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兵在現代戰爭中,還有用武之地嗎?答案令人陷入深思

2020-12-23 裝備資料庫

當今時代,騎兵已經基本退出了戰爭舞臺,背後原因也不複雜,即不再適合現代戰爭的需要。軍事裝備的特點,簡單來說就是能夠提升軍事戰備需要的,就裝備進來,一旦不再需要,甚至是成為一個累贅,則就會放棄。當前騎兵就是面臨這樣尷尬的處境。

其實,騎兵的出現是軍隊對於行軍作戰的速度和節奏要求「快」而出現的,主要裝備是戰馬,馬可以負重,可以用來騎乘,具有長途跋涉能力,馬的行進速度也快速,而且馬容易飼養,有馬匹生活的地區,馬匹獲得也容易,正是馬有這些優勢,可以解決士兵行軍作戰的負重和前進速度以及長途奔襲的難題,馬被拉入到了戰爭中來,並且有了一個新的兵種,騎兵。

騎兵,是軍人乘坐馬匹行軍作戰的部隊,騎兵屬於陸軍部隊,人們對於馬匹用於戰爭的歷史非常早,我國的商朝就出現了騎乘馬匹作戰的騎手,公元前307年,趙武靈王開始實行「胡服騎射」,率先建立騎兵部隊,騎兵的歷史一直持續到今天,不過現在主要是執行巡邏任務。騎兵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曾經廣泛存在,德、法、俄等國家都有制式編制的騎兵作戰部隊,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軍的騎兵部隊非常龐大,有多達17個騎兵軍80多個騎兵師參與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戰後,隨著武器裝備,汽車等運輸機械的發展,騎兵逐漸失去了價值,逐步退出了戰爭舞臺。

騎兵為什麼被淘汰?首先是馬匹特有的特點所決定的,馬匹雖然負重能力,長途跋涉能力比人類強,但是馬匹也是動物,需要飼養,而且負重能力,長途跋涉能力有限,飼養,訓練出適合戰爭作戰的戰馬需要時間,牽涉到很多人力物力。戰馬也具有區域性,並不是所有地方都有馬,這也限制了馬匹的作用。最重要的一點,汽車的出現是戰馬失寵的一個重要因素,汽車的負重和遠程運輸能力,效率要明顯比馬要好很多。而坦克,裝甲車輛的出現,更是讓騎兵騎馬舞刀的作戰模式不再適合與鋼鐵機械對抗。

從騎兵的戰術層面來說,最大的價值是速度,騎兵進攻時,萬馬奔騰,很快就會突破對手防線。但是,這裡有一個條件,就是對手的火力強度,舉一個例子,如果對手使用栓動步槍,等把彈艙內的五發子彈打完,騎兵就衝過來了,騎兵居高臨下,戰有優勢,況且馬匹的衝撞也讓步兵慌亂。假如對手輕重機槍結合步槍精準打擊,騎兵的優勢就失去了,對付騎兵「射人先射馬」也是經驗之談,騎兵沒有了戰馬就是步兵了。而坦克裝甲車輛的衝鋒強度明顯是比騎兵強大許多,這也是騎兵退出戰場的原因。

現在的軍隊,輕武器全部自動化,火力打擊能力越來越強大,陸地上坦克裝甲突擊集群,空中武裝直升機、戰鬥機等等,各種火炮、火箭炮集群打擊能力下,騎兵沒有了生存能力,自然就被淘汰了。現在,騎兵的存在主要是特殊地形環境下的訓練任務,但不能稱之為騎兵,馬匹不過是一個代步工具而已,騎兵已經成為了歷史。

相關焦點

  • 冷兵器時代的王者,現代戰場上的「奇兵」,二戰蘇聯的騎兵部隊
    不過隨著火槍、戰車的大規模使用,騎兵似乎在「熱」兵器時代已無位置,曾經引以為傲的機動能力在坦克、裝甲車面前顯得十分「遲緩」,大兵團的衝殺在重機槍面前也變得不堪一擊。延續千年的兵種真的就在飛機、大炮時代消失了嗎?
  • 《全面戰爭競技場》希臘鐵甲騎兵怎麼樣 希臘鐵甲騎兵圖鑑
    導 讀 全面戰爭競技場希臘鐵甲騎兵怎麼樣?
  • 蒙古靠它橫掃天下,女真靠它打敗大明,冷兵器戰爭之王是弓騎兵?
    高速的機動性和超長的攻擊距離,讓"弓騎兵"成為了冷兵器時代令人聞風喪膽的存在。如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如蒙古弓騎兵稱霸歐亞,再如女真以弓和馬奪天下,最後演化出"草原騎射文化",騎射在多數人心目中一直是古戰場上神一般的存在?然而很抱歉的是,騎射在真實戰場上並沒有現在被誇的這麼厲害,至少它很少以主力部隊在世界戰爭史上創下輝煌戰役過。
  • 騎兵的威力在於衝鋒?錯!騎兵的這些特長才是最厲害的
    編者按:騎兵,是「男人的浪漫」,無數軍迷都曾有過同樣的夢——在兩軍陣前率領一支騎兵左衝右殺,橫衝直撞,立下不世功勳。在不少描寫冷兵器乃至拿破崙時代的戰爭影視作品中,都重點刻畫騎兵作戰場景。哪一方能在混戰中獲得上風,哪一方偵查到的情況和傳遞的軍令便能及時送到。反之,則不僅因為偵查情報反饋不暢而成為了聾子瞎子,還可能會因為命令傳達不暢而使大軍陷入癱瘓。
  • 女大學生「懷孕」現象越來越多,學姐指出背後原因,令人陷入深思
    女大學生「懷孕」現象越來越多,學姐指出背後原因,令人陷入深思對於高中生而言,最大的願望就是進入理想大學。在我國,似乎家長們都在迴避教育孩子的性觀念,即使在學校老師講到性話題的時候,老師也在極力迴避這個話題,導致學生們的好奇心越來越重,自然也就在以後的戀愛中對性一知半解。既然不懂,那就去悄悄嘗試,自然懷孕現象也就成為必然。
  • 為什麼古代步兵很怕騎兵?騎兵優勢明顯,但成本也高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在古代戰爭中一支擁有強大騎兵部隊的軍隊將會很容易佔據戰場上的主動權。 原因無他,速度快! 我國歷史上中原國家第1次重視騎兵部隊是公元前三世紀之初的趙武靈王時期。
  • 不開刃也能砍死人,解放軍65式騎兵刀真這麼厲害嗎?
    編者按:不知道從何時起,網絡上興起了這樣一種將「實戰刀劍不開刃也能砍死人」演變成「實戰刀劍不開刃」的說法,至少是「騎兵實戰刀劍不開刃」。被當成例子的,有西方騎士長劍、哥薩克的恰西克馬刀,以及解放軍當年裝備的65式騎兵刀。仿佛人借馬力,不開刃的刀劍也能砍死人。那麼事情真的如此嗎?
  • 《亮劍》裡八路軍騎兵子彈耗光,為何日軍不開槍,而是打白刃戰?
    在古代戰爭中,騎兵一直都是戰場中的一大利器,不同的騎兵在戰場上的優勢也是有所區別的,重騎兵的裝甲堅固、裝備齊全,故其進攻時衝擊力很強,防護能力也特別強,輕騎兵的裝甲就比重騎兵少了很多,但這樣會更便於活動,將兩者的優點結合在一起將非常有利於戰爭的勝利。
  • 詳解胸甲騎兵、龍騎兵、驃騎兵、獵騎兵、槍騎兵
    在滑鐵盧戰役中,這些騎兵悉數上場,法國文豪雨果在《悲慘世界》中,對他們在戰場上的風採做了令人血脈噴張的精彩描寫。胸甲騎兵是裝備了胸甲、馬刀和火槍的騎兵,是中世紀歐洲重騎兵的延續。這個兵種最早出現在15世紀末期的歐洲,是15世紀末期至19世紀歐洲戰場上的主要突擊力量,是拿破崙和普魯士腓特烈二世大帝的最愛。
  • 二戰:電影《戰馬》中騎兵對抗重武器的真實戰鬥,比這還殘酷嗎?
    酷愛電影的人,這部經典的《戰馬》一定沒有錯過,這部電影的絕妙之處在於通過戰馬的視角穿越戰爭的始末,讓人身臨其境體會戰爭殘酷,其中一個鏡頭非常經典,電影主角作為戰馬與騎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衝進了敵軍的營地,只見騎兵手持馬刀,將正在休息的敵軍士兵一一挑翻,然而倖存的士兵迅速跑向身後的樹林,揭開樹林邊緣的偽裝,馬克沁機槍便噴出了刺目的火舌,剛才還在衝殺的騎兵部隊便紛紛倒在了血泊中,戰鬥瞬間被扭轉。
  • 為什麼說蒙古騎兵是冷兵器時代最強騎兵?
    蒙古騎兵當然,騎兵的主要舞臺還是在冷兵器時期,這一時期戰爭的主題基本上可以說是發揮騎兵的實力與限制騎兵的實力。而縱觀整個騎兵的歷史,由於兩件物品的出現將整個騎兵歷史分為三個階段,即馬鐙出現之前的騎馬步兵階段,這一階段馬匹一般作為士兵的載具,因為騎兵在馬背上很難借力,更不用說使用武器作戰;馬鐙出現直至身管武器的出現是騎兵的成熟時期也是巔峰時期,這一時期騎兵才真正成型進而統治戰場,其中最強的兵種就是縱橫歐亞的蒙古騎兵。之所以說蒙古騎兵是最強騎兵原因如下:
  • 一個現代步兵旅穿越到清朝鼎盛時期,能滅了滿清嗎?
    在網上問了個問題,我覺得答案是肯定的。冷兵器對戰比較有名的對戰熱兵器大家熟悉的應該是八裡橋之戰,增格林沁的三萬鐵騎,對著兩千用滑膛槍的英法聯軍,幾乎全軍覆沒。有一個現代旅嗎?別提一個旅了,討論下一個美軍步兵班能不能扛得住大清三萬鐵騎,我想只要有足夠的彈藥,怕沒彈藥,哈哈,當年兩千法軍也是完全能做到的。一支美國步兵排的基本組成是三個普通步兵班,一個火力班,另外六個排,約40人。由於美軍已經實現了自動駕駛,所以美軍都是坐在車輛內,所以這個步兵排可以分配到大約6-7輛悍馬。
  • 《夜行者》令人值得深思的電影
    在今年票房口碑雙豐收的《摔跤吧爸爸》中,最令人矚目的大概就是阿米爾汗那玩一樣的體重了。
  • 策應平型關大捷,斬首日軍指揮部,八路軍的騎兵隊還有哪些傳奇?
    文/商學野在人類的冷兵器戰爭中,騎兵是當之無愧的陸戰之王。自古以來凡是疆域遼闊的帝國,一定有名垂史冊鐵騎助陣,例如成吉思汗的蒙古鐵騎、土耳其的奧斯曼騎兵、埃及的馬穆魯克、俄羅斯的哥薩克騎兵等。但是隨著工業革命後熱兵器的普及,騎兵在戰場上的統治地位開始動搖。
  • 中國古代一直是北方騎兵克制步兵,朱棣為何能用步兵戰勝蒙古騎兵
    騎兵,則是冷兵器時代最強勁的戰鬥力。當年席捲歐亞的蒙古騎兵,可謂是打遍天下無敵手,一度被歐洲人稱作「上帝之鞭」,那麼步兵對上騎兵可否有勝算了?一般而言無異於以卵擊石,因為從歷史上的眾多戰爭來看,騎兵對步兵都是有著壓倒性優勢的。不過,在中國歷史上,卻有一個例外。
  • 元朝建立後,為什麼在對外戰爭中,屢戰屢敗呢?
    在第三次西徵的過程中,蒙古大汗蒙哥去世,由於太突然,並沒有選擇接班人,這也就導致蒙古內亂。忽必烈和阿里不哥開始了爭奪大汗之位的戰爭,這一打就是五年,最終忽必烈贏了。忽必烈建立了大元,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徵服南宋上面。再也沒有了蒙古早期的那樣摧枯拉朽的西徵。
  • 深思令人毛骨悚然
    深思令人毛骨悚然。《重啟之極海聽雷第二季》是由南派三叔監製及編劇,潘安子執導,朱一龍、毛曉彤領銜主演,胡軍、陳楚河特邀主演,陳明昊、黃俊捷、黃夢瑩等主演的冒險題材網絡劇。《重啟2》在最近幾天算是結束了,結局真的太爛尾了,三叔《盜墓筆記》系列就沒有不爛尾的劇,每一部劇都留下一個填不滿的坑。
  • 中國最後的騎兵連舉起利刃,身份竟是火箭軍!
    在海拔4000米的遼闊雪域高原上,火箭軍的唯一一支騎兵連,仍然在堅守崗位巡邏。巡邏畫面中,騎兵連的戰士們騎在馬背上,手上是太陽映射得發亮的利刃,顯示出陣陣侵徹人心的寒光,現場十分震撼。
  • 冷炮問答:騎兵、象兵和駱駝兵 哪個最猛?
    從斯基泰人開始 騎兵就成為可以獨當一面的主力騎兵無疑是人類歷史上應用最廣的兵種類型,直到二戰時期都還有使用騎兵作戰的記錄雖然馬騎兵的單體戰鬥力遠遜於象騎兵,但馬在培育成本、耐力、機動性和速度上的優勢,使得它在戰爭中具有比象兵更為重要的地位和更好的適用性。冷兵器時代的騎兵,是足以決定勝負的重要力量。高橋馬鞍和馬鐙的發明和使用,確保了騎兵高速前進下的巨大動能。騎兵的機動性和高速前進帶來的衝擊力,也堪稱步兵的最大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