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蔣勳在介紹他的畫作《雲淡風輕》。 「和很多作品一起展出不同,在這裡只展一幅畫,多麼奢侈。」大陸讀者熟知的臺灣作家蔣勳30日為他僅一畫一詩的展覽作「開場白」,講論他關於「風景與心事」的藝術思考。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
新華社臺北3月30日電(記者陳鍵興石龍洪)「和很多作品一起展出不同,在這裡只展一幅畫,多麼奢侈。」大陸讀者熟知的臺灣作家蔣勳30日為他僅一畫一詩的展覽作「開場白」,講論他關於「風景與心事」的藝術思考。
展覽在臺灣知名藝術團體「雲門舞集」位於淡水的劇場藝廊舉辦,展場內一幅寬227釐米、高161釐米的畫作《雲淡風輕》裡,綠野「追逐」著山巒,白雲「皴染」著天空。而蔣勳現場朗誦他的詩作《聽風的聲音》,似乎恰為二維畫面作了「加注」。
關於此畫創作背景,蔣勳說,2014年他到臺東縣池上鄉駐村,每天晨昏都出去走路。池上位於海岸山脈和中央山脈夾成的花東縱谷中,他在日出日落散步時,看著陽光映照下的山巒,覺得「好幸福」。
畫中青山中心處類似埡口,蔣勳說那是卑南溪的出口。「我覺得好像有個呼喚,讓我走進山裡,去尋找什麼。」他在畫裡把田野和遠山間的房子「刪」去,「這不是寫實的風景。我想跟著風到山腳下,進入卑南溪上遊峽谷裡。希望《雲淡風輕》成為我長久的記憶,當我不在池上,不在很好的環境,如果心情煩躁,能把這心事找回來,讓自己知道永遠可以雲淡風輕。」
蔣勳在池上一年半,用手機拍攝了4700多張照片,進而完成了29幅畫作,《雲淡風輕》是最大的一幅。他說,自己離開臺北的都會繁華,在安靜的村落裡,可以漫無目的在縱谷漫步,看曙光裡,雲從山腳下,朵朵升起。「你若匆忙,大概沒法看到這些,所以『雲淡風輕』不是講風景,而是講心事。」
蔣勳說,外在的自然風景常常是我們心事的寫照,好像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是他的心事。有時畫家一生只跟一個風景對話,黃公望沒有旁騖,只跟一個風景對話。「我喜歡這個展示空間,只一幅畫一首詩。人生要看的東西很多,卻不可能都看到,領悟不貪多,在一件事上感覺滿足,是重要的學習。」
這位一生酷愛旅行的作家、藝術家,因為在池上駐村從「候鳥」變成「留鳥」。蔣勳致辭時對「為一張畫而勞師動眾」表示「不好意思」,但進而講到分享自己的人生藝術體驗,別有深意:他二十幾歲在巴黎,一早到羅浮宮看畫,覺得看不夠,閉館時才腰酸背痛走出來,覺得「一天好奢侈,看了這麼多畫」;多年後再到知名美術館,卻只看了一幅德加的明信片大小的畫,就覺得「好奢侈」。
「人生不同年齡大概有不同的『奢侈感』。」他說,一直攝取是一種能力,有一天覺得不要攝取那麼多其實是另外一種能力。
蔣勳說,在這個年齡把《雲淡風輕》掛在這裡,希望和朋友們「做一個心情上的交換」。「我記得風吹過田野,雲朵朵升起,告訴我很多東西,可是很難跟別人解釋。《莊子》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不言』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我學習到大地、天空、雲朵的一種安靜的力量。」
從蔣勳筆下的臺東,到展場所在的淡水,風景顯著不同。記者乘公共運輸工具前往雲門劇場,用時不到一小時,比出發前用網際網路查詢的用時還快20分鐘,是一處可讓人「迅速逃離」喧囂都市的藝術空間。從劇場出來,遠眺觀音山與淡水河出海口,俯瞰一片剛剛插上秧苗的水田,這不也是一幅雲淡風輕的「風景心事」嗎。
蔣勳,福建長樂人,1947年生於陝西西安,成長於臺灣。臺灣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藝術研究所畢業,1972年負笈法國巴黎大學藝術研究所。先後執教於文化大學、輔仁大學、東海大學美術系。創作涉及小說、散文、詩歌、藝術史以及美學論述,在大陸出版作品包括《孤獨六講》《生活十講》《品味四講》《蔣勳說紅樓夢》《蔣勳說唐詩》《蔣勳說宋詞》等。(來源: 新華網)
這是蔣勳一畫一詩的展覽地點——雲門劇場的外景。新華社記者林善傳攝
蔣勳新北展出畫作《雲淡風輕》
藝術家蔣勳在淡水雲門劇場雲門藝廊舉辦畫展《雲淡風輕》。蔣勳出席表示,畫家有時一生只跟一個風景對話,懂得感謝,也懂得滿足。(鄧博仁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藝術家蔣勳在淡水雲門劇場雲門藝廊舉辦畫展《雲淡風輕》。蔣勳出席表示,畫家有時一生只跟一個風景對話,懂得感謝,也懂得滿足。(鄧博仁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藝術家蔣勳在淡水雲門劇場雲門藝廊舉辦畫展《雲淡風輕》。蔣勳出席表示,畫家有時一生只跟一個風景對話,懂得感謝,也懂得滿足。(鄧博仁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新社新北3月30日電 (記者 張曉曦 陳小願)臺灣知名畫家、詩人蔣勳30日在新北市雲門劇場雲門藝廊展出畫作《雲淡風輕》,分享他「看一幅畫、讀一首詩、學習在一件事上感覺滿足」的心境。
蔣勳1947年生於西安,成長於臺灣,曾先後執教於臺灣中國文化大學、輔仁大學及東海大學美術系。蔣勳常以文字與繪畫闡述生命之美與生活之好,發表作品包括《孤獨六講》《池上日記》等。
據介紹,此次展出的《雲淡風輕》是蔣勳在臺東池上創作的畫作。2014年底,他參與某藝術家駐村計劃。約一年半的時間內,他每天散步,用手機共拍攝超過4700張照片作為作畫的藍圖,最後交出29件畫作。其中,寬227釐米、高161釐米的《雲淡風輕》是其創作的作品中尺寸較大的一幅。
「在《雲淡風輕》裡,山巒起伏綿延,白雲與溪谷告別,一朵一朵,緩緩向上升起、散開。這不僅是一幅風景畫,更是我內心的嚮往。」蔣勳說。
他認為,《雲淡風輕》不是寫實的風景,而是心裡的風景。外在的風景,常是人們的心事,裡面有很多的自我意識。通過創作畫作,他希望把《雲淡風輕》變成一個長久的記憶,在心情煩躁時,能把那種看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奢侈感覺找回來。
蔣勳還說,自己非常喜歡雲門藝廊的展示空間,因這裡「只展一張畫、一首詩」。人生要看的東西很多,卻不可能都看到,領悟不貪多,在一件事情上感到滿足,是重要的學習。
據悉,展覽將持續至今年7月1日。(完)(來源:中國新聞網)
藝術家蔣勳(左2)在淡水雲門劇場的雲門藝廊,舉行《雲淡風輕》畫展開幕活動,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右2)、藝術家席慕容(右)、董承濂(左)到場共襄盛舉。(鄧博仁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藝術家蔣勳(左)在淡水雲門劇場的雲門藝廊,舉行《雲淡風輕》畫展開幕活動,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右2)、藝術家席慕容(右)到場共襄盛舉。(鄧博仁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藝術家蔣勳(右)30日在淡水雲門劇場的雲門藝廊,舉辦「雲淡風輕」畫展,詩人許悔之(左)到場致意。(鄧博仁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