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劇團文藝事業的繁榮發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2020-12-24 財富頭條網

「我們河南的老百姓常說,送戲送到大門口,老戲新戲啥都有。我算了一筆帳,河南約有民營劇團2000個,一個劇團一年演200場戲,整個河南一年就是40萬場戲,每場戲有1000名觀眾,一年就能服務觀眾4億人次,為基層精神文明建設、活躍鄉村文化生活作出了巨大貢獻。」前不久,中國劇協第二屆民間職業劇團優秀劇目展演在河南省鄭州市舉辦,中國劇協副主席、河南省劇協主席李樹建談到河南民營劇團在滿足基層群眾文化需求方面發揮的巨大作用時,驕傲地說。

此次展演,來自安徽、河南、寧夏、山西、甘肅、北京、上海、浙江、江蘇9個省區市的民間職業劇團上演了10臺劇目,涵蓋黃梅戲、豫劇、眉戶劇、北路梆子、秦腔、京劇、話劇、越劇、滬劇等戲劇樣式和劇種,既有京劇《思·凡》、豫劇《程嬰救孤》等傳統戲,也有黃梅戲《太白醉》、豫劇《風雨行宮》等新編歷史劇,還有眉戶劇《六盤春雨》、滬劇《海虞媽媽》等現代戲。展演劇目充分展示了民間職業劇團在藝術上不輸國有院團的實力,突出體現了其在戲劇事業、文藝事業的繁榮發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把戲送到驢都上不去的地方

「山西有個嫦娥梅花晉劇團,演員背著行李,把戲送到驢都上不去的地方,那裡有最看不著戲、最需要看戲的老百姓。」原文化部政策法規司司長、戲劇評論家康式昭說,「文藝為人民服務,人民在哪裡?有一大部分在農村。誰在為人民服務?有一大部分是基層的、民間的劇團,不是一年下去一兩次,而是就生長在廣闊的基層,長期地為廣大基層觀眾演出。」

根據河南省文化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劉景亮的研究,民間職業劇團的生命力極強,而且歷來是基層演出為主體,「以山西為例,新中國成立初期,當地國有院團有兩三個,民間劇團有上百個;在特殊歷史時期,依然有很多『地下劇團』活動;國民經濟稍一好轉,一些稀有劇種的民間劇團就生長出來了;後來國有院團增多了,民間劇團仍是國有院團數量的十倍以上,大量演出是民間劇團完成的」。

「好的民間劇團日常都能演出大量的傳統戲,也就是他們的『吃飯戲』。」在福建省藝術研究院原院長、研究員王評章的視野中,以閩劇為例,民間職業劇團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守護者、傳承者,「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唱腔、流派、行當,現在國有院團不演了,但是民間還有記憶,民間劇團還在演,閩劇中一些消失的技藝還以這種形式保存在民間。」

如魚得水地活躍在民眾中

河南小皇后豫劇團豫劇《風雨行宮》在殘酷的宮廷鬥爭中展現個體命運、深入發掘人性,塑造了鮮明的人物形象,自20世紀90年代上演以來一直深受觀眾喜愛,不僅成為本劇團常演不衰的代表劇目,也廣為其他劇團、劇種搬演,是一出「誰演誰紅」「哪個團演哪個團火」的戲,主人公金桂的初代扮演者王紅麗如今已經傳授了60多名弟子,此次展演中,幾個主要演員都是她的學生,年齡在30歲左右,已經形成了年輕的新一代演出陣容。

上海上藝戲劇社話劇《生命行歌》根據上海市金山區一家舒緩醫院的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了舒緩病房中5個病人、3個醫護人員的故事,探討臨終關懷,思索人如何面對生命的最後時光。「老戲骨」的表演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康式昭用包容性、靈活性、草根性來概括當代民間職業劇團的特點。包容性體現在藝術水準的寬鬆上。「像《生命行歌》,演出者都是成熟的表演藝術家,這臺戲的藝術水準甚至超過了有些國有院團;像《六盤春雨》,表演也許相對業餘,但他們活躍在第一線,承擔著在廣大農村宣傳精準扶貧的任務,只要戲是老百姓需要的、喜歡看的,藝術水準上的要求可以放寬。」。

靈活性體現在成員、演出的自由上。農村有很多民間劇團演出是季節性的,農閒時敲鑼打鼓送戲,農忙時就解散。這種靈活機動是國有院團不具備的優勢。草根性體現在民間職業劇團植根於民眾,如魚得水地活躍在民眾中。追求人民群眾喜聞樂見是民間職業劇團的良好傳統。

相關焦點

  • 民間劇團戲韻悠長 服務基層根植沃土
    我算了一筆帳,河南約有民營劇團2000個,一個劇團一年演200場戲,整個河南一年就是40萬場戲,每場戲有1000名觀眾,一年就能服務觀眾4億人次,為基層精神文明建設、活躍鄉村文化生活作出了巨大貢獻。」前不久,中國劇協第二屆民間職業劇團優秀劇目展演在河南省鄭州市舉辦,中國劇協副主席、河南省劇協主席李樹建談到河南民營劇團在滿足基層群眾文化需求方面發揮的巨大作用時,驕傲地說。
  • 助力脫貧攻堅·繁榮民間文藝南臘河·星光夜市鄉鎮主題周活動盛大...
    為打開銷路,打通低門檻脫貧渠道,10月30日,勐臘縣委縣政府攜手勐臘海誠城市發展有限公司積極開展「助力脫貧攻堅 繁榮民間文藝」南臘河·星光夜市鄉鎮主題周活動。此次「助力脫貧攻堅 繁榮民間文藝」南臘河·星光夜市鄉鎮主題周活動為期3個月,涉及勐臘縣10個鄉鎮與4大農場,每周舉行一個鄉鎮主題展銷與表演,集中了勐臘縣各鄉鎮、農場中本土重點品牌特色產品、手工藝品、非遺商品,旨在展現勐臘縣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與文化優勢
  • 「視點」民營劇團:在希望的田野上
    ,在體量和結構上發生著變化,曾經「一統天下」的國有劇團面臨著轉型,與此同時,生發於民間的民營劇團逐漸作為城鄉演藝市場的主體,日益發揮著重要作用。民營劇團崛起的原因民營劇團來自於民間、成長於民間、服務於民間,和國有院團一樣,是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繁榮城鄉基層文化市場的生力軍。近年來民營劇團的迅速崛起,大概有幾個原因。首先,中國的戲劇和民營劇團有無法割裂的血脈基因。
  • 劇團發展應堅持原創、復排、移植劇目三者並重
    姚 欣  劇團是靠豐富的劇目和廣大的觀眾群而得以生存發展的。目前,我國許多劇院團,包括省市以上的重點院團,日常輪流上演的劇目卻並不是很多。這不利於劇團更多地佔領演出市場,滿足觀眾的精神文化需求,不利於培養年輕的新觀眾,開發潛在的演出市場,也不利於劇團自身生存發展和藝術繁榮的需要。
  • 「十三五」 文化繁榮讓邯鄲更有魅力
    回眸「十三五」時期邯鄲的文化建設,藝術精品創作成果豐碩,文化惠民演出活動豐富多彩,文化交流活動頻繁,藝術人才隊伍建設傳承有序……共同營造出邯鄲文化事業繁榮發展的生動景象。「十三五」期間,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文化藝術工作,圍繞文化強市戰略目標,堅持「二為」方向、「雙百」方針和「三貼近」原則,遵循藝術規律,順應人民期待,堅持改革創新,在創作精品、拓展舞臺、對外交流、強化隊伍幾個方面採取有力措施,激發了廣大文藝工作者的積極性,推動了全市文化事業繁榮發展。
  • 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
    同時,在國家有關重大發展戰略諸如區域發展、鄉村振興、新型城鎮化、旅遊產業發展等實施推進中,也要更加關注文化維度、激活文化元素、做足文化文章、用好文化力量,推動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的高質量發展與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深度融合、協同並進。
  • 從市民階層文化生活的角度,看宋代坊刻書業繁榮發展的歷史作用
    在唐朝的中後期,印刷術的誕生使城市中開始出現「民間書坊」。到宋代之後,經濟、文化迎來了空前的繁榮,各大城市的民間書坊如雨後春筍一般,逐漸形成了產業鏈完整的「坊刻書業」。說到這裡,您是不是有興趣隨我一起領略一下文化事業蒸蒸日上的宋代,見證坊刻書業的高速發展和繁榮,以及對市民文化生活所帶來的全新變革,感受這個產業為中華文化的發展和傳承所產生的歷史作用。何為坊刻書業?其產生和發展的歷史背景如何?
  • 近年年均增長接近20%,民營劇團蓬勃崛起
    眾多的民營劇團在傳統藝術傳承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推動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態傳承。這一方面培養了潛在的觀眾群,同時在增強年輕一代的文化認同和社會認同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目標觀眾群日益細分的市場背景下,很多民營劇團圍繞目標觀眾群,有針對性地開發劇目,在保證市場收益的同時,也通過在劇場集體觀劇的氛圍和儀式,增強了目標群體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有助於個體在社會集體的融入。這種個體在社會群體中的歸屬感不僅體現在都市年輕人身上,對於一些社會流動人口,同樣適用。
  • 體育對於人的品格塑造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體育對於人的品格塑造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來源:新華網時間:2020-12-23 09:41:14 20日,在京舉行的中國新時代校園冰雪運動發展論壇上,北京大學體育與健康研究中心主任赫忠慧對體育對人體發展益處的描述入木三分,能夠讓人立刻產生想到戶外跑步的衝動。
  • 「莊戶劇團」唱出「百姓好戲」
    在男女老少的熱望中,流動舞臺車緩緩駛來,演員們踩著臺步上來,一亮相便贏得滿堂彩。今年是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評劇團成立78周年,他們以送戲下鄉的特殊形式為自己「慶生」。(12月18日新華網)78年風雨兼程,78年傳承創新,78年紮根人民,78年為農民服務。「莊戶劇團」的「慶生」,獨具風採,昂揚擔當,彰顯責任,打造瑰麗。
  • 首屆福建省民間職業劇團優秀劇目展演21日在晉江打響!
    8月21日至28日期間首屆福建省民間職業劇團優秀劇目展演將在晉江打響這是八閩戲劇人獻給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一份飽含深情的厚禮本屆展演是面向全省民間職業戲劇演出團體的省級藝術活動,旨在呈現新時代福建民間戲劇創作演出的新風採,凝聚起澎湃激昂的愛國情懷和文化自信,更好地傳承與弘揚八閩優秀戲劇藝術,扶持全省民間職業劇團良好發展。
  • 中國戲曲如何才能繼續發展和走向新的繁榮?
    ,起了無可替代的巨大作用。戲曲也包容著曲藝的成分,如有的作品中的某些角色唱道情或民間小曲,有的小丑角色用快板或繞口令形式來念臺詞等。現在有的劇種在農村還有比較廣闊的市場,劇團在農村尚能通過營業性的演出而獲得生存。有的劇團,如上海市長寧滬劇團全靠演出養活自身並獲得發展。但這遠非普遍性現象。只有當全國大多數劇團能夠全靠演出來養活自己甚至賴此發展自己,猶如1949年前劇團的如此生存,戲曲才能走向繁榮。
  • 開陽縣多舉措促民族事業繁榮發展
    近年來,開陽縣採取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其他領導配合抓、重點鄉鎮全面抓,民族工作社會化延伸到基層、到社會各領域的方式,倒排時間進度,推進落細、落深、落實、落地、落好細化措施,制定出臺《開陽縣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範縣測評指標責任分解表》,保障創建責任人人擔,人人肩上有目標,高標準、高質量開展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鞏固提升創建工作,確保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繁榮發展
  • 邱勇:大學對塑造AI價值倫理有不可替代作用
    12月18日,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校長邱勇在首屆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合作與治理國際論壇上公開表示,大學要正確指引人工智慧的發展方向,不斷創新人工智慧的理論與技術、積極推進人工智慧全球合作。邱勇表示,人工智慧的思想源自大學,經過近70年的發展,人工智慧已成為第4次工業革命的標誌性和引領性技術,正引發鏈式反應般的科學突破。但人工智慧的發展也帶來了許多新的治理挑戰,讓人們在法律規範、道德倫理等方面感到焦慮和不安。
  • 梅州戲曲的熱發展和冷思考
    「南國牡丹」廣東漢劇古韻新生、「得獎大戶」客家山歌劇碩果纍纍、「南國奇葩」五華採茶戲華麗轉身、「指尖絕技」提線木偶劇享有盛譽……客家戲曲生態發展呈現良好態勢。 身處熱潮冷靜思考,地方戲曲的傳承發展中仍有不少亟待解決的難題。及時的文化自省和積極的文化自覺,才能激勵梅州戲曲界出戲又出人,創作出更多經得起時代考驗的藝術精品,不斷推動梅州戲曲走向繁榮和發展。
  • 舞出民間文化魅力記辛躍清晉中民間舞名家工作室
    我將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認真研究晉中地域舞蹈文化,創作更多優秀作品,為我市文藝事業繁榮發展作出貢獻。」談及入選我市首批名師名醫名家工作室,辛躍清如是說。多年來,辛躍清及其團隊成員致力於傳承和弘揚民族文化,走遍我市11個縣(區、市)和78個鄉鎮村莊,搜集、挖掘晉中民間舞蹈。
  • 【回眸「十三五」 奮進新昆明】文化大繁榮大發展
    1月11日,昆明市舉辦「 回眸『十三五』 奮進新昆明」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八場文化繁榮發展專題發布會。昆明市文化和旅遊局局長戴彬介紹,「十三五」以來,昆明堅持文化引領發展戰略,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文化遺產保護,對外文化交流,文藝創作,旅遊市場整治,文旅融合等方面全面完成「十三五」目標,繞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建設,推進文化大繁榮大發展。
  • 邵大箴:文藝不當求表面繁榮 「虛境」是成功要素
    邵大箴:文藝不當求表面繁榮 「虛境」是成功要素 2015-04-01 01:01:07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韻娃娃藝術劇團2017開年大戲《長髮公主樂佩拯救王子記》深圳首演
    ~深圳韻娃娃藝術劇團開年大劇《長髮公主樂佩拯救王子記》要在深圳首演啦接下來,就讓益眾君帶你了解這部合家歡音樂童話劇吧~「2016深圳市民辦專業藝術表演團體展演」是由深圳市文體旅遊局為調動全市演藝機構和民間文藝工作者參與文化建設的積極性,推動我市民辦專業藝術表演團體健康有序發展,促進我市文藝創作繁榮發展而開展的專項展演活動。
  • 京劇形成和繁榮發展的條件
    這一時期,清帝國發展到頂盛,GDP總量佔世界三成,位居世界第一。經濟繁榮,社會穩定,人口眾多。人們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必然會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極大的推動了京劇的形成和繁榮發展。二、人口紅利人口紅利就是 社會需求 ,它會影響事物發展的規模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