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現代步兵旅穿越到清朝鼎盛時期,能滅了滿清嗎?

2020-12-23 小小宇談體育

在網上問了個問題,我覺得答案是肯定的。

冷兵器對戰比較有名的對戰熱兵器大家熟悉的應該是八裡橋之戰,增格林沁的三萬鐵騎,對著兩千用滑膛槍的英法聯軍,幾乎全軍覆沒。槍彈一發只有一顆子彈就可以重裝子彈和火藥,效率仍然很低,就這樣還可以吃肉不吐骨頭全滅了大清最精銳的三萬鐵騎。接著,英法聯軍長驅直入,殺死了大清皇城。

有一個現代旅嗎?別提一個旅了,討論下一個美軍步兵班能不能扛得住大清三萬鐵騎,我想只要有足夠的彈藥,怕沒彈藥,哈哈,當年兩千法軍也是完全能做到的。一支美國步兵排的基本組成是三個普通步兵班,一個火力班,另外六個排,約40人。由於美軍已經實現了自動駕駛,所以美軍都是坐在車輛內,所以這個步兵排可以分配到大約6-7輛悍馬。

美軍步兵班共有9名士兵,其中2名M249機槍士兵,2名40毫米榴彈發射器士兵,2名散彈槍士兵,均為M4卡賓槍下部懸掛的M4卡賓槍士兵,其餘2名士兵為M16機槍下部懸掛的M16士兵。炮兵班是8個人,2支通用機槍,2支標槍飛彈,也可以是4支M240通用機槍。所以說,只有4支通用機槍,6支普通機槍,其他的都是步槍,其中6支步槍下面還有榴彈發射器,可以發射40毫米榴彈,這種榴彈的威力比手榴彈稍小。

你覺得面對這種火力,大清騎兵能不能衝鋒?別以為真的是30,000騎兵同時衝鋒,哪有這麼寬的地方啊,都是成群結隊輪流衝鋒,一次能有二三千人就好了。衝到一定距離時,十挺機槍一突,肯定是前邊人多,後邊人多,衝過來也會亂成一團,此時配合榴彈發射器進行正面擊殺,肯定是能夠衝破火力線的人不多,再近一點,就是面對二三十把自動步槍,馬上就要打回來了。坦率地說,彈藥足夠,在選擇了比較合適的地方,作用一定不會比2000法軍差,即使沒有頂不住上陣,悍馬也可以逃跑,而悍馬有12個機槍或者M134米尼岡,都沒有算進去。

這無疑是一場收穫的戰爭。一支現代步兵班一分鐘的彈藥發射量,當然不會比2000支滑膛槍少多少。

日軍戰鬥力咋樣了?一如既往地,被一位武林高手手撕了?

相關焦點

  • 蘇州城有一座古鎮,清朝鼎盛時期,成為商賈雲集的繁華古鎮
    蘇州斜塘始於南宋,興起於清朝,涅槃在現代, 南宋時期的斜塘是水路暢通、河街並軌的古村,清朝鼎盛時期發展成商人云集的繁華古鎮,時間如白駒之隙,曾經的熙熙攘攘已經成為記憶中的煙霧,朦朧不清。現在的斜塘確實滿足了老蘇州人對過去的依戀,但面對漂亮嶄新的一體街道,多少有些茫然,形狀薄味道淡, 這恐怕是所有仿造鎮旅遊勝地的缺點吧,拋棄了關於古鎮舊街的碎念,斜塘依然能喚起過客對水鄉生活的嚮往,淡妝濃抹總是適當的夜色特別迷人,美麗的人輕輕地撫摸著琴弦,誰也避免不了斜塘的魅力。
  • 秦軍穿越回清朝能打敗西方列強嗎?
    如果時空變幻,秦軍穿越到清朝戰場,面對列強,後續有何種神展開呢?能否力挽狂瀾,消滅敵人? 先說結論:秦軍對英軍或者法軍沒有勝算。 原因很簡單,秦軍是一支古代軍隊,古代軍隊和近現代的軍隊有巨大的鴻溝,這種差距不是用單兵素質和戰鬥意志可以彌補的。
  • 康熙為何在清朝鼎盛時期,放棄貝加爾湖?3大原因令人佩服
    唐朝滅亡後,貝加爾湖地區幾經易手,到了清朝時期又被收歸大清管轄。 康熙二十八年,清軍在雅克薩之戰中戰勝沙俄後,兩國於尼布楚籤訂雙方議和條約,史稱《尼布楚條約》。條約中正式規定了中俄兩國的國界線為包括大興安嶺、庫頁島等地區的外興安嶺以南,額爾古納河以東為中國領土,外興安嶺以北,額爾古納河以西歸屬沙俄。
  • 清朝滅亡後消失的滿清十大貴族姓氏,你都知道哪些?
    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類原始社會的母系氏族制度時期,所以中國的許多古姓都是女字旁或底,如中國上古時期著名的八姓:姬、姚、媯、姒、姜、嬴、姞、妘。 1644年清軍入關,順治帝遷都北京,從此清朝取代明朝成為全國統治者。 大清入主中原後,曾有十大貴族姓氏,權利和地位都要高於其他姓氏的人。而在滿清滅亡後,曾經的十大姓氏幾乎都改為了漢姓,以下為滿清十大姓氏:
  • 「滿清十三朝」是什麼意思?清朝難道有13位君王?專家:還真有
    而且很多網友也喜歡稱清朝為「滿清十三皇朝」,這是不是也算錯了?這是為什麼呢?先說一說這部關於清朝歷史的電視劇,這部電視劇的名字來源於民國時期燕北老人所著的《滿清十三皇朝秘史》。在中國,到了明清時期,基本形成了慣例,那就是一個皇帝一個年號,幾乎沒出現過皇帝改元的情況。而這個例外就發生在清朝初期。清朝的確只有十二位皇帝,但是卻出現十三個年號。
  • 奠定清朝百年基業,作為滿清真正首位皇帝,他名聲為何不如兒孫?
    清朝,中國最後一個封建專制王朝,談起滿清帝王,人們會說出康熙、雍正、乾隆、光緒、溥儀這些皇帝來,但是對於徵服朝鮮和蒙古,擊碎明朝寧錦防線,正式建立大清的皇太極卻很少提及。按理說,除了努爾哈赤對於大清的象徵意義之外,皇太極是滿清最厲害的皇帝,但他為何沒有孫子、曾孫等人那麼出名?甚至許多歷史小白都不知道大清就這樣一位君主。文治武功不遜於唐宗宋祖的皇太極又是一個怎樣的帝王呢?今天就來和大家聊聊這位傳奇皇帝。
  • 滿清什么姓氏最顯貴?這八大姓氏是清朝真正的貴族
    清朝這一族姓的人並非明代納拉氏姓的女真人。滿清不少妃嬪都是此姓氏出身的,其中就有多爾袞的母親。第四個富,即富察氏,富察氏是道光末年,取了滿族姓氏中的第一個音節富冠以姓氏的,也有一些寫作傅,富察氏主要是以地名命名的,屬於八大旗中的鑲黃旗人。有史料記載以來,這個宗族的人一直威望頗高,在歷史演變中立下不少功勳。
  • 清朝的髮型真是「陰陽頭」嗎?別再被電視騙了!現代女性很難接受
    如今不少古裝電視劇,都是以清朝為主題,很多女生也誕生了穿越回清朝的想法,和那些帥氣的阿哥們有一番交集,清宮劇的最大特色,莫過於他們的「陰陽頭」了,這種髮型並非很多人能夠接受得了的,然而清朝髮型真的是這樣子嗎?可不要被電視劇騙了,清朝人的頭髮也在時有改變,而現代的女性,恐怕是很難接受的。
  • 清朝的辮子:從「金錢鼠尾」到「牛尾巴」
    ,還有各種宮鬥戲,穿越戲,搞得很多小朋友都認為中國古代的服飾就是這樣的,真是誤人子弟啊,言歸正傳,提起辮子戲,你的第一印象是這樣的:啊,這是什麼鬼?啊,還是咆哮帝,不過跟乾隆時期爾康的髮型一樣嘛,其實,小編想說,你們都被騙了,因為清朝的髮型是在不斷演變的,《孝莊秘史》說的是皇太極時候的事情,屬於入關前,竟然搞了這麼多頭髮,難道他們不想要命了嗎?
  • 現代5萬特種兵穿越到古代,能夠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嗎?
    有人會疑惑了:現代的特種兵這麼強大,如果50個人戰隊的特種兵穿越到古代裡面,他們能夠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嗎?從三個方面來分析下看看。特種兵們雖然擁有現代軍事武器,比如說槍械手榴彈等等,但總會面臨子彈耗盡的問題在,沒有武器的情況下只能和他們搏擊決鬥了,特種兵肯定是一個能夠打好幾個的,但是這麼多人打下來體力也會耗損許多!而士兵卻會源源不斷的上來,在士兵和將軍的夾擊之後落敗也是遲早的事情了。
  • 統編歷史新教材課件|第14課清朝前中期的鼎盛與危機
    清朝建立以後,創造了前中期的鼎盛,但是在這種鼎盛中也潛伏著危機。提問:清朝前期的鼎盛涉及到哪些皇帝呢?有哪些表現?在盛世局面出現的同時,這一時期,君主專制也得到不斷發展。教師出示奏摺制度下的歷史趣聞,學生閱讀完材料後,思考:你能從這些材料中獲得哪些信息?(事無巨細)君主專制發展的第二個表現是設立軍機處。教師出示材料,學生思考:根據以上史料,概括說明設立軍機處的原因,以及其具有哪些特點?學生回答後,教師帶領學生閱讀教材,讓學生掌握軍機處設置的基本知識:概況、職責和特點。
  • 鼎盛時期的明朝到底有多大?所謂的300萬隻不過是笑話,不對等
    明朝作為漢人統治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留給我們 無限的深思與懷念,有黑暗的一面,自然也就有值得稱頌津津樂道的一面。 第一種說法:明朝鼎盛時期500多萬,沒有北宋大,長期穩定在300多萬
  • 滿清時期的八旗旗主地位有多高?連一品大臣看到旗主都要下跪行禮
    滿清時期的八旗旗主地位有多高?連一品大臣看到旗主都要下跪行禮電視劇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比較重要的消遣方式,近些年來的古裝劇很多都是以清朝為背景,由此,很多人對清朝的八旗制度產生一些疑問。在這裡,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看劇,將對改制度進行更加詳細說明。
  • 從清朝皇帝的陵墓中,就能看出滿清的盛衰
    後來有人分析,清朝為何會亡,和這皇帝的墓葬有很大的關係,主要是鹹豐定陵的金井位置偏了,沒在「龍穴」,卻是「虎口」上,所以,他子嗣單薄,大清也迅速進入到了衰退期。若是真要從這清朝皇帝墓葬的風水來分析清朝滅亡的原因,道光不應該是更主要的原因麼?
  • 清朝時期,老師上課穿什麼?帶你瞧瞧老夫子穿搭
    剃髮留辮清朝時期的留辮與剃髮程度,有時代差距與變革;清未入關前,剃髮大約接近耳朵,再留一撮辮;清朝康雍乾時期,髮際線才逐漸向前移置後腦勺左右;清朝末期才逐漸至頭頂,只剩前方剃掉。長袍因清朝外族統治,原來士人穿著的衫、襖,逐漸被袍類取代,特別像「夫子」等象徵統治權力、具有政治教化意味的職位尤其明顯,而此類職位因背負政權義務,在穿著上也不會如當年臺人一樣多彩豔麗。在形制上,相較於其他勞動階級穿著短衣等方便簡單的服裝,士人則穿著長袍。
  • 滿清誤我三百年的邏輯是什麼?
    可以說沒有孔有德的叛變,他會訓練出一支相當強大的火器部隊來,徹底殲滅滿清應該也沒有問題。但孫元化很快被叛軍孔有德俘虜,後雖放回卻因瀆職罪而被處死。徐光啟訓練新式陸軍的計劃雖然落空,但他卻已經指明了中國近現代軍事的發展方向。沒有滿清的中斷,中國在軍事上是不會落後於西方的。
  • 清朝到底有多強大?如果沒有清朝,中國會是現在的中國嗎?
    極盛時期的清朝,國土面積可達1316萬平方公裡,西抵蔥嶺和巴爾喀什湖,西北包括唐努烏梁海,北至漠北和西伯利亞,東到太平洋(包括庫頁島),南達南洋群島,以及擁有眾多的附屬國。農業、手工業也得到繁榮發展,人口過億,國家空前統一繁盛,在當時,是世界的超級強國。
  • 清代作為翡翠文化發展的鼎盛時期,這個時期的翡翠有什麼特點?
    眾所周知,翡翠真正的鼎盛時期是在清代,在清代可以說是每個人都嚮往著有一件翡翠飾品。因為在當時翡翠飾品是達官貴人才可以佩戴的,象徵著身份與地位。今天,讓小編帶著大家一起,夢回清朝,看看清朝時期的翡翠有什麼特點!
  • 有人說明朝全昏君清朝全明君,為什麼明朝能撐270多年,清朝卻亡了呢?
    我們再看看清朝,請問除了康熙帝和雍正帝是明君之外,還有嗎?清朝除了一個「康乾盛世」,還有盛世嗎?乾隆、嘉慶、道光、鹹豐、同治、光緒和宣統,請問這之中哪個是明君?比如明武宗,雖然人家很不想治理國家,只喜歡玩,但是人家彈指之間即可滅劉瑾、平安化王之亂和寧王之亂,更是大敗蒙古。再不如嘉靖,雖二十餘年不上朝,但你見過國家亂過嗎?人家牢牢掌控著國家大權呢。
  • 時代在飛速發展,漢服不適合在現代出現
    三、魏晉南北朝時期:這時的條紋間色裙走紅,長裙是諸位貴族女士的標配,而曳地五尺是常用標準,寬大的袖口綴有不同顏色的袖貼,條紋間色長裙讓視覺很有跳躍感。四、隋唐時期:隋朝時隋文帝厲行節儉,衣著簡樸,不注重服裝的等級尊卑,在位時平時只戴烏紗帽。到唐朝,是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服飾也趨向於表現自由、豐滿、肥壯的藝術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