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記者 任海霞 攝
中新社記者 任海霞 攝
雲門劇場位於臺灣淡水高爾夫球場與滬尾炮臺之間,可以遠眺觀音山與淡水河出海口,周邊環境幽靜。多年來經過多方努力建造成目前的規模。
中新社記者 任海霞 攝
中新社記者 任海霞 攝
中新社記者 任海霞 攝
1973年春天,林懷民以「雲門」作為舞團的名稱。這是臺灣第一個職業舞團以及第一個當代舞團。雲門舞作多由傳統文化取材,以現代的觀點,獨特的形式呈現。《薪傳》,《紅樓夢》,《九歌》,《行草三部曲》等作品,備受歡迎,一再演出,成為臺灣社會三代人的共同記憶。
九十年代以來,每年輪流在各城市舉行戶外演出,吸引數萬觀眾參與。雲門也是國際頂尖藝術節以及重要劇場的常客,每年應邀出國演出長達四個月。紐約,倫敦,柏林,莫斯科,東京,雪梨都是舞團例行公演的城市。
數十年來,雲門在世界兩百多個舞臺上,演出超過一千七百場,以獨特的創意,精湛的舞技,獲得各界熱烈讚賞。雲門舞者多為舞蹈科系畢業生,他們的訓練包括現代舞、芭蕾、京劇動作、太極導引,靜坐與內家拳。
舞姿細膩華美,舞臺效果色彩繽紛,滿場霓裳,一地悽涼;正如林懷民所言,他的《紅樓夢》絕不是對曹雪芹原著的簡單複述,而是一曲青春戀歌,一個美學符號,一曲寫意的青春輓歌,一種對萬物輪迴的悠然描述。
雲門舞集在1991年復出之後的第一個新作。這齣舞長達兩小時,一共分為8段,分別是,迎神,東君,司命,湘夫人,雲中君,山鬼,國殤,禮魂。整出舞的概念來自於中國詩人屈原的作品楚辭中的九歌。
林懷民由書法美學汲取靈感,編出了備受國際舞評讚譽的《行草三部曲》首篇《行草》。
來源:中國新聞網
圖片:網絡
實習編輯:阿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