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是討論人類所面臨的最複雜倫理議題的絕好場合,也是視覺敘事的絕佳機會。
但我們仍然要問,為什麼在二戰這個題材上要再多拍一部電影呢?
哈康國王及其子奧拉夫王儲的故事吸引了我,這個故事用緊張又極具戲劇性的方式講述了一個家庭是怎麼從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手中逃走的,而這個軍隊只抱著一個目的:殺了他們全家。該故事同樣精彩非凡地講述了一個沒有政治實權的男人在不 得不犧牲自己和家人安全的情況下,努力去保全他的國家。
雖然身為一國之君,但哈康國王並無政治實權,僅具禮儀象徵作用。但當他意識 到身邊每一個主要的政治機構相繼淪陷時,他便身處維護憲法權威之要位。他必須行動, 卻不能動用政治權力。他的勇氣以及他向現代歐洲史上最偉大的領袖之一的轉變,都讓我深深觸動。「他是第一個在德軍入侵本國國土的情況下,向希特勒宣戰的國家領導人。」
我們決定在事件發生的真實地點拍攝這部影片,1000 多名群眾演員就在這個昔日 的二戰戰場扮演他們的父母或祖父母。這個拍攝場景所蘊含的情感讓人難以置信,群演們的表現達到了一個新境界。
在寫劇本的時候我有機會覲見阿斯特麗德公主殿下。她是哈康國王的孫女,她的 角色也出現在了電影中,是跟隨國王逃離危險的幾位小公主之一。與王儲父親和國王 祖父相處的每一個小細節,阿斯特麗德公主都記得清清楚楚。與阿斯特麗德公主在皇宮裡共處的兩天時間令我難忘,她給我分享了關於她的親人們的每一段私人記憶,並為電影的幾處關鍵情節提供了極為準確的信息。
哈康國王在丹麥出生和長大,因推選而成為挪威國王, 當時甚至沒人聽得懂他說的話。他獨自一人生活在宮殿之中。他沒有親密好友,全身心地投入對兒子和孫兒孫女們的照顧中,所以當得知這個小家庭要離他而去時,他驚恐而痛苦。
在拍攝孩子們撤離至瑞典以及之後的美國這場戲時,在場所有人的心都碎了。孩子們的表現十分精彩,整個場景僅 一次就過,最後大家滿眼都是淚水。
與加斯帕·克裡斯滕森合作,請他飾演哈康國王,是我拍攝本片所提的唯一條件。當時我差點就請不到他,因為他趕著去拍最新的 007電影,於是我將拍攝時間推遲了整整一年,只為等到加斯帕有時間扮演哈康國王。如今我們都很欣慰當時做了這個決定,他在本片中的演技達到了他的個人最佳。
在本片將挪威院線上映前一周,我們在皇宮面前的草地上做了一場露天放映,哈拉爾德國王陛下(哈康國王的孫兒,他的角色也出現在了影片中)及全家和超過 12000人在草坪上席地而坐。大家靜默地看完兩個小時電影,之後爆發了長達 5 分鐘的熱烈掌聲,這一切太棒了。
影片放映結束後,在陣陣掌聲中,國王陛下留下眼淚。
這是一段我永遠無法重歷的經歷,是一個一生一次的時刻。
挪威目前的國王哈拉爾五世,正是哈康國王的孫子,即影片中的小王子普派在上海
導演 | 埃裡克·普派
10月28日下午,挪威電影周在上海大學的上海電影學院進行放映,這是上藝聯的國別展第一次走進大學,埃裡克·普派導演出席導演大師班,為上海電影學院的學生講述拍電影方式方法,並希望學生能以「真誠與真心」去拍電影。
上海電影學院執行院長何小青聘請埃裡克普派為上海電影學院榮譽教授
導演遊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