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維喬對靜坐養生的探索
蔣維喬(1873—1958),字竹莊,別號因是子,江蘇武進人。前清秀才,後肄業於江陰南菁書院,曾一度參加反清活動,後退出。清末蔣維喬至上海,進入商務印書館工作,參與編輯國文教科書長達十年之久。民國初年,蔣維喬受蔡元培邀請,在教育部任職,成為江蘇省教育會骨幹。1922年,蔣維喬先後擔任江蘇省教育廳廳長、代理東南大學校長,可謂江蘇教育界權傾一時的人物。
蔣維喬少年時代體弱多病,是蔣維喬探索靜坐養生的動因。據其描述,他年少時形銷骨立,經常患病,體質極度虛弱,絕望中發現一卷古代醫書《醫方集解》,逐步探索靜坐養生之學,遂身體漸好。年長以後,拋棄靜坐習慣,加之酒食徵逐,縱慾過度,最後被傳染成肺病,咳嗽吐血,幾至於死。最後,蔣維喬決心閉門不出,不問世事,獨居修行靜坐。他每天靜坐四次,每次一兩個小時。據其自述,堅持三個月後,發現自己的身體出現了奇怪的現象。腹部熱力增加並持續震動,最後熱力從腹部沿脊椎衝擊後腦,連續震動長達八十五天。八十五天之後,儼然脫胎換骨,所有病狀一朝痊癒。蔣維喬之前步行半裡尚覺疲乏,如今半日行走九十餘裡亦不覺累。
靜坐養生法的廣泛傳播
靜坐養生法在北大的傳播,便是反映其在知識界產生廣泛影響的絕佳案例。1917年11月18日,任職於教育部的蔣維喬受北大邀請演講靜坐法。學生對其學說極為佩服,遂開始籌組北京大學靜坐會。靜坐會由北大學生計照、雷國能發起,以修養身心為宗旨,以三個月為一周期,在蔣維喬的指導下演習靜坐。靜坐活動得到北大校長蔡元培的積極支持,提供法科大講堂作為集會之所,並在各宿舍添設靜坐室,一時參加者達三百餘人。靜坐會不但實踐靜坐,還開設養生講座。1918年5月,《北京大學日刊》上發布通告,每星期一下午四點半到五點半開會,由蔣維喬演講長壽哲學、儒家道家佛家修養法等等。
從當時的資料來看,當時的北大學生對養生之學頗為關注,學習靜坐養生法非常踴躍。北大的養生講座之後採取問答的形式,學生提問,蔣維喬解惑,問答最後刊登在《北京大學日刊》上。
北京大學日刊
郭沫若、錢穆、蔡尚思等名流在民國時期都有學習過「靜坐養生功」的經歷。近人如饒宗頤說:「自十四歲起,我學『因是子靜坐法』,我早上會沐浴和靜坐,然後散步,晚上九時必寬衣就寢。我的飲食起居都很隨便,中餐西餐,難過北土我都能適應。」著名出版家沈昌文年輕時則直接受蔣維喬指導,回憶道:「我這次在上海很得意的一件事,也是終生受益的事,現在可以直說了,就是我學了氣功。因為跟蔣先生學習氣功,我在身體和心理兩個方面都得到了習練,確實是受用無窮。」以上所提諸人,皆登高齡。由此可見,運動與靜坐的養生效果,孰優孰劣確實值得疑問。如周有光老先生,年輕時身體差,亦從來不運動,如今卻可以活到111歲。相比之下,那些奪取錦標的運動員們,尤其是長年從事高強度體育訓練者,似乎未必都能長生。
蔣維喬日記中對靜坐的記錄
我國文壇巨匠郭沫若的身體素質並不強健,幼年時曾患過一場重病,青年時期東渡日本留學又患過傷寒,致使兩耳失聰。然而郭老卻享有87歲的高壽,其中的奧秘何在?
一個重要原因在於他數十年如一日地堅持「靜坐」健身法,發揮了養生強身、延年益壽的重要作用。
郭老的靜坐,最早要追溯到二十年代初期,他當時由於用腦過度,得了嚴重的神經衰弱症,心悸、乏力、睡眠不寧且夜多惡夢,一夜只能睡二、三個小時,往往讀書讀到第二行就忘了第一行,並感到頭昏不堪,筋疲力盡。
到了1915年9月中旬,郭沫若在書店讀到王陽明先生(明代大理學家)以靜坐法養病健身的故事後,他就開始試著學起來,每天清晨起床與晚上臨睡時各靜坐30分鐘。
不到半個月,奇蹟發生了,郭沫若的睡眠大有好轉,睡得香甜,夢也少了,胃口恢復如常,漸漸地竟連騎馬都不感到累了。靜坐在郭沫若身上產生了神奇的效果。
靜坐健身法使郭老的身體由弱變強。
靜坐人人可練
即使60歲開始練習也不晚
「生理學家研究發現,人在「靜養」的狀態下,神經緊張度放鬆,呼吸、心率、血壓、體溫均相應降低。這種低代謝的積累反應,自然使生命相對延長。所以說,「靜養」是一種精神上的「健身運動」。而靜養的最佳方法就是靜坐。中醫認為養生的第一要務在於養神,而靜坐正是養神的最好方法。
據《深圳晚報》報導,美國的科學家們對40名學生進行靜坐生理實驗,觀察表明只要靜坐5~10分鐘,人的大腦耗氧量就會降低17%,而這個數值相當於深睡7個小時後的變化。(註:高質量的靜坐才能達到這個效果)
實踐證明,靜坐中的呼吸,能加快體內的氣體交換,消除神經緊張,肌肉放鬆,隨之一些疼痛現像便可得到緩和,更有利於整個體內的溫度,血液的酸鹼度、血壓、血糖、血脂及其它鉀、鈉、磷等化合物,穩定在一個範圍內。
玉氏武道學→古傳丹道坐功養生班剪影(桂林基地)
臨床醫學也證明,靜坐不但可以消除疲勞,而且對於某些慢性疾病有著良好的輔助治療的作用,比如:腸炎、肩周炎、腰腿疼痛、慢性腎炎、高血壓等等,都有顯效或者有效。如果能做到每日堅持靜坐,對身體健康的確大有好處。
靜坐還可以減少頭暈、猝死等情況的發生,因為清晨是心腦血管疾病高發的時間段,起床太急,活動太快、太劇烈,都容易誘發這些疾病。
「元炁」是小無內而大無外的,是無處不在的。它是人體所必需的能量,在宇宙中元炁稱為「宇宙能量」,在人體內稱為「元炁(或叫先天元炁或能量)」。隨著人的生長和各類因素所致,先天元炁(能量)會越來越不足,這就需要後天的補充(即五穀雜糧的補給和通過修煉培元固本)。人的一生,就是不斷進行能量消耗與補充的一生,消耗的快就死得快,消耗的慢就多活幾年,若學會了用元炁(能量)的補充技巧(古人稱「盜天機」,只有皇族和出家修行人可以學,普通老百姓是學不到的),保持內在元炁(真氣)充足、氣脈(經絡)運行暢通,將會獲得從一定程度上解決疾病和衰老問題。所以通過修煉增強「身內元炁」的養生之法,是每個人一生中的必修課!
我們老祖先遺留下來的人體生命科學修煉工程,我們是炎黃子孫,我們有責任和義務把中華民族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和發揚下去!
回溯源頭,傳承命脈!
為天地立心,
為生民立命,
為往聖繼絕學,
為萬世開太平!
更多詳情敬請關注
玉門武道官方網站www.yumenwudao.com
官方微信:玉氏太極