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九個行業-合唱團 阿卡貝拉 驚豔 漕河涇開發區 錢龍-上海...

2021-01-11 東方網

  據《勞動報》報導,沒有絢麗的舞臺效果,沒有誇張的肢體動作,甚至沒有樂器伴奏,憑藉著單純的人聲和彼此間的默契,1月11日,一支僅由九個人組成的合唱團代表漕河涇園區白領們,登上了虹梅街道迎春文藝匯演的舞臺,驚豔了所有的觀眾。

  這是虹梅街道一年一度的歲末慶典,也是園區白領們每年最期待的「小春晚」。隨著虹梅街道「社區+園區」文化形態的形成,近年來,越來越多園區白領主動登上年會舞臺,發出年輕人的聲音。

  這支名叫「虹之聲」的阿卡貝拉合唱團,就是由九位來自園區的上班族組成,他們中有的是IT精英,有的是企業法務,還有的是人民教師。通過人聲合唱的形式,他們在舞臺上盡展都市年輕白領的風採,也因為年會,讓他們暫時卸掉了工作的壓力,在狂歡中收穫了滿滿的能量,在新的一年輕鬆上陣再出發。

  九個人來自九個行業上場前還在緊張排練

  「來來來,還有一刻鐘,咱們再把第二首歌排一遍。」上海阿卡貝拉中心的賴老師一邊張羅著大家站好隊伍,一邊為這支剛剛成立三年的阿卡貝拉合唱團,進行虹梅街道新春文藝匯演前的最後一次彩排。1月11日中午,記者在這裡見到了虹之聲合唱團的九名核心成員。

  作為虹梅街道的工作人員,團長錢龍可以說見證了整個合唱團的興起。「最早是在2015年,當時園區裡有很多喜歡音樂的白領,為了把大家聚集起來,豐富園區白領的文化生活,在徐匯區文化局和虹梅街道的支持下,虹之聲阿卡貝拉人聲合唱團正式成立。」

  由於許多人對阿卡貝拉還比較陌生,三年來,合唱團雖然陸陸續續加入了一些人,但規模依然不大。目前常駐團員只有十幾人,這次參與表演的也僅有九人。人雖不多,但也有了男低音、男高音、女中音、女高音的基本配置。錢龍告訴記者,這九個人基本都是漕河涇開發區企事業單位的白領職工,而且是來自於九個不同的行業。

  「我們今天的男主唱就是我們城管大隊的唐指導員,《追光者》的三位女主唱,有IT界的精英、企業法務,還有來自核工院的白領,幾位和聲則是來自綠化局、專利商標事務所等單位的職工代表,大家都是從零基礎開始。」

  雖然團員起點不高,但為了讓節目更好看,虹梅街道特意從上海阿卡貝拉中心請來了專業老師為合唱團做指導。而白領們也非常認真,據錢龍介紹,自合唱團成立以來,大家就約定了每周四晚上到社區文化中心的排練廳訓練,雷打不動。

  這次年會表演前夕更是如此,「每次將近2小時,排練完基本已經8、9點鐘了,但是大家卻沒有任何怨言,也沒有一個人缺席。甚至為了更好地呈現排練效果,站著排練已經是我們的常態。」或許正是因為這份認真,當天的文藝匯演儘管節目形式多種多樣,這支由九位園區白領組成的人聲合唱團依然讓人耳目一新。

  每個人都是團隊核心「阿卡貝拉」裡收穫職場錦囊

  當然,阿卡貝拉是一個團隊項目,在合唱團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定位。最初加入團隊的元老成員錢龍的角色就是人聲打擊。大學時期開始接觸音樂的他,最初是一位B-BOX愛好者。加入合唱團後,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錢龍很快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阿卡貝拉不是簡單的清唱,一個阿卡貝拉團隊裡也會有自己的貝司手和打擊樂手,但所有伴奏和聲部其實是通過口技、B-BOX和麥克風的應用來實現的。團隊中每個人都是一個單獨的聲部,非常考驗音準,並不容易的。」上海阿卡貝拉中心的賴老師說。

  正是如此,阿卡貝拉才特別需要團隊間的合作。這一點,錢龍深有體會。「B-BOX更偏向於個人炫技,但是阿卡貝拉更注重的是合作。作為團隊節奏的基礎,你首先要做的是穩住團隊的整體節奏節拍,而不是個人表現,想怎麼樣就怎麼樣。」

  合唱團的幾位主唱也紛紛表示,阿卡貝拉的團體協作體現在演出時的分工配合,主唱並不意味著就是樂團的核心人物。個人演唱可以有很多自由發揮,但是在阿卡貝拉中,有時候反而需要把自己原來的聲色收起來,整首歌才會更和諧。「在阿卡貝拉裡,每個成員其實都是團隊核心,缺一不可。」賴老師說。

  「其實不僅僅是阿卡貝拉,在工作中也是如此,很多時候在工作中不一定要突出個人,而是要更加注重和同事、團隊的合作,大家齊心協力,呈現出來的效果才會更好。」因為接觸阿卡貝拉,多位團隊成員表示,自己收穫到的不只是音樂知識,還有「職場錦囊」。

  生活需要點儀式感年會就是「職工的小春晚」

  被稱作「職工們的小春晚」的年會,其實就是一個企業、一個園區文化的縮影。一場別出心裁的年會帶給園區白領的歸屬感往往比平時更加強烈。如今,通過年會的舞臺,虹之聲阿卡貝拉合唱團已經在漕河涇開發區小有名氣,甚至有了自己的粉絲。

  不少園區白領在觀看了今年的年會後,也開始蠢蠢欲動,等待著合唱團新一輪的招新。而對合唱團的幾位成員來說,他們更是因為音樂成為了生活中的朋友。用團長錢龍的話說,每周四的排練,對他來說更像是一次同樂會,排練廳就是一個能量站,大家聚在一起唱歌,不僅舒緩工作壓力,在交流中還能吸收到彼此很多工作上的經驗、對待生活的積極能量。

  生活需要點儀式感,尤其是對忙碌的都市白領們來說,一場年會的意義,不僅是讓他們從單一的線性日常中停下腳步,暫時卸掉了工作的壓力;也是為他們搭建一方舞臺,讓他們亮出自己的「十八般武藝」,盡展都市年輕白領的風採。更重要的是,通過這種儀式,忙碌了一年的都市白領們,可以告別過去,在狂歡中收穫滿滿的能量,在新的一年輕鬆上陣,繼續出發。

相關焦點

  • 印力上海再添新力量 漕河涇印象城預計明年5月開業
    從世界首個高科技產業園區——美國「矽谷」開始,到日本的筑波科學城、德國慕尼黑科學園,高科技產業園區在全球都被視作加速產業發展,引領時代的產物。作為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科技創新中心重要承載區,漕河涇開發區內迄今集聚了中外高科技企業及研發、服務機構近4000家,累計上市(掛牌)企業141家,每萬人發明專利數419.6件,成為高科技企業雲集的科創沃土。
  • 上海臨港「科創六力」再升級 第五季漕河涇科創嘉年華「來襲」
    來源:發布易1月12日上午,作為助推上海全球科創中心建設的品牌活動,「金融興芯:資本的創新賦能半導體產業的未來」高峰論壇暨第五季漕河涇科創嘉年華開幕式於上海臨港(600848)旗下漕河涇園區隆重召開。在本屆科創嘉年華開幕式上,《2020年漕河涇開發區科技創新指數地圖》正式發布。
  • 35年發展迭代,漕河涇要做科創潮流新地標
    從世界首個高科技產業園區——美國「矽谷」開始,到日本的筑波科學城、德國慕尼黑科學園,高科技產業園區在全球都被視作加速產業發展,引領時代的產物。作為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科技創新中心重要承載區,漕河涇開發區內迄今集聚了中外高科技企業及研發、服務機構近4000家,累計上市(掛牌)企業141家,每萬人發明專利數419.6件,成為高科技企業雲集的科創沃土。
  • 上海市徐匯區漕河涇萬麗酒店(五星級)會所室內恆溫泳池
    上海漕河涇萬麗酒店(五星級)坐落於上海徐匯區漕河涇開發區中心地帶,是上海漕河涇核心地段的第一家國際品牌五星級酒店(萬麗酒店為萬豪<Marriott>集團下酒店品牌,為萬豪酒店集團內最受歡迎的品牌之一)它融合了中國傳統的風格與西方的時尚感,酒店內飾別致而又寬敞,自然採光充足
  • 漕河涇趙巷科技綠洲:築牢產業信息高地,助力青東聯動發展
    原創 綠色青浦 綠色青浦隨著青浦軟體和信息服務產業步入發展快車道,作為市西軟體信息園項目核心區之一的上海漕河涇趙巷科技綠洲
  • 11月臨港新業坊·漕河涇創新中心迎來三家企業落戶
    臨港新業坊·漕河涇創新中心喜報頻傳!11月園區共迎來三家企業落戶:暢移(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典基網絡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上海明睿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均進駐園區科技產業化大樓C座,開啟了企業發展的新徵程。
  • 29.07萬 ㎡漕河涇城市更新,越界3.0擴容不止一倍
    總投資60億,漕河涇東區標誌性的越界終於要迎來新生。近期,越界3.0項目正式公示。用地面積6.24萬㎡,總建築面積高達29.07萬㎡。項目位于田林路、蒼梧路、宜山路,毗鄰9號線桂林路站,為越界產業園的再一次更新。地塊擁有近60年時光,其背後歷史令人驕傲。
  • 上海這個街道30歲啦!曾發出中國微電子最強音,星巴克麥當勞都把...
    12月18日下午,徐匯區虹梅街道成立30周年匯演在徐匯漕河涇開發區舉行。從1990年12月,虹梅街道應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的建設而生,到如今圍繞社會治理、城市更新和產業發展取得顯著成果,虹梅街道30年的產城融合之路,而今都濃縮在了不到6平方公裡的轄區中。現場,首卷1990至2015年《虹梅街道志》舉行了首發儀式。
  • 解析上海市中心(不含楊浦)三大工業區:2個成熟,1個蓄勢待發
    本文解析上海市中心(不含楊浦)三大工業區:其中2個比較成熟,1個屬於蓄勢待發的狀態。雖然上海市中心的工業區已經比較少,但這三個還是比較有意思的。上海市中心的三個工業區分別是:靜安區的市北高新區徐匯區的漕河涇開發區(漕開發)普陀區桃浦智慧創新城這些三個上海市中心開發區中,前兩個建設比較成熟
  • 民建上海市委和臨港集團聯合召開民建企業家會員掛職動員會
    12月21日,民建上海市委和臨港集團聯合召開民建企業家會員掛職動員會。臨港集團董事長袁國華、民建市委副主委汪勝洋,民建徐匯區委主委、上海市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發展總公司副董事長、上海臨港集團漕河涇開發區經濟技術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黎明出席會議並講話。
  • 從翻唱到原創,阿卡貝拉音樂節讓純人聲無伴奏合唱玩出花樣
    上海市民阿卡貝拉音樂大賽、2019首屆全國少兒現代阿卡貝拉音樂大賽、音樂營大師班、人聲新世界丹麥Postyr人聲樂團專場音樂會等一系列活動,掀起夏日的阿卡貝拉熱浪。阿卡貝拉是一種起源於西方的純人聲合唱音樂形式,它以傳統合唱藝術為基礎,結合現代音樂、樂器模仿、音響技術、肢體及舞臺表現,已成為一項受到全年齡層歡迎的綜合性藝術。
  • 產業微城試驗:以上海臨港浦江國際科技城為例
    上海臨港浦江高科技園兼具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國家級綜合保稅區功能,規劃面積10.7平方公裡,是漕河涇開發區「一區一園」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上海科創中心建設重要承載區和閔行「國家產城融合示範區」核心園區。
  • 招募ing | 這堂進階阿卡貝拉課,教你修煉人聲要這樣「玩」!
    這個夏天,我們有為小朋友開設的愛上阿卡貝拉夏令營(戳此查看)為孩子們開啟通往阿卡貝拉的大門還在面向全城招募「大朋友」攜手加入7月阿卡貝拉的行列—— 該項課程基於上海阿卡貝拉中心研發的一整套系統針對阿卡貝拉教學的師資培訓展開,將面向音樂教師以及喜愛阿卡貝拉的成人展開招生。
  • 2019「蜂巢之夜」阿卡貝拉音樂會早鳥票開售啦,4月20日,座標上海!
    過去的五個春天,阿卡中國走過廈門、北京、上海,為全國的阿卡人帶來誠意滿滿的人聲盛筵和觀點碰撞。今年,音樂節繼續落地上海,等待大家的到來!匹諾曹人聲樂團,是一支來自寧波的全職阿卡貝拉樂團,建團三年,參加過草莓音樂節、夏至音樂節、韓國光州國際青年盛典等大型音樂演出,並在寧波地區及周邊積極進行阿卡貝拉的推廣工作
  • 人聲樂團帶來無伴奏合唱 義大利「口技」驚豔重慶
    原標題:人聲樂團帶來無伴奏合唱 義大利「口技」驚豔重慶【摘要】 五名來自義大利的藝術家,利用人聲模擬各種樂器的聲音作為伴奏,唱響了義大利傳統的歌聲。11月25日晚,「重慶與世界·2016文化嘉年華」活動攜手義大利駐重慶總領事館,為重慶市民帶來了一場義大利音樂之旅,讓義大利的「口技」驚豔重慶。
  • 國際合唱藝術研究會推薦系列--悠家寶貝阿卡貝拉合唱團
    悠家寶貝阿卡貝拉合唱團成立於2015年,隸屬於悠家寶貝天賦教育機構,是中國年齡最小的阿卡貝拉合唱團,8名團員平均年齡8歲,包含6個女孩2個男孩;孩子們的嗓音清亮、表達自然,颱風活潑可愛,曲目選取童真童趣,具有良好的舞臺表演效果和感染力
  • 三幕話劇詮釋30個瞬間 虹梅街道喜迎三十周年慶
    此次他們以虹梅街道的發展路徑為背景,堅持服務和配合好漕河涇開發區建設的整整30年的歷史背景,分別以一個10年為一幕,全劇通過3幕情景再現,描述和上演了一臺回顧街道不平凡的建設歷史。編導以幕間區隔的形式,並取名《走出阡陌》、《萬物生長》和《迎新紀元》為獨立單元,講述了早期在居民動遷中發生的有趣故事,並重現了漕河涇開發區從初始的「微電子工業園區」發展為如今的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的3個主要歷史階段,以及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鄧小平南巡講話後,在虹梅街道地區發生的深刻變化。話劇演出在短短50餘分鐘時間裡,高度濃縮了虹梅地區經濟建設、人文環境和對未來的無限遐想。
  • 保險業首支阿卡貝拉合唱團推出MV
    據了解,《有大家,才靠譜》是保險行業第一支純人聲合唱歌曲,演唱成員都來自保險業的首支阿卡貝拉合唱團——「靠譜合唱團」。這首歌可以算是保險行業的阿卡貝拉代表作了。  阿卡貝拉指的是無伴奏合唱,起源於中世紀的教會音樂,表演過程中拋開了繁瑣的樂器,只用奇妙的和聲來演繹豐富的旋律,呈現出一種純淨、和諧的音樂之美。近年來阿卡貝拉從美國到歐洲流行到國內,因為形式活潑、互動性強、富於感染力,深受各年齡段人群,尤其是年輕人的喜愛。
  • 阿卡貝拉版《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合唱是人聲和人生的藝術!
    A-minor組合成立於2015年,是一支阿卡貝拉合唱團。該合唱團由五名青年歌手組成,他們經常活躍在國內外的舞臺上,獲得了許多觀眾的熱愛。他們擁有醇厚的低音、明亮的高音、美妙的和聲和極佳的演唱技巧,當他們開口歌唱的那一刻,沒有人不沉醉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