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原宿街頭,沒了之前的熱鬧。
在日本電視臺的鏡頭下,就連曾經人擠人的竹下通,也不用擔心會撞到別人,可以自由行走。
奶茶店林立的原宿街頭,邊走邊喝奶茶的人少了很多。
街邊的一間間珍珠奶茶店,都關店休業甚至倒閉了。
有些奶茶店的內部裝修也已經全部拆除,方便出租店鋪。
在這其中也有依然開業的,但店老闆表示壓力山大,今年的客流量大概只有去年的30%。
店老闆補充說,到店的客人人流大減,生意慘澹。雖然自己是奶茶店,但是完全依靠奶茶也是不行的,因此今年也更新了菜單,考慮增加其他的菜品吸引客人。
節目組介紹說,據大阪關稅局調查,日本全國的珍珠進口量從2018年逐漸上升,到2019年8月達到了2600噸的高點,
之後開始逐漸減少,今年1月到7月的珍珠進口量只有去年的63%,到今年8月已經下落到了只有270噸左右。
而日本國內製作珍珠的工廠也表示今年情況嚴峻,不容樂觀。因為大量珍珠奶茶店的倒閉,他們製作珍珠的製造線也被迫停止了。
工廠一周就工作1到2天的程度。受訪的師傅表示這周就周一工作了一天。
去年工廠還因為訂單太多做不完,今年的訂單卻只有去年的三分之一,工廠也不敢冒險多生產,因此都沒有任何存貨需要冷凍保管。
珍珠奶茶,在日本過氣了?
珍珠奶茶的日本發展史
珍珠奶茶在日本曾有過三次人氣上升時刻。
第一次是在1992年,那個時候是白色的珍珠放在椰奶裡面。
第二次是2008年左右,和現在一樣的黑色珍珠加奶茶,當時的中國臺灣商家在九州第一次開設店鋪,但是都沒達到如今的高度。
直到2013年,珍珠奶茶鼻祖——中國臺灣的「春水堂」進入日本,才帶來了珍珠奶茶的又一波熱度,改變了日本人的飲品習慣,引領了邊走邊喝的潮流,在2017年獲得全民喜愛,並將人氣維持到兩年後的2019年。
在日本年輕女性,尤其是女子高中生大學生心中,珍珠奶茶的人氣毋庸置疑。
去年日本更換年號的時候,就有公司在涉谷街頭採訪了300位女子高中生,詢問她們心目中對於新年號的猜測,其中排名第11位的就有「タピオカ」。
2019年電視臺採訪調查的時候發現,在日本街頭,尤其是年輕人聚集的地方,基本是人手一杯珍珠奶茶。
之前日本人喝咖啡都是坐在店裡喝,或者便利店買了飲料也都是喝完扔掉再走路,沒有人邊喝邊走。
珍珠奶茶的熱度甚至改變了日本人的習慣,大家都開始邊走邊喝了。
有老家在日本東北的情侶千裡迢迢來到東京,打卡珍珠奶茶店,拍照留念。
大家也熱衷於在社交媒體上上傳珍珠奶茶的照片,不僅是打卡有名的奶茶店,也是因為各家店鋪杯子的包裝不同,各有特色。
尤其是在Instagram,推特上有各種標籤來集中話題熱度,各個店家也紛紛鼓勵社交推廣。
可是為什麼到了2020年,珍珠奶茶的人氣開始下滑,大量店鋪關店?
真的是單單新冠的原因,還是日本民眾喝膩珍珠奶茶了?這股下滑的趨勢會停止嗎?
過氣原因不只是疫情
因為新冠疫情,日本的餐飲行業整體都受到了衝擊,奶茶店當然不能倖免。
奶茶店集中的東京原宿有10間以上的店鋪關店,包括了新冠流行之前頗有人氣的「貢茶」,「coco都可」等店鋪,而其他同時販賣臺式刨冰和珍珠奶茶的店鋪也有倒閉的情況。
貢茶在原宿表參道的一號店也關店了
拋開新冠的影響來看,珍珠奶茶行業的發展也需要持續的創新和變革。
在珍珠和奶茶的製作上,需要新口味的變化來維持人們對這一食品的好奇心。畢竟珍珠奶茶並不是如米飯蔬菜一樣,長期維持身體健康的必需品,它更像是茶餘飯後的消遣,因此如何推出新品是各家奶茶品牌需要時刻考慮的問題。
在這一前提下,那些只是採用珍珠奶茶的基本配方,製作販賣和前幾年一樣口味的奶茶店也就只能維持剛開店蜜月期的人氣,在大家新鮮勁過去之後難以持續招攬到顧客。
同時,2017年之後珍珠奶茶在日本人氣暴漲,大量店鋪在東京,尤其是在原宿扎堆,這也導致了競爭激烈的局面。
在2020年遊客減少,店鋪收入降低,開支卻並沒有減少的情況下,店鋪現金流吃緊也是關店的重要原因。
珍珠奶茶的日式轉型
在這樣的種種困境之下,生存下來的珍珠奶茶店也在積極尋求自救和轉型之道。
日本電視臺發現,疫情之下,在原宿街頭依然有新開的奶茶店。節目組走訪了一家炸雞和珍珠奶茶一起售賣的店鋪。
值得一提的是,原址的上一家也是珍珠奶茶店,8月剛剛關店,可見新店主對於自己的店鋪還是很有信心的,不然也不會毅然決然在同一個地址也開間奶茶店。
店主表示,在目前的情況下,只是賣奶茶還是難以維持人氣,這間店的訣竅就是炸雞和奶茶捆綁銷售。
一份韓式炸雞和一杯奶茶售價1750日元,約合人民幣110塊。
日本人民對此表示這個價錢有點過高,是面向觀光遊客的價格,店鋪大概也把租金設備等等開銷都計算到價格裡面去了。自己的話,還是會去買便利店800日元的炸雞和飲料,也吃得飽。
牛郎之王 羅蘭 位於八王子的奶茶店鋪,也轉型成了羅蘭私人博物館:
趁著羅蘭的迷弟迷妹們來博物館的機會,繼續賣奶茶賺收入。
羅蘭在今年7月打算偷偷去自己家的奶茶店視察,看看銷售情況,結果因為他完全沒有知會一聲,到了之後發現完全是門可羅雀。
直到行人發現羅蘭來了,才開始排隊買奶茶拿籤名。
羅蘭也意識到沒有他這個牛郎之王的坐鎮,奶茶店並不能單單憑藉產品拼下一席之地,於是他果斷選擇了轉型成博物館,製造出新的噱頭,開始積攢新一波人氣。
傳統的奶茶品牌,則更多在開發產品和品牌聯動上進行摸索。
中國臺灣的「貢茶」雖然在原宿關了一間一號店,但其實在2020年是有開店90家的計劃。
「貢茶」也知道,珍珠奶茶在年輕女性中雖然很有人氣,但這是一個小眾細分市場,如何擴大市場,吸引更多其他的人群,是「貢茶」一直在考慮的問題。所以在今年6月和7月,「貢茶」也分別推出了咖啡和水果醋的飲品菜單。
在9月更是結合秋季氣溫下降,推出了三款粥的菜單,在社交媒體上引發熱議。大家紛紛表示非常美味,「貢茶」的粥也是不可輕視的。
540日元一碗的價格,對日本人來說也比較親民。
其他常規的學生優惠等等活動也沒有停下,力求在遊客稀少的當下,重點開發日本國民的購買力。
引領珍珠奶茶熱潮的「春水堂」也積極應對,開發了新的細分領域雞尾酒茶。
「氣泡鐵觀音」,「茉莉花茶莫吉託」,「甘露咖啡利口酒珍珠奶茶」,「梅酒紅茶」,「氣泡茉莉花茶「 ,價格都在500-550日元左右 (31~34塊人民幣)
今年7月,在涉谷限定的店鋪,「春水堂」開始提供茶+酒精的雞尾酒茶,以及在晚餐時段提供包括前菜在內的130種中國臺灣小食,肉類料理包括滷肉飯,雞肉飯,甜食包括黃油奶油吐司等等。
600日元的麻辣豆花和650日元的黃金炸雞
看這間在「涉谷マークシティ「的「春水堂」特別店鋪,裝潢設計已經和很多中餐館相似了。
中國臺灣的另一品牌「歇腳亭Sharetea」也和迴轉壽司品牌「壽司郎」聯動,歇腳亭日本公司就是壽司郎和歇腳亭中國臺灣事務所的合資公司。
早從2019年7月開始,壽司郎的迴轉壽司店就開始和歇腳亭合作,在迴轉壽司帶上售賣珍珠奶茶。
當時推出的「金光閃閃珍珠奶茶」因在閃光燈的照射下珍珠會變成金色而大熱,之後合作的一系列商品累計賣出了170 萬杯。
今年8月20日歇腳亭也在新宿丸井百貨開了一號店,不過這次不是在壽司郎店裡售賣,也沒有發光的珍珠,雖然也有珍珠奶茶,但菜單上更多的是水果茶和純茶。
喝過的日本人民表示可以喝出優質茶葉的茶香,喝了之後更想喝單純的茶了。
結尾
看得出來,在2020後半年,新冠疫情依然肆虐的情況下,各大奶茶品牌的主要策略是:
擴充菜單,不只是珍珠奶茶,也在開發推出茶飲料,水果飲料,咖啡飲料和簡食
死守客流量高的交通要道,不管是原宿竹下通,新宿丸井百貨,都力求有店。為此各家關閉了一些店鋪,進行資源整合
在此之上進行一些常規的品牌合作,開發期間限定的商品。像是Pearl Lady和美樂蒂在今年10月的聯動,買奶茶可以領美樂蒂徽章等等。
日本珍珠奶茶的泡沫在今年新冠的影響下提前破裂,打了眾多商家一個措手不及。
但是,日本珍珠奶茶的轉型是個必然的過程,大眾的口味不是一成不變的,能夠持續推出令人眼前一亮的新品,才是品牌屹立不倒的原因。
這場疫情可能只是提前讓潮水退去,讓大家看得更清楚,到底哪些奶茶店是真的有口碑有人氣有新意,哪些只是隨波逐流在裸泳。
未來在日本發展的奶茶品牌,可能也是逐漸走向幾家獨大的局面,畢竟小的品牌在持續開發,資源整合,品牌聯動乃至市場推廣上都無法和大品牌抗衡。又或者珍珠奶茶也像咖啡一樣,逐漸摸索出精品店的模式。
但那些可能都是疫情過去經濟復甦之後,才有餘力去探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