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南到北,正道的光能照到的大地上,最不缺的就是面痴。
然鵝南北吃麵,卻有著截然不同的評分標準。
南方澆頭為重,對麵條本身要求佛系。北方追求爽滑彈牙的勁道,澆頭成了可有可無的小透明~
讓人總有一種「馬雲和美隊,老娘為什麼不能都得到的遺憾之感」
而今天安利的這家蒼蠅館子
卻融合了北方面的勁道硬朗
加持南方面現炒澆頭的鑊氣
堪稱合肥面界的滄海遺珠~
提起淮安,大部分人都一臉懵逼,地理學渣甚至還在想:和淮南有什麼關係?但,真正的吃貨早已透過這兩個字,聞到了國宴桌上淮揚菜的香氣~7、8種應季蔬菜炒制的澆頭,講究顏色搭配,口感清甜,淮安人走到哪都忘不掉~順便吐槽一句
淮安和合肥離藍鯨都200km不到,合肥去藍鯨車票60出頭,淮安去藍鯨,200大洋,還要從宿州繞路,散裝江蘇,名不虛傳~槓子面,與扛把子沒有關係,這個聽著就硬梆梆有勁道的名字,起源於甘肅。
做法與竹升面大差不差,口感比一般的手擀麵要硬上幾分,久泡不nong~
而後,據說是北宋年間不知哪年被哪人從甘肅帶到了淮安,搭配現炒澆頭,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比起本土牛肉麵,槓子面菜品的豐富性無疑是碾壓的。
肥腸、豬肝、腰花、肚絲、拆骨、牛肉,有種彈幕刷屏的感覺~
看到長魚面,先別激動,點不了~
手工面的好處在此刻顯現,上桌10min,依然不爛不nong,口感雖比不上剛上桌時的Q彈,但爽滑滿分。
作為美食博豬,飯前拍照是工作,因此總吃不到最好吃的那一口,好傷淡
我對於好麵湯的要求是,能喝完且不口渴。而這碗,無疑做到了,甚至還有點意猶未盡~牛肉經過滷製,吃起來幹香可口,不柴不鹹~
肚絲和拆骨一般,拆骨略鹹微柴,肚絲不入味,沒有記憶點。
一樣是3澆,這一碗做得好吃的難度比上一碗大太多。下水一多,火候和調味都不好控制~
同作為臟器愛好者,我和龜蜜對這一碗麵的評價都是:可圈可點~
腰片最棒,騷味極淡,火候也恰到好處,吃了比腎寶還頂用~
我挺喜歡杏鮑菇,炒的好有肉香。但這家炒的不好,有股怪味,我不喜歡。蝦仁分量很足,口感也好,鮮甜,且脆生生的。有一種在吃蒲秋(馬蹄)的感覺炒麵是這4碗中我最愛的1碗,缺喝的醬色是炒麵的精髓。路邊大排檔吃的炒麵用的都是鹼水面,鹼味重,沒嚼勁。
這裡的炒麵,用的是同款槓子面。煮到半熟後迅速過冷水保持彈性,再放入鐵鍋、猛火、和澆頭一起快速翻炒,油香撲鼻。肉眼可見的彈性,duangduang的~
小店開在老26中對過,一到飯點人就烏泱泱的,典型的蒼蠅館子,袖子在桌子上蹭蹭就一層油的那種~問老闆為什麼要來合肥做生意,老闆講合肥生意挺好做的~
我想,這可能就是新一線城市的魅力吧(狗頭保命
兩淮一絕麵館
📍 亳(bo)州路北一環西北交口,廬陽高級中學(老26中)對面咳咳,我再講兩句就散會
➊ 同樣是澆頭面,這家店與我去年寫過的政務區最貴老麵館類似,從口味上說,老麵館更得我心,但這家店的價格更親民。老麵館只有在股票暴漲時才捨得去吃➋ 問老闆,合肥喜歡吃麵還是吃飯。老闆說。對面學校的俠們吃飯,社會上的人喜歡吃麵。
md,喜歡吃麵,也能暴露年紀?
❸ 總的來說,這碗面的澆頭沒有蘇式面精緻,麵條也比手工拉麵差點意思,但TA,在南北方麵條間找到了一個微妙的平衡,值得一吃~❹ 這樣的外來小吃,我一直在努力發掘,比如上周才發的謝家海鮮面,是我找了好久才發現的寶藏小館。
類似的店,下面那一大串藍字裡還有很多。
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希望各位能給我多多提供線索,有時間一起吃飯~
土著必吃的老字號
(戳下面藍字查看)
花心思的原創測評
(戳下面藍字查看)
霍山路美食街 髒髒包測評 奶茶測評
蛋撻測評 蝦餃測評 板慄測評
油茶測評 煲仔飯測評 下午茶測評
燒鳥測評 熱乾麵PK 獨立咖啡館
美食合肥
—since 2011—
關注本公眾號 長按下圖
我的私人微信
記錄點滴日常
長按下圖勾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