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正耀血洗董事會:一場無意義的困獸之鬥|稜鏡

2020-12-22 騰訊稜鏡深網

特約作者 | 周舟紀 編輯 | 張慶寧

出品 | 稜鏡·騰訊新聞小滿工作室

7月5日,瑞幸(OTCMKTS: LKNCY)召開特別股東大會,涉及罷免陸正耀、劉二海、黎輝和鄒孝恆並提名新董事等八項股東會決議獲得通過,至此造假事件後瑞幸董事會已全部換血。

按照上述投票結果,目前董事會僅剩6位成員,分別為郭謹一、曹文寶、Wai Yuen Chong(莊偉元)、Gang Wu(吳剛)、Ying Zeng和Jie Yang,全部是在瑞幸造假事件後加入的董事會。

瑞幸前途未卜,股東卻開始對董事會席位的爭奪,很難不讓人聯想到仍未有定論的財務造假調查與責任承擔。

從瑞幸的治理結構、獨立董事的角色、內部調查與責任認定的關係來看,陸正耀主導的董事會換血,雖無可厚非,但更像是一場沒有意義的「困獸之鬥」。

陸正耀有權血洗董事會

陸正耀有權罷免董事嗎?

答案似乎不言自明,但置於層層分級的公司治理結構和原理之中,回答起來並不簡單。

董事應當向全體股東及其他利益攸關者負責,而不是僅僅向選舉他的股東負責。這一基本假定決定了罷免董事的複雜性,尤其是對於公共性更強的上市公司而言。

形式上,瑞幸採用了典型的美國上市公司結構,董事會一般作為監督角色,下設委員會負責提名、審計、薪酬確定等職能,對應管理權的更多下放。

瑞幸內部的《提名及治理委員會章程(Nominating and Governance Committee Charter)》明確,提名及治理委員會負責提名董事會人選,並持續對人員組成進行評估。

實質上,無論怎樣的機制設計,董事都難以從根本上抗拒股東意志。這也是財務造假事件後業已退出提名及治理委員會的陸正耀,仍能通過行使股東權利重組董事會的原因所在。

截止6月26日,陸正耀家族依舊控制著瑞幸37.2%的投票權,錢治亞還控制著瑞幸7.9%的投票權,兩人的投票權總和遠高於其他股東。

這使得瑞幸提名及治理委員會的存在並無實際意義。

瑞幸披露的特別股東會提案並未提及罷免原因,股東會上是否存在對罷免原因的說明和討論,甚至當事董事是否獲得了聽證的權利,外界更是不得而知。

法律對無因罷免董事一直存在搖擺和爭議,是該加強股東權力還是加強股東所有權與公司管理權的兩權分離?

以美國法為例,早期判例認為如果缺乏正當理由,那麼不得隨意撤換董事。

在1957年Campell v.Loew’s Inc案中,美國德拉瓦州法院即裁定「公司內部的權力鬥爭不構成撤換董事的正當理由」,但20世紀80年代隨著股東保護主義的興起,《修訂標準公司法(RMBCA)》、《德拉瓦州公司法》等具有示範性意義的法律都明確,可以無因或在公司章程明示的情況下撤換董事。

我國公司法對此問題付之闕如,加之瑞幸的公司治理模式是較為典型的東亞式股東會中心構造,公司一定程度上成為股東手臂的延伸,無因罷免董事在理論上顯得不那麼重要,在實踐中相當頻繁。

簡言之,由於兩權分離和公司獨立意志的缺失,陸正耀以大股東身份即可較為容易地啟動和實現董事的撤換。

新獨董不敢阻礙內部調查

陸正耀提議任命的兩名董事均系獨立董事。

上市公司的董事會應當有半數以上的獨立董事,這一制度設計起源於美國法,意在建立一個專業的內部監控機關,因而董事的獨立性是相對於公司經營管理層而言的,與股東的關係並非首要考慮因素。

這樣的理解在我國的法律背景下,可能令人困惑。

儘管我國《關於在上市公司建立獨立董事制度的指導意見》第一條即規定:「上市公司獨立董事是指不在公司擔任除董事外的其他職務,並與其所受聘的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東不存在可能妨礙其進行獨立客觀判斷的關係的董事」,但實踐中包括獨董在內的任何董事根本上難以抗衡股東意志。

《上海證券報》在2004年推出的首份中國獨立董事調查報告顯示,我國63%的獨董為上市公司董事會提名產生,超過36%的獨董為第一大股東提名。要求受託人(獨董)去制約委託人(股東),這確實強人所難。

陸正耀的做法不過對中國公司治理現實的又一次再現。

包括獨立董事在內的任何公司高級管理職位如果缺乏配套的機制和條件,都只能淪為一個空洞的名詞。基於我國公司治理現實,獨董一直被認為是「花瓶化」、「名人化」的、「董事不獨立,獨立不懂事」。

代表公司意志的董事會都難以獨立於股東,較少參與到實際決策中的獨立董事,其履職空間更加有限,法律上又要求其承擔民事、行政、刑事責任,因而獨立董事在公司有難時拒絕履責、主動請辭等情況,並不罕見。

瑞幸造假事件後引入的獨立董事濮天若在任職後72天即辭職;此次特別股東會專門有一項提案(第6項),明確一點:罷免獨立董事鄒孝恆後,公司放棄對其在任時任何錯誤的追究。

鑑於獨立董事的潛在責任更多是面向瑞幸股東發起的派生訴訟與美國證監會、司法部等機關的造假調查,第6項決議的實際意義恐怕有限。

類似的,新增的兩名獨立董事,能有多大動力、在多大程度上參與到公司決策與內部調查?

當然,財務造假事件後瑞幸為內部調查而成立的特別委員會,全部由獨立董事組成,因而邏輯上比較自然的推測是:新選任的兩名獨立董事即將參與或主導內部調查。

從原理和規則上看,卻不必然。更符合公司治理常識的理解是:在關涉公司高管或董事的不端行為時,由無利害關係的獨立董事主導調查,可以相對更好地與潛在的利益衝突進行隔離。

但法律上並不存在內部調查如何展開、特別委員會如何構成等細節性規定,這是因為內部調查仍在公司自治的範疇之內,是董事注意義務(duty of care)之履行。

退言之,即便新就任的董事主導內部調查,考慮到獨立董事一般由具有法律、財會等專業背景的人士擔任,與承銷商、會計師等「守門人」有類似之處,以專業判斷和職業聲譽起到一定的信用中介作用。

讓他們置前期調查結論和證據不顧,以職業生涯、名聲信譽甚至法律責任為他人洗白,也是不太可能的。

內部調查難以左右造假追責

無論特別委員會的成員更換與否,內部調查只是瑞幸的自救努力,無法根本上左右行政機關的調查、判斷與司法裁判。

其效果,仍取決於美國證監會(SEC)和司法部(DOJ)對內部調查結論和報告的認可程度。在缺乏進一步的具體行為和事實的情況下,僅根據人員組成很難對責任認定做出實體性評論,更何況特別委員會的組成還是未知,董事會的組成也並非穩態。

但法律和既往案例仍提供了一些思路。

第一,配合監管作為內部調查的首要目的。

根據美國司法部2006年《聯邦起訴商業組織原則》的第七部分的表述:「合作是一個潛在的緩解因素(mitigating factor),像其他面臨刑事調查的主體一樣,公司可以[通過合作]獲得公信力,以免除潛在或確定的訴訟」。

此外,美國證監會在2001年發布的「關於合作與行政執法決定關係的委員會聲明」(又稱Seaboard Report),涉及依據1934年《證券交易法》第21條(a)啟動的調查,也表達了類似觀點。

美國律師協會在分析採取內部調查的好處時提到,「它使公司可以與證監會執法部門的工作人員討論文件審查的範圍和方法。這種對話通過一種隱含方式,向執法部門表明了哪些文件是可及的、現實的,公司因此可以管理執法部門對文件交付日期和材料數量的期望。」

瑞幸是否在進行內部調查時積極與執法部門合作,以便換取更有利的結果,目前公開信息中暫無提及。但從美國證監會通過國際執法合作備忘錄向中國證監會請求協助,以及中國證監會的再三聲明大致可以看出,答案可能並不樂觀。

第二,獨立性作為執法機構評估的首要因素。

美國執業律師Brad D. Brian等人編寫的《公司內部調查》(Internal Corporate Investigations)一書在討論何為適當的特別委員會構成時,認為「特別委員會及其報告的好壞取決於其可信性(credible),而特別委員會的可信性則有賴於其成員的經驗和獨立性,……,關於獨立性的問題,董事事實上的獨立(actual independence)是不足夠的,必須是不能存在任何可能帶來獨立性質疑的董事」。

「……無論如何強調可信性、無利益衝突和有效性都是不為過的,因為一旦美國證監會對調查結果表示懷疑,那麼公司將失去獲得信任並配合美國證監會調查的基礎,其調查結果和報告將沒有任何意義,更不要提公司為內部調查所花費的成本」。

類似的,如果存在違法行為的個人在內部調查過程中扮演角色或施加影響,法院也會在之後的訴訟中認為內部調查的獨立性受到汙染(tainted)。

從這個角度來看,如果陸正耀真的與造假事件有關或者SEC對此有所懷疑,而此後的內部調查又是在其提名的獨立董事主導下進行並得出的結論,這樣的結果將很難取信於美國證監會與法院。

同理,前期在非執行董事黎輝、劉二海以及獨立董事鄒孝恆主導和推動下進行並已完結的調查,如果其中任何一個被懷疑或指明與造假事件有關,前期的調查與結論,也將毫無意義。

進一步說,若7月6日開曼法院做出清算判決,根據瑞幸所披露的股權結構,黎輝所在的大鉦資本將成為第一大股東,7.15%的股權佔比將擁有43.50%的投票權,陸正耀提名的獨立董事很可能又被大鉦資本清洗。

一切又會推倒重來。

相關焦點

  • 《困獸之鬥》:即便身陷絕境,仍作「困獸之鬥」
    Hello大家好,這裡是万俟,今天來跟大家聊聊周杰倫的《困獸之鬥》。困獸在狂風之中 嘶吼做困獸之鬥我奮力衝破封閉的思緒震開裂縫燃燒的花朵 升空消失在空中記憶在剝落殘留的影像輪廓在當時周杰倫的歌曲已經形成了非常鮮明的早期風格,於是人們批判他的歌是「同一種調調」,如果說這種風格就像一座囚籠禁錮了自己,那麼周杰倫就是這牢籠中的「困獸」,而這首歌的創作,正是他突破囚籠的「困獸之鬥」。
  • 戰意困獸之鬥玩法一覽 困獸之鬥怎麼玩
    《戰意》武將單挑模式困獸之鬥是一個十分有趣的玩法,困獸之鬥所在之處,原本是關押悍匪大盜等要犯的死囚監牢,一起來看看吧!
  • 陸正耀不會放過瑞幸
    此前已「謝幕」的陸正耀再次掀起波瀾,繼甩鍋與自保的戲碼之後,一場奪權大戲再度拉開帷幕。1月3日,瑞幸7位副總裁所有分公司總經理和多位業務總監,籤署了一封《關於罷免郭謹一瑞幸咖啡董事會主席和CEO的請求信》,請求瑞幸咖啡董事會和大股東之一大鉦資本,罷免現任董事長兼CEO郭謹一。
  • 瑞幸咖啡控制權之爭?陸正耀、郭謹一、黎輝「三個男人一臺戲」
    1月7日,瑞幸咖啡副總裁周斌對郭謹一的全員信進行回應,指責郭謹一甩鍋陸正耀、錢治亞。「沒有等到來自董事會和大股東關於我們請求的任何正面回復,也沒有看到董事會採取任何行動來挽救公司。」瑞幸咖啡公關方面表示,「情況屬實,詳情暫時不方便透露。」大鉦資本方面目前暫無回應。
  • 瑞幸內鬥200天
    在經歷了噹噹大漢奪公章、比特大陸爭奪搶營業執照、遊族網絡董事長林奇被投毒等一系列狗血內鬥劇情後,大家對現實商戰表示了極大的失望。幸好,瑞幸咖啡滿足了大家的期待。1月6日晚,距離首次將內鬥擺上檯面剛好200天。一份名為《關於罷免郭謹一瑞幸咖啡董事會主席和CEO的請求信》(下稱《請求信》)在網上流出。
  • 詳解瑞幸咖啡內鬥大戰的來龍去脈
    此次罷免的主要參與者是,瑞幸曾經曝出造假醜聞時候的掌權人陸正耀,這次內鬥被視為他想要想要二次奪權瑞幸,這下事情就變得有意思起來了。郭瑾一在瑞幸造假風波之後出任掌門,可以說是救瑞幸於水火,此時被「罷免」難道系派系爭鬥還是另有隱情?瑞幸的內鬥的來龍去脈究竟是什麼?從「民族之光」到「失信退市」的瑞幸又能給我們什麼啟示?
  • 46名高管「逼宮」董事長 陸正耀、郭謹一、黎輝誰主瑞幸?
    陸正耀的「自己人」在瑞幸已成為少數,他正在失去話語權。其實,這也是一個創業者和職業經理人之間的矛盾和故事。而陸正耀、郭謹一、黎輝3人之間的博弈,還在繼續。1月6日晚,瑞幸咖啡內鬥升級,又爆「大瓜」。網上流傳一張截圖顯示,多名瑞幸高管聯名信要求罷免現任董事長郭謹一。
  • 瑞幸再上熱搜:陸正耀想回歸,SEC就會「放行」嗎?
    郭謹一第一時間發布了全員信:「舉報信是在1月3日陸正耀、錢治亞等組織並主持起草,部分當事員工不明真相,被裹挾籤字。」事情真相如何,依然撲朔迷離。從法律角度來看,陸正耀回歸瑞幸咖啡董事長可能性有多大?回歸的難點在哪兒?當下的陸正耀,正在謀劃什麼?前任回歸的可能性有多大?
  • 瑞幸咖啡公布董事會人員變動:陸正耀出局郭謹一成新任CEO
    7月13日,瑞幸咖啡公布董事會人員變動及任命新董事長。瑞幸咖啡任命瑞幸咖啡聯合創始人郭謹一為新任CEO和董事長。陸正耀、劉二海、黎輝、邵紹鋒將不再擔任董事會成員。瑞幸咖啡表示,該公司於7月5日召開了臨時股東大會,並於7月12日召開了董事會會議。根據會議結果,任命Ying Zeng和Jie Yang為獨立董事。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兩位由提名委員會主席、獨立董事莊偉元提名,新董事會成員共8名,包括5位獨立董事,3名管理層董事,獨董佔到絕對多數。
  • 最後的「野蠻人」陸正耀
    「陸正耀會與朋友以及公司副總裁們辯論每件事,辯論輸了就去修改方案,直到大家都認可就去執行。」圍繞在陸正耀辦公室周圍的很多高管們,會將每一個決策落實到位。這套類似董事會的決策體系,看起來並無特殊之處,特殊的是陸正耀作出的每一個決策。瑞幸咖啡上市後,繼續請全國人賠錢喝咖啡。
  • 暴跌的油價,普京面臨的「困獸之鬥」
    這也讓俄羅斯的民族英雄普京面臨「困獸之鬥」。事實上從貨幣戰爭的歷史上來看,盧布的在過去半年貶值50%的幅度讓其成為全球歷史上第三大的貨幣危機。僅次於排名第一的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中印度尼西亞貨幣的貶值和94年墨西哥金融危機中墨西哥貨幣的貶值(在「光榮榜」上的還有97年韓國貨幣貶值,今年烏克蘭貨幣貶值以及93年英鎊的貶值。筆者的偶像索羅斯參與了其中一半的事件)。
  • 瑞幸咖啡變局:陸正耀被曝所持股份遭清算 其前助理任董事長
    知情人士稱,陸正耀從裁決之日起有14日的上訴時間,但他本人並未做出回應。該法院裁決意味著陸正耀失去對瑞幸咖啡的全部股權。此外,華爾街日報還稱,經英屬維京群島法院和開曼群島裁決後,畢馬威作為清算委託機構將持有瑞幸18%的股權,大鉦資本持股佔比不變仍為7.15%,但投票權將上升至43%。
  • 瑞幸事件餘波蕩漾,神州系與陸正耀開始切割,棄帥保車之舉能否成功?
    #瑞幸董事長陸正耀參與造假證據被掌握##陸正耀辭任神州租車董事會主席#本報記者 郭夢儀 北京報導僅在一天內,神州系的另外兩家公司——神州優車和神州租車,就已經開始與陸正耀進行切割。神州優車6月10日晚間公告,公司股東陸正耀所持2.7億股股份被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司法凍結,佔公司總股本10.05%。被凍結的股份均為有限售條件股份。同日上午,神州租車公告稱,陸正耀未來將更多時間投入在神州優車股份有限公司的履職工作及其他業務之中,已辭任公司董事會主席及非執行董事的職務,自2020年6月9日生效。陸正耀辭任後將不再擔任本公司提名委員會成員。
  • 【玩家攻略】破籠而出,挑戰困獸之鬥
    這不,挑戰本困獸之鬥開了!我,廢婉,今日便在這裡重生!(兩個時辰後)dbq....婉兒還是太天真了,被山魈大佬打出來的婉兒無臉見各位大人了,只好先把挑戰本知識點再過一遍再來給大人們謝罪!(╥╯^╰╥)BOSS:山魈(五行:土)
  • 瑞幸咖啡:成於資本,敗於內鬥?
    在外界紛紛議論議論瑞幸咖啡能否起死回生之際,2021年1月6日晚間,瑞幸7位副總裁和分公司經理、業務總監級別的中高層聯名籤署的一份名為「關於罷免郭謹一瑞幸咖啡董事會主席和CEO的請求信」在社交平臺流傳。瑞幸咖啡又上演了一場內部的「宮鬥政變」。
  • 猶作困獸之鬥的川普正成為一個笑話
    更早前,在密西根州還在初步計票之時,一發現拜登選票領先川普後,川普團隊就立即發聲明稱對該州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暫停計票。在訴訟這條路走不通時,川普團隊又要通過人為操作來無視拜登的既定勝利。
  • 《從宮本到你》:生命是一場困獸之鬥
    原著連載的背景是在1990年代日本經濟即將崩壞之時,當時日本有一個流行用語:「剎那主義」,也就是及時行樂。這讓人理解為什麼作者會塑造這樣一個人物,要是在和諧歡快的現代生活中,身邊出現這樣一個愣頭青,估計會榮登「最討厭男性排行榜」TOP1。
  • 股市金錢遊戲:底層人民的困獸之鬥
    與此同時,法律制度的不斷完善健全也使得對市場的證券監管越來越嚴格。現在的股票投資者已然不是幾年前甚至十幾年的懵懵懂懂的投資者了。但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人不顧一切把手伸到這個一眼看不到底的渾水池裡?1、開宗明義:底層人民的困獸之鬥中國自改革開發以來,國內的經濟、科技、工業等發展之迅猛引世界矚目。從大的宏觀環境來看,中國毋庸置疑是全球高速發展中極其重要的經濟體。這麼多年來,當局一直保持較為激進的貨幣和財政政策。
  • 最前線丨瑞幸咖啡董事會重組結束,大洗牌後郭謹一出任CEO
    周一美股盤後,瑞幸咖啡(LK.US)發布公告稱,公司分別於7月5日和7月12日舉行了特別股東大會和董事會。根據會議結果,董事會董事及瑞幸咖啡前代理執行長郭謹一已被委任為董事會主席及執行長。7月10日,《中國網財經》援引接近瑞幸咖啡董事會的人士報導,劉二海、黎輝對造假行為也均不知曉,沒有證據證明以郭謹一為首的現任董事會成員及高管包括吳剛、曹文寶、楊飛等知曉或參與造假。另外,會議結果顯示,陸正耀、黎輝、劉二海和邵紹鋒不再擔任董事會董事。
  • 《火鍋英雄》預告海報雙發 "魔盜天團"困獸死鬥
    《火鍋英雄》預告海報雙發 "魔盜天團"困獸死鬥 共17張     1905電影網訊 由陳國富監製,楊慶執導,陳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