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景舟紫砂壺如何鑑別贗品

2021-03-02 12044471

  顧景舟的弟 子、學生:如徐漢棠、單淑芳、周桂珍等等,如今大都成為了著 名的工藝美術大師。

  

  顧景舟的一生中有那麼一段窮困潦倒的歲月,生活拮据,還未成名,出售自己的作品已是不得已而為之。所以,戴相明、江寒汀、唐雲、吳湖帆等人的出現真的可謂是貴人相助,如魚得水。

  顧景舟與書畫名家劉海粟(1896~1994)唱合之作。劉海粟雅好壺藝,嘗與宜興名陶合作製作紫砂壺,名畫、名家紫砂壺,譽為雙絕。此器壺身由海粟題字「夙慧」、「壬申中秋劉海粟九十七歲」;另面刻繪梅枝,題「眉壽」、「劉海慄年九十七」等;再由景舟操刀描刻而成,是繼清代陳曼生之後,文士陶工唱合的另一佳話。完成此次合作之後數載,兩老相繼辭世,結束他們璀璨的藝術生命,徒留後人傳唱緬懷。

  

  1956年夏天,顧景舟與來宜興創作交流的中 央工藝美院高莊教授相識。因為設計國 徽浮雕圖案而享有盛名的高莊,十分佩服顧景舟對紫砂工藝的精湛熟練,以及對紫砂陶藝鑑賞與歷史淵源,論斷精闢,見解獨到。而顧景舟佩服高莊從事陶瓷專 業的教育科研,與陶瓷雕塑的設計創新,心中敬佩不已。兩人遂結為知友,並連袂創作,在長達三個月的反覆修改摸索,擷取眾長之後,提璧壺於焉問世。當年共制三件,此後的二十餘年間,顧景舟又在此基礎上陸續作了一些微調。

  顧景舟《扁腹壺》中國嘉德2012年秋拍成 交價:RMB 5,980,000壺呈扁圓形,短彎流,環狀柄,闊口臥足,扁圓鈕。此壺造型端莊、簡潔、舒展、大方。雖屬傳統造型但仍有新意。壺身與流、柄、蓋線條結合柔美,為此件作品的穩重、協調起了重要作用。

  

  顧景舟(1915-1996)原名景洲,早年別稱瘦萍、武陵逸人、壺叟,宜興川埠上袁村人。少時就讀於蜀山東坡書院。聰慧出眾,常得書院導長的褒揚。1933年,他18歲,在家繼承祖業,隨祖母邵氏制坯,亦承襲家中制壺客師儲銘的技藝,憑藉文學功底,放出手不凡,一舉成名,躋身壺藝名家行列。

  顧景舟以其廣博的學識,高超的技藝,在大陸、臺 灣、香港、日本、韓國等地區和國家的工藝美術界享有極高的聲譽;他培育了一批又一批出色的紫砂技藝人才,其中有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徐漢棠,中國陶瓷大師周桂珍、李昌鴻、張紅華、潘持平等人,可謂桃李滿紫園。

相關焦點

  • 一代宗師顧景舟和他的紫砂壺
    顧景舟所在的紫砂工藝廠也不例外,當時,紫砂廠到處懸掛著這樣的橫幅:三天學會製作高級工藝品,儘快實現制壺工業化。「多快好省」,是當時的時髦話,而手工制壺已經被公認為「速度太慢」而摒棄於一邊。甚至,有人公然提出,要用機械化來替代手工製作紫砂壺。對於純手制紫砂壺,持有深厚感情的顧景舟,出於心急,不顧形象、毫不忌諱地破口而出:「無知」。然而,一個人的聲音是無力的。
  • 尊慧文化:當代壺藝泰鬥顧景舟之竹節紫砂壺賞析
    說到紫砂壺,人們不禁想到茶香四溢的場景,而把紫砂成壺
  • 顧景舟紫砂壺現身臺北拍賣場!一睹為快!
    顧景舟紫砂作品千金難買,本場有一件顧景舟六方紫砂壺據考為顧景舟六方器中工藝精絕的代表性作品。總體而言,允臧齋本季拍品質量上乘,且很有特色,值得一看,特此推介。商晚期 青銅獸面紋「亞隻」觚高 30 釐米 銘文:「亞隻」(圈足內壁)來源:1. 金從怡舊藏(1904 - ?)2.
  • 顧景舟憑的是什麼?
    前些天,黃聖依的老公楊子在某平臺直播的時候,拿出了一把顧景舟製作的紫砂壺泡茶喝。據聞那把紫砂壺是顧景舟紫砂壺裡面精品中的精品,市場價值達到一億多。在直播中楊子還因為熱水壺蓋突然掉下來砸到紫砂壺而被嚇出一身冷汗。畢竟是價值上億的收藏品,即使只是磕掉一個角,那損失的恐怕都有上千萬。
  • 十大經典紫砂壺器型,你認得幾個?|魚化龍壺|顧景舟|邵大亨|陳曼生|...
    開幕式上,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汪寅仙首次宣布了「十大經典紫砂壺器型」評選結果。提璧壺【誕生年代】20世紀50年代【創製名家】顧景舟【成型典故】1956年秋天,在顧景舟與時任中央美院教授高莊展開了一場關於提梁壺的交談,使顧景舟萌生了做一把紫砂提梁壺的想法。
  • 中國「最醜紫砂壺」被載入金氏世界紀錄,怎麼做到的?
    毫不懷疑,這個建築造型就是宜興紫砂壺。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紫砂壺建築,「無錫紫砂壺」在展示當天就獲得了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總部頒發的「大世界吉尼斯之最」證書,正式載入金氏世界紀錄。世界最大紫砂壺建築是「無錫紫砂壺」,那你知道世界最大紫砂壺是哪個嗎?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盤點一下紫砂世界的「壺之最」。
  • 100個人裡面就有1個人喜歡紫砂壺,為什麼紫砂壺的魅力這麼大?
    其實對比與養生喝茶,很多人是單純喜歡喝茶,為了泡壺好茶,選擇最棒的泡茶器皿——紫砂壺。對於紫砂壺,入門時都持著試一試的心態,慢慢的一泡就是幾年、十幾年,甚至更久。還有人玩壺達到了「痴迷」的狀態,遇到喜歡的壺就買,家中紫砂壺一大柜子,卻還是嫌不夠。那麼,紫砂壺的魅力為何這麼大呢?
  • 茶具成收藏界新寵 頂級紫砂壺拍出千萬元天價
    日本生駒款乳釘大銀壺近代顧景舟款「雲肩如意」杯  自2010年紫砂壺大師顧景舟與吳湖帆合作的石瓢壺以1232萬元高價創下世界紀錄之後,今年又有幾件顧景舟紫砂壺作品拍出千萬元的天價,帶動其它的紫砂壺名家作品也水漲船高
  • 他們正年輕——紫砂大家:顧景舟大師年表(下)
    羅桂祥(中)、顧景舟(右)香港著名收藏家羅桂祥專程來丁蜀考察宜興紫砂,與顧景舟商議定購工藝師作品,並提議仿製歷史名作,同時要求所制的紫砂壺必須寫上作者個人的籤名印章(「文革」時不讓署名,只署「中國宜興」或廠號),把名人名作和一般商品壺加以區別分檔,並以製作藝人之名來定價,開啟了紫砂壺的工藝師屬性。
  • 【大象視界】顧景舟的這款經典,為什麼每把都值3000萬!
    ,在如今中國公眾心目中知名度最高的,或許還是要數二十世紀的制壺名家顧景舟先生了,顧景舟的壺,比起絕大多數的明清老壺都貴,中國內地拍賣市場大概發展了25年左右,根據我們不完全的統計,這些年來拍賣價格在前二十位的紫砂壺,包括明清的老壺,顧景舟一個人,就佔據了高價榜單的70%左右。
  • 大益益工坊:紫砂壺+茶文化 打造精緻茶生活
    而大益選擇在江蘇宜興打造益工坊,不僅是因為宜興是紫砂壺的搖籃,茶文化氛圍自古厚重,還因為宜興處於長三角的中心地區,交通便利又能輻射珠三角。被海內外譽為"壺藝泰鬥"的顧景舟,一生中也藉助模具創作過很多紫砂壺藝術珍品。在顧景舟眼裡,模具本身就是被當做紫砂壺創作的新工藝來研發的,是一種充滿生命力的創新。高雲飛說,如果一味堅持純手工,就時代特性來看,現在很少有人能做到終其一生打磨手藝。所以,模具壺的打造從當代的角度來看,依然是一種順應時代發展的手藝,並且它對技藝的要求也很高。也正是因為模具壺的出現,紫砂壺工藝才能得以延續。
  • 丙申·春 各大拍場顧景舟紫砂壺成交實錄
    顧景舟·三足雲肩如意壺北京保利 2016春季拍賣會成交價:RMB 6,900,000 元拍賣日期:2016-06-05此件「三足雲肩如意壺」為顧景舟先生在早期作品「圈足雲肩如意壺顧景舟·掇球北京翰海  2016年春季拍賣會成交價:RMB 5,750,000 元拍賣日期:2016-06-03壺身作扁球形,直頸曲流,鼓腹臥足。
  • 他們正年輕——紫砂大家:顧景舟大師年表(上)
    幾年後,顧家又發生一場火災,家中財物化為灰燼,終於無力供顧景洲繼續讀書了,於是18歲那年,顧景洲在家繼承祖業,隨祖母邵氏學習制壺,亦承襲家中制壺客師的訣竅,開始製作紫砂壺,當時做的最多的就是《洋桶》、《掇球》等常見器型。
  • 紫砂壺玩家中超控股的坎坷賣殼
    紫砂壺玩家中超控股,遇上一點兒麻煩。
  • 眾籌丨用「春壺」喝春茶,顧景舟百萬級名壺——供春壺復刻,春意盎然!
    一條生活館聯合「百年利永」,在春天推出了「春暖花開」紫砂壺系列。有供春壺(顧景舟供春壺復刻作品)、暗香疏影梅花壺,兩款可選。圖為顧景舟  「紫砂泰鬥」顧景舟,與古縐滿身、神韻天成的供春壺也頗有淵源。世人皆傾慕大師之作,而紫砂界,稱得上大師的,非顧景舟莫屬。從匠人到大師,他走了24年;摶壺之技,他17歲入門,一腳踏進,便走了一輩子。
  • 焱壺課堂|紫砂人物傳之-顧景舟
    關注【焱壺紫砂】全面解析紫砂基礎知識解密中國傳統紫砂文化提及紫砂壺就不得不提到當代紫砂泰鬥顧景舟先生>他的名字會總是會被和紫砂壺聯繫在一起甚至還能夠把「天價紫砂壺」聯繫在一起他是公認的紫砂大師!顧景舟在上世紀80年代後期擔任紫砂工藝廠研究所名譽所長。考察走訪古代陶瓷遺蹟後撰寫了多篇論文,1991年還主編《宜興紫砂珍賞》(香港三聯書店出版)。古稀之年也未停止紫砂壺的創作,1987年做了《玉璧蓋提梁壺》,1989年做了《高僧帽壺》、《如意仿古壺》、《此樂提梁壺》,1993年做了《虛扁壺》,堅信自己的藝術生命將煥發出新的活力。
  • 當世十把最經典的紫砂壺
    年代:現代製造人:顧景舟簡介:仿古壺是紫砂壺眾多款式中一款經典壺型,此壺壺頸渾圓、敦實,與下壓的壺肩形成緩衝;壺體較大,位置矮、扁、沉。壺口沿寬大,子母線嚴絲合縫,密不透氣。供春陪同主人在宜興金沙寺讀書時,寺中的一位老和尚很會做紫砂壺,供春就偷偷地學。後來他用老和尚洗手沉澱在缸底的陶泥,仿照金沙寺旁大銀杏樹的樹癭,也就是樹瘤的形狀做了一把壺,並刻上樹癭上的花紋。燒成之後,這把壺非常古樸可愛,於是這種仿照自然形態的紫砂壺一下子出了名,人們都叫它供春壺。【掇 球】休指葫蘆比繡球,蓋隆頸雅身圓溜。
  • 【特刊】20多幅現場照片揭秘《紫音希聲:顧景舟紫砂藝術研究》首發式【NO.352】
    近代中國社會,時局多有動蕩,宜興紫砂亦頗多舛難,但在為數不多的紫砂藝人隊伍之中,卻誕生了一位曠世英才,他就是後來被世人尊崇為「紫砂泰鬥」的顧景舟。 今年恰逢顧景舟誕辰一百周年,「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精心推出了由趙嶽、徐貞合著的《紫音希聲——顧景舟紫砂藝術研究》一書,該書以科學的方式詳盡論述顧景舟的人生軌跡和藝道之本,全書三十萬字,近七百幅圖片。
  • 這裡可以讓你了解一個最全面的顧景舟
    可見本書作者趙嶽對於紫砂壺收藏圈浸淫之深啊。 我們不妨一起來看看書中對於這套創紀錄的咖啡茶具是如何記載的 松鼠葡萄咖啡套組"包括咖啡壺、碟、杯和糖缸共十件,內壁內施白釉。……該咖啡套組以報春壺體為基礎造型,豐肩圓腹,挺拔端莊。……松鼠穿梭遊戲其間,憨態可掬,栩栩如生,一派豐收喜慶的景象躍然而出。"
  • 從清代制壺大師邵大亨看到顧景舟及海派紫砂名品
    如今,《大亨掇只壺》已在四海壺具博物館收藏近33年,被海內外紫砂界名家以及「紫砂泰鬥」顧景舟一致推崇為經典中的經典。顧景舟還曾專程趕到許四海家裡,提出看一眼《大亨掇只壺》的請求。此後亦有海內外收藏家、古董商出價從幾十萬、幾百萬人民幣乃至上千萬美元欲從許四海手中收購此壺,均被他一口回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