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寶丹:源於1555年的傳統中藥館內製劑

2021-02-07 新雨TZY

八寶丹:源於1555年的傳統中藥館內製劑

關鍵字:八寶丹  片仔癀

 

漳州片仔癀名揚天下,然而它的同門兄弟,廈門八寶丹,卻少為人知。

 

這就是八寶丹,廈門中藥廠生產。功能主打清利溼熱,活血解毒,去黃止痛。適用於溼熱蘊結所致發熱,黃疸,小便黃赤,噁心嘔吐,納呆,脅痛腹脹,舌苔黃膩或厚膩幹白,或溼熱下注所致尿道灼熱刺痛、小腹脹痛,以及傳染性病毒性肝炎、急性膽囊炎、急性泌尿系感染等見有上述證候者。功能與片仔癀極其相似。

從八寶丹的歷史淵源等資料看,八寶丹與片仔癀系出同門,都源自一五五五年宮廷秘方,具有清熱解毒、涼血化瘀、消腫止痛等相似功效。兩家甚至在2014年還因為相同的成分打過一次官司。

 

今天就讓我們起來來看看八寶丹,這個傳統中藥館內製劑的代表作。

 

八寶丹作為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規定中國允許使用天然麝香入藥僅有的8個品種之一,屬於國家相關文件規定的特效藥、關鍵藥之一。其生產工藝和配方均為秘密級國家保密技術,產品傳承了具有千年歷史的中醫傳統劑型錠劑,並開發了現代劑型八寶丹膠囊。

 

總體來看,八寶丹具有清利溼熱、活血解毒、去黃止痛的功效,適用於溼熱蘊結所致發熱、黃疸、小便黃赤、噁心嘔吐、納呆、脅痛腹脹、舌苔黃膩或厚膩幹白,或溼熱下注所致尿道灼熱刺痛、小腹脹痛,臨床上可用於治療各種肝膽疾病、泌尿系統疾病。據史料記載,八寶丹有著400多年的歷史,一脈相承至今。

 

明嘉靖年間(1552~1566年),一名宮廷御醫因不滿奸臣嚴嵩敗壞朝綱,掛冠出逃,削髮為僧。後輾轉來到福建漳州府,在府城東門外的璞山巖寺當住持。閩南民風素以剽悍尚武著稱,寺廟也不例外。寺僧習武之時,跌打損傷在所難免,住持便按宮廷藥方精心炮製,生產出一種藥丸。該藥丸主要成分為天然牛黃、天然麝香、羚羊角、蛇膽等八味名貴中藥材,其宮廷御名即稱為「八寶丹」。

 

關於「八寶丹」的最早記載物證,即是清同治乙丑年(1865年)漢苑茶莊置於藥品內標說明。這張內標寫道:漢苑茶莊秘制的八寶丹到清同治乙丑年已經「馳名二百餘年」,該內標所言八寶丹馳名的時間,與閩南歷史發展的軌跡相互吻合。

 

清同治乙丑年前溯200餘年,正是明末清初,清鄭兩軍在這一帶反覆徵戰,百姓或因烽火戰亂受到創傷,或因避居深山老林而被毒蟲猛獸咬傷者劇增,「八寶丹」以其特殊療效成為救死扶傷的良藥,並逐漸在社會上享有聲譽,成為璞山巖寺的鎮寺之寶,代代相傳,秘不外洩。

到了清末,璞山巖寺僧傳「八寶丹」的秘制技術傳至最後一任主持釋修文手中,開始在市面出售。

 

高峰(1894~1969年),龍溪縣人,早年當過牙科學徒、西藥房藥工和販賣手工捲菸。其青年時期正值民國初期政局動蕩、戰亂叢生,他廣交朋友,廣結善緣,得到釋修文和尚真傳,掌握了「八寶丹」的組方及製作工藝。

 

民間在治療「癀」(閩南方言稱肌肉腫、痛為「癀」)傷時,常將「八寶丹」進行切片服用,因此,其功效被民間譽為「一片即可退癀」。

 

釋修文和尚圓寂後,在漳州市面上製售「八寶丹」的商販魚龍混雜,良莠不齊,於是高峰在民國中期開始創設高峰藥房製售王帽牌,王帽商標寓意出自「宮廷正統」,高峰藥房將批發處設立在漳州,同時在廈門、香港設有分銷處,是最早銷往海外的商人,從而成為解放前後較知名的製售者之一。

 

1948年,高峰娶吳玉為妻,夫妻倆人在漳州共同經營高峰藥房。新中國成立後,1953年,高峰舉家移居到廈門市,高峰藥房所經營的業務也隨之遷移到廈門,並繼續在開元路製售該藥,當時求購者絡繹不絕。

 

福建著名中醫盛國榮先生早期在廈門市立第一醫院(現廈門市第一醫院)工作,他在1957年第八期《中醫雜誌》發表論文,詳細介紹使用高峰藥房所制的八寶丹治療病人的典型病例。論文在來歷中寫道「八寶丹系福建漳州市璞山巖僧傳秘方,據云歷今已三百餘年,銷售於南洋和閩南一帶,在漳州製售者頗多,惟以馨苑茶鋪為老牌,其次如瑞林中藥店高峰藥房等家。我院採用乃高峰藥房所制,經臨床應用,效果尚好,茲將……」這是迄今發現最早的八寶丹治療疾病的臨床報導,也是八寶丹治癌的首次臨床報導。盛老作為最早用「八寶丹」治癌的探索者之一,許多海外華僑為之慕名而來。

1958年公私合營時,高峰藥房與壽生堂、一貼靈、甘惠堂聯合組建廈門躍進位藥廠,以高峰藥房為註冊人,改原來的王帽商標為印有「高峰肖像」的高峰藥房商標,作為廈門躍進位藥廠生產該產品的專用商標。

 

1964年,躍進位藥廠併入廈門思明區醫院思明製藥廠。到了1965年,思明製藥廠與廈門製藥廠中藥部分合併,組建了廈門中藥廠。廈門中藥廠由此整合併傳承了高峰藥房的「八寶丹」、正和號藥鋪的「六味地黃丸」、「知柏地黃丸」、懷德居藥鋪的「珠珀驚風散」、「大七釐散」、壽生堂藥店的「胃散」等老字號醫藥產品。「八寶丹」傳人吳玉始終隨著企業的歷次合併而成為廈門中藥廠的一名員工。在文化大革命落實幹部政策時,吳玉深受感激,遂主動將「八寶丹」的組方、工藝及相關史料交給國家,並親自帶領企業技術人員製作三批八寶丹,悉心加以傳授和指導,使得八寶丹的組方、工藝一脈相承到廈門中藥廠。

上世紀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由於歷史的原因,廈門中藥廠停止生產八寶丹,1989年,福建省衛生廳批覆同意恢復八寶丹及錠劑劑型生產,供海外市場出口。1992年,原衛生部藥政局同意八寶丹作為特殊情況按新藥審批辦法申報恢復國內生產,1994年獲得批覆。

 

自1995年以後,廈門中藥廠恢復生產八寶丹供應國內市場。2002年,八寶丹和八寶丹膠囊的處方及製法同時被列為國家秘密技術,2005年成為國家五部委聯合核准使用天然麝香的中成藥品種。據IMS監測數據表明,2009~2013年,八寶丹均位列中藥固體口服製劑清肝膽溼熱類醫保目錄產品銷售的第一位。

據史料及臨床專家研究,「八寶丹」三個字頗具寓意——八,意為「多」,由牛黃、蛇膽、珍珠、麝香、羚羊角、三七等多味中藥材組成;寶有兩層含義,一是療效獨特,視之為「寶」,二是其採用的多味名貴中藥材,亦為人間之「寶」;丹,意為「藥品貴重,劑型獨特」,中醫把某些較貴重的藥品或有特殊功效的藥物劑型叫作「丹」,八寶丹傳承了我國中藥最古老的獨特劑型——錠劑。

 

據了解,錠劑質量穩定,其保質期長達5年,是目前國家批准的最長時間的保質期,八寶丹組方獨特,配方經典,療效顯著,國家保密局及科學技術部將八寶丹的生產工藝及配方列入國家保密技術,至今秘而不宣。

八寶丹目前公開的組方僅六味藥材,皆為名貴藥材,包括麝香、羚羊角、牛黃、蛇膽、三七、珍珠等。其中,麝香有抗炎、鎮痛、抗腫瘤和增強免疫、提高肝藥酶的活性、改善肝臟微循環、利膽的作用,麝香還對炎症的早、中、晚三期均有明顯效果;羚羊角具有平肝息風、清肝明目、涼血解毒的作用;牛黃來源於黃牛、水牛的膽囊、膽管或肝管中的結石,其味甘,性涼,具有清心、豁痰、開竅、涼肝、息風、解毒的作用,多用於熱病神昏、中風痰迷、驚癇抽搐、癲癇發狂、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癰腫疔瘡;蛇膽可祛風除溼、清涼明目、解毒去痱;三七被公認為具有顯著的活血化瘀、消腫定痛功效;珍珠則具有安神定驚、明目去翳、解毒生肌等作用。

 

八寶丹是治療溼熱證的傳染性病毒性肝炎、急性膽囊炎、急性泌尿系感染等的傳統名藥。近年來,圍繞八寶丹的功能主治而進行系統的藥理學研究,試驗結果顯示,八寶丹在肝膽方面具有保肝降酶、利膽、退黃的作用,並且具有抗炎、解熱鎮痛的功效,抗腫瘤對化療藥物減毒增效顯著,並且具有極高的安全性和穩定性。臨床專家認為,八寶丹可以作為治療肝細胞性黃疸的優選用藥,適用於黃疸型病毒性肝炎、頑固性黃疸、慢性重症肝炎、急慢性膽囊炎、膽石症術後、肝膽腫瘤、胰腺炎(癌)等疾病。

相關焦點

  • 片仔癀與八寶丹的區別淺析
    從八寶丹的歷史淵源等資料看,八寶丹與片仔癀系出同門,都源自一五五五年宮廷秘方,具有清熱解毒、涼血化瘀、消腫止痛等相似功效,但我們只要稍加分析
  • 章津銘:衷中參西,矢志中藥製劑傳承創新
    「將納米技術應用於中藥高效遞送,將為中藥製劑的創新帶來契機,為中西醫聯合使用提供思路。」「立足川產道地中藥資源優勢和特色,開發創新敷貼、藥妝、創面敷料等健康產品,助力中藥大健康產品多元化和中藥產業水平提升,具有重要價值。」
  • 粵澳醫療機構中藥製劑中心結成果
    粵澳醫療機構中藥製劑中心首個醫院製劑——益氣甘露顆粒」正式臨床應用。 鄧媛雯 攝中新網珠海12月17日電 (記者 鄧媛雯)17日,粵澳醫療機構中藥製劑中心(以下簡稱「製劑中心」)成立一周年暨成果發布會在珠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舉行。
  • 國家藥監局:以臨床價值為導向,推動古代經典名方中藥複方製劑研製
    探索引入真實世界證據用於支持中藥新藥註冊上市。(二)推動古代經典名方中藥複方製劑研製。明確古代經典名方中藥複方製劑研製有關技術要求,促進古代經典名方中藥複方製劑研發,推進古代經典名方向新藥轉化。會同國務院中醫藥主管部門,建立溝通協調機制,組織研究、制定古代經典名方關鍵信息考證意見。
  • 「特色鮮明 守正創新」 2020中國中藥製劑大會召開
    12月19日,以「特色鮮明,守正創新」為主題的2020中國中藥製劑大會暨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簡稱世界中聯)中藥藥劑專業委員會第十五屆學術年會、世界中聯中藥新型給藥系統專業委員會第十一屆學術年會、中華中醫藥學會中藥製劑分會第二十一屆學術年會在廣西南寧召開。
  • 首屆「民族中藥傳承與發展大健康論壇」在中國 惠安隆重舉行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原副局長、現中國中藥協會專家委員會房書亭主任,南京中醫藥大學原副校長、國家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段金廒教授,福建醫科大學孟超肝膽醫院副院長、國家中西醫結合肝病重點專科的學科帶頭人李芹教授等權威專家,在論壇上,先後進行了《民族中藥的使命與擔當》、《動物類中藥的價值傳承與現代發展》、《熊膽製劑在肝膽疾病中的應用》等主題演講。
  • 封亮:守正創新推進中藥現代化
    封亮中藥現代化立足於傳統中藥的經驗和臨床,依靠現代先進科學技術手段,遵守嚴格的規範標準,研究出優質、高效、安全、穩定、質量可控、服用方便,並具有現代劑型特徵的新一代中藥,符合併達到國際主流市場標準。中國藥科大學中藥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封亮一直致力於傳統中醫藥的現代化研究工作,通過組分結構中藥的研製,讓中藥走向國際醫藥主流市場。「命運的驅使」傳統中藥以「丸散膏丹」的劑型方式應用於臨床,存在諸多不足,已無法適應現代臨床藥物需求和標準。張伯禮院士在原「973」項目的基礎上,提出了「組分中藥」。
  • 漳州:推動中藥傳承創新 讓老手藝重獲新生
    中藥炮製工具(採訪者提供/圖)「我聞著藥味長大,一輩子都在做中藥,都是在實踐中摸索出來的。」83歲的漳州市名老藥工嚴筆耕,打小放學後就在自家藥店「祝安堂」幫忙碾藥、切藥、做藥丸,跟著父親學手藝,從事中藥炮製與製劑61年的經驗積累,讓這位老藥工掌握了製作500味中藥材的「手藝」。(漳州市名老藥工嚴筆耕。
  • 傳奇中藥六神丸:傳承300年的國寶處方,被日本「山寨」後年入7億
    中醫,在日本被稱為「漢方」,日本擁有超過200家漢方廠,2000多種製劑。期刊《中草藥》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全球範圍內,日本漢方佔據了90%的中藥市場。 以我們的「六神丸」為例,日本在「六神丸」的基礎上開發了一款叫「救心丸」的藥,現在每年銷售額高達上億美元,約7億人民幣。
  • 速遞II CDE 公開徵求《中藥新藥質量研究技術指導原則》意見
    基於中藥多成分複雜體系的特點,中藥新藥的質量研究應以臨床價值和需求為導向,遵循中醫藥理論,堅持傳承和創新相結合,運用物理、化學或生物學方法從多角度研究分析藥品的質量特徵。同時,質量研究還應體現質量源於設計、全過程質量控制和風險管理的理念,通過對藥材/飲片、關鍵中間體、製劑的藥用物質及關鍵質量屬性在不同環節間的量質傳遞研究,不斷提高中藥的質量控制水平。
  • 剛剛,CDE發布《中藥新藥質量研究技術指導原則(試行)》
    同時,質量研究還應體現質量源於設計、全過程質量控制和風險管理的理念,通過對藥材/飲片、中間體(中間產物)、製劑的藥用物質及關鍵質量屬性在不同環節之間的量質傳遞研究,以及藥用物質與輔料、藥包材相互影響的研究,不斷提高中藥的質量控制水平。本技術指導原則旨在為中藥新藥的質量研究提供參考,相關內容將根據科學研究和中醫藥發展情況繼續完善。
  • 獨有經典方成巨大寶庫 廣東醫療機構製劑年產值達7億元
    新快報訊 記者陸妍思 通訊員李婷婷 梁麗君報導 新冠疫情期間,廣州「肺炎一號方」在特殊時期快速獲批,成為全國首個通過審批用於治療新冠肺炎的醫療機構傳統中藥製劑,是廣東醫療機構製劑快速發展的一道縮影。同時,醫療機構製劑也是培養醫院藥學人才、滿足臨床科研需要的重要基礎,在新藥特別是新中成藥研發方面發揮了獨特而不可或缺的作用。廣東是傳統中醫藥大省,很多醫療機構特別是中醫院都有自己獨有的、臨床驗證有效的經典方、驗方,是製劑開發的巨大寶庫。
  • 山東省中醫院60年院慶之「藥學部的故事」系列報導之二製劑...
    近日,記者來到山東省中醫院,採訪了藥學部馬傳江主任,了解到很多「獨門秘方」背後的故事,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省中醫「獨門秘方」做成的製劑的醫學魅力。小製劑,大來頭      這些「獨門秘方」做成的製劑有個真名字——醫療機構製劑(簡稱醫院製劑),這些醫院製劑只能在醫院內憑處方購買。可能很多人都知道中草藥、中成藥,而醫院製劑多沒有聽說過。
  • 源於中國,卻在東瀛發揚光大的日本漢方護膚品
    據說中國漢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日本於415年從新羅傳來了中醫藥,在後來的德川吉宗時代,以小石川植物園為首的草藥園開始栽培進口草藥。 目前得到日本健康保險承認的中藥已達200餘種;日本漢方藥佔據了全世界90%的中藥市場銷售份額。
  • 【中藥學堂】七葉蓮
    臨床應用七葉蓮的研究和臨床應用始於20世紀60年代,《中國藥典》( 一部)1977 年版對七葉蓮有收載。七葉蓮為五加科鵝掌柴屬植物鵝掌藤、密脈鵝掌柴、廣西鵝掌柴和鴨腳木皮等的別名,《全國中草藥彙編》、《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廣西實用中草藥新選》和《常用中草藥》等對七葉蓮的的功效及用法均有收載。
  • 國家藥監局關於促進中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
    建立與中藥臨床定位相適應、體現其作用特點和優勢的療效評價標準。鼓勵開展以患者為中心的療效評價。探索引入真實世界證據用於支持中藥新藥註冊上市。(二)推動古代經典名方中藥複方製劑研製。明確古代經典名方中藥複方製劑研製有關技術要求,促進古代經典名方中藥複方製劑研發,推進古代經典名方向新藥轉化。
  • 抽動症的「七龍珠」,吳言廣的「八寶丹」
    大家別著急,他有七龍珠,我有八寶丹。集齊了下邊八顆丹藥,認真服用,再加上時間,寶寶一定會完全康復。第一顆丹藥:良好的、規律的作息。良好的作息和規律的生活,能快速的修復寶寶的身體上的不足,尤其是睡眠。良好的睡眠是治療神經系統疾病的最好的方法。
  • 《國家藥監局關於促進中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發布
    堅持以臨床價值為導向,鼓勵開展以患者為中心的療效評價,探索引入真實世界證據用於支持中藥新藥註冊上市;推動古代經典名方中藥複方製劑研製,建立與古代經典名方中藥複方製劑特點相適應的審評模式,成立古代經典名方中藥複方製劑專家審評委員會,實施簡化審批;促進中藥創新發展,推動開展多區域臨床試驗規範性研究能力與體系建設,促進中藥臨床研究質量整體提升;鼓勵二次開發,支持運用符合產品特點的新技術、新工藝以及體現臨床應用優勢和特點的新劑型改進已上市中藥品種
  • 惠農康元獸藥 銀翹散 純中藥抗病毒
    【惠農康元新技術中藥發酵引潮流】腹瀉、過料一天見效!長期保健節省藥費50%,提高成活率4%、提高飼料轉化率3.8%、提高養殖效益一倍……這就是中藥發酵製劑帶來的不可阻擋的趨勢!用中藥加活菌保健,是養殖業必然的發展趨勢,是不可阻擋的市場潮流,發展前景十分廣闊。飼餵中藥加活菌製劑,畜禽體內無抗生素殘留,無耐藥性,可達到綠色食品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