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的自我救贖:家暴、PUA 、虐童...

2021-01-08 騰訊網

《不完美的她》,「她」到底是誰?

她是林緒之,因為童年陰影撫養穆蓮生來撫平自己的傷痛;

她是袁玲,因為流產而領養林緒之,生不出男孩與丈夫離婚獨自帶大三個女兒;

她是鍾惠,因為不得已而拋棄林緒之;

她是穆靜,因為生活困境拋棄穆蓮生;

她是林亦之,因為男方的不作為和家庭的不接受,未婚先孕成為一個單身母親。

她有很多個,14億的人口裡存在著千千萬萬的她,遭受家庭影響、男女不平等、家庭暴力等社會問題。

說到底歸結為原生家庭的罪,原生家庭的不完美會直接影響一個人的認知、偏好、擇偶乃至一生。

可原生家庭,真的會影響我們一生嗎?

我們又應當如何進行自我救贖呢?

不要把討好別人當成是一種習慣

劇中單身母親穆靜帶著穆蓮生獨自生活。

蓮生面對變態的繼父、懦弱的母親,她變成了一個說謊精,因為她很愛媽媽。

繼父給女孩帶來了無盡的傷害,他會把女孩捆綁起來,塗誇張的口紅,強迫她做一切她不想做的事情。

穆靜回到家,目光所及的四個箱子,裡面藏了女孩穆蓮生,被母親抱出來時額頭上是被汗水打溼的頭髮。

所以即使女孩心裡很害怕,她也會對媽媽說:

「被媽媽找到了,真好玩」,一個女孩是要有多麼懂事才能說出這樣的話!

有的人不敢說成為了討好型人格,有的人願意敞開心扉說出自己內心的訴求。

把討好當成一種習慣,但這又何嘗不是告誡每個成長路上的女孩要獨立自強、自愛自尊的活著著呢?

節目《少年說》中,一個16歲的女孩楊栩楠淚流滿面,對臺下的媽媽喊出內心的壓抑:

「因為懂事,我努力把每一件事情做好,把自己的小情緒和小任性都藏了起來。」

媽媽淚崩回應女兒:

「孩子,你不必做別人家的孩子,媽媽希望你不要那麼懂事,你可以不用取悅所有人,堅持做自己就好。」

你不必討好別人,取悅自己讓自己歡喜就夠了,不要把討好別人變成一種習慣。

別人的評價和眼光,不能決定我們存在的價值。

在這個世界上,不是所有人都會喜歡你,你只要好好愛自己就可以了。

接納親密關係,不被原生家庭束縛

幸福家庭裡長大的孩子,往往堅定不移的相信愛情。

她們就算單身、分手,也不會喪失對愛情的期待,更不會隨便將就,她們始終會懷揣著美好的婚姻嚮往。

林緒之卻不太一樣。

她備受家庭環境的影響,連和人擁抱這件小事也完不成,家庭的陰影很明顯已經根深蒂固在心底。

其實人和人之間的關係,無論是男女、母女還是孩子,有時候簡單到像一面鏡子,映照出相似的彼此。

她也曾戀愛過,但卻發現那個男人已婚,她把男人和女人在一起的照片寄給了他的妻子,沒想到引來的卻是他妻子的自殺。

對於她來說,她的生命裡沒有父母婚姻幸福的榜樣,她更沒有接納一份親密關係的勇氣甚至於排斥。

如果是在吵架和家暴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往往會對愛情和婚姻缺乏信心。

就像某位網友說的:

「我爸媽吵了二十多年,每次吵架都摔東西,我家的餐具都是不鏽鋼的。那時我就想,以後一定不要生孩子,不要讓孩子過和我一樣的日子。」

原生家庭的重大創傷,已經深深地刻進了她的心裡,像一道沉重的枷鎖,鎖住了她對幸福的渴望。

他們把一切親密關係拒之門外,哪怕遇到喜歡的人,一想到家庭和父母,也會默默告訴自己,「算了吧」。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愛情觀最大的影響就是——只有體會過愛的人,才會有勇氣接納愛相信愛。

告別原生家庭,幸福需要自己給

林緒之在經過田放的暖心陪伴,逐漸放下了芥蒂,甚至可以主動去擁抱別人。

在大結局的最後,李澤被捕,尚武也為他所做的一切付出了代價,可是他們對蓮生的傷害,卻一輩子都彌補不了。

當蓮生重新站在穆靜面前,她說了那麼一句話,「我已經不是穆蓮生了,而是林小歐」。

我們沒法選擇原生家庭,但想要過好以後的人生,主動權卻在我們自己手上。

這一點,那個一直唱《隱形的翅膀》的女孩做的就很好。

看似公主的張韶涵,有著怎樣一個糟糕的原生家庭。

父親有心臟病無法工作,三個孩子負擔沉重,身為大姐的張韶涵,15歲就開始打工養家,洗車、賣牛肉麵、刷盤子……多髒多累的活兒,為了家人她都心甘情願。

連她第一次參加唱歌比賽,都是為了「掙獎金養活弟妹」。

而父母卻總在吵架、打架,甚至動手打孩子,家裡充斥著責備、爭吵和壓抑。

張韶涵掙的每一分錢都交給了媽媽,是父母的ATM,卻沒想到,媽媽趁著她在國外治療心臟病,捲走了她所有的存款。

這樣糟糕的原生家庭,幾乎毀掉了她的事業,卻沒有毀掉她的人生。

十年前,她曾為那個欲壑難平的原生家庭所累,因為心存依戀。

十年後,終於下定決心擺脫這個糾纏半生的陰影,是她走向新生的開始。

坦然接受原生家庭的不幸,直面那些創傷才能告別過去重新出發。

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本就沒有那麼完美,或許當下的女性依然會遭受很多不好的事,沒辦法擁有完美的生活、人生。

但,即便「她」有那麼多的不完美,卻依然能夠熱愛生活、努力生活,這種不完美,反而是一種真正的完美。

東野圭吾說:

誰都想生在好人家,可無法選擇父母,發給你什麼樣的牌,你就只能儘量打好它。

人生是那麼艱難,但還好我們都會和美好相遇,那是一份期盼,是動力往前走的勇氣。

我們改變不了自己的出生,但我們可以賦予自己的人生一定的美好。

沒有一個女性是完美的,但是每一個人都是值得被愛的。

就像小女孩穆蓮生說的那樣:要記住喜歡的事情,忘記討厭的事情。把好事儲藏在自己的腦海裡,將快樂珍藏,把壞事遺忘!

祝你今天愉快,明天好事加倍!

THE END

如果喜歡文章,記得點個【在看】哦!▼

相關焦點

  • 《摩天大樓》真敢拍:家暴、性侵、pua、性別偏見...
    0 2 家暴和pua有多恐怖 美寶的媽媽鍾潔與顏永原相識於人際混雜的夜場 面對家暴,鍾潔無力反抗,卻也不願報警。不是,她只是被pua後失去反抗能力的可憐人。 Pua,全稱 pick-up Artist。
  • 《不完美的她》:突破瑪麗蘇題材的女性救贖
    既能選題當下,立意深刻,又能展現女性新形象,給中年演員和實力派演員一個展現自己的機會。想要引起廣泛關注,又保證製作精良,必須結合時下熱點題材進行改編,引入有卓越演技的實力派陣容。基於這幾點,《不完美的她》在改編上引入了時下國內關注度比較高的家暴、虐童和女性婚戀話題,選用了惠英紅、趙雅芝、周迅三劍合璧的陣容,試圖在熱點和質量上雙突破。
  • 「深圳虐童事件」中 被聖誕老人遺忘的天使,未來該怎麼辦?
    昨天是聖誕節,刷屏朋友圈的除了聖誕祝福,就是下面這個發生在深圳的虐童視頻:
  • 板凳別腿、綁凳子上…攜程親子園更多虐童視頻曝光!看看日本幼師虐童下場
    8月9日等日期的監控視頻↓↓網上傳出孩子被綁凳子上的監控視頻↓↓家長稱發現更多虐童視頻「又有兩名老師參與虐童」北青報:什麼時候發現有虐童事件?回顧深挖 ↓↓3人涉嫌虐童罪被刑拘!攜程親子園曾一度被叫停,背後負責人張葆葆是誰?「攜程親子園」這種看護1歲半至3歲半的託兒機構,在出發點上是為了給家長提供更多的便利。然而,在實際運營中,卻有許多漏洞,給虐童者留下了可乘之機。保護兒童是一個世界性議題。
  • 性別歧視、家暴、pua,這麼多爆點,為何要糾結baby的哭?
    甚至有網友意難平的發帖通俗:這部反應家暴、職場性別歧視、重男輕女甚至pua等社會現象的好劇但無論是在職場還是家庭中,她仍難以擺脫整個社會對女性的桎梏。二、感情上的pua因為發生了很多現實的案件,所以大家對「pua」這個詞也並不陌生。這部電視劇裡,鍾美寶繼父顏永源的操作,真的完全符合這個套路。
  • 恰恰是不再年輕不夠完美的她們,實現了女性的自我救贖
    氧叔更關注的是這部劇想要傳達的核心,不完美比完美更動人,因為其中包含著成長與救贖。所謂不完美的她,「她」可能是某一位女性;也可能是女性之間的溫情關係,這種關係可以是親情、也可以是友情。而以前我們形容的獨立女性,那得是十項全能——上得廳堂下得廚房,打得了渣男,鬥得過小三。
  • 《白小姐》| 家暴者原地爆炸,有愛者苦盡甘來
    提起家暴,大部分人或從蔣勁夫事件、深圳寶安虐童等熱議話題裡,了解到一些梗概,可大多數人只是當成飯後談資,卻很少有人去真正關注它。
  • 關於最近的虐童事件,如果此人是信仰耶穌的,又會是什麼樣的呢
    不管是虐童、還是家暴事件,如果沒有被曝光,無人知曉,難道就一直錯下去嗎?如果被曝光了,當事人可否有一丁點兒的悔改之意呢?是否會良心不安呢?如果犯錯的人是一名基督徒,而且是一名對耶穌的訓悔非常清楚的基督徒。
  • 《琉璃》上線,劇情低開高走,劇中最虐的原來是TA?
    《琉璃》由袁冰妍、成毅共同主演,劇情低開高走,好在節奏很快,有甜有虐,男主被稱為迄今為止最慘的男主,女主虐了他九世,這一世,只是稍微有點甜。劇集剛開始,男女主的虐向劇情正式啟動,而女主的姐姐玲瓏也虐到了極致,被愛上他的烏童各種虐待,但明明初遇,烏童是對玲瓏有好感的。
  • 臺灣虐童事件發酵引民眾怒吼,如何預防悲劇發生?
    如何阻止虐童事件再發,真正做到對「虐童零容忍」,值得民眾及當局深思。虎毒不食子?臺灣虐童事件頻發近幾個月,臺灣發生多起重大虐兒事件,包括2018年11月臺北市2歲男童疑遭母親餓死,以及2019年1月16日傳出,臺南2歲女童疑遭生母等人虐打致死。2019年1月17日,臺中、苗慄再次相繼傳出幼兒遭幼兒園及繼父施虐案件。
  • 痛心|調查顯示「虐童案」施暴者75%為親生父母……
    一、虐童慘劇觸目驚心,屢禁不止? 此前,看到一則讓人憤怒的新聞。 福建三明,一名叫雯雯(化名)的4歲女童被親生父親毆打致盲腸破裂,住進ICU。
  • 臺虐童案頻發民眾包圍警局,如何預防悲劇發生?
    長期奔走推動「修法」的王昊(被虐待致死兒童)姑姑王薇君與關心兒童受虐的民眾昨天(17日)到臺「立法院」,呼籲儘快通過「兒少保護改革法案」,以重刑遏止虐童事件發生。她炮轟臺當局「無能!怠惰!」臺灣虐童事件頻發近幾個月,臺灣發生多起重大虐兒事件,包括2018年11月臺北市2歲男童疑遭母親餓死,以及2019年1月16日傳出,臺南2歲女童疑遭生母等人虐打致死。2019年1月17日,臺中、苗慄再次相繼傳出幼兒遭幼兒園及繼父施虐案件。
  • 非洲保姆殘忍虐童遭曝光 全球驚悚虐童事件大盤點
    原標題:非洲保姆殘忍虐童遭曝光 全球驚悚虐童事件大盤點   近日,一則烏幹達保姆「虐童」的視頻在網上瘋傳,引起網友的極大震怒  聯合國曾在2006年發布調查報告揭露全球虐童狀況,表明全球各個國家普遍存在虐童事件。報告稱有77個國家批准對少年犯予以暴力懲罰,包括處決、鞭打、石擊,某些國家甚至存在截肢刑罰。讓我們一起回顧那些讓人崩潰的虐童事件,為冷漠的成人世界敲響警鐘。
  • 又一起虐童事件:有些人,真的不配當父母
    這些年來,虐童時間屢見不鮮,保姆虐童案,幼兒園老師虐童案……接二連三地登上新聞頭條。但最讓我們揪心的,還是父母施暴孩子的事件。因為他們是伴隨孩子一個童年的角色,很多家暴被發現後都為時已晚,而且,很多虐童事件到最後,施暴者父母往往接受不到該有的懲罰。
  • 《摩天大樓》—— 一場關於女性的自我救贖
    然而今天凌凱君想要和大家討論的並不是楊穎的演技,而是在《摩天大樓》這部劇背後的隱喻——女性的自我救贖。01:人們習慣用固有思維將女性囚禁一口氣看完《摩天大樓》後,凌凱君發現這部劇不僅是一部懸疑劇,同時也反映了當今社會、對女性的各種無形和有形的傷害。
  • 《摩天大樓》真敢拍:家暴、性別偏見...
    《摩天大樓》真敢拍:家暴、性別偏見...0 2 家暴有多恐怖美寶的媽媽鍾潔與顏永原相識於人際混雜的夜場。顏永原通過花言巧語將她騙到手。婚後就開始了無止境的家暴。面對家暴,鍾潔無力反抗,卻也不願報警。她甚至一遍遍聽信顏永原的鬼話,相信他能改好。
  • 我永遠詛咒虐童的惡人!
    然而今天又一部真實改編的電影《小委託人》,溫馨提示請諸位自備紙巾……故事主題圍繞「虐童」展開,故事主要講不得志的律師鄭燁(李東輝飾)被姐姐嫌棄沒工作,先暫時去兒童福利機構幹幾天,在來的第一天就遇到了金多杉(崔明彬飾)和金珉鈞(李柱原飾)姐弟倆遭受到家暴的事情。
  • 虐童風波心理真相:相對剝奪感是怎樣扭曲了人性?
    虐童風波心理真相:相對剝奪感是怎樣扭曲了人性?
  • 《摩天大樓》:能做到討好女性,也不錯
    在對女性受害者鍾美寶的死因真相探尋中,《摩天大樓》展現了女性群體在社會或職場裡可能會遭受到的傷害,包括但不限於未成年性侵、被虐待、家暴、受害者有罪論、蕩婦羞辱、重男輕女、斯德哥爾摩現象、受害者二次創傷、暴力戒網癮學校/女德班、媒體不明真相操縱輿論、女性職場困境與受到的偏見歧視等
  • PUA學陷阱女性必學反洗腦指南!
    8,愛情是以自私佔有為目的,滿足自我,談不上卑劣,也談不上偉大。所謂真愛,無非是「身體依賴+精神依賴+沉沒成本」。愛情需要認真,但不值得做出太大犧牲。要性可以,要錢沒有,關心和小禮物可以有。9,你追求愛情,只是為了自我滿足,追求快感。如果對方不僅不能讓你感到快樂,還讓你感到痛苦和傷心,就讓對方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