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學院丨4500萬!顧景舟提璧茶具組 江蘇和信16秋拍之喜

2021-02-08 一時道場

在昨日(12月11日)結束的江蘇和信2016年秋季藝術品拍賣會中,顧景舟十一頭提璧茶具組以4500萬高價拔得頭魁,引起各方關注。在本專場中,共有拍品172件,成交率73.26%   總成交價13869萬元。而除十一頭提璧茶具組之外,另外三件顧景舟重器也紛紛拍出千萬級高價,值得矚目。




顧景舟 十一頭提璧茶具組

落槌價:¥4500萬元


提璧壺,是高莊教授與顧景舟大師共同設計、創作的藝術結晶。

1955年夏天,時中央美院教授高莊代表中國美術家協會來宜興訂購高檔紫砂茶具,朱可心與高莊結為知友。由朱可心介紹,高莊認識了紫砂光貨高手顧景舟,兩人一見如故。高莊佩服顧景舟對紫砂工藝及其壺史、賞鑑的研究,並為顧景舟高超的工藝,精湛的技藝、善制工具的絕技讚譽有加。顧景舟佩服高莊對陶藝專業的教學研究、在陶藝雕塑創新和設計的造詣,尤其對他設計國徽浮雕圖案而享有盛名,心中敬佩不已。兩人因藝道相合,結為知友。




1956年秋,顧景舟和高莊談論起紫砂提梁壺。顧景舟認為,提梁中造型制工最好的,當屬清初邵旭茂所制的旭茂提梁壺。高莊認為,旭茂提梁壺是傳統紫砂壺中的珍品,但形制不及時大彬提梁壺(指的是明末清初所仿製的藏於南京博物院的那把天香閣壺)。這次談壺論藝,促使顧景舟萌生做一把紫砂提梁壺的想法。於是,顧景舟按照自己的想法,設計了一份集兩壺的優點的提梁壺圖紙,徵求高莊的意見。高莊改完圖稿即回北京,翌年後再到宜興。顧景舟根據圖稿比例,先用泥做出壺體實樣,然後裝上壺流、壺把,琢磨思考,不斷修正,直到自身滿意為止。到1956年冬,這把紫砂提梁壺製成了。



顧景舟像(蓋茂森作)


1957年5月,高莊又一次來宜興製作設計列寧、史達林、毛澤東等像,看到顧景舟製作的紫砂提梁,讚不絕口。顧景舟卻不滿意,說有時間抽空要改一改。顧景舟要修改的理由,主要是從實用上考慮:現在的這把壺身直筒形,手感把玩較平直;把呈扁平狀,手感把玩不舒服;流粗短順彎傾茶泡茶,力道不足。

1957年底至1958年初,顧景舟第一次對紫砂提梁壺作了修改,修改點也就在壺身、壺把、壺流上。修改後,壺身稍呈弧凹形,更突出肩線與腹線,雙手捧壺撫摸有舒適感。流莖瘦長,流根稍粗,中間瘦,至流口端再粗。流口孔放大,使傾水有壓力感,出水更爽。而壺流的這一改動,使壺更協調一致,線與線,線與面,線與角之間更流暢爽勁。



60年代後期,顧景舟第二次對紫砂提梁壺作了修改。此時,顧景舟的壺藝風格已逐步形成素樸靈秀之美。

1973年,顧景舟第三次將提梁壺作修改。此次改動重點是升華壺藝的主題,提升紫砂壺如玉的精神。改動最大處為壺蓋,用玉璧形象裝飾。徒弟高海庚曾為之搜集玉璧資料提供顧景舟選擇。蓋面雙圈成玉璧,從上面俯視,壺蓋整體為完整玉璧,壺蓋沿口處用陽圈處理,留一狹窄的邊沿,平蓋下凹,平面上布滿均勻的玉飾小圓點,中間留一璧飾圓孔代替壺鈕。改動後的提梁稱之為「玉璧提梁壺」。



顧景舟制 玉璧提梁


1976年年底至1978年,顧景舟第四次對提梁壺作修改。這次修改歷經一年有餘。從構思到設計,從設計到製作,顧景舟全身心地投入,由徒弟高海庚搜集玉璧資料,精挑細選,使之符合紫砂茶壺的造型特點、實用原則,使之契合紫砂光貨素器的精神實質、文化內涵。這一次,顧景舟摒棄玉璧具象的表達,而把玉璧的內在精華以抽象的手法,把玉的精神融於整個壺體。每條線,每個面,每個局部,每個細節,都與古玉的實質、溫潤、光潔、純淨有機結合起來,並使這在整體造型上得到升華,達到紫砂光貨素器裸胎藝術的最高境界、最佳表現形式。


1978年夏秋之際,顧景舟歷經四次修改,跨越二十餘年,用全部心血、精力、智慧,創造的精緻傳統經典之作,終於定型,並正式命名為「提璧壺」。



其他精品壺一覽


顧景舟 五頭高腰線提梁壺茶具組

落槌價:¥1300萬元


 

顧景舟 朱泥截蓋石瓢

落槌價:¥1500萬元


 

顧景舟 鷓鴣提梁

落槌價:¥1600萬元


 

顧景舟 石瓢

落槌價:¥850萬元



顧景舟 牛蓋蓮子

落槌價:¥700萬元


 

朱可心 松報春

落槌價:¥200萬元


 

鄒躍君 臨風

落槌價:¥120萬元


 

唐彬傑 雲臺聽松套組

落槌價:¥150萬元


 


裴石民 蓮心

落槌價:¥150萬元


 

汪寅仙 九頭供春茶具組

落槌價:¥160萬元


 

汪寅仙 松鼠葡萄

落槌價:¥140萬元


 

汪寅仙 曲壺

落槌價:¥210萬元


 

何道洪 梅樁

落槌價:¥190萬元


 

呂堯臣 靈芝提梁

落槌價:¥130萬元






相關焦點

  • 他們正年輕——紫砂大家:顧景舟大師年表(下)
    一九七二年這一年是顧景舟創作的高峰期,他將自己一生讀書的品性、逸情、人格融入作品之中,創作了《雪華壺》、《提璧茶具》、《上新橋壺》、《詠梅茶具》等提璧茶具景洲記,時年六十有九」一九八五年顧景舟被指任為宜興紫砂研究所所長,他親自設計指導一批紫砂精品,參加全國性的展評活動,促使「方圓牌」高級紫砂茶具被國家評定為「銀質獎」。
  • 【大象視界】顧景舟的這款經典,為什麼每把都值3000萬!
    相明壺底印是王仁輔刻的「戴相明」三字方章,蓋印是任書博刻的「顧景舟」款,這是在顧景舟從藝多年的生涯裡,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落底款「戴相明」。或許顧老的用意正是為了記錄這款大石瓢的緣起是因為戴相明先生為他所帶來的翰墨因緣,相明石瓢壺在2010年嘉德春拍翦淞閣專場上拍出1232萬元,後在2015年北京匡時秋拍拍出2702.5萬元的高價。
  • 一代宗師顧景舟和他的紫砂壺
    顧景舟 提璧組壺 (共計十一件)2011年保利秋拍 17,825,000成交顧景舟 提璧組壺 (共計十一件)2011年保利秋拍 17,825,000成交顧景舟制 松鼠葡萄十頭套組茶具2015秋拍 8960萬元成交這些天花亂墜的拍賣價格,是有心炒作?還是名副其實?
  • 黃健亮:江蘇觀宇16秋拍紫砂重器多角度內部細節圖欣賞【含顧景舟黃玉麟大作】
    顧景舟一生結識了如江寒丁、吳湖帆、唐雲、傅抱石、亞明等一批文人雅士,使其在藝術風格與創作思想上有所突破並培養了如徐漢棠、李昌鴻、高海庚等一批紫砂大師,為紫砂事業的傳承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大口扁腹壺」 由臺灣資深藏家提供,為「紫砂泰鬥」顧景舟先生代表作之一,創作於上世紀四十年代。此壺創作素材源自於清中期制壺名家邵大亨所制「仿古壺」,顧景舟的作品較之邵大亨的原器,一脈相承的是「厚重」、是「氣度」。
  • 他們正年輕——紫砂大家:顧景舟大師年表(上)
    ,蜀山陶業生產合作社設立「紫砂工藝班」,招收第一批學徒,李昌鴻、沈蘧華、高海庚等人師從顧景舟學藝,他與朱可心、任淦庭、裴石民、吳雲根、王寅春、蔣蓉並稱「紫砂七老」。松鼠葡萄咖啡茶具一九五六年紫砂工場改為宜興紫砂工藝廠,顧景舟與帶隊來紫砂廠實習的中央工藝美術院
  • 2個億 | 2019春拍紫砂重器前20
    2019年春拍已落下帷幕,我們來盤點今年春拍的紫砂重器,感悟紫砂大師的藝術魅力。顧景舟 玉露詩文茶具落槌價 1500萬元2019 江蘇和信鈐印:荊南山樵(底款);顧景舟(蓋款);顧景洲(杯款)銘文:花氣接雲煙,煮茗草堂前
  • 焱壺課堂|紫砂人物傳之-顧景舟
    此後,為開發紫砂銷路,他帶頭搞技術革新,與高海庚等人創製上釉啤酒杯,研究紫砂注漿成型技術,做紫砂茶葉揉碾盤,設計餐具和高檔花盆等生活實用品,屢屢得獎。1959年,參加北京人民大會堂江蘇廳的布置工作,設計了成批餐具和高檔花盆。1964年,他與徐義寶女士結婚,過上了溫暖的家庭生活。
  • 紫砂學院丨顧景舟做的這把朱泥壺價值千萬!
    縱觀歷年拍場,那些拍出千萬高價的紫砂壺,皆是名家之作,而在細細品味這些壺的時候,筆者發現,以朱泥為材質,並且破千萬級別的壺,只有一把。
  • 2875萬?!他的壺緣何屢創天價?
    據悉,目前過千萬的紫砂壺僅14把,顧老一人就佔了11把,如2011年保利秋拍《提璧組壺》1782.5萬成交,又如2014年嘉德春拍《九頭詠梅茶具》2875萬成交。這不禁令人瞠目結舌,疑惑同樣是一把小小的紫砂壺,他的作品到底有何獨特的魅力,屢屢創出天價?是市場炒作還是價值回歸?是名不符實還是名副其實?本期,讓我們來探究下顧老作品賣至天價的深層次原因。
  • 拍場歲末紫砂壺的價格定位之爭,西泠15秋拍紫砂成交價一覽(下)
    1299當代·高海庚制紫泥牛蓋蓮子壺款識:海庚(蓋款);中國宜興(底款)說明:高海庚師從近代紫砂泰鬥顧景舟,承顧老嚴謹,細膩之風格,制壺一絲不苟,量少且精,成器形神兼備,為世人所喜。8.4×18.6cmRMB: 500,000-600,000成交價RMB: --(含佣金)款識簡介:1.痩萍,為顧景舟早期用款。顧景舟,原名顧景洲,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當代紫砂陶藝名家,被譽為「壺藝泰鬥」、「一代宗師」。20歲時便躋身於紫砂名工之列。
  • 2020年度拍賣場紫砂重器成交價前30
    2020年大拍已落下帷幕,我們來盤點一下年度拍場的30件紫砂重器,感悟紫砂大師的藝術魅力。01
  • 這裡可以讓你了解一個最全面的顧景舟
    就在幾分鐘之前,一代紫砂宗師顧景舟的市場最高紀錄被再次刷新,在北京東正秋拍的《獻禮》特別專場上,顧景舟1955年為人民大會堂特別製作的松鼠葡萄十頭套組咖啡茶具以驚人的8000萬落槌,加上佣金,成交價格高達9200元,刷新了由去年中國嘉德春拍九頭詠梅茶具所創下的
  • 顧景舟紫砂壺如何鑑別贗品
    顧景舟的弟 子、學生:如徐漢棠、單淑芳、周桂珍等等,如今大都成為了著 名的工藝美術大師。
  • 30張圖,帶你讀懂一代宗師 顧景舟
    顧景舟(1915~1996),原名景洲,別稱曼晞、瘦萍、武陵逸人、荊南山樵,自號壺叟、老萍,可以說是歷代陶藝名家中名號最多的一位,是紫砂一代宗師、壺藝泰鬥。
  • 嘉德2015春拍「紫泥菁英—紫砂古器與近現代臻品」全圖【NO.177】
    邵大亨(1796-1850):清嘉慶道光年間人,是繼陳鳴遠以後的一代制壺大家,其制壺以光素器見長,所作簡潔莊重,氣勢不凡,大亨壺在清代已被視若拱璧,深得藏家珍愛,有「一壺千金,幾不可得」之譽。參閱:《宜興紫砂珍賞》第86頁,圖62,遠東圖書公司出版,1992年1月。
  • 2015北京東正紫砂秋拍「紫器東來」專場7大系列65重器欣賞【NO.351】
    對了,想重溫東正春拍「大石瓢」的朋友,可以回復「拍賣紀錄」4個字,看一篇高翔的文章《2817萬,顧景舟大石瓢拍出高價的11大原因》想更多了解東正的朋友,回復三位數字,172,了解顧景舟大石瓢的前世今生。
  • 茶具成收藏界新寵 頂級紫砂壺拍出千萬元天價
    日本生駒款乳釘大銀壺近代顧景舟款「雲肩如意」杯  自2010年紫砂壺大師顧景舟與吳湖帆合作的石瓢壺以1232萬元高價創下世界紀錄之後,今年又有幾件顧景舟紫砂壺作品拍出千萬元的天價,帶動其它的紫砂壺名家作品也水漲船高
  • 【成交記錄】2016和信春拍紫砂專場(上篇)
    相期以茶,忘于于湖,無味之味是至味也。3001 何挺初(b. 1940) 漁家樂九頭茶具組提璧壺因其壺蓋的蓋面形似玉璧又採取提梁的形式而得名。《周禮》曰「以蒼璧禮天」,玉璧是禮天的瑞信之首。此套組由一壺、四杯、四碟組成。創意來源於出土孫子兵法竹簡。壺為四方,四面壺體以竹簡裝飾。四方耳把,三彎壺流,圓形蓋,竹節狀拱形壺鈕,提拿便利。壺腹中央裝飾一凸起絲帶中國節,表達綑紮的竹簡。
  • 紫砂壺上百種壺型,為什麼它能經久不衰?
    徐門紫砂後人都有仿作此款,現已成為徐門紫砂代表之作。漢棠石瓢繼承了顧景舟大師石瓢壺剛勁、挺直的等腰三角形骨架,線型上則採用直線與弧線的連接方法,是一款成功的石瓢創新之作。據相關數據顯示,自2008年起,拍場上拍的石瓢數達上千款,其中拍賣價格最高的一款為顧景舟大師於民國三十七年製作的《大石瓢》,成交價為28,175,000,刷新了石瓢的最高拍賣記錄,至今無人超越。
  • 顧景舟紫砂壺現身臺北拍賣場!一睹為快!
    據行方最新消息,允臧齋2020秋拍將於2021年1月16日在臺北舉行。本季將推四個專場,重要拍品或源出名家,或曾現身蘇佳大拍,或為臺灣本地生貨。尤為重要者,如一組商晚期青銅器,源出民國時期上海最大古玩店金才記,金才記是與盧芹齋齊名的大古董商,專營青銅,二戰前名傾一時,為公認的上海第一人,戰後才將事業重心轉到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