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曉臣紫砂壺鑑賞與辯偽

2020-12-27 騰訊網

呂曉臣紫砂壺鑑賞與辯偽

轉動壺蓋,真呂曉臣紫砂壺的壺蓋轉動靈活流暢,並發出輕微「絲絲」或者「沙沙」的悅耳的聲音,陶土的假「呂曉臣紫砂壺」則發出沉悶的「哧啦哧啦」聲音。瓷器轉動的時候手感發澀。

談到與兒子呂俊傑共同創作的《陰陽太極壺》,他說這是為一部電視劇創作的,按照原來的設計,提手在壺的頂部,但導演要求融會陰陽的觀念,呂俊傑創作好草圖,將提手藏於兩壺之間。呂堯臣非常欣賞,馬上動手創作。他說,創作紫砂壺需要下「壺外功夫」,「在書畫中汲取的營養豐富。我創作素心壺的造型,就是從書畫中『疏可,密不透風』的構圖法則上悟出來的。」

他的作品造型新穎別致,做工細膩嚴謹,深受紫砂同好和陶瓷專家讚嘆,並為中國歷史博物館以當代珍品收藏。「呂氏絞泥」出神入化,堪稱一絕,在海外有「壺藝魔術師」之稱,作品與「黃金爭價」,多次被「故宮博物院」、紫光閣等單位收藏。

作為中國工藝美術,非遺傳承人,呂堯臣博採眾長,大膽創新,其開宗立派的「呂氏絞泥」技法,改變了紫砂陶藝原有的內涵和形式,被譽為「壺藝魔術師」,並提出「功在壺外」、「讀壺說」等創作理論。其子呂俊傑,省工藝美術,強調原創,其創作風格既有學院派的含翊驁致,又有西方印象畫派的恣意流暢,形成俊朗灑脫、天性盎然的獨特氣質。

紫砂陶器的工藝價值(或者說價格,在馬克思理論中,價格和價值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完全由其工藝水平決定。 壺都是人做的,做一把好壺需要花很多的時間,那麼做工的好壞實際情況是怎樣的呢?這得從砂壺的工藝說起,紫砂茶壺的製作到目前為止仍然基本停留在手工階段,最多在批量生產時採用一些模具來套制身筒、蓋、蓋滴子、實心的嘴和把,而底、口沿、嘴的掏空、嘴、把的安裝及其位置、蓋和壺身的配合等等都要人工來掌握,一般的商品壺基本上都是套用模具來做的.

近年,隨著收藏熱興起,紫砂一躍成為藝術品拍賣市場與傳統書畫、玉石齊名的專門類項,但另一方面,人才匱乏、原創設計能力不足等問題也已成為制約紫砂藝術發展的瓶頸,且國內藝術院校迄今為止並無與紫砂壺造型藝術相關的設置。因此,清華此次以導師制的方式,聘請由我省紫砂名家呂堯臣、呂俊傑父子共同走上講壇,傳道授業。

「中國工藝美術精品展示拍賣會」上,他的一套小石冷泉壺拍出了60萬元的天價,創造了當代中國紫砂壺個人作品的高紀錄。創作的《碧波茶具》、《八方凌雲茶具》、《銀葵茶具》被故宮博物院收藏,1985年作品《玉帶壺》獲「全國陶瓷美術設計」一等獎,1986年作品《御璽壺》被紫光閣收藏,1992年被收錄載入英國劍橋《世界名人錄》,1996年5月個人作品集《堯臣陶藝》在馬來西亞出版發行。其代表作品還有:《玉帶提梁壺》、《竹廬茶具》、《玉屏移山壺》、《華徑壺》、《貴妃壺》、《逸者壽壺》等。

茶壺因茶而流行,而紫砂壺又因為其泡出的茶色澤透徹,香味純正,受到很多愛茶人士的追捧,不過由於過度開採,紫砂越來越少,紫砂壺就顯得尤其珍貴,正因為此紫砂壺一般都是名家名作,純手工製作,高 檔紫砂壺沒有相似做工又相同形狀的紫砂壺。收藏家喜歡收藏紫砂壺也是由於其具有唯 一性,沒有代替品。

他說,做導師讓他更有成就感,工藝走進課堂,大學學子走近實踐,這才是教學相長,紫砂藝術未來才有更好的發展。呂堯臣從70年代初開始,除去研究和學習古代名家的紫砂作品外,並默默地學習和研究傳統工藝中的玉器、青銅器、漆器、石雕和木器等多種姊妹藝術,汲取傳統文化的營養,不斷地提高文化藝術修養。

呂堯臣以的「絞泥工藝」、質樸的造型以及「人體系列」作品贏得讚譽。此次展覽將持續至4月15日,展覽匯集了呂堯臣的60件作品,包括今年的新作《海之戀》。他介紹說,這是在海南旅遊,看到貝殼找到的靈感。呂堯臣的紫砂壺堪稱能與黃金爭價,有些藏家怕是捨不得拿來泡茶。他說,自己常給藏家提個醒,「紫砂壺就要玩、要摸。就像玉器一樣,再貴還需養。」

呂曉臣紫砂壺的鑑別方法非常簡單,相信看完此文你也等於半個專家了。一、看顏色.二、聞氣味.三、轉壺蓋.四、聽聲音.五、摸壺身.六、看掛水.掌握了以上六點才能幫助大家挑選紫砂壺,好工配好料、好料制好壺,綜合來分析鑑別,才不容易犯錯吃藥!

相關焦點

  • 清代制壺大師陳鳴遠紫砂壺鑑賞
    紫砂壺有著悠久的歷史底蘊,除了用來泡茶,還能用來把玩與研究。這是因為紫砂壺不但具有很強的實用性,還兼具優雅的藝術性。自古以來,文人墨客就有收藏紫砂壺的嗜好,一些出自名家之手、做工精良的紫砂壺,往往呈現「泥比金貴」的現象,所以紫砂壺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這種泥的藝術在世界上絕無僅有,是中國獨樹一幟的陶藝品種。
  • 古今名家紫砂壺名家排名 一壺在手天下我有
    紫砂壺名家排名如何?紫砂壺,大家應該聽過,它是中國傳統特有的手工製造陶土工藝品,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而名家大師的作品往往一壺難求,價格也是極高的。那麼古今紫砂壺名家都有誰呢?紫砂壺名家排名又如何?紫砂壺名家排名第一位,鼻祖供春說到紫砂壺名家排名,就不能忘記一個人,紫砂壺的創始人——中國明朝的供春,他把藝術和實用完美結合,讓紫砂壺變得非常珍貴,令人回味無窮。再加上紫砂壺泡茶的好處、和茶禪一味的文化,這就又增加了紫砂高貴不俗的雅韻。而一般給紫砂壺名家排名,現代的肯定會有所異議,但是對於處於紫砂壺歷史塔尖的人物來說,是沒有多少異議的。
  • 顧景舟紫砂壺如何鑑別贗品
    劉海粟雅好壺藝,嘗與宜興名陶合作製作紫砂壺,名畫、名家紫砂壺,譽為雙絕。此器壺身由海粟題字「夙慧」、「壬申中秋劉海粟九十七歲」;另面刻繪梅枝,題「眉壽」、「劉海慄年九十七」等;再由景舟操刀描刻而成,是繼清代陳曼生之後,文士陶工唱合的另一佳話。完成此次合作之後數載,兩老相繼辭世,結束他們璀璨的藝術生命,徒留後人傳唱緬懷。
  • 紫砂壺的鼻祖是誰?紫砂壺最早出現於何時?
    歡迎來到小天講古今,紫砂壺的鼻祖據說是個名為供春的人,他出生於明朝中期嘉靖年間,我國自古是個器物古國,連我國的英文名也是和陶瓷相關。可見我國自古就以獨特的工藝品讓世界矚目。據說供春又名龔春原來是一個進京趕考的才子的書童,從小就聰明好學,發現廟裡和尚製作的茶壺很是精美。
  • 茶具成收藏界新寵 頂級紫砂壺拍出千萬元天價
    日本生駒款乳釘大銀壺近代顧景舟款「雲肩如意」杯  自2010年紫砂壺大師顧景舟與吳湖帆合作的石瓢壺以1232萬元高價創下世界紀錄之後,今年又有幾件顧景舟紫砂壺作品拍出千萬元的天價,帶動其它的紫砂壺名家作品也水漲船高
  • 以堂號之名落款的紫砂壺,一定要好好保存!
    自清代以來,許多文人和達官貴族專門訂做紫砂壺,並在器身或器底刻有齋堂名號。 齋堂號署款是指刻印在紫砂壺上的書齋堂號名,是定製者的款識,一般不署制壺者的真實姓名。在傳世紫砂壺上所見的齋堂號名款,以時大彬制壺為最早,後又有「天香閣」,「源遠堂」,「三友居」,「從桂山館」,「正己堂」「墨林堂」等,現在已無法知道這些齋堂的主人是誰。
  • 歷代青銅鼎的收藏與鑑賞
    鴻觀收藏特邀青銅器鑑定專家劉雄老師於8月2日開辦一期主題為《青銅工藝與辯偽》的微信公開課。歷任中央電視臺《傳家寶》欄目技術顧問、北京電視臺財經頻道特約專家、河南電視臺文物寶庫頻道特約專家等,致力於文物鑑定專業學科建設及文物科學鑑定體系的研發與教學,積極推進公眾文物鑑賞知識普及。
  • 一把紫砂壺賣幾十萬的宜興紫砂壺大師竟是個惡人
    其實紫砂壺的造假,跟茅臺酒的造假一樣,泛濫成災,防不勝防。紫砂壺造假,可以從假泥料、假手工、假大師三個方面來講。江蘇宜興黃龍山的泥料,稱為正山泥料。也就是說這才是正經紫砂,其他的,如果不是黃龍山的泥料,稱為宜興紫砂壺就說不過去了。倒是可以稱之為「陶壺」,這一下子聽起來是不是就Low了很多?
  • 100個人裡面就有1個人喜歡紫砂壺,為什麼紫砂壺的魅力這麼大?
    其實對比與養生喝茶,很多人是單純喜歡喝茶,為了泡壺好茶,選擇最棒的泡茶器皿——紫砂壺。對於紫砂壺,入門時都持著試一試的心態,慢慢的一泡就是幾年、十幾年,甚至更久。還有人玩壺達到了「痴迷」的狀態,遇到喜歡的壺就買,家中紫砂壺一大柜子,卻還是嫌不夠。那麼,紫砂壺的魅力為何這麼大呢?
  • 紫砂壺的三大忌諱,不可不知!
    而用紫砂壺泡茶,長時間的撫摸摩挲,會養出內斂的光澤,甚至泛著「水光」。這就是我們俗稱的「包漿」,是不少玩壺人的追求,把一把壺養出包漿,是一件有成就感的事情。紫砂壺要想養出包漿,說容易也容易,說難也難,你要耐心且科學養壺,千萬別犯了這幾個禁忌,不然難養出漂亮包漿。
  • 鈞瓷、紫砂壺,哪個茶具泡茶更好?品茶之間,鈞瓷壺、紫砂壺,哪個更好?
    原來的高端茶壺市場一直是紫砂壺一統天下,現在經過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鎮的一線鈞瓷大師的潛心研究鈞壺製作技藝,並創作出了系列鈞瓷茶具作品,深受消費者喜歡,並逐漸形成潮流,與紫砂壺「兩分天下」。(紫砂壺,最為常見的茶具。)(鈞瓷茶具,近年流行,大有超越紫砂壺之趨勢。 七言文創-中潤萬鈞作品。)
  • 黑金砂紫砂壺究竟是什麼樣的壺?
    近幾年市場上在流行一種黑色的紫砂壺,並且有著高大上的名字,「原礦黑金砂」,「原礦黑朱泥」,很多朋友手頭有這樣的壺,可能還有一些朋友在尋求這樣的壺
  • 紫砂壺—紫先生:聊聊壺鈕
    經過之前紫先生給大家講解的紫砂壺的形體結構之後,很多壺友催著紫先生再來一期關於紫砂壺壺鈕的,那麼滿足各位壺友的願望,今天壺鈕它來了。了解紫先生的應該都知道,紫先生對於壺鈕十分嚴格,因為在紫先生看來,一個小小的壺鈕卻是彰顯了紫砂壺的神韻所在,雖然看似十分渺小,但恰到好處的壺鈕對於紫砂壺整體卻起著畫龍點睛的神奇效果。
  • 一代宗師顧景舟和他的紫砂壺
    古玩鑫,關注古玩收藏辨偽知識平臺古玩鑫行內最具影響力的收藏公眾號每日發布專業古玩文章 幫助提高收藏鑑賞能力甚至,有人公然提出,要用機械化來替代手工製作紫砂壺。對於純手制紫砂壺,持有深厚感情的顧景舟,出於心急,不顧形象、毫不忌諱地破口而出:「無知」。然而,一個人的聲音是無力的。堅持手工制壺的顧老,受到了大家的排擠與冷落。
  • 宜興紫砂壺重霄堂品牌專家談壺型
    紫砂壺造型有乾坤,可謂千奇百妍。歷代藝人以巧奪天工之技,將一把小小的紫砂壺出演繹得出神入化,演變出萬千英姿與風情。宜興紫砂著名品牌重霄堂堂主、紫砂散人吳國祥在《宜興紫砂通鑑》一書中,對壺型進行過細分,大致有三類:
  • 從泥開始|了解紫砂壺目數
    紫砂壺目數紫砂泥目數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碼數,是指紫砂壺泥料的精煉程度,是衡量紫砂泥料粗細的一個指標,通俗來講紫砂壺目數就是指紫砂泥料的顆粒細膩程度。開採後的紫砂泥料,在經自然風化,除雜,碾壓粉碎,篩子過濾之後紫砂壺原料的粗細,稱為「目數」。這個篩選的過程也叫「過目」。
  • 紫砂壺裡的三種紋路,代表了什麼?
    紫砂壺可能會出現這樣的紋路,一個是壺蓋內,一個是壺底,主要就是三大類別。泥凳,它是做壺人的工作檯,而泥凳紋,是木頭材質的泥凳留下的印子。紫砂壺在製作過程中,需要將泥片放在工作檯上捶打,木質工作檯上的木紋,自然也會在泥條上留下紋路。
  • 盤點那些被清朝皇帝「寵幸」過的紫砂壺
    宜興紫砂,紫砂器具創始於明代弘治、正德年間,發展至清代名冠天下,文人墨客,情有獨鍾,就連皇帝也不例外,尤其是清朝帝王們尤其偏好紫砂壺,對於中國茶文化的發展起到了重要影響,也使宜興紫砂壺的發展進入一個空前的繁榮時期。
  • 大益益工坊:紫砂壺+茶文化 打造精緻茶生活
    而大益選擇在江蘇宜興打造益工坊,不僅是因為宜興是紫砂壺的搖籃,茶文化氛圍自古厚重,還因為宜興處於長三角的中心地區,交通便利又能輻射珠三角。被海內外譽為"壺藝泰鬥"的顧景舟,一生中也藉助模具創作過很多紫砂壺藝術珍品。在顧景舟眼裡,模具本身就是被當做紫砂壺創作的新工藝來研發的,是一種充滿生命力的創新。高雲飛說,如果一味堅持純手工,就時代特性來看,現在很少有人能做到終其一生打磨手藝。所以,模具壺的打造從當代的角度來看,依然是一種順應時代發展的手藝,並且它對技藝的要求也很高。也正是因為模具壺的出現,紫砂壺工藝才能得以延續。
  • 《那年花開》吳聘少爺帶你用紫砂壺泡茶!
    看看他的書桌,各式文房四寶都是上品,紅木鎮紙、端硯、玉石印章、筆洗…;喝茶要用建盞,泡茶自然要用最好的紫砂壺!看看大少爺是怎麼說的。 孫儷娘娘親手泡了壺茶給吳聘少爺,問他香不香?  為什麼問茶香不香,會說到紫砂壺呢?因為其泥料的特殊性,使紫砂壺具有「提香、蘊香」的功能。紫砂壺是一種雙重氣孔結構的多孔性材質,氣孔微細密度高,具有較強的附吸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