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筆下世外桃源是一個鬼故事?

2021-01-20 文章之事

東晉詩人陶淵明曾寫過一首叫《桃花源》的詩,這首詩雖沒有家喻戶曉,但這首詩的序卻引後世矚目,進而收錄在初中學生的課本上,這首詩的序言就是《桃花源記》,筆者還是學生的時候,對桃花源記裡面的生活十分嚮往,再長大一些,網絡發達以後,頻頻在網絡上見到網友對桃花源的重新定義,視角十分新奇,其中比較使人津津樂道的說法是:桃花源記講的是一個鬼故事,裡面的人全是鬼!

這個說法的證據如下:

(1)原文中有「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兩句,網友認為,「阡陌」二字在古代表示墳墓,「雞犬」二字在古文中有野獸的意思,所以這一句連起來就是,遍地墳墓,還有野獸嚎叫。

(2)還有兩岸的桃林,網友認為,桃木是闢邪的,之所以要在入口處種滿桃樹,就是為了鎮壓桃源村裡的鬼。

(3)主人公到桃源村裡遇到許多奇奇怪怪的人,加上課本裡的插畫很詭異。

(4)桃源村裡的人為什麼沒有人離開過,而他們的衣服又和外面的人一樣,網友認為不是他們不想離開,而是他們根本無法離開,桃源村和人世相隔的不僅是狹隘的入口,他們和人間隔的是陰陽,所以他們雖然沒有出去過,衣服卻和外面的人一樣。

(5)南陽劉子驥為什麼突然病死,這和那個鬼村有關。

看完以上證據,是不是很令人懷疑桃源村的真相,筆者覺得以上說法十分有趣,卻不敢苟同,因為上述所有證據稍稍研究都是站不住腳。

其一:「阡陌」 一詞並沒有充分的證據證明是墓地,而且阡陌一詞也不是陶潛首創,《史記》中記載:商鞅"為田,開阡陌封疆,而賦稅平"。

《戰國策》說商鞅"決裂阡陌,教民耕戰"。

江淹的《雜體詩三十首之陶徵君》中"苗生滿阡陌"。

說阡陌是墳墓之意,十分牽強,古文中阡陌大多是田地縱橫之意。

其二:桃李是鄉下人常栽的果樹,生存能力強,易結果實,一個避世的桃源村,以桃花開路,並不詭異。

其三:細究原文,並沒有出現什麼奇奇怪怪的人,至於說課本插畫詭異,筆者就無從解釋了,畢竟每一版的課本插畫都 有不同,但據此說桃源村是鬼村,十分荒謬。

其四:桃源村的人沒有出去過,為什麼他們的衣服和外面的人一樣,這不難理解,幾個相近的朝代,他們的服飾不會有天差地別的變化,其中微妙的差別可以忽略,就像魏晉南北朝,如果要細分,這明明是十幾個朝代,但如果你去找魏朝的服飾和晉朝、南朝的服飾資料,都不會有太明顯的差別,所以關於服飾,這幾個朝代都統稱為魏晉南北朝服飾,南朝和北朝因為地域不同,無論是版型還是材料都會有明顯的差別,但桃源村描寫的明顯是典型的南方村落,山水環繞,不是邊疆草原的胡人,所以他們 的服飾和外面的 人一樣,並不奇怪,又比如現代,九幾年的時候流行的衣服,幾十年過去了,現在有時候返潮流也有人在穿 ,難道因為衣服一樣,所以穿九幾年衣服的人都是鬼?這就十分滑稽了。

其五:南陽劉子驥為什麼會突然病死,按照文中邏輯,如果他不病死,他就要去找桃源村,而桃源村是陶潛虛構的,即便是有原型,現在也不復存在了,一個沾滿銅臭和官汙的太守找不到桃源村情有可原,而如果劉子驥這位高士也找不到桃源村的話,那就變相的在說桃源村 實則是一個謊言,前面寫了那麼多這個世外桃源的美好,如果在文中最後破裂,顯然不是作者期望的,劉子驥的死使桃源村有了一個開放性的結局,讓讀文之人充滿幻想。

假設劉子驥不死,而他又找到了桃源村,那這一篇序文就會沒完沒了,序本是詩的前言,闡述寫作之原由,並沒有長篇大論的意義,大家知道,陶上年紀以後就過起了隱居的生活,但隱居生活卻並不盡如人意,時刻面臨生存的困苦,而桃源村裡的人,豐衣足食,怡然自樂,每家每戶都請漁人喝酒厚食(漁人代表是他自己)就是他心中期盼的生活,他嗜酒,但家貧,不常得,所以你看桃花源記中,多處提到酒食二字。

既然桃源村不是鬼村,亦非完全虛構,那它肯定是有原型存在的,筆者多方查詢史料和陶的詩集,發現了桃源村的原型。

提起它原型的印證,還得從陶潛另一首詩開始:《擬古九首》之二

辭家夙嚴駕,當往至無終。

問君今何行?非商復非戎。

聞有田子春,節義為士雄。

斯人久已死,鄉裡習其風。

生有高世名,既沒傳無窮。

不學狂馳子,直在百年中。

詩中田子春乃三國時期魏朝的田疇,田疇,字子春,好讀書,善擊劍,時董遷帝於長安,幽州牧劉虞欲奉使展節,屬田疇為從事,田疇到長安以後,又下詔讓他做騎都尉,田疇不接受此官,回到了自己的家鄉,後入徐無山,營深險平敞之地而居,躬耕以養父母,百姓都攜家帶口來徐無山投靠他,數年間,便多達五千餘家,田疇制定村法,舉建學校,將深山裡的避世小村管理的井井有條,眾人都很信任他,村人躬耕自足完全不用管山外之動蕩,學讀書和做人,到了路不拾遺的程度。

很顯然,陶潛十分欣賞和崇拜田疇,陶潛親眼目睹了改朝換代,從晉到劉宋,也目睹了戰亂,在這種環境下,他自己辭官歸隱,也希望自己能夠營造像田疇那樣一個世外桃源可供百姓安居樂業,朝代更替,百姓何辜,所以陶潛筆下的桃源村以田疇徐無山的避世小村為原型無疑。

相關焦點

  • 在普者黑,竟然還藏著一個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是時候去一趟了
    駐足觀賞,你會驀然想起《紅樓夢》裡林黛玉說的那句:"留得殘荷聽雨聲",該是多麼美的一個畫面。找一個最佳觀景點,俯瞰普者黑,一座座橢圓型的山包被碧波環繞,間或點綴著一座座土牆紅瓦,眼前的美,讓人好似在夢中。上青龍山,必須要親眼目睹一次最美日出。
  • 陶淵明筆下桃花源在哪裡?莫衷一是,桃園美景其實就在每個人心中
    一千五百多年前,東晉詩人陶淵明寫下一篇千古名文《桃花源記》。文中說道,武陵這個地方一個漁夫,沿著一條小溪航行,忽然看到山中有一個缺口,就丟下船從這缺口裡走進去,發現了另外一個世界——桃花源。桃花源面對滔滔的沅江,背倚巍巍的山峰,行人走過桃花源牌坊,沿著桃花溪水前行,有一大片桃林,「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與陶淵明文章中描寫無甚差別。桃林深處有一座橋,過橋不遠,就能看見秦人的古洞,進洞行走數十步,眼前就「豁然開朗」,看到「土地平曠」的千丘田,「屋舍儼然」的豁然軒。千丘池旁有「延至館」,舊說這乃是桃花源中人宴請漁人的地方。
  • 世外桃源何處覓:《桃花源記》極可能是廣告軟文
    全國以桃花源命名的景區,據說有數十家之多,都自稱是晉代詩人陶淵明《桃花源記》中描寫的桃花源。由於常德桃花源更接近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辭海》和《詞源》等權威工具書中,都將常德桃花源注釋為「世外桃源」真跡地。常德位於沅水下遊,楚國和秦代時屬黔中郡,西漢改為武陵郡,曾是武陵蠻(又稱五溪蠻)聚居區。
  • 廣東有個「小桂林」,有華南第一天坑,酷似陶淵明的世外桃源
    或許這一個想法畢竟只是夢想,但是人,就是因為有了夢想,所以人才稱之為人。印象中的廣東,是三非黑人扎堆的地方,那裡經濟發達,燈紅酒綠,車水馬龍。可是誰有知道,就在廣東省,它還擁有著如此一個美麗的地方,被稱之為「廣東土耳其」,」廣東小桂林」。這一個地方,擁有著南天第一峰林,廣東最美鄉村,絕對是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也有很多城市人最為,喜愛的田園風光,他就是英西峰林。
  • 中國兩大「世外桃源」地形,與世隔絕,良田萬頃,為啥都在湖北?
    「世外桃源」是東晉田園詩人陶淵明在他的作品《桃花源記》中描繪的一處虛擬世的理想世界。在陶淵明的筆下,溪水的源頭有一片桃林,而在桃林的盡頭,則是一處與世隔絕的小社會入口。而在這小型社會當中,因為人口數量不多,良田遍布,人們生活過得安樂而又滿足,所以沒有任何社會糾紛,更加沒有人想要離開這裡古往今來,人們非常嚮往這個理想的世外桃源,以至於現實社會中曾有許多地方都宣稱自己是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但這種說法一多,就讓人有些難分真假了。如果按照陶淵明的說法,那中國的世外桃源太多了,隨便一個封閉一點的山間盆地都能被稱之為世外桃源了。
  • 《香蜜》之花界與陶淵明的「桃源」兩者間的共性與異性
    2018年,由楊紫、鄧倫和羅雲熙主演的熱播大劇《香蜜沉沉燼如霜》講述了男女主虐戀動人的美麗愛情,而楊紫飾演的錦覓成長的家園——花界,則是一個妥妥的世外桃源,與陶淵明筆下《桃花源記》中的桃源既有共性的相同之處,亦有異性的差異。
  • 021 陶淵明《桃花源記》賞析
    其實,你熟悉的成語——世外桃源就是來源於《桃花源記》。桃花源,是一個陶淵明想像出來的理想國度。那這個地方,怎麼就能成為理想國度呢?咱就從頭開始讀一讀吧!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故事開頭,陶淵明得寫清楚發現桃花源的年月日啊,古代可沒有咱的現代公曆,一九几几年,二零几几年的,古代記錄日期,都用皇帝的年號。晉太元就是東晉孝武帝在位時期,某一年的年號。
  • 粵北乳源,一個寧謐的世外桃源,仿若宮崎駿動畫電影裡的世界
    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可以用「世外桃源」來稱呼,但粵北乳源卻真的只能令你想到用這四個字來形容。不清楚你是否到過這裡旅遊,但凡是去過的人,都會被這個山清水秀的地方所折服。這裡的村子異常祥和平靜,這裡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像極了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般的生活。這裡淳樸善良、熱情好客的人們,會用最美的舞姿和最好的食物款待你,讓你來到這裡便不想再離開!所謂世外桃源,我想,就是不被世人打擾的所在,人們晨起而作、日落而息,人們自給自足、恬然自得。
  • 為什麼有人說《桃花源記》其實是一個鬼故事?
    還記得初中時候語文課本中有一篇陶淵明寫的鼎鼎有名的《桃花源記》嗎?那裡面寫的人人安居樂業,豐衣足食的世界,被人稱為世外桃源,是理想中的生活場所。可是這原本一個美好的理想世界,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漸漸地有了一個新的解釋,說那個美好的世外桃源的故事,其實是一個恐怖的鬼故事,而且還說的振振有詞。
  • 廈門發現一個世外桃源,保留大量閩南建築群,如今已成「網紅村」
    世外桃源一詞源於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記》,早在中學階段這篇文言文就出現在語文課本中,其文章內容描述了在傳入桃花林中,發現了異常優美的景色,落英繽紛猶如仙境一般,然而這裡的人都十分熱情,沒有外界人群那種勾心鬥角,每個人都心存善良,因此成了每個人都十分嚮往的地方。因此這世外桃源的意思也就象徵著完美的人和景。
  • ...一批生態旅遊示範區名單,4個旅遊區入選這裡風景如畫宛如世外桃源
    &nbsp&nbsp&nbsp&nbsp廣西公布2020年第一批生態旅遊示範區名單,&nbsp&nbsp&nbsp&nbsp4個旅遊區入選這裡風景如畫宛如世外桃源&nbsp&nbsp
  • 桃花源並不是陶淵明的虛構
    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大家再熟悉不過,我們很自然地把它當做了一個幻想故事。但如果說《桃花源記》有紀實性呢?那麼桃花源的原型在哪裡?[晉]阮籍《酒狂》詩寫田園,從陶淵明始。他的高遠拔俗自不多說,在等級觀念森嚴的社會裡,一個文人士大夫對勞動人民的貼近和感同,顯得非常可貴。
  • 陶淵明的「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究竟是一種怎樣的意境呢?
    提起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相信大家一定是非常熟悉了。作者筆下的桃花源,確實是個令人嚮往的,理想的「世外桃源」,因為那裡的人們男耕女織,「雞犬相聞,黃髮垂髫,怡然自樂」,好一派愉快祥和的安寧世界。每個人的一生,都希望自己的生活過得寧靜安詳,幸福美滿,這是人之常情。
  • 陶淵明的一生,你的十年.
    18歲那年,他戀上了一個女孩子,大膽潑辣的告白:「願在衣而為領,承華首之餘芳;悲羅襟之宵離,怨秋夜之未央!願在裳而為帶,束窈窕之纖身;嗟溫涼之異氣,或脫故而服新!願在發而為澤,刷玄鬢於頹肩;悲佳人之屢沐,從白水而枯煎!願在眉而為黛,隨瞻視以閒揚;悲脂粉之尚鮮,或取毀於華妝!」
  • 溪源美麗的世外桃源
    文/田成明溪源,一個偏僻小山村,名不見經傳,倒顯得寧靜致遠,別有一番風味!溪源,溪水之源,水成溪、溪水潺潺,長流不斷。溪源的水沿著山溝,緩而不急地向下遊流淌著,滋潤著這裡的山、地、人。溪源村,位於涿鹿縣武家溝鎮。
  • 太行深山中的世外桃源 嶽飛後人居住的地方
    歷代村民就地取材,用本地特產的石板蓋房、鋪路,甚至將石塊應用於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形成了石牆、石板房、石磨、石水缸等,形成了一片石頭的世界,堪稱「世外桃源」。
  • 陶淵明的桃花源情結
    早在英國人莫爾寫出《烏託邦》的一千多年前,中國就有了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描述了一個理想狀態中的美好生活。
  • 你沒去過的大峽谷,號稱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
    邢臺大峽谷是國家aaaa級風景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是一個集宜玩、宜逛、宜收費、宜接待、宜社交、宜文化、宜拓展、真實度極高的休閒旅遊好去處,雖然只有幾百米的距離,但是在邢臺,你甚至會覺得好像逛了一個世界般感覺,不錯!
  • 宜州祥貝世外桃源 給我一日帶你穿越2000年!
    廣西首家沉浸式實景劇《歸源》劇情簡介:阿蓮和其愛人阿東為完成父親願望尋找曾經救助過他們全家的恩人,據父親描述,曾經逃難到此的他們一家到了一個猶如陶淵明《桃花源記》的一樣神奇、美麗的世外桃源,重病在身的他們被這裡的阿爸、阿媽救起,在阿爸、阿媽細心的膳食調理下,阿蓮一家身體才慢慢康復
  • 在合肥280米的「雲端」入夢,進入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
    即將迎來一周年慶的合肥君悅酒店由大名鼎鼎的LTW創始人林豐年親自操刀酒店室內設計靈感來自於陶淵明的《桃花源記》 從走進合肥君悅酒店的那刻起你會發現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就藏在這裡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不同於一般酒店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