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景舟的弟 子、學生:如徐漢棠、單淑芳、周桂珍等等,如今大都成為了著 名的工藝美術大師。
顧景舟的一生中有那麼一段窮困潦倒的歲月,生活拮据,還未成名,出售自己的作品已是不得已而為之。所以,戴相明、江寒汀、唐雲、吳湖帆等人的出現真的可謂是貴人相助,如魚得水。
顧景舟與書畫名家劉海粟(1896~1994)唱合之作。劉海粟雅好壺藝,嘗與宜興名陶合作製作紫砂壺,名畫、名家紫砂壺,譽為雙絕。此器壺身由海粟題字「夙慧」、「壬申中秋劉海粟九十七歲」;另面刻繪梅枝,題「眉壽」、「劉海慄年九十七」等;再由景舟操刀描刻而成,是繼清代陳曼生之後,文士陶工唱合的另一佳話。完成此次合作之後數載,兩老相繼辭世,結束他們璀璨的藝術生命,徒留後人傳唱緬懷。
1956年夏天,顧景舟與來宜興創作交流的中 央工藝美院高莊教授相識。因為設計國 徽浮雕圖案而享有盛名的高莊,十分佩服顧景舟對紫砂工藝的精湛熟練,以及對紫砂陶藝鑑賞與歷史淵源,論斷精闢,見解獨到。而顧景舟佩服高莊從事陶瓷專 業的教育科研,與陶瓷雕塑的設計創新,心中敬佩不已。兩人遂結為知友,並連袂創作,在長達三個月的反覆修改摸索,擷取眾長之後,提璧壺於焉問世。當年共制三件,此後的二十餘年間,顧景舟又在此基礎上陸續作了一些微調。
顧景舟《扁腹壺》中國嘉德2012年秋拍成 交價:RMB 5,980,000壺呈扁圓形,短彎流,環狀柄,闊口臥足,扁圓鈕。此壺造型端莊、簡潔、舒展、大方。雖屬傳統造型但仍有新意。壺身與流、柄、蓋線條結合柔美,為此件作品的穩重、協調起了重要作用。
顧景舟(1915-1996)原名景洲,早年別稱瘦萍、武陵逸人、壺叟,宜興川埠上袁村人。少時就讀於蜀山東坡書院。聰慧出眾,常得書院導長的褒揚。1933年,他18歲,在家繼承祖業,隨祖母邵氏制坯,亦承襲家中制壺客師儲銘的技藝,憑藉文學功底,放出手不凡,一舉成名,躋身壺藝名家行列。
顧景舟以其廣博的學識,高超的技藝,在大陸、臺 灣、香港、日本、韓國等地區和國家的工藝美術界享有極高的聲譽;他培育了一批又一批出色的紫砂技藝人才,其中有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徐漢棠,中國陶瓷大師周桂珍、李昌鴻、張紅華、潘持平等人,可謂桃李滿紫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