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玉龍
無論在金庸、梁羽生的武俠小說中,還是現實的武林江湖中,每個武術門派都有一個掌門人,唯獨崆峒派卻有八個掌門人。
雖然中武協及正統武術界從來不承認所謂的「掌門」,但媒體上卻隨處可見「掌門人」的身影。
一個武術門派,身份最高者,少林稱為「住持」,武當、峨眉等都稱為「掌門」,而崆峒派卻稱作「掌派」或「掌派人」。究其原由,據說崆峒派有八大門,即飛龍門、追魂門、奪命門、醉門、神拳門、花架門、奇兵門、玄空門。八大門有八大掌門,他們只負責管理本門弟子,八個掌門是平級關係,不互相管轄。八個掌門人的上面,就是掌派人。
隨著崆峒山和崆峒武術在江湖上的名聲越來越響,許多武林人士也開始紛至沓來,或來挑戰,或來學習,或來交流。一時間,崆峒山上聚集了眾多來自大江南北的高手,尤其以清朝末年最為興盛。崎嶇的山道上,幾乎每天都能看到挎長劍,背大刀,身懷絕技的豪傑、俠士的身影。代表人物有道光年間的拳師王復盛,同治年間的拳師郭金華、王耀東等,他們精通洪拳、炮拳、棍術,兼收崆峒武術精華,成為了享譽八方的著名拳師,並且留居平涼,開門授徒,對外以崆峒武術傳人自詡。
到了近代,崆峒武術傳人更可謂群英薈萃,人才輩出。著名武術家有朱老五、童天祥、馬恆福、居世安等人,他們武藝精湛,拳法出眾,在國內外或平涼積極從事崆峒武術傳授活動,授徒眾多,可謂桃李滿天下。
如今,這些「隱居」民間,化身於小巷田壠,過著普通人生活的武林傳奇人物,正在以各自的方式發揚光大著崆峒武術。
有「小羅成」之稱的童世英,從小熱愛武術,在其父童天祥老先生的傳授下習練功夫,因勤學苦練,又悟性高,以致技藝精湛,身手不凡。曾多次參加全省武術運動會。1965年9月,他作為甘肅省武術代表隊成員之一,參加了在北京舉行的第二屆全運會。多年來,他先後獲得省級武術運動會國家競賽規定項目刀術第一名、拳術第二名以及短兵冠軍的優異成績。如今,年事已高的童老先生每天還是堅持習武授徒,從不間斷。
童世英之後,崆峒武術又相繼湧現出了甄慶平、馬繼良、拜少寶、孫聯英、李恆達、馬明星、王鏢、陳虎等新生代傳人,先後代表平涼參加國家級武術比賽和運動會,多次獲得冠、亞、季軍頭銜。
長期致力於崆峒武術挖掘、研究工作的趙強認為,近年來隨著崆峒武術聲名遠播海內外,一些人士常代表崆峒派參加各類武術交流活動,雖然坊間褒貶不一,說法紛紜,但客觀上他們也為宣傳推廣崆峒山和崆峒武術做了貢獻。因此,崆峒武術不應固守門戶之見,而是要敞開胸懷,歡迎世界各地武術愛好者前來崆峒山問道、切磋、交流。
第二波!陝甘寧蒙毗鄰市州10家黨報再發聲,助力2018年甘肅平涼·崆峒文化旅遊節!
【H5】2018年平涼·崆峒文化旅遊節活動安排
寫平涼,畫平涼,書畫名家說平涼!
揭秘!崆峒武術的前世今生
圍觀!平涼圍棋大事記
微信號:plrb933
微博號:plrbtxwb123
出品:平涼日報社融媒體工作室
編輯:蘇小虎
技術:崔烘獎
監製:李建軍
法律顧問:張忠義
投稿郵箱:plrbweixi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