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愛攜手護花開-----湖南日報數字報刊
■ 彭國軍 王 珊 羅小鷗
衡陽市成章實驗中學(以下簡稱「成章中學」)是衡陽初中教育的「一面旗幟」,也是最受學生與家長歡迎的「口碑學校」。今年中考,她以「全市前10名獨佔12席(含並列名次),省示範性高中上線率46.2%,普高上線率96.7%」的優異成績再次名列全市前茅!成章中學連年名列全市前茅的背後,究竟有什麼「魔力」?
△衡陽市成章實驗中學校門
「葉老師您好,卓文已經確定被陝西師範大學錄取了,感謝您初中三年對他的辛勤付出」……高考一放榜,葉長財的手機就響個不停,報喜的、感謝的家長絡繹不絕。今年,葉長財帶過的從259班初中畢業的學生有21人上一本線,王益銘更被清華大學錄取。面對家長們的感謝,葉長財卻說:「這是學校、家長和學生共同努力的成果。」
作為衡陽初中教育的一面旗幟,成章中學培養過一批批考入清華、北大、麻省、哈佛、牛津、劍橋等世界名校的優秀學生,走出了一批批經緯治世的時代英才。但你若問成章中學育人的秘訣是什麼,他們的答案總離不開「家校共育」。
深耕教育30餘年的成章中學校長汪家良認為:「教育是一個系統的生態圈。只有學校、家庭、社會三者有機結合,才能形成教育合力。」在他的帶領下,成章中學始終堅持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以家校文化凝聚教育共識,以多元渠道加強信息共通,以全面融合推進責任共擔,打造出了一套富有特色的「家校共育模式」。
共識: 心往一處想才能勁往一處使
家庭與學校作為孩子教育的重要「責任主體」,如何找到家校共育的切入點,真正實現家校共育?
過去有種觀念,家裡管生活,學校管學習。也有的家長認為,既然寄宿了,孩子就交給學校了。「家校共育,首先要轉變老觀念,形成老師、家長、學生三方共識。」汪家良思路清晰。
△美麗的校園風光
「學校也是家,家也是學校」——為了讓「家校觀念」深入人心,成章中學下好文化引領這個「先手棋」。用環境營造「家的氛圍」,為孩子提供齊全的硬體設施、優美的校園環境,通過「不比基礎比發展,不比聰明比勤奮,不比闊氣比志氣」等格言上牆,凝聚學校「大家庭」的精氣神;用活動傳遞「家的溫暖」,積極開展各種交流展演、文體比賽、班級活動、社團活動,系牢情感紐帶,打造和諧「家庭圈」;用校媒築好「心靈家園」,精編校報校刊、官網微信,探討家庭關係,學生們在刊物上傾訴心聲、交流心得,共建「紙上的心靈家園」。
讓學生「以校為家」,讓家長「以家為校」——為了提高「家校共育」的意識,成章中學加強交流培訓,向老師、學生特別是家長強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開設「家長課堂」,採用講座、座談等各種方式,傳導正確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方法,想方設法築好「家」這個「啟蒙學校」。
「以前管孩子用『蠻勁』,現在使『巧勁』。」學生小沈的媽媽感言。小沈剛進成章中學時成績很不理想。爸爸媽媽特別著急,不斷的控制、限制孩子。沒想到小沈不但成績沒上去,還越來越叛逆。後來,多虧班主任張豔輝給他們「支招」,學校也專門開設了相關的家庭教育講座。小沈父母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學會了尊重、引導孩子。小沈進步明顯,數學成績從最開始的30多分一路「飆」升到90多分。
像小沈父母一樣的家長還有不少。「心往一處想,才能勁往一處使」,成章中學以文化引領、用思想引導,凝聚了教育共識,吹開了「家校共育」的徐徐暖風……
共通: 打破信息圍牆,家校無縫連接
「謝謝老師,我家小孩現在不僅成績上去了,人也開朗了。」小唐爸爸平時特別忙,對待孩子的學習「只看結果不管過程」,學得好就獎勵,學不好就批評。小唐成績一直不太穩定。顏輝老師得知後建議:「你要真想獎勵孩子,就每周來學校報個到吧。」從此,唐爸爸成了顏輝辦公室的「常客」,每周和老師交流孩子情況,跟孩子說說心裡話。父子關係漸漸近了,孩子的成績也突飛猛進。
△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
「家校共育,溝通是關鍵。」汪家良說,「在傳統教育模式中,學校和家庭是兩座築著高牆的庭院,偶爾聯繫,不常往來。要推進『家校共育』,必須打破信息高牆。」
為此,成章中學搭建起多元互動平臺,建立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交流機制。
開展「一查兩訪」,對學生全面摸底篩查、建檔立卡,並通過實地家訪與線上家訪結合實現家訪全覆蓋,讓老師走進家庭,掌握學生動態。
開好「一日兩會」,定期開展「開放日」等活動,各班建好家委會、開好家長會,讓家長走進學校,了解孩子的學習生活情況,共同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問題。
做好「一表兩端」,每位學生每周一張「家校聯繫表」,老師做好總結,學生自我評價,父母給出寄語;學校開設家校通,班級建立家校群,通過pc端、手機端(微信、QQ),實現信息的即時互通。
特別是在今年疫情期間,為緩解疫情帶來的巨大壓力,降解焦慮,營造融洽的親子關係,成章中學組織了《中國夢·復興夢》等線上直播講座,為師生和家長提供「精準化」家庭教育和心理輔導服務。班主任、任課老師依託電話、微信等主動加強家校溝通。疫情後開學一個多月,班主任彭興然光是微信群總結就寫了8萬多字。高頻次、高密度、多層次的信息互通,讓成章中學順利通過了疫情大考。學生複課後,幾乎沒有掉隊;今年中考,成章中學高分段學生、示範性高中升學率、普高升學率同比往年穩中有升,持續領跑衡陽初中。
「學校用心、老師耐心、我們安心。」這是家長們的評價;「交流多了、理解多了,感覺老師父母在跟我們並肩作戰。」這是學生們的評價。信息共通,為家校共育築牢了基礎,架起了愛的橋梁!
共擔: 「各掃門前雪」到「合力護花開」
父親節當天,成章中學初一373班開展了一場特殊的班會。家長走進教室,和老師、學生們一起講故事、做遊戲,探討青春期的煩惱。親子拔河、蒙眼過障……一個個溫馨的小遊戲拉近了彼此的距離,學生與家長相擁而泣,溫情充滿了整個教室。
△曲徑通幽
像這樣關注學生成長的活動,成章中學還有不少:邀請警察家長走進學校,給學生上網絡安全教育課;向學生發出「靈魂十問」,解決父母、朋友等親密關係中的問題……在成章中學擔任班主任14年的羅培中告訴我們,家校共育帶來的最明顯的變化就是:以前大家都關心學習成績,現在更多關注學生的心理和成長;以前老師家長「各司其職」,現在是「合力護航」。
為落實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要求,幫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成章中學著力整合學校、家庭、社會三方資源,聯動司法、關工委、婦聯、團委、公安、消防等多方力量,共同打造集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心理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等於一體的全面教育陣地,引導學生向上向善,孝老愛親,忠於國家、忠於人民,從小立志向有夢想,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努力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學校積極建設「德育」陣地,通過國旗下講話、德育之聲、校園櫥窗、主題班會、愛國主義講座等傳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家國情懷,為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無論何時走進成章中學男生宿舍樓,桶子、鞋子、杯子牙刷等物件擺放整整齊齊;被子統一折成豆腐塊……這是成章中學「養成教育」的結果。通過紀律約束、耳濡目染、榜樣激勵、考核評比等多種方式,學校攜手家庭培養學生文明禮儀、生活習慣、學習習慣等等,幫助他們築牢人生基底。
青少年心理健康近年來越來越受關注。學校組建了專門的心理輔導老師團隊,設了心理諮詢室,每周日至周四的五時到六時半,老師們準時守候在這裡,用愛心和耐心融化每一名到來的學生。學校針對學生在青春期出現的普遍困惑,開展心理健康講座,有效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
校長汪家良說,「教育不能急功近利。從學生的終身發展出發,默默耕耘,靜待花開,這才是成章中學教師的初心,也是家校共育的核心。」
「學校教育家長參與,家庭教育學校參與」,在這樣的融合共育下,成章中學教育的力不斷融合、面不斷拓寬、成果不斷顯現——素質教育碩果纍纍,中考成績領跑衡陽,安全教育、文明創建、德育教育等各項工作亮點頻閃,先後獲得湖南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衡陽市優秀學校,衡陽市文明單位,衡陽市市直初中教育教學質量先進單位,市級民辦骨幹學校等多項殊榮,榮膺「影響衡陽市民生活100品牌」。
在這裡,再調皮的孩子也變得懂事和擔當,再自卑的孩子也找到信心與力量,再懶惰的孩子也會奮力追逐夢想……「家校共育」讓成章中學真正成為孩子們夢想起航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