之後,TVB購入本劇香港播映權,創下了超高的收視率,至今也是豆瓣上有著8.1分超高好評的經典影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