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系列專題二 銅鑼灣打小人

2021-02-17 造字黑作坊

久違了各位觀眾,上周因為各種事兒導致推送有所耽擱,我在此先向大家道個歉。

今天我們將繼續更新這個系列,由許才子帶著我們,從上一期的九龍半島轉移到海灣對岸的香港島,去感受下那個在港劇裡百聞、在現實中卻鮮有人一見的香港神奇習俗。

正讀著文章的你,有沒有覺得自己最近諸事不順?會不會倒黴起來,壞事就接二連三?是不是感覺身邊總有幾個心機婊在嘰嘰喳喳,擾亂心神呢?

如果你符合以上症狀,我想你可能極為需要去打小人了。 

有人會問,什麼是打小人呢?又應該怎麼打才對呢?

別急,你不妨翻開農曆,便會發現在如今的春分到來之前,剛剛過去的是一個名叫「驚蟄」的節氣。而今天的故事,就得從驚蟄說起。

驚蟄,古稱「啟蟄」。所謂蟄,是指動物入冬蟄伏土中,不飲不食的狀態,因此驚蟄便是上天以打雷驚醒冬眠動物的日子。


由於驚蟄時天氣回暖,春雷初現,萬物復甦,田裡的蛇蟲鼠蟻也會出來覓食。舊時農民為防蟲害,就設壇祭拜獸王白虎,想借白虎之威,驅走四方害蟲。在一些地方,人們在驚蟄這天會手持清香、艾草,燻家中四角,以香味驅除害蟲和黴味,而作為廣東民間傳說中兇神之一的白虎,則變成了覓食害蟲的主角,因此驚蟄那天也是要祭白虎(很巧合,這個公眾號頭像上的那隻貓,名字也叫白虎)。

後來不知什麼時候,祭白虎和薰香這種驅除害蟲的習慣,逐漸演變成不順心者拍打死對頭以驅趕黴運的習俗,也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打小人。有趣的是,當下將打小人的習俗保留得較好並延續至今的地方,卻是被稱為「文化沙漠」的香港——打小人的聖地,就在香港島北部的鵝頸橋下。

鵝頸橋位於銅鑼灣地鐵站附近,處於軒尼詩道和堅拿道的交匯處的行車天橋底下。說一說淵源,堅拿是由運河的英文「Canal」音譯而成,據說早前堅拿道東和堅拿道西之間原本是有一條小河的,從跑馬地流向黃泥湧出海,由於湧形像鵝的長頸一樣,當時的香港人就把堅拿道東和堅拿道西中間的地帶稱為鵝頸。

到了19世紀中葉,香港的第四任港督寶靈致力於土地開闢發展,看中了港島的這片低洼地帶,便決定把原有的小河築成運河,並建造木橋溝通運河兩岸,這座木橋就被稱為「鵝頸橋」。如今,隨著社會變遷,堅拿道東和堅拿道西中間的運河已經沒有了,河上的木橋也已經被行車天橋所取代,但「鵝頸橋「這個名字卻一直沿用至今,並隨著打小人這一習俗而響徹四方。

從風水的角度講,處於軒尼詩道和堅拿道的交匯處鵝頸橋是名副其實的三岔路口。根據傳統的講法,三岔路口的煞氣最重,選擇在這樣的地方打小人最是靈驗——因此每年驚蟄時分,人們都會從四面八方匯聚到銅鑼灣鵝頸橋底,去啪啪啪地打小人!

近二三十年來,隨著打小人的需求越來越旺盛,香港鵝頸橋底也衍生出一種特殊的職業——神婆。

神婆大多是年長的老人,並且以「某(姓)姑神婆」自稱,主要的業務就是替客人打小人,受人錢財,替人消災。做神婆並沒有特殊的門檻,不論男女老少,只要懂得請神的儀式以及口訣就可以去打小人了。

鵝頸橋下的神婆基本都有自己固定的攤位,攤上供著一尊或多尊神佛,神像前是香灰四溢的香爐,以及各式貢品。她們還會將「香港政府發牌」的字樣寫在自己攤位的招牌上,藉此證明自己是「打小人」的專業人員,以此招攬更多的顧客。

據香港的朋友介紹,當你選擇一位神婆打小人時,她會先示意你坐在小板凳上,點燭燃香,而後詢問要被打者的個人資料,例如姓名及性別等;隨後,神婆會口念請神咒語,用一份紙寶在你手上來回拍打;接著,神婆會拿出一張畫滿小人的紙,用一隻木拖鞋或者高跟鞋不斷地拍打,一邊嗡嗡嗡地念著咒語;約莫十分鐘後,小人已被打得「遍體鱗傷」,神婆便會用一份解難紙在你頭上來迴繞圈,再連同紙寶一起焚化,代表厄運解脫,小人不再纏身。

當儀式結束後,你需要支付神婆50港元左右的神酬,然後轉身離開。

很多人在港劇裡都見識過打小人,而類似「打你個小人頭,等你有氣冇訂抖;打你個小人腳,等你有腳冇鞋著」這種咒語臺詞也在我們腦海裡根深蒂固。但據了解,現實中鵝頸橋的神婆並不會說出這般狠毒的咒語,因為他們覺得打小人更多是為民眾祈福,而非詛咒傷人。至於咒語內容究竟是什麼,我們也無從得知。

從另一個角度講,這些咒語就是神婆的核心競爭力,如果人人都那麼容易學會的話,估計也就沒有神婆什麼事了。

以上,就是鵝頸橋打小人的流程。但這樣的流程是經過簡化的,並不是完整的打小人流程。比較講究的打小人服務,最後會用肥豬肉塞住紙老虎的口,甚至擲生雞蛋以及撒上米、綠豆,寓意趕走小人和衰運。

如今,銅鑼灣鵝頸橋此起彼伏的「啪啪啪」打小人民俗,業已成為香港島一道獨特的風景線。每逢驚蟄時期,除了本地居民外,還時常有慕名而來的外地遊客參與其中,場面相當火爆。而且,隨著「打小人」需求群體的年輕化,大家似乎也不再專門為了打某個死對頭而來,更多的是為求心理的慰藉,祈求這一年的平平安安,諸事順利。
最後提示一點,如果錯過了神婆雲集的驚蟄正日,平日裡但凡遇上不順心的事情,都隨時可以到鵝頸橋找常駐的神婆打小人,同樣可以幫助你趨吉避害、化災成福的。

聽完這些,你是否已經在準備港澳通行證,去香港啪啪啪了呢?

相關焦點

  • 銅鑼灣鵝頸橋下打小人,婆婆打了才知道問題大了!
    她們沒有發達的肌肉,也不懂近身格鬥,卻能把象徵「黴運」的小人打得退避三舍。說的就是香港地道的生活文化—打小人。這還可以看作是一種釋懷及轉運的渠道呢!打小人,都是由老婆婆負責的,她們打小人時口中念念有詞:「打你個死人頭,打到你有氣無得透!打你個小人腳,打到你無鞋挽屐走!」。
  • 香港的神秘習俗"打小人"!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體驗?
    「驚蟄」依民間的說法是蟄伏中的萬物被春雷驚醒之日,也因此各種污衊不堪之物包含小人、白虎星君等也開始活動,因此必須在此時打小人以免小人為害。「六」日與「除」日乃傳統中國宇宙觀裡陰數、陰日,故亦在此日進行解除小人之日。地點。2)打小人地點打小人一般會在陰暗的地方進行,例如橋底。在香港,銅鑼灣及灣仔之間的鵝頸橋便成為了打小人的熱門聖地。
  • 驚蟄日,打小人丨香港一日
    香港銅鑼灣鵝頸橋底香菸繚繞、大排長龍,按照習俗,他們都在等著「打小人」。 「打小人」是一種流行於香港、廣東珠江三角洲的民間儀祀,藉由驅逐 「小人」趕走黴運,祈求順遂。在東南亞的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華人群體中,至今仍在流傳。
  • 在香港打小人是怎樣一種體驗?
    宮鬥劇看多了,你是不是總覺得打小人是不吉利、忌諱又惡毒的事情呢?其實啊,這打小人在香港是一門很紅火的生意好伐,就像燒香拜佛一樣,平時運氣不佳、心情不好都是可以去打個小人改改運的!今天就跟圈妹一起來看看這小人究竟是怎麼打的吧!
  • 香港打小人,居然也會被反噬…
    每周日【怪談集錦】,收集網友們的親身經歷,歡迎提供自己的故事,或許你的遭遇並不孤單香港有一門很火的詛咒生意,叫做「打小人」,已經被列為香港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銅鑼灣鵝頸橋下是著名的「打小人」聖地,那是一個煞氣極重的三岔路口,據說打起小人來最為靈驗。很多「神婆」在那裡擺攤,為人們排憂解難。打小人時,神婆會先讓客戶在紙上寫好小人的稱謂,然後請神,隨後一邊念咒語,一邊用鞋子把小人紙打至破爛。
  • 靈異傳說:香港習俗之打小人
    打小人是一種流行於香港、廣東民間的巫術儀祀。希望藉由此種巫術儀祀來驅逐、報復所謂的「小人」。打小人的時間各地廟宇不一,最為盛行的日子是「驚蟄」,其它時間則有農曆每月初六、十六、廿六或曆書所記之「除日」。
  • 揭秘:去香港「打小人」是種什麼體驗?
    感覺諸事不順,小人纏身?找個「職業打手」,幫您擊退小人吧!她們沒有發達的肌肉,也不懂近身格鬥,卻能把象徵「黴運」的小人打得退避三舍。說的就是香港地道的生活文化—打小人。這還可以看作是一種釋懷及轉運的渠道呢!打小人,都是由老婆婆負責的,她們打小人時口中念念有詞:「打你個死人頭,打到你有氣無得透!
  • 今天驚蟄,聽說大家都去香港鵝頸橋打小人
    久而久之,祭白虎和薰香這種驅除害蟲的習慣逐漸演變成不順心者拍打作對者和驅趕黴運的習俗,也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打小人。有趣的是,當下將打小人的習俗保留得較好並延續至今的地方卻是香港,而打小人的聖地,就在香港的鵝頸橋下。
  • 去香港打小人
    農曆驚蟄,去「打小人」。 這是香港一絕。在香港工作期間,參加過一次「打小人」活動。
  • 在香港如何打小人 ▌原來他們最恨同事、上司、二奶……
    「打你個小人頭,等你有氣無得抖……」隨著神婆念念有詞,手起鞋落「打小人」。灣仔鵝頸橋打小人是香港傳統風俗,剛過去的周末,更是打小人的最佳日子。每年農曆節氣「驚蟄」到灣仔鵝頸橋打小人,是部份港人傳統,打小人的隊伍大排長龍,多名警員到場維持秩序。有檔主表示客量是平日的10倍,市民普遍是打四方小人,望身體健康及遠離小人。
  • 購 物 | 香港銅鑼灣
    經常去香港,於是準備寫一些去香港的攻略,方便要去的小夥伴們。今天第一篇就寫寫香港銅鑼灣。
  • 打小人口訣表(完整版)你見過未?趕緊收藏
    香港電視劇裡,經常看到阿婆拿著鞋子拍打紙公仔,口裡還念念有詞「打你個小人頭,打到你有氣無訂透……」
  • 詳解香港旺角、尖沙咀、中環、上環、銅鑼灣潮牌店
    香港潮店詳解,我們把香港潮店分為旺角、尖沙咀、中環、上環、銅鑼灣5個章節,而每一個章節都會有介紹數間值得一去的潮店。香港潮店的氛圍是大陸無法比擬的不過國內潮牌也是一直在努力的。旺角、中環、銅鑼灣等是潮牌的集中地,多不勝數的潮店還是和以前一樣繁榮。
  • 打你小人!
    其實,「打小人」作為一種巫術,至今仍然流傳民間,並在一些地區還廣受「歡迎」。多年前,我與福建老友同去香港觀光。老友拉我坐地鐵直奔銅鑼灣,本以為她想去商場掃貨,卻不料把我帶去了離灣仔不遠的某個神神秘秘的所在——鵝頸橋。我問老友意欲何為,她難掩滿臉興奮地講:「鵝頸橋可是『打小人』聖地!必須得試試!」「打小人」,是一種民間巫術,在廣東地區很流行。生
  • 【香港銅鑼灣】購物終極攻略~
    很多人會將銅鑼灣比擬作日本的新宿,因為這裡是香港著名購物,娛樂,美食中心,也是白領儷人的逛街熱點,銅鑼灣是香港的主要商業及娛樂場所集中地。
  • 香港第二間 LEGO 認證專門店開幕!神還原80年代銅鑼灣+2米高《星戰》黑武士!
    香港第二間LEGO® Certified Store (樂高®認證專門店) 終於在銅鑼灣正式開幕!全球每間LEGO Store都會加入當地特色的作品,這次除了把80年代的銅鑼灣神還原外,還有什麼不得不留意的地方?近門口的位置有一幅3米 X 1.5米高的LEGO馬賽克畫,逾7萬粒積木製成,介紹多款香港地道美食,如燒鵝、點心、雲吞麵、雞蛋仔、菠蘿油等。
  • 香港餐廳注釋71-喜記蟹將軍(銅鑼灣店)(就來結業了......)
    :銅鑼灣謝斐道440號地下及地庫電話:2575 7565類別:粵菜/海鮮/炒辣蟹人均:250HKD+注釋之前在寫香港餐廳注釋53-鴛鴦飯店(灣仔舊址)時,提及過避風塘炒蟹。之前有朋友來香港,點名要吃炒辣蟹。而吃吃君對炒辣蟹當時並無太多了解,橋底炒辣蟹雖然名聲在外,卻常年排隊為患,且質量也大不如前(吃吃君七八年前第一次吃,還覺得挺好吃,不過彼時的口味也可能有所不同)。於是便帶朋友去了喜記蟹將軍銅鑼灣店吃。這銅鑼灣店算是喜記蟹將軍的旗艦店,雖則「蟹將軍」這個品牌是喜記集團2013年新設立的分支,但介紹時自然是要從創始人廖喜說起的。
  • 香港美食攻略:在銅鑼灣尋找地道香港味道【香港旅行錦囊篇】
    銅鑼灣是香港有名的商業區,大量的人流也使得這裡的餐飲業十分發達,各式餐廳林立。美食地圖:【避風塘風味】在香港各個菜館中,有一款常見的菜式叫「避風塘炒蟹」,差不多成了港式海鮮的代表之一,不少食肆都以「避風塘風味」為招牌,據說這個 「避風塘」,指的就是銅鑼灣避風塘。
  • 討論 | 香港銅鑼灣有哪些閒逛地方?
    可以購物,可以吃,本周去那邊打疫苗,想在周邊玩玩。銅鑼灣 (英文名稱:Causeway Bay,原稱東角)位於香港島的中心北岸之西,是香港的主要商業及娛樂場所集中地。銅鑼灣在香港有多處重複地名,但多指位於香港島的銅鑼灣;另一個銅鑼灣(英文名稱:Tung Lo Wan)位於沙田區大圍。
  • 2018年驚蟄節氣怎樣打小人?
    如何拜虎爺打小人呢?用紅紙寫上小人名字,然後用鞋子拼命打,把小人打到遠遠,貴人時時在身邊。在香港,銅鑼灣及灣仔之間的鵝頸橋便成為了打小人的熱門聖地。每逢驚蟄,都有不少神婆前往當地的土地廟、橋底進行打小人活動。  驚蟄「打小人」的目的  打小人就其目的而言可分為事前預防的消極性巫術與針對特定人士的積極性巫術,就其儀式則為模擬巫術與接觸巫術之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