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黃聖依的老公楊子在某平臺直播的時候,拿出了一把顧景舟製作的紫砂壺泡茶喝。據聞那把紫砂壺是顧景舟紫砂壺裡面精品中的精品,市場價值達到一億多。
在直播中楊子還因為熱水壺蓋突然掉下來砸到紫砂壺而被嚇出一身冷汗。畢竟是價值上億的收藏品,即使只是磕掉一個角,那損失的恐怕都有上千萬。
楊子的身份,除了是超級富豪,黃聖依老公外,還有一個較少人知道的身份,那就是超級收藏家。一開始,楊子鍾情的是天珠收藏,曾經還帶著天珠上了央視的傳家寶節目。
近幾年,他的收藏愛好轉向了紫砂壺,僅在2015年一年間就花費了三個億收藏了顧景舟的幾十把紫砂壺。這次直播中露臉的價值上億的紫砂壺也是在這些年入手的。
據坊間傳聞,楊子已經是國內最大的紫砂藏家之一。
這些年來,顧景舟製作的紫砂壺在拍賣場上一直是紫砂壺中的王者,價格從幾百萬到上億不等。而在藝術成就上,顧景舟可以與明代的紫砂制壺大師時大彬媲美,被譽為一代宗師和壺藝泰鬥。
很多人聽到顧景舟的名字,都會不自覺的覺得這是一位明代或者清代的大師。但其實,顧景舟出生於1915年,於1996年去世。是不折不扣的現代人。之所以有這種錯覺,估計也和顧景舟在紫砂藝術上的成就太過於耀眼以及他的作品太過於昂貴有關。
顧景舟生於紫砂世家,年紀很小的時候就跟隨祖母學習紫砂技藝,18歲就跟紫砂大師儲銘學習制壺技術,三十年代後期也就是顧景舟二十多歲的時候,就獨立開始製作紫砂壺,並且很快就小有名氣。
在早年顧景舟也像張大千一樣仿古製作了許多名家紫砂壺,技藝已經高超到甚至有作品被當作原作被故宮博物院和南京博物院收藏。也是在這一階段,顧景舟的技藝突飛猛進,為最終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打下來堅實的基礎。
與中國收藏的發展史一樣,最先開始對顧景舟作品進行收藏的,也是先富起來的港澳臺,日本和東南亞等地的收藏家,顧景舟在港澳臺,東南亞和日本的聲望極大。早在六七十年代,顧景舟的作品就以出口到這些地方創匯為主。所以顧景舟流傳下來的3000多把紫砂壺,約有一半在海外藏家手中。
到八十年代,顧景舟作品的價格在國內也逐漸水漲船高,一把顧景舟的紫砂壺精品就可以換一套三室兩廳的房子。而在最近二十年,顧景舟的紫砂壺在拍賣場上成交價也屢創新高,成為當仁不讓的拍賣場明星。
很多時候,收藏界總不自覺會有一種厚古薄今的態度,這種風氣在工藝美術界尤為普遍。這種風氣在國畫、油畫等領域還好,因為起碼從價格上來看,現當代藝術家的作品頂尖的價格和古代流傳下來的大師作品的頂尖價格差距不大甚至還略高一籌。
但是工藝美術作品方面光以價格來論,那差距可不是一般的大。很多東西只要沾上一個「古」字,身價往往就能大漲。而現當代工藝大師的作品往往只能在一邊眼紅。最頂級的工藝美術大師的作品,很多時候的市場價格只有幾十萬甚至更低。
不過在紫砂收藏界,這種厚古薄今的風氣卻相對較弱。紫砂藝術自明代正德年間開始成型到如今已經有500多年的歷史,能夠在紫砂藝術史上留名的不過時大彬,供春,陳鳴遠,陳曼生,顧景舟等寥寥幾人。
不過顧景舟一開始製作紫砂壺,也只是把它作為一門求生手藝,紫砂壺製造出來的目的也是為了讓人泡水喝茶。變成現在這樣,拿來做它本來的功能——泡茶都要膽戰心驚,生怕一不小心就磕碰壞。喝起茶來也變得沒滋沒味,不知道這種狀況是否又如顧老生前所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