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即將拆除的破敗小區,一家有鬼的事務所……似曾相識的檔案背後,是黃泉盡頭還是不可名狀的恐怖?作者將「遇見靈異即為不幸」的主旨融入了所有故事中,過去與現在、靈異與現實,交織如蛛網。每個故事都有伏筆,無人倖免、無處可逃。這些人有無辜、有咎由自取、有罪不至死、有善有惡報。然而,當你遇見它們的時候,一切已經無可挽回。
——編者按
《青葉靈異事務所》是作者庫奇奇於2016年起在起點中文網上連載的探秘向靈異恐怖小說。本書的時間線發生在2020年,一個5人拆遷工作組進駐計劃經濟時代遺留下來的老小區工農六村,與一個神秘的事務所不期而遇,由此展開了一場過往與現實重疊、靈異而又恐怖的故事。
似有似無的人影,若影若現的門扉,詭異恐怖的檔案,過去消失的成員逐一出現。現在的事件與過往的檔案交織,每一個人都隱藏著自己的秘密,涉足其間,無論是誰,都無處可逃。
本書採用單元劇的形式,以青葉靈異事務所留下的檔案及拆遷五人組在工作和生活中遇見的靈異事件為兩條主線,串聯起多個不同題材形式的故事。文章開篇以檔案文體描述了一個靈異事件:一個浮現於水中的鬼臉,一場幾十年前私刑,被纏上的無辜者,無比詭異的惡鬼……
不同於常見的、神通廣大的降妖驅魔事件,本書中的大量事件都以未完結的懸念或慘烈的死亡告一段落。尤其是開篇的水中鬼臉和元旦鬼嬰,都是以驅魔失敗、受害者慘死結束。作者一開始就給本書印上了與其他同類小說不同的灰暗基調。
作為幾乎是和人類理性和文明一起誕生的「鬼」,或者其他什麼代稱的靈異事物,一直都是人類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考古發掘中,我們常常可以找到石器時代留下的祭祀痕跡。巨石陣、納斯卡線條、復活節石像、世界各地的巖畫、巖石造像……這些都明白無誤地顯示著我們先祖在茹毛飲血的時代,就對神秘的自然發自內心地敬畏。而在口耳相傳的神話故事中,神秘靈異的事物更是數不勝數。其中人對靈魂的恐懼與崇敬,更是無以復加,甚至成為了某些宗教的根基。
本書的構思形式極為巧妙,過去與現在、靈異與現實,交織如蛛網。每一個故事都有伏筆,每一個名字都有命運,無人倖免,無處可逃。本書並不像一般的網絡靈異那般,用主線任務串聯,以一個事件或者故事為分割,彼此之間較為獨立。例如我們熟知的《鬼吹燈》就是此類。
作者將「遇見靈異即為不幸」的寓意融入了所有故事中。在和服篇中,僅僅出現在別人口中兩次的學姐,成為百章之後的犧牲者;檔案中女生宿舍靈異事件的受害者,把恐懼變為貪婪,妄想著用鬼的力量獲取利益;本是救死扶傷的醫生,面對親人的離世,也會犯下恐怖的暴行;一個孩子的無心之失,讓歌聲帶上了禁錮的力量;言語的衝突,代價是52條人命;抄襲者的末路,是以一個善良的靈魂為代價的;外賣的盒子裡,潛藏著最深的惡意;血腥的玩具熊,卻有著純淨的心靈;而那神異的聚寶盆,沒帶來一個持有者的善終……
這些人有無辜、有咎由自取、有罪不至死,也有善有惡報。然而,當你遇見它們的時候,一切已經無可挽回。
鬼的存在,和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在古書當中,「鬼」通「歸」,人死之後身體歸於自然,而靈魂留存世上,是為鬼。換句話說,人都是鬼的過去進行時,鬼是人的一般將來時。當然,有個前提是,你得相信靈魂不滅才行。
漢代之前,中國傳統裡的「鬼」和「神」其實差不多,都是先祖崇拜的一種形式。墨子的《明鬼篇》中,把鬼神並列為可以對世間賞罰的大能。孔子說「未能事人,焉能事鬼」,這裡的「鬼」指的無疑是祖先鬼神。即便是現在,仍有部分人認為去世之後,人的靈魂就會到另一個世界——也就是「陰間」或者「陰曹地府」。
「輪迴」和」地獄」其實都是佛教帶來的概念。人死之後靈魂大致有四種歸宿,一般是重入輪迴轉世投胎,再就是打入十八層地獄永遠受苦,只有極個別的出類拔萃者可以封為神明飛升天外。至於第四種,則是繼續留在世界上遊蕩,做一個」孤魂野鬼」。
乍看起來第四種情形似乎也不錯,除了不如成神者之外,都強於入輪迴、下地獄。作為靈體,無影無蹤又自由自在,是惡作劇愛好者的最佳選擇。然而鬼並非想當就能當。一則,變成鬼需要死前有極其強烈的怨念或者情緒波動;二則,鬼的形態並不能長期保持,除了有黑白無常緝拿之外,還會隨時間消散;三則,鬼並非毫無弱點。
在本書中,大量靈異概念與現實對應,帶來了巨大的衝擊力和身臨其境的驚怖感。一個即將拆除的破敗小區、一家有鬼的事務所、一柜子似曾相識的檔案——背後,是黃泉的盡頭還是不可名狀的恐怖?
離世的老人在執念中活了兩年,孩子們的惡意、成人的復仇、死去的嬰兒、自身的愧疚……這些可以找到原型的事件,以一種似是而非的面貌出現,不由得讓人產生倒錯感。而且,本書中的鬼怪脫去了文化中給予的理性、善良、溝通,以純粹的情感集合出現。人的靈魂在世界上留戀,最終都化為了赤裸裸的惡意,成為了不知饜足的野獸。
在這些故事中,我們可以找到無數的似曾相識:拆遷的老小區,村裡的鬼故事,不知哪裡的大案,校園裡的怪談……每個地方都有未知的事,每一處都有著你知道或不知道的威脅。不存在善惡,不存在原因,而這正是本書中最巨大的恐怖。
角色與背景塑造也是本書的特色。一般來說,要麼是升級打怪都市文變體,要麼是純粹恐怖、為了黑暗而黑暗,而本書則是結合了兩者的特色又有所揚棄。現時段的主角五人組,並不是我們傳統意義上的「有傳承的奇人異士」,也不是天生神奇、勢不可擋的驅魔人。在最開始,這只是一群被捲入的普通人而已。
青葉事務所五人組,曾以團滅外加馬賽克的形象出現;認知中神通廣大的正道邪派,也都是一種苟延殘喘的狀態;而應該履行職責的天道與地府,更是被葉青認為已經「瘋」了。在這樣的背景下,狂亂壓抑的氛圍,配上詭異的事件,令人顫慄。
那些能夠留在凡間的鬼,往往因為心存怨念,而變得非常偏激邪惡,成為恐怖題材小說和影視劇的主角。中國古代的筆記小說中,鬼故事不勝枚舉,但絕大多數都是以青面獠牙、兇狠可怕的形象出現。有的鬼喜歡嚇唬人,有的鬼喜歡吃人,也有的鬼僅僅滿足於惡作劇,甚至有的鬼還非常呆萌。《搜神記》裡的《宋定伯捉鬼》,那個鬼就被人騙得團團轉,被人賣了還幫著數錢;《聊齋志異》算是寫鬼最多的一本古典名著,裡面的鬼千姿百態,既有賢良淑貞的女鬼聶小倩,也有活潑愛笑的嬰寧,有鐵骨錚錚的席方平,也有狡詐惡毒的「畫皮」。
在美劇《美國眾神》中,現代社會的一切都可以成神,從高速公路神到信用卡神,從媒體到網際網路,到處都是新產生的神靈。本書中的鬼怪也可謂是與時俱進,唱片成鬼、電腦遊戲成鬼、外賣成鬼、車禍成鬼、小額貸款成鬼……凡是你能想到的,都有可能催生出新的鬼怪。古老的靈異文化,在這部網絡小說中煥發出了新的生機,讓人沉醉不已。
應該說,靈異是一種混雜了恐懼與好奇的感情,古今中外皆然。對靈異的追尋是我們對世界探索的投影,也是歷史留在我們基因中的潛意識,過去、現在、將來,都將與我們相伴。
[本期榜評執筆人為粉絲評論家「熒惑之蛇」]
(文中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