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美食: 拉雜窩窩,黑豆麵糊糊飯

2021-02-17 五寨在線

  媽媽捏的那個窩窩頭

  喧騰騰那個香噴噴

  一輩子也吃不夠

  而今好菜好飯天天有

  還是想把家鄉的那飯菜嘗幾口

  ……

  一首《媽媽捏的窩窩頭》,甜美而悠揚,聽著這動聽的歌聲,又想起了當年的窩窩頭。

  小時候,我們這裡種的玉米很少,做窩窩頭的面主要以小青糜面為主,叫「拉雜窩」。

  小青糜生長期短,是一種早熟植物。人們在種別的莊稼瞎苗時,都用它來補苗。小青糜子只能連皮磨成面做窩窩頭,去了皮做撈飯很糠,口感不好,又浪費了糠皮。那時候,人們恨不得連莊稼的蔓子吃了,顧不上什麼口感和營養,只要能充飢就是好東西。

  初秋,小青糜子搶先熟了,人們把這救命的小青糜連夜搶收。分到各戶。分到小青穈的人們,迫不及待地把它磨成面,好給餓了大半年的娃娃們吃個飽飯。

  那時媽媽還不到三十歲,生活的貧困並沒有掩蓋了她那俊美的容顏。她不僅長的美,而且是村裡出名的巧媳婦,當然做飯更是一把好手。

  爹把磨好的新糜面放在炕上,我們姐弟三個就大呼小叫起來,吵著讓媽媽給蒸窩窩。媽媽被吵煩了,罵我們是「餓死鬼轉世」,嘴裡罵著,手卻抻進面口袋,舀水和面做起了窩窩。

  媽媽捏窩窩的樣子很優美,她從盆裡揪出一團大小適中的麵團,兩手鬆松的扣在一起,一上一下,下面的手掌託住麵團,上面的手伸出食指和中指按在麵團上,隨著下面的手託著麵團輕輕地上顫讓其往一邊滑動,用上面的手做助力,麵團的中間漸漸出現了個圓圓的洞,這時候的我們眼巴巴地看著媽媽,盼望著媽媽不用把窩窩捏的太精美,只需快點蒸到鍋裡。窩窩終於捏好了,它的形狀像小山,更像蒙古包,光溜溜,頂尖尖,裡面的小洞洞還留著媽媽的手指印。

  蒸熟的「拉雜窩」黑油油發著幽幽亮光,媽媽用筷子打退了我們搶窩窩的手,把窩窩放到烤片上,用文火慢慢烤,直到把窩頭的外皮烤的起滿了米粒大的小泡泡,然後,再在窩窩裡放點油,再擱點鹽。

  這時,才會把烤好的窩窩遞給早讓口水流到衣襟的我們。

  外皮焦脆,內裡油鹽噴香,閉上眼睛,享受著那一瞬間的香甜。

  儘管吃到嘴裡澀啦啦的,下咽的時候拉嗓子,油香誘人啊,再說,那樣的待遇也是少之又少的。

  一整年全家五口人都分不到一斤油,每天一滴都劃不著,更別說蘸油鹽的窩頭了,這樣的美食絕對是一種奢侈。

  「拉雜窩」還有一種做法會讓它更香甜,那就是把捏好的窩窩放在文火(決不能用大火,火大了把窩窩蒸熟,就起不到發酵的效果,文火讓它慢慢地發酵,把窩窩裡的蛋白質轉變成糖,這樣做出的窩窩會帶點甜味,口感會更好。

  好花還需綠葉配,拉雜窩再香,還的配上一碗黑豆糊糊,不然乾巴巴的,吃著口感就會大減。

  黑豆糊糊飯,主要是由黑豆和莜麥稍微炒制磨成的面為主,再加小米和山藥蛋熬成的一種稀飯。飯裡既有黑豆的豆香,又有莜麵的爽滑,還有小米的清香,山藥的軟糯,其中的味道,只有喝過的人才知道。

  做黑豆糊糊飯的工序並不複雜,只要把火候和時間把握好就行了。

  切記涼水下面,按水量撒入一定數量的面,邊撒邊攪動,打散面,讓面充分溶入水中,小米和面一起加入,等鍋內起小泡時,再放入切好的山藥塊和少許鹽。

  千萬不能心急,溫火慢慢地熬,熬至山藥蛋錦軟入味既可。

  黑豆糊糊飯做好了,媽媽把盛拉雜窩的盆和老醃菜的罈子放在炕桌上。

  全家人圍坐在炕桌邊,盛一碗黑豆糊糊,吸一口不稠不稀、濃香滑溜的稀飯,再吃一口黑油油的拉雜窩。吃飯時,全家人不說,屋裡只有吸稀飯和嚼醃菜的聲音。

  現在還常想起小時侯吃的拉雜窩,想起每次咬窩窩時,留在窩上的那幾個白白的牙印印……

相關焦點

  • 暖冬的美食—窩窩醪糟雞蛋
    小編告訴你,關鍵的關鍵就在於醪糟的選擇,告訴你一個絕對味正質高、經濟實惠還獲得國家專利的大牌醪糟「窩窩醪糟」,只有它才可以做出正宗味道的醪糟雞蛋。下面就給你介紹幾款用「窩窩醪糟」做的醪糟雞蛋的做法:原材料:「窩窩醪糟」(超市都能買到)、雞蛋(土雞蛋或有機蛋首選)。
  • 腓秀雅雜(Feijoada)? Try something new in Rio!
    巴西人把當地特產的黑豆以及除大豆以外的豆類統稱為「腓讓」,並將其同大米一塊兒蒸成一道家常便飯,也常加入各式各樣的煙燻幹肉一起以小火燉煮最後將濃湯澆在米飯上,成為正宗風味的腓秀雅雜。與常登大雅之堂的「一品國菜」巴西烤肉相比,腓秀雅雜則被讚譽為「全民大菜」。巴西俗語中有一句「無豆不成飯」,可見這黑豆飯在巴西人日常生活中佔據著多麼重要的地位。
  • 黑豆,到底不能和什麼食物一起吃?
    黑豆,一種非常普通的食物,或熬粥,或包餡兒,都是很不錯的選擇,味道軟膩。黑豆被稱作豆類當中的「黑美人」,營養價值與顏值並不成正比,一直以來也是建議大家可以多吃的一類食材。經常吃黑豆對於身體有何好處?黑豆中含有還原性較強的「原花青素」,經常攝入對於身體可以起到很好的還原能力;另外,一直以來都在說「黑色入腎」,作為一種澱粉含量較高的粗雜糧食材,建議男性朋友可以多食用一些。
  • 【原創】吳川地方美食介紹——覃巴黑豆黑芝麻
    黑豆具有高蛋白質、低熱量的特性,其蛋白質含量極高,相當於肉類含量的2倍,雞蛋的3倍、牛奶的12倍;富含18種胺基酸和19種油脂,除能滿足人體對脂肪的需要外,還有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作用。常食黑豆,能軟化血管,滋潤皮膚,特別是對高血壓、心臟病,以及肝臟和動脈等方面的疾病都有好處。
  • 海南19縣市 窩窩大全 01
    特色美食:海南粉、齋菜煲、魚煲、煎烙餅、海南燒鴨、腸粉加伊面、牛腩豬腳飯。特色美食:文昌雞、錦山牛肉乾、抱羅粉、糟粕醋、東閣粿仔、香煎馬鮫魚、黑糖椰絲甜粑、紫薯、重興赤燒、珍袋、椰子飯、意粑。特色美食:加積鴨、清補涼、溫泉鵝、雜糧卷、雞屎藤、潭門海鮮。
  • 窩窩醪糟美味的秘訣
    從小吃到大的我如今已是奔三的年紀,這麼些年吃到能把愛和純粹做到極致的美食,只有窩窩醪糟,我想,這大概就是它如此美味的秘訣。窩窩醪糟的主原料特別簡單,糯米、酒麴、砂糖。《舌尖上的中國》說:「大多數美食,都是不同食材組合碰撞產生的裂變性奇觀。若以人情世故來看食材的相逢,有的是讓人叫絕的天作之合,有的是叫人動容的邂逅偶遇,有的是令人擊節的相見恨晚。」窩窩醪糟中幾味原料的相遇就是天作之合,他們成就了彼此。在現在這個浮躁的社會,能安心下來做食品已是寥寥無幾,能排除雜念用全部心血和愛來做一份產品的更是彌足珍貴。
  • 聽 | 美食偵探社 | 毛豆、黃豆和黑豆的關係,傻傻分不清?
    今天就來給大家說說毛豆、黃豆和黑豆的關係。點擊上方音頻,跟大偵探夏洛克小九一起探尋各地美食美味毛豆和黃豆都是大豆,毛豆長大了不一定是黃豆,毛豆並不比其它品種的大豆更多毛。黑豆、黃豆、青豆是種豆皮顏色不同,青豆的仁有黃色的,但是黃豆的仁沒有綠色的,叫青豆的除了綠色的大豆,還有豌豆,它們不是一個種,荷蘭豆是一種豌豆,但不是荷蘭的。看完這些,是不是更懵了?
  • 小野魚燉雜蔬,鮮香不膩又營養
    小野魚燉雜蔬By 葦兒WR原料:小野魚、大白菜、番茄、黑豆豆腐、食用油、鹽、姜、料酒。做法步驟:第1步、準備小野魚,大白菜,番茄,黑豆豆腐忘記拍照了。第2步、蔬菜洗切好。第3步、豆腐切小塊。第4步、熱鍋入油,把魚煎至兩面金黃。
  • 【秦嶺餘韻 隻言片語】其九十二:媽媽的棉窩窩
    我的長篇青春校園勵志小說《沙棗花開》,主人公沙棗,人物沙桃、冬梅、吳誠等等,他們身上自帶了《平凡的世界》中人物的氣息,他們來自不同的家庭,性格不同
  • 廚神丨社區廚神大比拼-茶香黑豆飯
    《超級點子王》之我愛美味推出的全民大型互動活動——"社區廚神大比拼"火熱進行中!到底誰能成為社區廚神呢?你的投票關乎他們的命運!今天的廚神是開茶業店的羅姐。羅姐從事茶葉生意十餘年,因為同樣喜愛美食,所以她在自己的茶業店裡建了一個廚房,平時經常與朋友在此小聚,品茶品美食。而今天她要做的菜也和茶葉有關,就是——茶香黑豆飯!
  • 吃黃豆好還是吃黑豆好?記住這七個黑豆保健作用
    先來看看黃豆與黑豆的區別。黃豆與黑豆的營養差別?實際上黑豆與黃豆都屬於大豆。其實黑豆與黃豆從營養價值上來說是類似的,都富含優質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大豆卵磷脂,維生素B族,維生素E,鈣,鎂等營養元素。黃豆可以做成很多到豆製品,豆漿,豆腐,腐竹,豆腐皮等等製作成各種豆製品,還可以榨油。而黑豆人們更多地從保健功效上認為要優於黃豆。
  • 溫暖自在,靜待彼岸花開——窩窩周歲記
    我們把窩當道場,邊想邊做。我們把窩當舞臺,從一開始就分不清誰是主角,誰是配角。我們把窩當家,舒適、放鬆,不管是眉飛色舞的暢談,還是默默地傾聽,都像一家人圍坐在冬日的火爐旁,空氣中瀰漫著茶香,絨毯搭在膝上,爐火映紅笑顏。我倆都是性情中人,這種人有優勢:能吸引到很多俠骨柔情的同道。
  • 這三種菜是記憶中的味道,你絕對吃過,你還記得你記憶中的味道嗎
    人生很長,我們嘗過許多味道,酸甜苦辣鹹,山珍海味,但是記憶中的那令人溫暖的味道永遠都是幼時母親製作的那一道道普通但又印象深刻的菜餚,今天這期就讓我們一起尋找記憶中的味道。將西葫蘆洗淨,切絲將西葫蘆絲加到麵糊中,加少量水,使其成為稠稠的麵糊,加入少量的鹽,蔥末鍋中倒油,用小火烙餅當餅兩面金黃即可 西葫蘆餅,酥脆的餅,偶爾有一點點烤糊的餅邊,
  • 黑豆赤豆芝麻糊
    黑豆赤豆芝麻糊By 食·色黑豆味甘,性溫,有補腎滋陰,補血明目,除溼利水,潤膚烏髮之功效。芝麻有潤腸通便,補肺益氣,助脾長肌,通血脈,潤肌膚,滋補肝腎,益陰潤燥等功效。原料:黑豆、赤豆、黑米、黑芝麻、水。
  • 窩窩醪糟,來自天府之國的美釀
    醪糟在眼花繚亂的各種醪糟品牌中,有一款「窩窩醪糟」,味道純正,醇香撩人,很接地氣。為什麼說它接地氣?而在這幾千年的漫長歲月中,「果糧蒸煮,加曲發酵」的基礎工藝一直淵遠流長,從未改變。時至今日古老而又傳統的醪糟工藝已經近乎失傳,現今的奶奶、外婆輩也僅僅是「聽來的遙遠故事」,真正能親自製作的恐怕也是萬裡挑一了吧。
  • 黑豆驚魂記
    昨天下午5點,帶著黑豆走北邊的橋,遇上黑豆朋友家主人,說他們剛剛從北邊遛回來,好像路北邊那個在建的公園是可以進去的。我早就知道,也曾經不止一次想去逛逛。天色還早,決定帶著黑豆進去逛逛。找到公園東邊一個門,柵欄門上有個孔很大,足夠我和黑豆輕鬆鑽進去,它比我利索,一聽號令,敏捷地伸展長腿壓低身子一竄就進去了,我彎腰探頭磨磨蹭蹭進去。
  • 老面饅頭篇~麵糊發酵法
    只要你熱愛美食請點擊上面 ↑ 藍色小字關注,我們專注、專一、專業於老麵包子饅頭的實踐技術探討。饅頭是我國傳統的發酵麵食,其製作歷史淵遠流長,早在三國時期,就有人使用發酵劑發酵製作饅頭。麵糊發酵法又稱液體發酵法,醪汁發酵法,肥漿發酵法,它是將麵粉、酵頭(或發酵劑)和水調製成麵糊,通過長時間發酵可以連續補料或不進行補料,使微生物(以酵母菌為主)大量繁殖,最終製成肥力超強的肥漿,再加麵粉調製成麵團進行麵團發酵,第二次和面、成型、醒發、蒸製來製作饅頭。在發酵的過程中可以加入米酒等營養風味物質等,麵糊發酵法與老面發酵法有許多類同之處。
  • 花生黑豆豆漿,養生豆漿,早餐必備
    花生黑豆豆漿By 爾東葉經常用黃豆打豆漿,將黃豆換作黑豆,搭配幾粒花生米,打出的豆漿一如既往的好喝,得益於黑豆的營養成分及功效,這款豆漿的食療功效更勝於其他款的豆漿。原料:黑豆、花生、水。做法步驟:第1步、備好黑豆。第2步、備好花生米。第3步、將黑豆洗乾淨,用冷水浸泡。浸泡時間不唯一,5至8小時均可。
  • 老綿陽人的記憶,就在翠花街這家百年包子店裡!
    雖然早已看不出它的舊時模樣,但無數的記憶都留在了這裡~一個尋找舊時記憶的人,漂洋過海踏上故土這條熟悉的街,走進這家兒時的店。堂子裡重新換了模樣,而「窩窩店包子」那幾個金色的大字依舊是當年熟悉的牌匾。陳曉蓉博士留言:祝願窩窩店包子走向全世界!多年的海外拼搏,讓綿陽這個養育她長大的地方變成了記憶中的一種味道。這種味道是窩窩店包子的熱乎鬆軟、肉鮮蔥香。
  • 鄭俊英:寒食記憶
    作者/鄭俊英又到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寒食節)了,兒時的記憶又浮現在腦海。十二歲那年因病休學在家,親自目睹並參與了母親在寒食節的一系列活動。母親早早的準備好蒸寒食饃的麵粉,洗乾淨選好的核桃,紅棗,黑豆等。發好面蒸饃。我給母親打下手。揉面,跟母親學捏饃饃上的花花。母親邊幹活邊給我聊蒸寒食饃的知識及寒食的民風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