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其實是這26位高盛系人士在掌控世界

2021-01-13 經理人分享

推薦語:在美國,高盛的勢力遍及川普總統內閣、財政部、美聯儲等權要部門,左右著華盛頓和美國;在美國之外,高盛的力量又滲入一些國家的央行和政府部門,成為政府領導人的高盛人也不在少數。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有時候,影響世界的很可能就是這隱藏在背後的影子力量。

滾石公司(Rolling Stone)的總裁馬太•泰比(Matt Taibbi)在2009年7月就曾經說過:「你需要知道的關於高盛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這家公司無所不在」。不管高盛公司是吸血鬼還是濟世扶貧都是非常有爭議的。但是高盛公司的無所不在卻是不能否認的現實。

在美國美國總統班底的高盛勢力

1.史提夫·紐切納(Steve Mnuchin)

史提夫·紐切納(Steve Mnuchin)被任命為美國財政部部長,他本人也在2016年11月30日對此進行了證實。紐切納是川普組閣任命的第二位高盛系資深人士。

川普曾經批評過希拉蕊在競選活動中從高盛公司接受675000美元的贊助。紐切納對此有所回應,他對彭博社記者說:「希拉蕊為四次演講籌集到很多資金,這都是從不同的利益集團來的。」

2.史提夫•班農(Steve Bannon)

川普總統競選活動的戰略規劃師,前高盛銀行家史提夫•班農(Steve Bannon)被任命為新內閣的首席戰略家和高級顧問(高級顧問職位的級別相當於內閣成員)。

高盛公司的股票在美國大選結束後升高了32.7%。

高盛集團股票價格(2016年11月8日-12月8日)

現在讓我們看看高盛系的同僚在世界各地的政治和經濟政策制定方面的影響人物吧,首先從美國國內的華盛頓開始。

左右美國財政部的高盛人

1.漢克•鮑爾森(Hank Paulson)

紐切納將是幾十年來第三位高盛系人士出任美國財政部部長。(亨利•富勒從1965年到1968年是財政部部長,但是不能將他算在高盛系人士之內,因為他是在離任財政部長後才加入高盛公司的。)漢克•鮑爾森(Hank Paulson)從2006年到2009是美國財政部部長,他在1982年就是高盛公司的合伙人了。

 

2.羅伯特•魯賓(Robert Rubin)

羅伯特•魯賓(Robert Rubin)從1995年到1999年是財政部部長,他在1990年到1992年之間是高盛公司兩個主席之一,也是在魯賓任內,他廢除了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Glass-Steagall Act),即《1933年銀行法》,使投資銀行與商業銀行分離。

3.勞倫斯·薩默斯(Larry Summers)

勞倫斯·薩默斯(Larry Summers)也在美國財政部任職過,他在2001年離開財政部,在2009年又被任命為美國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他的淨收入從700萬美元增加到3100萬美元。

4.尼爾•卡什卡利(Neel Kashkari)

在高盛公司接受美國政府在金融危機的救助款項時,薩默斯不是唯一一個從高盛公司接受現金支票的歐巴馬內閣成員。尼爾•卡什卡利(Neel Kashkari),現任明尼阿波利斯市長,他在2008年10月到2009年5月期間和鮑爾森一起在財政部工作,在他的管理下,也為高盛公司提供了1000萬美元的緊急救助款項。

 

5.馬克•帕特森(Mark Patterson)

從2009年到2015年,還有高盛公司前副總裁馬克•帕特森(Mark Patterson)也是美國財政部的領導之一。

美聯儲的高盛大佬

1.威廉•杜德利(William Dudley)

威廉•杜德利(William Dudley),自從2009年就是美聯儲紐約州總裁和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副主席,他在1997年就以首席經濟學家的身份在高盛公司工作,並得到高度讚譽。在2017年,他將繼續在卡什卡利領導的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工作,並與美聯儲達拉斯總裁羅伯特•卡普蘭(Robert Kaplan)領導這個委員會。

2.羅伯特•卡普蘭(Robert Kaplan)

羅伯特•卡普蘭曾經在高盛公司工作23年,是亞太投資銀行的領導,主管著公司金融和環球投資銀行業務。這三位高盛系人士將佔據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四分之一的名額,目前這個委員會的兩個席位還空缺,如果這兩個席位繼續保持空缺,那麼高盛系人物就在這個委員會中就會有30%的決定權了。

3.史蒂芬•弗萊德曼(Stephen Friedman)

史蒂芬•弗萊德曼(Stephen Friedman),在1966年就加入高盛,從1990年到1994年之間就坐上了紐約美聯儲副主席的位置,他從2008年1月到2009年5月也是美聯儲主席,弗萊德曼2002年作為經濟顧問加入布希政府,但是在2004年,他又回到美聯儲任董事會成員。

高盛公司在2008年從一家投資銀行華麗轉身轉變為銀行控股公司,這一改變使高盛公司置於紐約美聯儲直接監管之下。弗萊德曼被要求出售在高盛公司的股份以避免利益衝突。但是弗萊德曼在申請了豁免權,在他等待豁免權批覆的時候就以極低的價格買入了37,000股高盛公司股票,在確認得到豁免權後,他又買入了15,300股。

美國國會裡的高盛議員

1.吉姆•黑姆斯(Jim Himes)

吉姆•黑姆斯(Jim Himes)在1995年加入高盛公司並升到主管銀行業務的副總裁,在2008年,他當選為國會議員。

 

2.約翰•考爾茨(Jon Corzine)

約翰•考爾茨(Jon Corzine)從1994年到1999年就在高盛公司任主席,他因為與財政部長鮑爾森不和而被迫離職。但是他成功代表新澤西州成為國會議員,從2001年任國會議員後,他在2006年又當選為新澤西州州長。考爾茨在2009年還成為了MF環球公司的董事會主席,這家公司在2011年11月損失了16億美金。

3.拉姆•伊曼努爾(Rahm Emanuel)

拉姆•伊曼努爾(Rahm Emanuel)也是接受高盛公司薪水的高盛系人物。他在比爾•柯林頓的總統競選中主管財務,是從伊利諾州來的美國國會議員。

影響華盛頓的其他重要高盛系人士

1.約書亞•博爾登(Joshua Bolten)

約書亞•博爾登(Joshua Bolten)是前高盛公司倫敦分公司的法務及政府事務主管,他在1999年離任轉而加入布希競選團隊。布希當選總統後,他在2001年到2003年任白宮辦公廳副主任,布希連任後,他從2003年到2006年有領銜美國國家管理和預算委員會主任一職。

2.蓋瑞•甘斯勒(Gary Gensler)

蓋瑞•甘斯勒(Gary Gensler)是高盛公司的明星銀行家,在他30歲的時候就成為高盛公司的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合伙人,擅長併購和貨幣對衝交易。他離開高盛公司後,就任美國財政部副部長,是主管金融市場的兩名服部長之一。他在1997年主管財政部,是美國去監管規定的積極支持者。

蓋瑞還幫助馬裡蘭州議員保羅•薩班斯(Paul Sarbanes)起草了2002年的薩本斯-奧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 Act),這個法案起源於美國安然公司倒閉後引起的美國股市劇烈動蕩,投資人紛紛抽逃資金。為防止和保證上市公司財務醜聞不再發生,由美國參議員Sarbanes和美國眾議員Oxley聯合提出該項法案。

他還在2009年主管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並在美國金融界制定了很多規定:為金融市場的不透明的互換交易和其它衍生品做出了規範,推行違反倫敦同業拆借利率規定的強力罰款懲罰方式,推動《多德-弗蘭克法案》(Dodd-Frank Act),在他任內的2013年6月,還對他的老同事約翰•考爾茨因為濫用客戶資金的行為進行了罰款處罰,在這之後的幾個月後,蓋瑞退下了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的職位。

3.魯本•傑弗瑞(Rueben Jeffery III)

魯本•傑弗瑞(Rueben Jeffery III)是前高盛公司高級合伙人。他從2007年到2009年出任主管經濟和農業事務的國務秘書。

4.伊萬•麥克馬林(Evan McMullin)

伊萬•麥克馬林(Evan McMullin)在成為美國國家安全事務高級顧問之前就在高盛公司投資銀行部門工作,他從2013年到2016年8月作為高級顧問為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服務,在2016年8月,他還宣布以獨立候選人身份參加美國總統選舉。

美國之外各國中央銀行的高盛力量

1.馬裡奧•德拉吉(Mario Draghi)

歐洲央行主席馬裡奧•德拉吉(Mario Draghi)曾經在2002年到2005年之間是高盛公司主管國際業務的副主席。從2005年到2011年就任義大利央行的主席,在任職義大利央行主席的後兩年,他還是歐洲金融穩定委員會的主席。從2011年開始,德拉吉開始就任歐洲央行主席。

在德拉吉還在為高盛公司工作的時候,高盛公司就和希臘財政部關於換匯換利契約的衍生交易進行協商,當時該協商是要將10億歐元轉給希臘政府來改善其資產負債的情況。

2.佩特羅斯·克裡斯託多羅(Petros Christodoulou)

在希臘中央銀行工作的前高盛公司職員佩特羅斯·克裡斯託多羅(Petros Christodoulou)充當了中間人的角色。這件事在2003年被各界報導,希臘債務自此成為拖累整個歐元區的問題。德拉吉卻聲稱對此事一無所知,他說對希臘債務的援助早在他加入高盛公司之前就開始了。

3.馬克•卡內(Mark Carney)

德拉吉在歐洲金融穩定委員會的的繼任者是馬克•卡內(Mark Carney),卡內還是加拿大銀行的管理者,曾經在高盛公司工作過13年。卡內在2013年離開加拿大銀行,為英格蘭銀行工作,成為該銀行的管理者之一。

4.米切爾•科爾斯(Michael Cohrs)

米切爾•科爾斯(Michael Cohrs)在1981年加入高盛公司,他後來加入卡內主管的英格蘭銀行並在2011年到2015年作為該銀行董事會成員之一。

5.本•布勞德本特(Ben Broadbent)

本•布勞德本特(Ben Broadbent)從2000年到2011年曾經是高盛公司的歐洲事務高級經濟師,現在還在歐洲央行任董事會成員。

各國政府的高盛分子

1.澳大利亞總理馬爾科姆•特恩布爾(Malcolm Turnbull)

馬爾科姆•特恩布爾(Malcolm Turnbull)從2015年就成為澳大利亞的總理,他以前是高盛公司的合伙人。

2.義大利前總理羅馬諾·普羅迪(Romano Prodi)

羅馬諾·普羅迪(Romano Prodi),曾於1996年—1998年和2006年—2008年兩度出任義大利總理。但是有人爆料他通過他妻子的公司從高盛公司接受諮詢費。有文件顯示普羅迪在就任義大利工業建設學院(IRI)院長期間就幫助高盛公司以低價收購一家殼公司,但是他本人對此予以否認。

根據國際文傳電訊的說法,普羅迪還為西門子公司在義大利的併購業務提供便利,而西門子公司當時就是通過高盛公司來開始在義大利的併購業務的,最後是西門子公司和高盛公司都如願以償。

3.羅馬諾·普羅迪第二任期的義大利經濟財政部副部長馬西姆•託諾尼(Massimo Tononi)

馬西姆•託諾尼(Massimo Tononi)是高盛公司的老員工,是普羅迪任義大利工業建設學院任院長期間的助手。在普羅迪離開義大利工業建設學院後,託諾尼就回到高盛公司工作並成為合伙人。在高盛公司工作11年後,託諾尼又在2006年返回義大利,為普羅迪總理工作,並被任命為經濟財政部的副部長。託諾尼曾為普羅迪的總理競選捐贈了10萬歐元。

4.奈及利亞財政部長奧盧瑟根•阿咖(Olusegun Olutoyin Aganga)

奧盧瑟根•阿咖(Olusegun Olutoyin Aganga)曾是高盛公司國際對衝基金在倫敦的負責人,他在2010年到2011年成為奈及利亞的財政部長,他在2011年到2015年還是奈及利亞的工業貿易投資部的部長。

原文標題為《掌控世界的26位高盛系人士 》

(下載iPhone或Android應用「經理人分享」,一個只為職業精英人群提供優質知識服務的分享平臺。不做單純的資訊推送,致力於成為你的私人智庫。)

作者:魏寶軍
來源:微信公眾號:阿爾法工場

相關焦點

  • 民主黨掌控參議院後,高盛上調美國經濟增長預期
    民主黨掌控參議院後,高盛上調美國經濟增長預期; ① 在民主黨獲得參議院掌控權後,高盛經濟學家上調了對2021年美國的增長預期。 ② Jan Hatzius等經濟學家在周三晚發給客戶的報告中,預測2021年美國經濟將增長6.4%,快於此前預期的5.9%。
  • 高盛啟動收購高盛高華100%股權程序
    今年3月27日,高盛宣布,其在高盛高華的持股比例從33%增至51%。外資券商股比限制放開速度加快背景下,證監會已核准多家外資控股的證券公司。分析人士認為,證券業加快對外開放,將倒逼國內金融機構改革和創新。
  • 「鯰魚」真的來了:首家外資獨資券商浮出水面,高盛集團收購高盛...
    12月8日,高盛集團相關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高盛已啟動收購合資公司高盛高華100%股權的程序。我們已與合資夥伴籤署了最終協議,收購高盛高華全部剩餘股份。」在當下外資普遍希望擁有中國公司100%股權的背景下,高盛顯然邁出了堅定的步伐。
  • 高盛2020年合伙人名單公布,固定薪資100萬美元,看了履歷後明白了
    11月12日,經過一番遲延之後,高盛2020屆(2年一次)新晉合伙人終於揭開了其神秘的面紗。 本屆,共有60位「幸運兒」喜提高盛Partner。1、部門/年資 在這60名新晉合伙人中,21位來自市場部門(Global Markets),佔比35%;19人來自投行部門(Investment Banking),約佔32%;其他部門都只貢獻了個位數的新Partner,如: Asset Management部門,9人;
  • 財經早報丨華為發布新手機,概念股來了;高盛亞洲遭香港證監會重罰
    三大亮點全解析 概念股搶先看北京時間10月22日晚上8點,華為正式發布Mate 40系列旗艦手機。除了搭載採用5nm製程工藝的全新麒麟9000系列處理器,華為Mate 40系列比起前作Mate 30還有三個硬體升級方向值得關注。
  • 解碼高盛:國際頂級投行與金融帝國的崛起
    摘要高盛崛起之路堪稱傳奇,有人認為它是富有傳奇色彩的金融帝國,華爾街精神的代表,是國際資本市場的榜樣;高盛崛起之路也飽受爭議,有人認為它是不擇手段的陰謀集團,把持美國經濟金融大權,為美國政壇輸送過4位美聯儲地區主席、3位財政部長、十餘位經濟政策顧問,其勢力蔓延世界各個角落,充當美國的「經濟殺手」。高盛背後到底有何因素驅動,本文立足公開資料和數據,客觀再現高盛崛起之路。
  • ...將支付20億美元以免除高盛在一馬公司案件中的刑事定罪。讓高盛...
    「大馬和珅」劉特佐沒那麼簡單】高盛銀行已與美國司法部達成協議,將支付20億美元以免除高盛在一馬公司案件中的刑事定罪。讓高盛深陷泥潭、賠個底兒掉的人,是江湖一代「奇葩」——劉特佐。他很可能是「馬來西亞和珅」,名下只有無數空殼公司,卻一步步買通金融圈和政治圈人士,捲走馬來西亞國庫數十億美元,連前總理納吉布也被拉下了水。
  • 高盛CEO出演美劇《億萬》扮演自己,投行人太秀了
    這個世界頂尖投資銀行高盛集團的總裁和營運長還有另一個身份,就是喜歡玩弄著先進的音響系統,沉醉於打碟和電子音樂的「光頭DJ大叔」。在就任高盛CEO之前,索羅門(David Solomon)就因穿梭於各大夜店打碟,引起了高度關注,他那時甚至還贏得了一個名氣不小的綽號「D.J.
  • 高盛:「巨型吸血烏賊」(2)
    除此以外,高盛還發表聲明稱:「在我們看來,只有客戶成功我們才能成功。這一基本事實是我們行為規範的核心。」然而,也有很多人覺得史密斯的指控有其道理,應該引起高盛高層的重視。曾任高盛公司合伙人的傑基·澤納斯在高盛工作過14年,並且是被晉升為合伙人的第一位女性。
  • 高盛集團將100%持股高盛高華 首家外商獨資券商來了
    來源:證券時報作者:張婷婷12月8日,有消息稱,高盛已啟動收購合資公司高盛高華100%股權的程序。證券時報記者向高盛方確認該消息屬實,高盛集團已於近日和合資夥伴籤署了最終協議,收購高盛高華證券全部剩餘股權。
  • 第二大股東高盛減持泰康保險,當家人陳東升「話語權」再提升?
    持股近十年,高盛於近期獲批將部分泰康保險股權轉讓於安聯集團,轉讓完成後,高盛由第二大股東滑落至第四大股東。與此同時,高盛集團股東代表安武(Andrew Wolff)也悄然退出泰康保險非執行董事行列,這一舉動或許意味著高盛有進一步的減持打算。而高盛的退出也意味著其在泰康的話語權減弱,轉而向陳東升傾斜。
  • 高盛:這類股票下行風險非常可怕 避開它們(附股)
    來源:金融界網站高盛表示,即使在政府的援助下,小型企業從冠狀病毒危機中恢復過來也會很艱難時間很久,高盛敦促投資者避開那些業務和它們有高度關聯的股票。"我們建議投資者避開高小企業風險敞口的公司,"高盛美國投資組合策略師Arjun Menon在一份說明中表示。"小型企業的保證金和違約風險將是最高的。"美國總統Donald Trump周五籤署了另一攬子拯救經濟計劃,將3700億美元投入到援助小企業,試圖讓員工能繼續工作、領導工資。
  • 高盛CEO出演美劇《億萬》扮演自己,投行人的生活實在太...
    這個世界頂尖投資銀行高盛集團的總裁和營運長還有另一個身份,就是喜歡玩弄著先進的音響系統,沉醉於打碟和電子音樂的「光頭DJ大叔」。 在就任高盛CEO之前,索羅門(David Solomon)就因穿梭於各大夜店打碟,引起了高度關注,他那時甚至還贏得了一個名氣不小的綽號「D.J.
  • 揭秘 | 高盛CEO出演美劇《Billions》, 投行人的生活實在太秀了
    同時,高盛CEO出席清華大學和高盛的合作項目時,也稱將增加在中國的員工數量:「雖然不排除總部會派來一些人進行短期工作,但絕大部分僱員將來自中國本土」,此外,「中國本土培養出來的人才,未來也可以去高盛集團其他國家的分公司工作。」
  • 高盛報告:美國製造業企業拒絕「退出中國」
    報導稱,根據高盛公司當地時間周五發布的一份報告說,半導體設備和材料以及醫療保健領域的大多數公司實際上正擴大在中國的生產。報告說:「關稅的確導致大宗商品貿易轉變路線、消費電子產品生產活動從中國轉移到東協國家,但製造業活動回流美國的證據有限。」高盛今年8月徵詢了旗下股票分析師對各自行業的評估,由此推斷出這些趨勢。
  • 果然還是高盛!石原裡美嫁了「圈外人」,金融男這該死的魅力
    導讀:石原裡美的老公疑為高盛的股票及衍生品交易員,年薪堪堪一百萬。從國內到國外,金融男成為女明星夢寐以求的結婚對象?富豪已經過時,金融男成為女星婚戀新風向?「日本發電機」石原裡美閃婚對象疑為高盛的股票交易員,年薪堪堪一百萬。
  • 高盛「指點迷津」
    高盛在給客戶的報告中寫道:「儘管投資者關注的是民主黨候選人當選總統對未來政策的影響,但疫苗對2021年經濟和股市走勢的影響更為重要。」該機構預計,標普500指數將在2021年底達到4300點,較周四的收盤價仍有近17%的上漲空間。2022年的目標位在4600點。
  • 從此,國內再無高盛高華?!
    好了,這下真的要和 高盛高華 say bye了~首家外資獨資券商真的要來了!華爾街之王「駕到」再見,高盛高華!而事情是這個樣子:就在這幾天,彭博社突然報導稱高盛已與在華的合作夥伴達成協議,收購高盛高華證券剩餘的49%股權!也就是說高盛高華的100%股權都被高盛順利拿下了…
  • 【高盛稱市場高估了美國大選結果延遲風險】根據高盛集團,交易員...
    文 / 夏洛特2020-09-26 00:40:53來源:FX168 【高盛稱市場高估了美國大選結果延遲風險】根據高盛集團,交易員需要減少美國大選結果延遲可能顛覆市場的預期。
  • 高盛申請獲得高盛高華的100%所有權
    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 Group Inc., GS)正著手收購其在華證券合資企業的100%所有權,在與中國國內合作夥伴共同經營合資企業17年後,高盛加大了對中國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投資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