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家外商獨資券商要來了!中資券商如何應對「鯰魚」?

2020-12-28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首家外商獨資券商要來了!中資券商如何應對「鯰魚」?

摘要

【首家外商獨資券商要來了!中資券商如何應對「鯰魚」?】12月8日,高盛集團向媒體確認已啟動收購合資券商高盛高華全部股權的程序,中國市場首家外商獨資券商呼之欲出。(國際金融報)

  12月8日,高盛集團向媒體確認已啟動收購合資券商高盛高華全部股權的程序,中國市場首家外商獨資券商呼之欲出。

  數位業內人士向《國際金融報》記者坦言,外資券商的入場短期內不會有很大「威脅」,但將驅動中資券商提高競爭能力。外資券商在華或面臨「水土不服」問題,中資券商在本土市場更具優勢,二者之間可以加強協作關係。

  首家外商獨資券商將誕生

  12月8日,有消息稱,高盛已啟動收購合資公司高盛高華100%股權的程序。高盛在一份內部備忘錄中稱,相關監管程序已經啟動,公司已與合資夥伴就買下合資公司所有剩餘股權籤署了最終協議。高盛集團確認該消息屬實。這意味著高盛集團收購高盛高華全部股權完成後,將成為中國市場第一家外商獨資券商。

  「高盛集團收購高盛高華100%股權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上海國家會計學院金融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葉小傑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中國金融業擴大開放的大背景下,外資機構加速進入中國,出現外商獨資券商是遲早的事。高盛集團為久負盛名的國際投行,在中國市場早有布局,由其拔得頭籌也是順理成章。

  早在今年3月27日,證監會核准高盛高華變更控股股東的批覆,高盛集團持股比例從33%增至51%。4月22日,高盛高華證券工商信息發生變更,高盛集團持股比例增至51%,北京高華證券持股比例變為49%;公司註冊資本由8億元變更為10.94億元。隨後在8月出現人事變動,高盛直接投資部董事總經理範翔接替方風雷出任公司董事長,公司總經理由有一定監管層背景的索莉暉擔任。

  高盛高華證券成立於2004年,是由高盛集團與北京高華證券合資、擁有全牌照的券商,可從事A股證券經紀和交易、自營、資產管理等業務。

  高盛集團成立於1869年,是世界領先的投資銀行、證券和投資管理公司。今年前三季度,高盛集團實現總營收328.19億美元,歸母淨利潤49.53億美元。截至第三季度末,總資產為1.13萬億美元。最新市值為820億美元。

  與高盛這類國際大投行相比,中資券商的規模實力相差較大。中證協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國內135家證券公司總資產為8.57萬億元。截至三季度末,「券商一哥」中信證券總資產為1.04萬億元。

  高盛亞太區(除日本外)聯席總裁李廉(Todd Leland)在談到獲準控股高盛高華證券時曾表示:「這是我們在華業務發展的重要裡程碑。具體來說,獲得多數股權後我們可以著手準備重組在華業務的實體結構。我們將尋求儘快把所有在北京高華證券運營的業務及管理部門遷移整合為單一公司實體——高盛高華。同時,我們也將尋求儘早實現100%的所有權。」

  看好中國資本市場

  外資券商加速進入中國,離不開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政策的支持。2018年4月,證監會發布實施《外商投資證券公司管理辦法》,對外資持股比例限制做出重大調整,首次允許合資證券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最高可達51%。2020年4月1日,證券公司外資股比限制正式取消。

  截至當前,外資控股的合資券商擴容至8家。那麼,外資機構加速進入中國市場的的驅動因素有哪些?葉小傑向《國際金融報》記者分析,一方面,在中國金融業擴大開放的背景下,外資機構有更多的機會入場;另一方面,外資機構自身有強烈的意願增加對中國市場的投資。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近年來更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具有廣闊的市場和前景,因此外資機構對於布局中國市場具有強烈的興趣。尤其是疫情在全球持續蔓延的情況下,中國很有可能是世界主要經濟體中今年唯一保持經濟正增長的,因此對外資金融機構而言,中國市場無疑具有很強的吸引力。

  在獲得證監會批覆變更為控股股東時,高盛亞太區(除日本外)聯席總裁白瑞德(James Paradise)曾表示:「我們計劃著重於發展和加強現有的中國業務,擴大我們的潛在市場,以及投資於人才和技術。這一計劃與中國正在進行的資本市場改革進程相吻合。」

  外資券商加速進入中國市場,也反映出他們看好中國資本市場的長期發展。過往20多年來,高盛一直積極參與中國資本市場。根據Dealogic的數據,高盛在2018年和2019年A股股票和股票相關發行排名中,領先其他國際投資銀行

  高盛集團在最新研報中指出,2021年中國的政策將穩步回歸正常,包括信貸增速大幅放緩、財政赤字減小、小幅收緊房地產調控以及貨幣政策保持平穩。基於明年政策將回歸正常的預測,高盛對於2021年的增長前景預測較市場預測略偏謹慎,預計2021年中國實際GDP增速為7.5%(彭博市場預測為8.0%)。

  中資券商如何應對

  在中國資本市場創立30周年之際,外資券商加速入場、註冊制改革推進成為年度券業關鍵詞。如何在競爭加劇態勢下,抓住政策紅利機遇,成為機構展望未來發展的主要思路。

  回顧2020年,外資控股券商不斷擴容,在中國市場「紮根」消息不斷。3月,摩根史坦利也拿下合資券商控股股權,工商信息隨後變更;3月20日,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正式開業;野村東方國際證券近日集中發布多個崗位的招聘信息……外資加速入場動作頻頻,對中資券商影響如何?

  葉小傑向《國際金融報》記者坦言,外資券商機構加速入場,對中國資本市場改革、證券行業、投資者等帶來影響。第一,有利於助推中國資本市場的改革。全面推行註冊制已是大勢所趨,外資機構入場能夠在投行、研究等領域參與競爭,帶來成熟的國際經驗,助力中國資本市場改革。第二,促進國內券商行業的轉型升級。外資機構入場的「鯰魚效應」將為券商行業注入更多的競爭壓力,國內券商在正面迎戰的過程中,也將積累更多的經驗,促進自身的轉型升級。第三,外資機構的入場,使國內投資者在挑選券商服務時有了更多選擇,這無疑對投資者是一個利好。

  一位上海投行人士向《國際金融報》記者坦言,對於外資券商的入場,不必太擔憂,短期內不會有很大「威脅」。外資券商在華或面臨「水土不服」的問題,中資券商在本土市場更具優勢,尤其是在服務方面。不過,外資機構的入場將驅動中資券商提高競爭能力。

  天風證券副總裁、天風國際董事局主席翟晨曦曾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對於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機構,我認為更多是一種協作而非競爭。」他認為,外資機構「本土化」過程並不容易,預測外資機構進入中國後主要有兩種打法:一是大型金融機構拿全牌照全面展業,二是大量中小金融機構會選擇與中國本土金融機構合作。

  「中資券商在對待外資機構的進入時,應該學習外資機構的先進經驗,提升自身的經營管理水平。此外,應該直面外資機構的競爭,通過不斷的『亮劍』打造自身的核心競爭力。」葉小傑表示。

(文章來源:國際金融報)

(責任編輯:DF512)

相關焦點

  • 中國市場首家外商獨資券商呼之欲出!中資券商如何應對「鯰魚」
    12月8日,高盛集團向媒體確認已啟動收購合資券商高盛高華全部股權的程序,中國市場首家外商獨資券商呼之欲出。  數位業內人士向《國際金融報》記者坦言,外資券商的入場短期內不會有很大「威脅」,但將驅動中資券商提高競爭能力。
  • 「鯰魚」真的來了:首家外資獨資券商浮出水面,高盛集團收購高盛...
    「鯰魚」真的來了:首家外資獨資券商浮出水面,高盛集團收購高盛高華100%股權! 2020-12-08 18:47:36 伴隨外商獨資券商腳步的臨近
  • 高盛集團將100%持股高盛高華 首家外商獨資券商來了
    高盛集團已經率先完成了對高盛高華證券100%持股的協議籤署,接下來尚有一些監管流程要完成,高盛高華證券大概率將成為首家外商獨資券商。截至三季度末,高盛集團總資產為1.13萬億美元,折合人民幣超7萬億元。公開信息顯示,證監會核准批覆的外資控股券商數量有8家。
  • 高盛持股擬升至100% 高盛高華或成首家外商獨資券商
    來源:上海證券報 原標題:高盛持股擬升至100% 高盛高華或成首家外商獨資券商來源:上海證券報上海證券報記者昨日從高盛高華證券獲悉,高盛集團將對高盛高華的持股比例提升至這意味著,高盛高華有望成為首家外商獨資券商。目前,高盛高華的股權結構為高盛集團持股51%,北京高華證券持股49%。今年3月,高盛集團宣布已獲證監會核准,將對高盛高華的持股比例由33%升至51%。高盛亞太區聯席總裁李廉在談到對高盛高華實現絕對控股時說:「這是高盛在華業務發展的重要裡程碑。獲得多數股權後,我們可著手準備重組在華業務的實體結構。
  • 又見國際大行謀求券商牌照!外資券商接連落地 鯰魚效應幾何?
    原標題:又見國際大行謀求券商牌照,這次是渣打銀行!外資券商接連落地,鯰魚效應幾何? 摘要 【又見國際大行謀求券商牌照!外資券商接連落地 鯰魚效應幾何?】
  • 首家外資獨資券商來了?高盛啟動收購高盛高華100%股權程序
    外資券商股比限制放開速度加快背景下,證監會已核准多家外資控股的證券公司。分析人士認為,證券業加快對外開放,將倒逼國內金融機構改革和創新。2018年12月,瑞銀增持其投資銀行業務平臺——瑞銀證券股權至51%,成為首家通過增持內地合資券商股權以實現控股的外資金融機構。2019年3月,證監會核准設立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野村東方國際證券有限公司。
  • 外資獨資券商浮出:擬購高盛高華全部股權,高盛稱已達成協議
    這意味著,高盛高華或將成為中國首家外資獨資券商。3月27日,高盛曾宣布,已獲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的核准,將在高盛高華的持股比例從33%增至51%。彼時,高盛亞太區 (除日本外) 聯席總裁李廉 (Todd Leland) 在談到獲準時說:「這是我們在華業務發展的重要裡程碑。
  • 第二屆「金中環」榜單出爐 盈立證券榮獲「最佳券商研究團隊」獎
    2020年在香港主板掛牌上市的公司一共有144家,共募資3595.03億港元,創下10年來最好水平。2020年全球前十大IPO交易中,三宗「花落」港交所。有鑑於此,國內領先的港美股資訊第一平臺智通財經攜手同花順財經,努力挖掘在各細分領域令人矚目並尊敬的港股金融機構共襄資本盛宴,舉辦了第二屆「金中環」評選活動(首屆於2017年舉辦),香港中資證券業協會、香港中資基金業協會、香港中國金融協會、香港中資上市公司協會、全球廈門大學金融校友聯合會等為支持單位。據了解,本屆評選活動有近100家機構參與評選,盈立證券從中脫穎而出。
  • 首家兩岸合資券商面世 金圓統一證券終獲批
    來源:券商中國原標題:券業大事件!首家兩岸合資券商面世,金圓統一證券終獲批!一舉拿下三張業務牌照,兩岸股東都有大來頭?決勝之年開局不久,證券行業已是喜訊頻傳。在各行各業積極復工復產、各領域開始走上正軌之際,金圓統一證券正打響了鼠年合資券商落地的第一槍。
  • 首家兩岸合資券商誕生!金圓統一證券手握三張業務牌照
    2月21日,證監會核准金圓統一證券有限公司(下稱「金圓統一證券」)設立,這也是首家兩岸合資券商,廈門市屬金控集團廈門金圓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金圓集團」)持股51%,另一家股東為中國臺灣地區老牌券商統一綜合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統一綜合證券」)。
  • 暴漲背後,外資券商跑步入場!「狼來了」or水土不服?27年資深投行人...
    多家外資行正聞風而動,爭當中國第一家外商獨資券商。境內外投行將正面拼殺,一時之間,「鯰魚效應」之說在國內證券業流傳。作為首家外資控股的全牌照證券公司的掌門人,錢於軍及其所在的瑞銀證券,成為眾多討論中無可迴避的焦點。
  • 新南新印染廠全國首家外商獨資企業工會如何建成?
    深圳經濟特區建立以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迅猛發展,「三資」企業(中外合資、中外合作、外商獨資)的數量日益增加,在「三資」企業組建工會,通過工會來保護職工合法權益,協調勞資雙方關係,成為深圳市總工會當時迫在眉睫的任務。但如何在企業勞資關係特殊的「三資」企業裡開展工會工作?對於當時的深圳乃至全國工會,都是一個全新且艱巨的課題。
  • 中國券商行業2020年十大事件來了
    在這一年,上市券商隊伍快速擴充,但行業「馬太效應」越演越烈;各項業務蛋糕做大之際,券業併購浪潮的氣息也隨之席捲;IT信息轉型不斷深化,也讓科技型券商應運而生;金融科技開發加速,外資券商卻如「鯰魚」攪動市場;基金投顧風口來臨,也意味著券商財富管理轉型也將刻不容緩。可以預計,未來全新的券商行業格局將逐步清晰。
  • 明年關注內地券商股
    中資券商股今明兩年仍保持15-20%的增長,約1倍市帳率,估值處歷史低水平,收復空間大。2020年,內地券商股雖然並非矚目的焦點板塊,但已跑贏恆指國指,屬相對強勢的中資金融股,反映券商的基本面不受疫情影響。不過,中資券商股過去幾年盈利反覆,加上減低槓桿業務,導致股價有波幅而沒升幅,看來券商板塊正等候市場的催化因素。
  • 富途證券:港股打新正當時,3分鐘了解如何找香港券商開戶
    港股打新正當時,要想參與港股認購,找香港券商開戶是關鍵。目前,券商行業的規模和背景參差不齊,很多人都不太了解如何挑選香港券商,下面就給大家重點分析一下。香港券商開戶,傳統券商vs網際網路券商在監管趨嚴的態勢下,香港證券市場愈加成熟,主要分為以港資、中資為代表的傳統券商和以富途證券為代表的網際網路券商。
  • 銀行將拿券商牌照?證監會回應了!「狼來了」還是大利好?航母級券商...
    「狼來了」還是大利好?航母級券商還有多遠】有龍頭券商高管表示,有競爭才會進步,如果銀行獲取券商牌照,會強迫券商思考、改變,促進券商的整合和成長。從資本市場發展角度來看,不見得是壞事。關於如何推進,有多種路徑選擇,現尚在討論中。不管通過何種方式,都不會對現有行業格局形成大的衝擊。」  有龍頭券商高管對券商中國記者表示,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民族產業或者品牌都是在市場中成長起來的,而不是保護出來的。有競爭才會進步,如果銀行獲取券商牌照,會強迫券商思考、改變,促進券商的整合和成長。
  • 中資券商「東南飛」:遍地「金沙銀粉」?韓國資本先行一步
    新時代的中資「下南洋」這幾年,從阿里、騰訊到各方資本,從支付到網貸,越來越多的中資機構通過股權投資或技術合作的形式落地新加坡、越南、印尼、馬來西亞等地。銀粉金沙之下,真相卻也是不確定性大大增強:隨著對科技金融產業的重視和認知程度的加深,東南亞已經過了早期的監管套利時期,而開始實行更加嚴格的監管政策,牌照申請難度、合規運營成本都在不斷提升。
  • 如何選擇優質港美股券商
    目前做港美股的券商,如:富途、華盛、盛寶銀行、老虎、雪盈,到底如何選擇好的券商呢? 1.查看收費標準 不同的券商所手續的費用都有差別。可以根據自己的交易頻率,交易資金,市場選擇等方面考慮選擇哪一家券商進行操作。 2.手中有哪些銀行卡 如果手上有香港卡或者境外卡,各大券商任君選擇,這時候主要考慮的就是交易佣金,平臺使用費,融資費率等。 如果只有大陸內地卡,就要去選擇支持大陸卡入金的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