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不爽?打你小人!

2021-02-11 桂風起


喜歡看古裝劇的朋友,可能對「打小人」這一現象並不陌生。比如前幾年的熱播大戲《甄嬛傳》,就有這樣的橋段。

 ▲電視劇《甄嬛傳》中的針扎人偶

在鬼怪電影中,這樣的場景更是多見:月黑風高之夜,神婆手持破鞋,用鞋底狠狠擊打一隻象徵仇人的小紙人,口中念念有詞,全是咒仇人加入「去死去死團」的詛咒。

其實,「打小人」作為一種巫術,至今仍然流傳民間,並在一些地區還廣受「歡迎」。

多年前,我與福建老友同去香港觀光。老友拉我坐地鐵直奔銅鑼灣,本以為她想去商場掃貨,卻不料把我帶去了離灣仔不遠的某個神神秘秘的所在——鵝頸橋。

我問老友意欲何為,她難掩滿臉興奮地講:「鵝頸橋可是『打小人』聖地!必須得試試!」

「打小人」,是一種民間巫術,在廣東地區很流行。生活中犯小人者,可將「小人」的姓名、生辰八字、居住地等信息,寫在紙人上,委託打小人的神婆狠狠拿鞋子敲打小人。

▲據說「打小人」的鞋子需用破舊的女鞋,以其被「陰人」踩過,陰氣重之故

據說,被「打」過的小人運勢會因此低迷一段時間,嚴重者還會遭遇飛來橫禍。小人被廢,犯小人者既可以消氣,又可以旺運,因此「打小人」這一活動至今仍受許多人歡迎。畢竟,誰生活中沒遇到過幾個壞蛋呢?

熟悉TVB和老港片的朋友,腦海中一定會浮現出某位神婆,在月黑風高之夜,手持破鞋,狠狠用鞋底擊打小紙人的場景。神婆口中還必定念念有詞:「打你個小人頭,等你有氣冇頂唞,日日去撼頭;打你個小人眼,等你成世都撞版,日日被人斬……」

▲香港鬼片《迷離夜》劇照

老友,福建閩南生人也。閩南語底子令她對粵語有一種天生的好感。按她的說法,「打小人」得用粵語念口訣才暢快,否則總覺得缺些底氣。現場一聽,果然,其抑揚頓挫、鏗鏘有力、洋洋灑灑、波瀾壯闊,全是在詛咒仇家倒黴。我哪怕沒仇家,聽著也覺得來勁。也就怪不得一到春天,鵝頸橋下熙熙攘攘,你來我往,全都攜著新仇舊恨,尋上神婆門來。

現在來看,「打小人」當然是一種迷信。但同時,它作為一項流傳已久的民俗,其起源和具體實施過程,也很有些趣味。

▲鵝頸橋下一隅

單說香港「打小人」活動,據說是起源於港島本地傳說:

漁民一家勤勞致富,被懶漢鄰居嫉妒,後者常編派些緋聞,給漁民家找不自在。

某日,懶漢又故技重施,漁民家人忍無可忍,男女老少一起來,笤帚棍棒齊上陣,甚至還有婦女脫下鞋子當武器,追打懶漢這個說人壞話的「小人」。

就在追趕到鵝頸橋時,森林裡的猛獸毒蟲也紛紛竄出來助陣,將懶漢咬得吱哇亂叫,只得跪地求饒,磕頭如搗蒜。

故事的結局自然是懶漢改過自新,漁民的生活恢復了平靜。而鵝頸橋也就成了港人眼中的「靈地」,認為「打小人」於斯,尤為靈驗。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鵝頸橋下井井有序,各有各忙。

而在廣東地區的「打小人」起源傳說,還增添了其他細節:

有個村子,白虎肆虐,村民便將豬肉懸掛於室外作「保護費」。白虎吃了豬肉,也就同村民相安無事。

但是,村長有位貪婪的伯父,這位伯父半夜卻把村民的豬肉偷走了,白天拿到集市賣,結果某年驚蟄夜晚,真白虎下山收保護費沒收到,一怒之下便咬死了所有牲畜,村長伯父的偷竊行徑也就隨之曝光了。

大家自然是憤怒的,想群毆之,無奈對方是村長的親戚,敢怒不敢言。但替代品畢竟還有。村長姓「餘」,能拆成「二」、「小」、「人」三個字,「伯父」諧音「白虎」,於是村民便一邊用草鞋拍打著白虎,一邊罵著小人,不滿情緒得到了疏解。

▲一般情況下,「打小人」儀式必有老虎像,材質或紙或布,取「白虎」意也。

民間故事聽聽即可,不過從中倒是能看出些道道。

先說這「小人」吧。

中國人對「小人」的深惡痛絕是由來已久的。「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在中國文化中,正義必然戰勝邪惡,君子必然擊敗小人,是一種積極正面的道德嚮往。上述兩個故事,也反映出了我國老百姓樸素的道德觀。

▲香港鬼片《迷離夜》劇照

再說說「驚蟄」和「白虎」。

鵝頸橋「打小人」的生意,總是春季最好,特別是驚蟄時神婆們尤為繁忙,收錢都收不過來。因為按照她們的說法,雖然一年四季都能「打小人」,但驚蟄這天是「正日子」,小人更容易受到暴擊。

這裡面,還衍生出南北方的差異。按農曆計,驚蟄那日,萬物甦醒,南方尤其是福建廣州,驚蟄後毒蛇猛蟲會紛紛出洞,一不小心就會被咬。

而在北方民間傳說中,驚蟄這天開始出來覓食的,是白虎。白虎是殺伐之神,金氣猛烈,它是爭鬥,是口舌,是是非,甚至是血光之災。算命先生說某人「命犯白虎」,指的也是犯小人的意思。

也因此,直到現在,有些地方還保留了驚蟄日「祭大蟲」的習俗,如同前述第二個故事中留給白虎的肉一樣,希望它得到香火被餵飽後,便不再害人。

▲「打小人」時,白虎必須拿肉來「收買」,認為這樣之後白虎就只咬小人不咬好人了。

漸漸地,仍保有這些風俗的地區認為,驚蟄引動毒蟲猛獸,也引動小人,在小人剛露頭時就狠狠打,有「掐尖」的意味;白虎也是可以利用的,神婆在進行「打小人」儀式時,會拿肥肉抹老虎的嘴,賄賂過後,它便可以去咬那些該咬的人。他們還認為,被打到運氣衰微的「小人」,再被老虎狠狠咬一口,正義瞬間就會得到伸張,人生又是一片風平浪靜。

▲「打小人」專用紙人,男人丁和女人丁

據說,「打小人」還不能瞎打,還要有專業性。比如老友光顧的那位神婆就說,「打小人」最好選在三岔路口,煞氣大;最好選破日(不吉利的日子),小人運道最低迷;最好位於橋下等陰溼之地,陰氣重,更容易得到白虎保佑。

但看似專業,卻還有不少明顯忽悠人的地方。比如即便你不知道要打誰,神婆也還是有辦法讓你乖乖掏錢的。記得老友那天就說不知道害她的小人是男是女,只覺得有小人,神婆說沒關係,有幾種小紙人:男人丁、女人丁、不記名小人紙等,可以滿足客戶的不同需求。像老友這種沒有特定對象,僅想打抽象「小人」的,用不記名小人紙就可以了。神婆還說,打一打,還可以順便祈求下事業順利、身體健康什麼的。

總之就是,功能齊全,穩賺不賠。

▲《金枝》及作者詹姆斯•喬治•弗雷澤

那麼「打小人」真的有用嗎?

既然是巫術,「打小人」遵循的也就是巫術作用的原則。研究原始信仰和巫術活動的科學著作《金枝》,概括出巫術建立的兩個思想原則:其一,是「相似律」;其二,是「接觸率」。相似率強調,施術者通過模仿相似的物或情境,就可以實現任何他想做的事物;接觸率,則是認為施術者可以通過某物,對某人施加影響——只要該物被那個人接觸過,不論它是否為該人身體的一部分。

比而觀之,「打小人」實際上是兩種原則的混合體。紙人是對小人本身形態的模仿,而在紙人上寫上小人的八字或相關信息,實際就是建立一種「接觸」的聯繫。

▲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裡的詛咒娃娃

「打小人」並非新東西,同對木偶、畫像進行物理攻擊的中國古代祝詛術,本質上沒有區別,也符合巫術的相似率和接觸率。其原理聽上去不明覺厲,但想想也知道,巫術原則如果真的有用,恐怕中國的歷史就會被改寫了。熟悉漢唐宮鬥故事的朋友們恐怕就很清楚,皇后成為「高風險職業」,同巫蠱總也脫不開關係,施術者一方多半也沒有好下場。後世宮廷雖樂見皇后妃子求佛拜菩薩,但對巫術,是呈絕對禁止的態度。

而所謂巫術建立的原則,也並非是通過邏輯推理、歸納演繹等方法得來的具有必然性的客觀規律;它更多地,是同偶發性結果強行建立起聯繫的主觀經驗。

說白了,和大多數迷信行為一樣,要的就是個湊巧和信者自己的心理暗示。

▲逢著「打小人」的「正日子」,鵝頸橋人氣很旺

那麼,既然如此荒誕無稽,「打小人」這一民俗又為何留存至今?

當年遇到的那位神婆,在我們同她的閒聊中,似乎也能窺見箇中原因。

她說曾接待過一位男客戶。這人常年跑生意,惹上官司,來之前已經在香港算了一整天的命了,遇到的所有算命的都說他官司肯定輸。後來到了這位神婆攤位前,啥也沒說,坐下就嚎啕大哭。神婆除了給他做「打小人」的儀式,更多的是耐心地聽他講那些或許他從來也不會對家人說的生意場上的委屈。後來,客戶打贏了官司,途徑香港時還買了不少水果點心,專程來看這位神婆。

而像這位男客戶一樣的人也不少:被老闆同事欺壓一肚子苦水沒處倒的上班族、希望競爭對手失敗的商人、希望前任倒大黴的彼男彼女,甚至是為了婚戀問題帶著墨鏡往來盤桓被人指指點點的港臺明星……在「打小人」的攤位前,你可以見到各種人,仿佛世間一切苦,都能在這裡得到宣洩。

▲網際網路時代,「打小人」生意也上了網

巫術,本是古人為了在自身無法控制的大自然中,奪回對環境的掌控力而設計的方法。那時候的人,無法徵服自然,每天都要面對物質世界殘酷的不確定性。而在今天,雖然科學已經發展到可以制約物質世界對人類的影響,但人類仍會驀然發現,一些不確定性依舊存在——它或存在於人際關係中、或存在於情緒內心裡,無論什麼形態,總歸會有失控的部分。於是,一些人在不確定性面前,就會不自覺地滑向迷信

我記得有位愛算命的朋友就跟我說過,其實他也不是真的信,圖的,只是算命先生那兩句開解,覺得比看心理諮詢師便宜多了。我想,這也許就是許多類似於「打小人」的民俗依舊存在於現代社會中的原因吧。人們需要它,不是認為它真的會「顯靈」,而是在某種程度上,它或許恰巧能打開一些人的心結,給予他們重新面對現實人生的勇氣。

試想,只要花一兩百元,就可以暫時從痛苦中抽離,重新挺直腰杆回到不確定的生活中,繼續奮鬥,繼續面對未來,可能在一些人心中,也的確算是一個經濟實惠的選擇吧。

當然,凡此種種,總歸是做不得真的。人們最後真正依靠的,其實還是自己。

相關焦點

  • 去香港打小人
    農曆驚蟄,去「打小人」。 這是香港一絕。在香港工作期間,參加過一次「打小人」活動。
  • 踩小人打小人避小人的一種簡便方法!
    貧道我始終認為,一個人經常遭遇小人,或者在關鍵的時刻就會有些人出來搗亂,雖然與自身命理有關係,但是,很多情況下還與屋宅的是非星有關。  換言之,命理可能犯小人,只是潛在的、隱形的,只是一種可能性;它需要客觀條件才能變成現實、才會從潛在變為事實。如果,客觀條件不具備,那麼,就不會遭遇小人。
  • 在香港打小人是怎樣一種體驗?
    宮鬥劇看多了,你是不是總覺得打小人是不吉利、忌諱又惡毒的事情呢?其實啊,這打小人在香港是一門很紅火的生意好伐,就像燒香拜佛一樣,平時運氣不佳、心情不好都是可以去打個小人改改運的!今天就跟圈妹一起來看看這小人究竟是怎麼打的吧!
  • 香港系列專題二 銅鑼灣打小人
    正讀著文章的你,有沒有覺得自己最近諸事不順?會不會倒黴起來,壞事就接二連三?是不是感覺身邊總有幾個心機婊在嘰嘰喳喳,擾亂心神呢?如果你符合以上症狀,我想你可能極為需要去打小人了。 有人會問,什麼是打小人呢?又應該怎麼打才對呢?別急,你不妨翻開農曆,便會發現在如今的春分到來之前,剛剛過去的是一個名叫「驚蟄」的節氣。
  • 打小人口訣表(完整版)你見過未?趕緊收藏
    香港電視劇裡,經常看到阿婆拿著鞋子拍打紙公仔,口裡還念念有詞「打你個小人頭,打到你有氣無訂透……」
  • 靈異傳說:香港習俗之打小人
    「驚蟄」依民間的說法是蟄伏中的萬物被春雷驚醒之日,也因此各種污衊不堪之物包含小人、白虎星君等也開始活動,因此必須在此時打小人以免小人為害。「六」日與「除」日乃傳統中國宇宙觀裡陰數、陰日,故亦在此日進行解除小人之日。打小人一般會在陰暗的地方進行,例如橋底。
  • 2018年驚蟄節氣怎樣打小人?
    如何拜虎爺打小人呢?用紅紙寫上小人名字,然後用鞋子拼命打,把小人打到遠遠,貴人時時在身邊。  口中宜念念有詞:  1、打你個死人頭;  2、打歪你的小人嘴;  3、劈你損手又損腳撞瘟雞;  4、打到你沒鞋光腳走,從北方來就南方跑;  5、好人近身,小人遠離。
  • 驚蟄的民間習俗:祭白虎、打小人
    打小人,趕黴運。(網絡圖片)驚蟄象徵二月份的開始,會平地一聲雷,喚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蟲鼠蟻,家中的爬蟲走蟻又會應聲而起,四處覓食。所以古時驚蟄當日,人們會手持清香、艾草,燻家中四角,以香味驅趕蛇、蟲、蚊、鼠和黴味,久而久之,這些蛇、蟲、蚊、鼠就演化為小人的化身,而且人們打這些蟲、鼠、蛇等「小人」的活動,就漸漸演變成不順心者拍打對頭人和驅趕黴運的習慣,亦即「打小人」的前身。
  • 香港打小人,居然也會被反噬…
    每周日【怪談集錦】,收集網友們的親身經歷,歡迎提供自己的故事,或許你的遭遇並不孤單香港有一門很火的詛咒生意,叫做「打小人」,已經被列為香港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銅鑼灣鵝頸橋下是著名的「打小人」聖地,那是一個煞氣極重的三岔路口,據說打起小人來最為靈驗。很多「神婆」在那裡擺攤,為人們排憂解難。打小人時,神婆會先讓客戶在紙上寫好小人的稱謂,然後請神,隨後一邊念咒語,一邊用鞋子把小人紙打至破爛。
  • 為什麼在現代社會,「打小人」這種巫術依舊流行?
    其實,「打小人」作為一種巫術,至今仍然流傳民間,並在一些地區還廣受「歡迎」。今天,無邪君就來分享一位粉絲的文章,聽她從親身經歷來解讀「打小人」的來龍去脈。也歡迎各路小夥伴給無邪君投稿,沒準下一次讀到的文章就是你的哦~無邪君的投稿郵箱是:kaiwindwuxie@sina.com多年前,我與福建老友同去香港觀光。
  • 揭秘:去香港「打小人」是種什麼體驗?
    感覺諸事不順,小人纏身?找個「職業打手」,幫您擊退小人吧!她們沒有發達的肌肉,也不懂近身格鬥,卻能把象徵「黴運」的小人打得退避三舍。說的就是香港地道的生活文化—打小人。這還可以看作是一種釋懷及轉運的渠道呢!打小人,都是由老婆婆負責的,她們打小人時口中念念有詞:「打你個死人頭,打到你有氣無得透!
  • 打小人的一種簡便方法!
    其實,鄭博士此前已經多次談及遭遇小人和化解小人的問題。鄭博士始終認為,一個人經常遭遇小人,或者在關鍵的時刻就會有些人出來搗亂,雖然與自身命理有關係,但是,很多情況下還與屋宅的是非星有關。     換言之,命理可能犯小人,只是潛在的、隱形的,只是一種可能性;它需要客觀條件才能變成現實、才會從潛在變為事實。如果,客觀條件不具備,那麼,就不會遭遇小人。
  • 驚蟄日,打小人丨香港一日
    香港銅鑼灣鵝頸橋底香菸繚繞、大排長龍,按照習俗,他們都在等著「打小人」。 「打小人」是一種流行於香港、廣東珠江三角洲的民間儀祀,藉由驅逐 「小人」趕走黴運,祈求順遂。在東南亞的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華人群體中,至今仍在流傳。
  • 寧與君子打一架,不和小人說句話!
    不是我們膽小啊,是小人會讓你防不勝防。君子討厭你,只會對你疏遠,不與你打交道,不會背地裡做傷害你的事。 你不去冒犯他,他自然也不會來幹預你,井水不犯河水。小人討厭你,就是要全世界都討厭你,和所有人分享對你的討厭,讓你隨時不舒服,時不時冒出來說你一兩句,甚至捏造事實來詆毀你。 當著你的面,他可能笑臉相迎,轉過身去就有可能面目猙獰。
  • 讀城 鵝頸橋下「打小人「,在香港原來這樣對付小三?
    誰是你最討厭的人?老闆?小三?ex?還是。。。別不好意思承認嘛,是不是特想爆打TA們一頓?千萬別動粗!現代社會,動粗你就輸了!咽不下這口氣怎麼辦?下面就是給您排憂解鬱的最佳良方!打小人是一種流行於珠三角民間的巫術,始於盛唐,將可恨之人的名字寫在紙條上,拍打抽擊,最後徹底焚燒,意在驅逐、報復所謂的「小人」。據說「驚蟄」時打小人的效果最好,這一天冬眠的動物睡醒,兇神之一的白虎開始覓食,小人也在驚蟄出口傷人,為求平安,驚蟄日要祭白虎、打小人,以求小人遠離自己。
  • 銅鑼灣鵝頸橋下打小人,婆婆打了才知道問題大了!
    她們沒有發達的肌肉,也不懂近身格鬥,卻能把象徵「黴運」的小人打得退避三舍。說的就是香港地道的生活文化—打小人。這還可以看作是一種釋懷及轉運的渠道呢!打小人,都是由老婆婆負責的,她們打小人時口中念念有詞:「打你個死人頭,打到你有氣無得透!打你個小人腳,打到你無鞋挽屐走!」。
  • 香港的神秘習俗"打小人"!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體驗?
    打小人,都是由老婆婆負責的,她們打小人時口中念念有詞:「打你個死人頭,打到你有氣無得透!打你個小人腳,打到你無鞋挽屐走!」*。想要親歷這種在港劇裡經常出現的場景?您可以到銅鑼灣的鵝頸橋底。這裡面對三岔路口,是最佳的「三煞位」,也是最理想的打小人地點。打小人時,老婆婆會燃點香燭、擺出木椅,築成一個小小的攤子,然後祭出剪紙白虎,拿出拖鞋來把小人打走!
  • 今天驚蟄,聽說大家都去香港鵝頸橋打小人
    如果你回答全是,那你可能需要打小人了。有人要問,什麼是打小人呢?又應該怎麼打,什麼時候打,去到哪裡打最好呢?別急,且聽才子慢慢道來。首先我們翻開今天的日曆,你會發現今天不僅是是學雷鋒日,還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的驚蟄。是的,今天的故事就得從驚蟄說起。驚蟄,古稱「啟蟄」。
  • 在香港如何打小人 ▌原來他們最恨同事、上司、二奶……
    「打你個小人頭,等你有氣無得抖……」隨著神婆念念有詞,手起鞋落「打小人」。灣仔鵝頸橋打小人是香港傳統風俗,剛過去的周末,更是打小人的最佳日子。每年農曆節氣「驚蟄」到灣仔鵝頸橋打小人,是部份港人傳統,打小人的隊伍大排長龍,多名警員到場維持秩序。有檔主表示客量是平日的10倍,市民普遍是打四方小人,望身體健康及遠離小人。
  • 星座日運,獅子座不爽,摩羯座憋屈,天秤座遇小人
    【獅子座】即使今天的你心情很不爽,也還是需要格外顧忌身邊人的感受哦。今天的你怯於在社交場合勇敢表現自我,緣分自然不大容易靠近你。沒法維持存錢的習慣,生活中總有這樣那樣的事情讓你不由自主地掏錢。私人電話不斷,處理雜事的時間過多,小心被老闆看到在心中給你記大過。 【處女座】神經繃太緊總有斷掉的時候,給自己一點放鬆時間,別想那麼多。對親友婉轉提出你對另一半的要求,避免相親活動中什麼人都遇上。以你當前的應變能力、對風險的承受能力來看,穩健性投資更適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