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不同階層的形象特徵,盡顯「中西合璧」的女性美

2020-09-03 容姬兒

民國時期,不同階層(明星、名媛、社會名流、學生、職業女性、特殊群體)的形象特徵,盡顯「中西合璧」的女性美!

(一)、明星

1、徐來

(1)、人物身份:徐來是上海30年代著名的女演員之一,由於在《南國之春》中的出色表現,而獲得「美麗的小鳥」、「南國乳燕」的美譽。當時《藝聲》雜誌的編輯陳嘉震曾這樣寫到:「徐來女士那時候的風頭之足可以明月社的臺柱。

(2)、容貌特徵:瓜子臉、柳葉細眉、大眼睛、櫻桃小嘴、中分或四六開的捲髮梳於腦後。

(3)、身體姿態:在照片中她或是以手託腮,微垂著頭,有種欲拒還迎的羞澀感,或是輕輕的擺弄腰肢,體現出猶如少女般的清純可愛,體現出東方女性獨有的含蓄之美。

(4)、整體形象:其惹人憐愛的形象在當時深受廣大影迷的喜愛,從《玲瓏》中的照片我們可以看出徐來的形象基本上符合小家碧玉的特徵,注重服飾品類的變化及其飾品的搭配。體現出明星對於服裝潮流的追隨和引領作用。

2、胡蝶

(1)、人物身份:30年代的著名的電影演員,表演上溫良敦厚、嬌美風雅,一度被觀眾評為「電影皇后」。30 年代的《藝聲》雜誌對胡蝶曾有過這樣的形容:「安穩靜立,不聲不響。唱完後,默無表示,極其謙恭之至,大有閨閣之風。」

(2)、容貌特徵:鵝蛋臉、柳葉細眉、眼神含情脈脈、雲形小嘴、中分或四六開的捲髮梳於腦後。

(3)、身體姿態:在照片中的胡蝶很具表現力,她或是以手託腮,含情脈脈的望著觀眾,或是雙手合十放於胸前,臉上洋溢著溫潤的笑容,抑或輕盈的扭動腰臀,體現出女性的嫵媚,柔美。

(4)、整體形象:胡蝶的氣質富麗華貴、雅致脫俗,她展現給人的始終是深深的酒窩,含蓄的笑意與徐來小家碧玉、玲瓏可愛的形象相比胡蝶則表現出一種大家閨秀的氣質。同時她也十分注重服飾品類的變化及其與飾品的組合搭配,無論是西式禮服還是中旗袍胡蝶都能賦予其獨特的魅力。

(二)、名媛

1、梁佩琴

(I)、 人物身份:當時滬上的名媛之一,《玲瓏》1931 年第一期上對她有這樣的評價:「梁佩琴女士為上海社交之名媛,其交際手段高人一等

她在1931年刊登了《我的交際》一文給當時的女性以交際方面的指導。在文中她認為:

「 女子從家庭插足到社會終於交際並不一件壞事,並且可以助長女子的見聞,洞察社會的真相,和男性的虛實...其實社交也得有一個分寸,不能過分,過分了就受人的指責,也不能不及,不及被人笑為呆板,總之隨機應變,視人視地而異,才不至於因交際而送了自己的名譽。」

並且認為「女子到社會中去交際的目的,老實說就是希望多認識幾個男友。

(2)、容貌特徵:瓜子臉、柳葉細眉、大眼睛、鼻梁高聳、櫻桃小嘴、中分的捲髮梳於腦後並留有微卷的前劉海。

(3)、身體姿態:梁佩琴的身體語言非常豐富。時而側身而坐,顯得落落大方。而時而扭捏作態,似乎故意做出小家碧玉,小鳥依人的羞澀感覺。

(4)、整體形象:作為30年代上海灘的交際明星,其舉手投足皆風情,眉宇和姿態間隱約透露出一種嫵媚之氣,更屬於妖嬈嫵媚的類型。她的服飾通常十分華麗,裝飾也比較繁瑣,不過以交際為目的的社交可謂將30年代女性特有的女性魅力和摩登之感體現到了極致。

(三)、名人之女眷

(1)、人物身份

①、林寶華夫人:林寶華是民國時期著名的網球運動員,其在1927年第八屆遠東運動會上奪取我國運動員在該賽中的首次冠軍。

②、梅華銓夫人 :上海基督教女青年會曾擔任會長,其夫梅華銓是民國時期上海的著名律師,是當時極少數出生在外國的華人曾接受過較為完整的西方式教育的律師。

(2)、整體形象:這些有了一定年紀和社會地位的社會名流,與未婚的社交名媛相比更顯出端莊、穩重、大方之氣。她們表現出的端莊、嫻雅和高貴的氣質與風度讓人覺得其教養之高

在著裝上她們追求一種低調的華麗,注重搭配但不過分炫耀,因此並不會採用過於繁瑣的裝飾。而是選取簡單的幾樣進行搭配,更顯出優美和典雅。

(四)、女學生

30年代的女學生形象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華麗時髦的摩登女性形象,與明星相似。另一類是樸素淡雅的知識青年形象。

1、華麗時髦的女學生形象:女學生的形象大致是大方、自然、亭亭玉立充滿著青春的和略帶書卷氣的。在《玲瓏》中我們看到的女學生的服裝從品類到配伍也十分豐富,在搭配上絲毫不亞於明星。也體現出當時女學生對潮流的追隨。

2、樸素淡雅的女學生形象:在20世紀30年代的上海知識分子的形象是比較複雜的,並沒有統一的標準,除了打扮入時的女學生。

當時一些就讀於中西合璧的女校裡的學生在打扮上則常受到校規的嚴格要求,比如通常不準穿奇裝異服,不準戴首飾等。就讀女學生陳香衡和曾文姬就是很好的例子。

這部分女學生的形象給人以樸素、清純、落落大方,端莊文雅的感覺,沒有華麗的服裝,基本都穿著單色棉布旗袍,很少佩戴飾品,體現出學生質樸和純真的特點。

(五)、職業女性

職業女性在20世紀30年代已是一個不斷壯大的群體,她們中最為引人矚目的是一些女記者、女律師、女教授和女實業家,她們自信,幹練為時代女性帶來了摩登風採。她們的形象和學生相似,也可分為華麗時髦和樸素淡雅兩種類型。

1、華麗時髦的職業女性形象:30年代的職業女性和名流們一樣十分注重自身的形象及服飾搭配,但是除去了名流們嬌柔作態的神態和動作,職業女性體現出溫文爾雅、和內斂的氣質。

配合得體的著裝搭配,30年代的職業女性無論是形象還是事業都稱得上是當時社會女性最直接的效仿對象。

2、樸素淡雅的職業女性形象

20世紀30年代的時代摩登中,革命和左翼成為最具號召力的時代摩登之一。左翼的影響最多發生在文化方面,投身於左翼的女性不少人是從「五四」女學生演變而來。

這些有左翼思想的知識女性通常將過度的打扮視為一種獻媚於男性的行為,繼而認為這樣做是失掉女性尊嚴,與追求男女平等的理念格格不入的。

因此她們往往以身作則,穿布衣布鞋,打扮樸素平實,大方得體,更不會穿金戴銀,體現出左翼女性獨有的典雅和清高

(六)、特殊情況下的女性形象

1、戲劇形象

30年代的女性知識分子形象還有包括許多特殊情況,例如30年代,中國興起了許多愛國劇社,如怒潮社、銀月社、梅社等等,這些社團排演了大量的戲劇節目進行公演,並常常赴前線慰勞前方戰士。由於這些劇團以女性團員為主,因此我們在《玲瓏》中也常常可以看到女扮男裝的戲劇形象。

​2、運動形象

民國時期的婦女解放運動也體現在婦女開始積極地參與體育運動,強健自己的體魄。1933 年117期有一則對於當年的全國運動會展開的評價,認為這一年的運動會中98%都是女學生,可見當時運動服的穿著人群主要是學生。

這些在運動中的女性裝扮質樸純真,在賽場上英姿颯爽,身材健美,擺脫了傳統女性小鳥依人,弱不禁風的形象。

通過媲美《芭莎》的民國雜誌《玲瓏》資料,讓人感受到上世紀30年代「中西合璧的」女性美已然形成,且韻味無窮。

相關焦點

  • 民國廣告「女性形象」文化解讀:精神解放、個性自由的強烈訴求!
    這一時期,在華洋商對廣告的示範性運用,喚醒了中國實業家的廣告意識。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華商開始學習運用現代廣告,於是,中西合璧又極具民族特色的商業廣告應運而生。這一時期的商業廣告中塑造了大批消費時代商業公關的"形象大使"——美女圖像。當時商業廣告的主流品種月份牌廣告和報刊廣告中,十之八九都是以美女作為商品形象代表的。
  • 經過數千年演化的中國漢民族服裝,為何會在民國時期有了巨變
    旗袍誕生於上個世紀二十年代,並於1929年被確定為國家禮服之一,筆者認為旗袍作為一種中西合璧的女性服飾,不是是國之精粹同時也充分展現出了東方女性之美。大家可以試想一下身著旗袍手執紙傘,步態輕盈溫婉可人的美人款款而來時的情景。
  • 從奇裝異服談民國時期女性形象的塑造
    這一時期對服飾的擔憂也反應了女性的身體在當時得到了關注,這無疑是傳統思想與倡導人體美的新文化交匯後產生的應激反應。 漫畫中的女性形象 張愛玲曾在《更衣記》中記載了中國百年的服裝變化,其中談到了傳統女性的形象:「削肩,細腰,平胸,薄而小的標準美女在這一層層衣衫的重壓下失蹤了。她的本身是不存在的,不過是一個衣架子罷了。」
  • 從民國廣告看當時的女性解放運動的蓬勃發展
    在民國以「美女」吸引眼球的廣告中,「獨立自由」、「追求時尚」這些新興標籤下的中國的女性第一次擺脫了從屬形象,不僅反映了當時中國女性努力掙脫傳統封建思想的束縛,對封建禮教的挑戰和叛逆,也能在廣告中看出當時中國社會變遷,女性解放蓬勃發展的縮影。
  • 民國時期女子穿的服飾,到底有多美?
    其實,服飾不僅表現個人,還表現了不同歷史時期的文化風貌。服飾可以說是文化的載體之一。民國時期,是個中西方文明激烈衝突的年代,可謂新時期和舊時期並存的年代。民國時期思想的解放和女權運動的興起,讓民國時期女性的服飾變得與之前兩千年的封建王朝不同。民國時期的女子們主張廢除束縛婦女的傳統服飾,所以出現了各式各樣的民國服飾。
  • 不同歷史時期的玉人特徵
    從新石器時期至明清時期,古玉中的玉人形象一直處在發展演變之中,而且歷代不衰。玉人的形象雕刻也由簡單至複雜,不同歷史時期的玉人也有著不同的時代特徵,紫色百合香與您一起進入古代玉人的世界,品鑑不同時代的玉人形象。
  • 旗袍風韻:民國時期最受女性歡迎的服飾
    對於更多人來說,對旗袍印象最深的還是民國時期。翻看那個時期的老照片和電影,可以看到身著旗袍端莊大方的宋慶齡,影星胡蝶、阮玲玉等人穿著旗袍的傲人身姿。  事實上,這個起源於旗人長袍的服飾,第一次將中華女性秀美的身材展示在世人面前。一經出現,旗袍便成為民國時期,上至達官貴人下至平民百姓最喜歡的服飾,並在隨後的發展中衍生出豐富多姿的「旗袍文化」。
  • 從《三十而已》到民國女星,時尚麗人,獨立自我新形象
    而追溯電影發展史,民國時期作為開創和重要的發展時期,熒幕中的女性形象,也成為了民間討論的重要話題,電影女明星的服飾美妝也是時代流行風尚標,對民國社會產生了極其重要的示範作用。民國時期是一個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的重要發展時期,在深受西方影響下的新舊時代轉型之際,民國時期中國電影出現了迅猛發展的勢頭,湧現出了很多具有重要影響力的電影女星。
  • 從旗袍美探,看民國名媛的驚豔造型
    馬伊琍、高偉光領銜主演的《旗袍美探》正在熱播,法租界巡捕房探員蘇雯麗和探長羅秋恆在破解懸案的過程中喜獲良緣,是一部笑料頻出的懸疑探案劇,劇中那美倫奐的民國名媛照型讓人驚豔不已。劇首歡快的音樂背景下,迅速變化著由口紅、雨傘、高跟鞋、老爺車等組成的各種畫面,奠定了全片輕喜劇時尚風的基調。
  • 民國時期女生校服
    上著長至腰間的竹布上衣,下著黑裙,成為上世紀20年代的流行服飾,很多女性的校服也傾向於這樣的款式。3 女學生裝束成當時的時尚今天的人們對於男女學生同校讀書司空見慣,卻不知百年前男女學生仍然不能同校讀書,女性上學只能進女子學堂。1919年五四運動之後,男女同校才有所鬆動。
  • 民國女裝往事,隨著新女性出場的,是玲瓏的旗袍,和時尚大波浪
    民國時期,服裝的西式剪裁方式傳入中國,人們大膽地運用服裝的造型來展現自身天然的形體美。隨著洋裝、交誼舞、電影等西方生活方式的湧入,傳統的裝束已經不再符合當時女性的新口味。當時,短髮、燙髮、手袋、眼鏡、手錶、高跟鞋等已經成為了很多女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
  • 民國的美妝廣告,可講究了
    對民國時期的廣大百姓而言,這些洋貨並不僅僅是文化人眼裡的宙美、時尚那麼簡單。很多由輸入洋貨為媒介逐步建立起來的生活習俗和品味,逐漸左右了沿海都市圈的時尚風潮。它們最先流行於上流社會,並漸漸向市民階層蔓延,對人們的日常生活產生了持續而深遠的影響。
  • 旗袍歷史——民國旗袍的發展歷程
    旗袍歷史——民國旗袍的發展歷程30年代和40年代是旗袍的黃金時代,也是近代中國女裝最為光輝燦爛的時期。上海又是婦女尋求解放的重鎮。傳教士、商人、革命黨人競相創辦女學,掀起了一股女權運動浪潮,尋求解放的社會大氣候蕩滌著服飾妝扮上的陳規陋習,趨向於簡潔,色調力求淡雅,注重體現女性的自然之美。旗袍最初是以馬甲的形式出現,馬甲長及足背,加在短襖上。後將長馬甲改成有袖的式樣,也就成了新式旗袍的雛形。據說得風氣之先的上海女學生是旗袍流行的始俑者。
  • 中國傳統女性為何要「束胸」?傳統女性身體形象的審美特徵
    1920年徐世衡在《今後婦女應有的精神》一文指出:「婦女因為生理的不同,胸部比較發達,一般婦女,因為外觀上的關係,就用帶束住它,或穿緊小的衣服,使胸部不致突出」,說明民初之際社會並不以豐滿、碩大的乳房為美。對這種審美觀念的解讀需要同中國傳統女性乳房審美文化相聯繫。
  • 趨洋與求新,保守與融合:細說民國初期衣著服飾的特徵與流變!
    民國時期金黃香菸一、民國建立初,隨著崇洋風氣的發展,城市民眾的日用物品逐漸西化民國年間,變化最大的城市生活是服飾風尚,其主要特徵是趨洋求新,但崇洋風氣也有所變化。民初模仿西俗的風氣很濃,20年代以後崇洋熱慢慢降溫,中西融合的服飾逐漸走向時代舞臺。
  • 看年代探案劇《旗袍美探》,談民國女子服飾之美
    我國習慣上把民國成立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一段時期稱為民國時期。因為中華民國1912年(即辛亥革命的次年)元旦正式宣布成立,採用國號紀年法,該年稱民國元年。在史學界,「民國初期」一般指民國成立的最初十年左右。
  • 看年代探案劇《旗袍美探》,淺談民國女子服飾之美
    近期,由鄧科執導,馬伊琍、高偉光領銜主演的年代探案劇《旗袍美探》正在播出。我國習慣上把民國成立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一段時期稱為民國時期。因為中華民國1912年(即辛亥革命的次年)元旦正式宣布成立,採用國號紀年法,該年稱民國元年。在史學界,「民國初期」一般指民國成立的最初十年左右。1922年民國政府分裂為北京、廣州兩個政府,有所謂北洋軍閥,史學界通稱這一階段為軍閥混戰。
  • 扮迷妹、鬥佛爺,看趙麗穎如何用珍珠演繹民國風......
    劇裡張大佛爺的頭號「迷妹」尹新月,敢愛敢恨的尹大小姐,由鬼馬精靈的當紅小花旦趙麗穎扮演,尹大小姐無論洋裝、羊毛大衣抑或復古長裙,搭配珍珠,都能演繹出民國時期時尚大咖的即視感。今天緣物君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如何用珍珠hold住民國範!
  • 專訪|《大小謊言》作者:不同階層的女性,卻有共同經歷
    《大小謊言》中可不僅僅討論女性問題、塑造女性群像,對家庭暴力和校園霸凌,理想的夫妻關係和家庭關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保護,都有所涉及。近日,我們專訪了莉安·莫裡亞蒂,和她一起討論了《大小謊言》的靈感來源、寫作態度、人物形象等議題。莫裡亞蒂是否認可自己女性主義作家的身份?為什麼會集中在小說中探討女性問題?為什麼母親們可以克服階級和文化的差距締結友誼?
  • 清朝女性老照片,不同階層的女人差距很大,都喜歡一個東西
    這個女孩在主人家長大,她的工作是服侍家裡的女性成員,照看孩童,以及各種能用得上她的家務。> 一位廣州仕女,仕女是中國古代美麗聰慧的女子的代稱,也是歷代畫家熱衷描繪的對象,中國畫中還有專門的「仕女畫」類別,歷代畫家按照自己心中「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