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從《舌尖上的中國》開始,美食紀錄片得到的關注越來越多。還記得當時《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播出時,煎餅果子還上過熱搜。
除了「舌尖」系列紀錄片,《早餐中國》、《人生一串》、《風味人間》這些紀錄片也都是口碑非常好的美食紀錄片。豆瓣評分都超過了7分,《人生一串》和《風味人間》的評分甚至達到了9.0和9.1分。
今晚,騰訊視頻又將播出一檔有關美食的紀錄片——《宵夜江湖》。《宵夜江湖》將講述以宵夜美食為切口的市井傳奇故事。紀錄片分為八集,每一集講述一個城市的宵夜和「宵夜江湖」裡的百姓故事。
紀錄片製作團隊深入瀋陽、西安、武漢、重慶、杭州、南寧、廈門、廣州等八個城市,在探尋美食的同時,也娓娓道出了城市夜晚裡那些美食背後的人情故事。
2009年日本上映了一部電視劇——《深夜食堂》。午夜12點後,在城市一角的小食堂開始營業。這家食堂很特別,它的菜譜只有豬肉套餐,但是想吃什麼都可以自己點,老闆幾乎都能做出來。
來到這家食堂的客人也都很特別,有深夜下班的,有心情不好想找人傾訴的,也有單純過來聊天的。這些人後來也都變成了食堂的熟客。深夜,大家在小食堂裡喝著小酒,吃著自己喜歡的食物,談論著自己這一天遇到的或有趣或憂愁的事。
食物有酸甜苦辣的味道,人生同樣如此,有悲傷有歡喜,甚至滋味更多。食堂提供的是食物,而人生百味,箇中滋味需要本人親自去經歷、去嘗過才明白。
《宵夜江湖》裡鏡頭跟隨的不是米其林餐廳的大廚,而是夜晚的城市裡,那些享受宵夜、用宵夜來釋放壓力的人,和那些在大城市努力生存下去的小人物。當夜幕降臨,宵夜攤裡開始熱鬧起來。
爐架上的烤肉發出呲呲的響聲、火紅的辣椒、冒著熱氣的火鍋爐子、不同城市的特色,不同的宵夜攤主,還有宵夜攤上的各色人群,這是一個充滿了生活氣息的「宵夜江湖」。
這裡有最野的宵夜。在炭火上成百上千的烤肉串,調味粉灑在上面,油滴從肉裡滲出。盤子裡的肉撒上了芝麻粒,大塊大塊的肉被食客們送入口中。
剁碎的肉末、烤盤裡的烤魚、炒好的螃蟹、從鍋裡撈出的湯粉,各色美食,地道的本土味道,總有一種能滿足你的胃口。
這裡有最市井的英雄。賣烤串的老婆婆自己去挑選合適的辣椒麵。「烤得好吃我就對得起霍元甲這三個字」,「羊槍的分解沒有比我更在行的」,「鐵杵磨成針,越幹越有勁兒」,他們對宵夜付出百分百的功夫和熱情。
他們有真性情,他們也夠「放肆」,「我們的沙茶,在北廈門,我們排第二沒有人敢說排第一的」,「你接不接受關我錘子事」。
他們膽子也大,還不服輸「蠍子怕我,它來多少,我就放多少進燉盅裡,你說它怕我還是我怕它?」、「我是摔下來三次,再三次都爬起來的人。」
他們也深刻明白生活的困苦和艱辛,「在中國社會,沒有什麼江湖不江湖的,大家都是為了吃飯。」
還有已經上了年紀的夜市管理者,不管到什麼時候,就算老到動不了,杵著拐棍也要管理好夜市。
這裡有最地道的人情。小時候和爸爸媽媽一起過來吃宵夜,後來也帶著自己的孩子過來吃,一代接一代。
在「宵夜江湖」裡,不要客人當成上帝,而是「要把客人當成自己的兒子、女兒、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這樣生意才做得好。不用怕困難,因為「困難是將來的福」。
八集,八個城市的地道宵夜。第一集,生猛的瀋陽。沒什麼是一頓燒烤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兩頓。
幹代駕的女孩、一個人賣燒烤的老奶奶,賣著燒烤但也沒覺得不體面的男士,「夜晚生活的人,江湖的路也是很難走的。」每個人都不容易,都是為了生活。
除了挖掘夜晚裡的美食,《宵夜江湖》還將美食背後的故事串聯起來,讓觀眾可以看到美食之外的人情冷暖。
「一城一夜一滋味,見食見人見江湖」,「宵夜江湖」,夜晚的美食誘惑,今晚可以看起來了!
來源聲明:以上圖片來自@騰訊視頻,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與我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