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型人格 4號型 領導特質
感覺性、飄逸、喜玩失蹤、戲劇人生的感覺、特浪漫 4號性格屬靈將、很容易感受到對方的感覺。
一、困境4號性格者的內心世界就和文學作品中的悲情浪漫者一樣,這種人儘管獲得了社會的承認和物質上的成功,也依然無法開懷。他們渴望得到的是失去的愛、遙遠的愛、未來的愛,他們認為只有這樣愛才能帶來幸福。
4號做出的決定有可能是基於對事實的認識,也很有可能是基於情緒的變化;在交談中,他們關注的是語氣語調、隱射與暗示,而不是言語本來的含義。
憂鬱能帶來甜蜜的遺憾。和抑鬱一樣,它們都產生於缺失感,但是在憂鬱的情緒中,悲傷是美好的,如同一片荒涼海岸上的迷霧。
4號性格者在情感變化的迷霧中感到強烈活力。在他們看來,沒有什麼是永恆的,因為他們的情緒說變就變。
4號性格者的核心問題是缺失感和時常降低的自尊。
4號性格者總是有意無意地把注意力放在遺失的美好上。擁有的東西看上去總是枯燥和毫無價值的。
對於4號來說,追求快樂可能讓他們失去與內心情感世界的聯繫。更糟糕的是,他們擔心自己會變得和他人毫無區別,過著平庸的生活。
二、4號性格者的主要特徵:覺得有些東西在生活中遺失了,而別人又恰好擁有自己遺失的東西。
被遙不可及的事物深深吸引。把一個不存在的戀人理想化。
依靠情緒、禮貌、華麗的外表和高雅的品味等外在表現來支撐自己的自尊。
帶有憂鬱感。追求的目標是深入的感情而不是純粹的快樂。
不願意接受「普遍情感的平淡」。
需要通過缺失、想像和戲劇性的行動來重新加固個人的情感。
追尋真實。感覺現實不是真的,相信當個人被真愛包圍時,真正的自我將出現。
被生活中真實和激烈的事物所深深吸引,比如生死、性愛、災難、遺棄等等。 對已經擁有的,只看到缺點;對那些遙不可及的,卻能看到優點。這種變化的關注點加強了:被拋棄的感覺和缺失的感覺。
敏感於他人的情感和痛苦,能夠幫助那些困境中的人。
他們總是在哀悼生活中失去的東西。他們的整個思想都被這種悲傷情緒所籠罩,以致於他們很難去關注那些更積極的事情。
對正常的4號性格者來說,如果生活開始變得糟糕,自殺的念頭就會作為一種「選擇」出現在他們的思想中。
4號性格的情感生活總是處於巔峰或低谷中。他們傾向於在極度的抑鬱和極度的亢奮中生活。
一個浪漫者可以完全陷入自己的空想中,滿腦子都是「他傷害我會怎樣」,或者「他愛我又會怎麼樣」,以至於她根本不知道此時此刻她對「他」的真實感覺。
三、適合的環境:一般會有兩種工作:「養家餬口的工作和藝術家的真正工作」。
他們喜歡那些需要經過一定身體訓練才能完成的工作,比如舞蹈演員、民謠女歌手、雜誌模特。他們還可以成為畫室的主人、室內裝潢設計師、古董收集者和高品質二手商品的老闆。
4號性格者精通玄學,能夠成為思想深邃的哲學家,他們尋找內心的高層境界。他們因此可以成為悲傷心理顧問、女權主義者和動物權利保護者。他們總是對宗教、儀式和藝術充滿興趣。
四、不適合的環境:包括普通環境下的世俗工作。「我在辦公室裡工作,但那不是我。」
他們不適合和比他們更富有的人一起工作,也不適合服務性工作、默默無聞的工作,或者無法表現他們才華的工作。
五、對4號性格者有利的做法:承認自己早期的缺失是真的;在悲傷之後,要把他放到一邊。
注意到當強烈的情感變化發生時,自己會完全投入其中。把注意力轉移到其他事物上,讓自己從這種專注中解脫出來。
養成善始善終的習慣。把被破壞或者被遺棄的工作當成未完成的工作做完。 發現自己身上那些令他人羨慕的特質。
與其可以追求快樂,不如坦然接受傷感。要知道這樣的情緒總會過去。
讓他人知道,過度親近會遭到你的攻擊,請他們不要誤會。告訴他人在你生氣的時候不要離去,這樣你就會確信,即便他們受到攻擊,也不會拋棄你。
為自己能夠感知他人的痛苦感到驕傲,但是要學會自如運用你的注意力。
把注意力放在眼前。當注意力轉移時,提醒自己。不要僅僅關注眼前的負面因素。
培養多樣的興趣,結交各種朋友,把自己的注意力從抑鬱的情緒中轉移出來。
通過身體的運動練習來調節心情。 當真實的感受被強烈的情感掩蓋時,要注意到這一點,尤其是當你感到「一切又會變得很糟糕」時。
六、4號性格者需要注意的做法:對擺在眼前的問題想盡各種解決方法,嘗試各種解決途徑,但就是不願意採取實質行動,推動事物發展。
不喜歡被分類,不喜歡別人把自己的問題看成普遍問題。認為他人沒有理解情況的獨特性和嚴重性。
希望得到解決問題的靈丹妙藥。在冥想的過程中,希望「被帶到其他地方」。
厭煩平淡的普通情感。希望通過遺失、幻想或藝術來重新鞏固自己的情感。 總是帶著遺憾。「現在改變已經太晚了」或者「要是我選擇了不同的做法,那該多好呀」。
有自殺的想法或舉動。渴望得到幫助。「要是他們能夠理解我的感受」或者「我走了,他們就知道我受的苦了」,這樣的想法需要特別注意。 渴望奢華的生活。「洗衣服可不是我該幹的。」 把自己和他人比較,嫉妒他人的優點。「她比我漂亮。」「他的衣服比我好。」 誘惑和拒絕。在對方拒絕你之前,先找到對方的缺點。
強烈的自我批評。對自己的形象產生錯誤的判斷,覺得毫無優點。總是覺得自己太胖,常常出現厭食或易餓的症狀。
言語尖銳,諷刺他人。覺得是他人的錯誤導致了你的痛苦。
尋求他人的建議,然後拒絕採用。不願放棄受害者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