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懷瑾老師演示:最經典打坐教學視頻《如何靜坐》
南懷瑾老師自示範打坐視頻《如何靜坐》(建議在wifi環境中觀看)靜坐的目的主要是使身心學靜 ,而不是學座,靜是所有生命恢復本有自然規律狀態。人要增強自己生命的功能,並且活的健康長壽,那麼建議您來學習靜坐。
-
靜坐丨身體感知時間
對於部分靜坐的初學者而言,在靜坐時總會遇到這樣一個問題不知道該怎麼解決,那就是關於靜坐的時間如何把握。從剛開始的幾分鐘到十幾分鐘乃至幾十分鐘,在不影響靜坐效果的前提下,怎麼知道自己靜坐了多長時間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
靜坐冥想:讀一首詩,看一幅畫
經,不是只是用口誦的,更是用心誦的;不只是讀字翻篇的速度,更是純淨心力的攝受。在靜坐冥想的時候,也許,你的心裡也會自然地湧現某個佛號或真言。此時,不妨隨著它在心裡默念吧,看看自己可以「一心不亂」保持多久?檢視下「定」的功夫。自他不二,有自力與佛力的加持,其實可以幫助自己克服、化解許多靜坐冥想中遇見的障礙。
-
靜坐冥想就是和「靜靜」在一起,永遠專注陪伴
修行的冥想靜坐也是一樣,從最初接觸冥想開始靜坐就成為了我的一個難題。原以為這是一個很簡單的事情,哪裡知道在靜修之初從安靜的聽音樂都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何況要擺正身姿。在那一段時間裡,自己仿佛自己回到了孩童時代,坐沒坐樣,腿一直亂動、亂放,。。。那真的不是很舒服,忍不住了。默默挨到時間結束,不到30分鐘,卻感覺過了一個世紀。
-
冥想靜坐———成就沉香般平和
在教育心理學方面有很深的研究,修煉瑜伽和冥想靜坐20多年,造詣深厚,曾在美國和泰國教授靜心養心課程10多年,專業的講解和示範,深受白領以及其他專業人士的喜愛。 工作壓力、情感困擾、家庭瑣事……作為芸芸眾生凡夫俗子中的一員,有太多的牽絆讓人心生煩惱,無法靜心。9月9日下午,博雅女子學堂誠邀範淑智博士來指導柔蘭時光女學會所的會員們如何正確進行靜坐冥想。
-
蔣維喬對靜坐養生的探索
年長以後,拋棄靜坐習慣,加之酒食徵逐,縱慾過度,最後被傳染成肺病,咳嗽吐血,幾至於死。最後,蔣維喬決心閉門不出,不問世事,獨居修行靜坐。他每天靜坐四次,每次一兩個小時。據其自述,堅持三個月後,發現自己的身體出現了奇怪的現象。腹部熱力增加並持續震動,最後熱力從腹部沿脊椎衝擊後腦,連續震動長達八十五天。八十五天之後,儼然脫胎換骨,所有病狀一朝痊癒。
-
禪師教你在禪修靜坐時如何調息念「阿彌陀佛」聖號
而禪修靜坐中淨土宗的念佛法門,是收攝萬念,最易下手,且最為穩妥的一種方法。這一法門以深信、切願來執持一句彌陀聖號為綱要,不但下手簡易易學,隨時隨地提起就可以修行,便於任何人的學習,而且即淺即深,能圓攝一切法門。我們念一句彌陀聖號,若能至誠懇切,驀直念去,不管妄想紛飛,一念提起則一念覺,念念提起念念覺,久而久之純熟自然,就能使煩惱妄想潛移默化。
-
靜坐冥想,是自己的事,5分鐘或一須臾都是自己的道
每個人對靜坐冥想的態度都是不一樣的。有的充滿了好奇,有的收穫了益處,有的滿腹的懷疑、甚至是鄙視,有的不斷地證偽、科學研究實驗證明。靜坐冥想5-10分鐘,可以有些什麼好處呢?美國伊利諾斯大學的科學家們對40名學生進行靜坐生理實驗觀察表明:只要靜坐5至10分鐘,人的大腦耗氧量就會降低17%,而這個數值相當於深睡7個小時後的變化,同時發現受試者血液中被稱為「疲勞素」的乳酸濃度,也在不同程度上有所下降。5-10分鐘,零碎的時間,充分地利用起來卻可以快速體驗靜坐冥想,瞭然「冥想的初相」。
-
靜坐丨最好的狀態
近日,和一個朋友聊天,說起靜坐時,他善意提醒小編靜坐不當可能導致身體出現問題,還開玩笑地說,注意不要走火入魔。除了感謝朋友的關心之外,小編特別想和靜坐的初學者分享一個關於靜坐的基本認知。靜坐,不是索取,不是生活欲望的延伸,更不執著於為了達到某種玄而又玄的境界;靜坐,是生命的實踐活動,是認知自我的一個過程。通過調整身體的坐姿,以數息、觀呼吸等方式,持續強化自我的覺知能力,不斷培養專注力,從而起到通經活絡的作用,同時自律和自信也得到提升。靜坐,是對人體身心的一種鍛鍊方法。
-
靜坐丨呼吸心得
靜坐時,當調整身體坐好之後,意念守著呼吸幾乎就是靜坐的全部了。此時你會發現,呼吸越是延綿悠長,意念越是清靜平和。人的一生,呼吸的總數是一個定數。如果僅從呼吸的角度來看,經過長期鍛鍊,把單次呼吸拉長,生命的長度就必然延伸。所以,靜坐除了通經活絡、氣血暢通,還間接地延長了生命的長度。
-
靜坐,對身心健康以及生命狀態的改變,都有諸多好處
就多年靜坐的體會來看,不管是對身體健康,還是對心理健康,或者說對生命狀態的改變,乃至開啟智慧諸方面來說,靜坐都是非常有好處的。首先就身體的好處來說。靜坐下來後,約束了身體的動作,雙腿一盤不能行走,上身還要保持一種姿勢不變,身體就靜下來了。
-
巫娜清談 | 靜坐
在我們練琴之前,我希望大家能有一個靜坐的時間,也有一個靜坐的環境。希望各位每天在靜坐的環節裡,要注意觀察和覺察,然後再看自己的背部一直到頸椎這條直線,一直到我們的百會穴,有一個力量向上提拉起來。兩個肩膀完全放鬆,然後隨著你逐漸地安靜下來,你的世界也全然靜下來。那這個時候,所有外在紛繁的雜念,一定都會湧過來,但沒有關係,你只是去看著,你的所有雜念就好。也不要試圖強迫自己不想,那是不可能的。
-
蔣維喬與岡田式靜坐法
(蔣維喬在《因是子靜坐法》一書上的照片)蔣維喬(1873~1958),字竹莊,別號因是子,江蘇武進人。教育家、養生家、佛學家。蔣維喬年幼時體弱多病,後修習靜坐,持之有恆而使身體健康。他根據自己的練功體會撰寫了《因是子靜坐法》一書,該書於1914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出版後一紙風行。由於該書通俗易懂,開創了以科學解釋傳統功法的先河,因此很受讀書人的喜愛,當時的知識界興起了一股靜坐養生的熱潮。蔣維喬為什麼會寫《因是子靜坐法》這本書呢?
-
簡析靜坐呼吸法的健身原理:
蔣維喬,寫了一本《因是子靜坐法》。一般人對其中能去病延年的原理,搞不明白,心存懷疑,因而不能篤行固守,而至棄之不用。連睿智如毛主席,也對此靜坐法,持懷疑態度。在他的《體育之研究》中說:「今有因是子者,倡靜坐法,自詡其法之神。然吾不可效之也」。未予實行,殊為可惜。鄙人留心於養生之道,已有40餘年。「思之思之,鬼神通之」。在幾十年的實踐與體悟中,對其中原理,漸有所誤。
-
暴風雨晴新戲啟動搭擋盛一倫 修身養性裙亭亭玉立
暴風雨晴啟動公布照前不久,由電影導演範秀明執行導演、青年演員暴風雨晴搭擋盛一倫、菅韌姿等主演的電視劇《白馬曾騎踏海潮啟動新品發布會當日,暴風雨晴一席修身養性露肩連衣裙現身,長頭髮披巾、雙瞳剪水,盡展嬌美莊重、亭亭玉立。畢業於中戲的她第一次出演古裝劇就能和這般出色的老前輩和團隊協作,暴風雨晴表明很榮幸,會竭盡全力闡釋好角色,並向老前輩努力學習,不許大伙兒心寒。現階段本劇將要拍攝,一起希望知名演員暴風雨晴在劇裡的主要表現吧~
-
趙寶珠內功禪:你需要學習靜坐
一提靜坐,不了解的人以為我要講一種抗議的行為,其實我所講的靜坐是一種流傳千年調養身心的方法,它自古以來就是儒、道、佛家都十分重視的一項修身功夫。道家求坐化升仙,佛家求禪修入定,而儒家靜坐則如朱熹所言「非如坐禪入定,斷絕思慮,只收斂此心,使毋走於煩思慮而已。
-
靜坐丨「七證」修養功夫
178年前,曾國藩給弟弟的一份家書中附了一張自己的課程表,其中關於「靜坐」說:「每日不拘何時,靜坐一會,體驗靜極生陽來復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鎮。」千江有水千江月,萬裡無雲萬裡天。今天,當我們以同樣的方式靜坐時,其實,已經進入到了古老的傳統文化之中。
-
靜坐丨念茲在茲 久久為功
當我們進入到靜坐中時,那種念茲在茲的生命體驗便會逐漸生發出來。「主敬、靜坐、早起、讀書不二、讀史、謹言、養氣、保身、日知所亡、月無亡所能、作字、夜不出戶」,是曾國藩的修身十二法,這十二條中,靜坐排在了第二的位置,可見靜坐在曾先生修身法中的重要性。
-
曾國藩:修身養性有四大法則
曾國藩在給曾紀澤、曾紀鴻的書信中曾談到修身養性的四大法則:曾國藩認為「自修之道,莫難於養心。」自我修養的道理,沒有比養心更難的了。「心既知有善知有惡,而不能實用其力,以為善去惡,則謂之自欺。方寸之欺與否,蓋他人所不及知,而已獨知之。」一個人心裡知道有善有惡,卻不能儘自己的力量去行善除惡,這就是自欺欺人。自欺不自欺自己心裡知道,因此一個人「慎獨」的功夫就特別重要。
-
三十而立的曾國藩是如何修身養性的
曾國藩為自己制訂了嚴格的修身計劃,曰「日課十二條」,內容主要有: 一、主敬:無事時整齊嚴肅,心如止水;應事時專一不雜,心無旁騖。 七、養氣:氣藏丹田,修身養性。 八、保身:節勞節慾節飲食,隨時將自己當作養病之人。 九、日知其所亡:每日記下茶餘偶讀一篇,分為德行門、學問門、經濟門、藝術門。 十、月無忘所能:每月作詩文數首,不可一味耽擱,否則最易溺心喪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